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他是孙权手下的一员奇才,因为投靠刘备换来了蜀汉50年的基石

众妙之门 2023-06-30 06:52:07

他是孙权手下的一员奇才,因为投靠刘备换来了蜀汉50年的基石

今天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庞统的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

历史上的三国,与演义里的三国,许多地方都大相径庭。演义里的三英战吕布,千里走单骑,现实中是没有的。现实中鞭打督邮的是刘备,演义里却成了张飞,现实中强壮凶猛的赵云,演义里成了杀人机器和奶油小生。而庞统和孙权也是如此。一般认为,庞统追随刘备是天经地义,但这并不是历史事实,历史上的庞统,一开始就没想过追随刘备。同样,似乎孙权大帝是位宽仁的雄主,但历史上的他心胸狭隘到了极致,不少江东英豪都是被他活活骂死的。

庞统,这个被称作凤雏和南方第一名士的古怪青年,当时的名气仅限于自己的家乡——襄阳。建安十四年,刘备坐稳了荆州,庞统并没有投靠刘备。周瑜病逝后,庞统却借给周瑜吊丧的机会,向江东毛遂自荐。庞统用了短短数日,就将自己的智慧和天才展露无遗。他知道自己在江东没有根基,所以先把自己推荐给江东名士,再借这些名士之口上达孙权。刚入江东,庞统并不认识这些名士,几天后他离开时,江东四大家族中的两家已经要赶着为他送行了,“庞统将西还,陆绩,顾邵,全琮皆往送”,随后,他们又将庞统举荐给了孙权。

可惜这位吴大帝,一生都没有认清自己不善识人用人的弱点。才高八斗如庞统者,得到的职位却是“功曹”——一个小小的吏官。对此,庞统自然不能忍,他甚至没有赴任,就一气之下投靠刘备去了。庞统投靠刘备后,善于识人的刘备也没有发现庞统的大才,只让他去做耒阳县县令——比孙权给他的职位大点儿。庞统显然也不能满意,所以“在县令任上,不治民生,遂免官”。最后出面的,是诸葛亮和鲁肃——没错,连江东的鲁肃都为庞统叫冤了。

吴将鲁肃遣刘备书曰:“庞统非百里才也,使处治中、别驾之任,始当展其骥足耳。”诸葛亮亦言之于先主(刘备),刘备见庞统,大器之,以为治中从事。亲待亚于诸葛亮。

庞统走上正轨后,就一发而不可收了。《三国志》记载说“刘备以庞统和诸葛亮并为军师中郎将,留诸葛亮镇荆州,庞统随入蜀”,这是直接把庞统拔高到与诸葛亮平等的地位了。

庞统随刘备入蜀后,战死于洛城,可庞统死前,已经为刘备夺取川蜀铺平了道路,刘备能得川蜀,主要功劳还在庞统。建安十六年,在刘备和刘璋撕破脸前夕,刘备举棋不定。此时,庞统为刘备献上了夺取川蜀的“上中下”三个锦囊。庞统所献上计,充满权谋和王霸之气:“现在将军(刘备)要和刘璋在涪城会面,您可当场擒拿刘璋,如此便能不费一兵一卒拿下川蜀”。庞统这个过于大胆的计策被刘备否决了。随后庞统又献出中计,“如果您不想擒拿刘璋,就请扣下刘璋麾下主要统兵的将领,剥夺刘璋的硬实力”,庞统见刘备仍然犹豫,无奈给出下计:“退回荆州和益州边界,再一点一点攻下川蜀”,刘备最后选择了中计。

庞统死后,刘备始终秉持了庞统定下的战略,即便之后请诸葛亮入川,也依照这一战略执行。不过从庞统对刘备的建议看,他和诸葛亮的行事风格还是大有不同。总体来说,庞统更擅长用智力驾驭情感,而诸葛亮在这方面恐怕不如庞统。

“诸葛一生唯谨慎”七字,比较客观地概括了诸葛亮的行事风格。诸葛亮是一位典型的法家人物,无论治国理政还是用兵打仗。治国方面,诸葛亮的“尚公平,示仪轨”,都是典型的法家思想;用兵方面,诸葛亮“事必躬亲,殚精竭虑,有善者虽仇必赏,有不善者虽亲必诛”,也体现了彻底的法家思想。而法家思想往往是和谨慎联系在一起的,这一方面,庞统就与诸葛亮不同。

庞统给刘备献出的上计,就非常地“不法家”,非常的大胆和冒险。庞统这样的计策,诸葛亮终其一生也不可能去想和尝试。刘备死后,诸葛亮六次北伐,没有一次采取冒险措施,全部都是稳扎稳打,步步推进,但没有冒险精神,也往往不会收获意外的成功,所以这方面,诸葛亮是不如庞统的。庞统为刘备拿下川蜀做出了决定性的贡献,而川蜀又是蜀汉江山之后50年的基石,从这一角度说,蜀汉50年的江山,一般是诸葛亮打下的(联吴抗曹,拿下荆州),一半是庞统打下的。可惜的是,庞统在洛城战死了,否则当时天下局面,还尚未可知。

马超虽是蜀汉政权的大将,但七年内一直被刘备压制

首先需要说一下文学作品与历史事实的区别,很多人受文学作品的影响,误认为这是历史事实。最出名的莫过于《三国演义》,这部小说脍炙人口,以至于几乎所有的国人都知道。但是这部作品与真实的历史还是存在很大的差距的,由于封建王朝的影响,《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存在着严重的尊刘贬曹的思想。其实那是根据当时的畸形传统教育决定的,忠君是教育的核心。

一、马超投降刘备纯属迫不得已

在《三国演义》中,刘备自封汉中王时,册封了关、张、赵、马、黄五虎大将。但是真实的历史中没有赵云什么事,前后左右四将军分别是关羽、黄忠、张飞、马超。其中马超的地位最为尴尬,黄忠是一员老将,没有什么根基。张飞和关羽是刘备的老班底,这两个人受到刘备的绝对信任。马超投降刘备纯属迫不得已,他本来是一方诸侯,势力甚至比刘备还大。但是由于政治上的失败,造成了大溃退。先是投靠盘踞汉中的张鲁,后来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投靠了刘备。从内心情感来说,马超投降刘备纯属迫不得已,很难说有什么感情可言。这一点刘备也是心知肚明,封给马超高位,但却不给什么实际权力。

刘备稳定了四川的局势之后,开始与曹操争夺汉中地区。由于战役规模浩大,刘备不得不启用马超。但是刘备对这个人并不放心,在一系列的军事行动中,虽然刘备也给予了马超一定的兵权。但是马超身边总有一个助手,这个助手要么是主公的弟弟张飞,要么是爱将魏延。汉中之战完成以后,刘备晋升为汉中王,他的事业达到了顶峰。他为了顾及马超之前的地位,故将马超列入了四大将序列。不过如果按照实际权力来说,他与关羽、张飞、黄忠没法比,甚至不如资历尚浅的魏延。在此之后,马超一直处于半闲置状态。魏延负责守卫汉中,这块必守之地;而张飞负责守卫成都的门户,这个任务也就张飞能让刘备放心;黄忠已经病重,因此没有具体任务。最苦命的就是这位正值壮年的马超。

二、刘备东征时,拒绝使用马超

公元219年,关羽在汉中之战的 *** 下,率领荆州地区的军队开始进攻湖北北部地区。结果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关羽被曹操和孙权夹击。关羽兵败被杀,荆州地区被孙权占据。刘备闻讯后勃然大怒,他集结了国中的所有主力东征孙权。他东征的第一目的是收复荆州,至于其他的不重要。但是此时,刘备身边已经已经无将可用。自己心爱的弟弟张飞被部下杀害,老将军黄忠已经去世,魏延在汉中死死的防着曹操。被严重神化的赵云根本排不上号,这时刘备唯一能用的大将只有马超。但刘备心里没底,马超之前做过一方诸侯,现在没有人能够克制他,这让刘备很不安。

为了一切求稳,刘备还是决定让马超留在国内。国内有诸葛亮坐镇,马超翻不起什么浪花。但是这却造成了刘备孤身一人东征的悲剧,虽然跟随的军队有6万多人。但没有什么武将,也没有什么文臣,这注定了刘备的失败。第二年,刘备被陆逊击败,他率领的6万主力军队全军覆没。刘备狼狈逃回国内,此战把刘备集团将近10年积攒的家底赔的是干干净净。经过这次战役之后,刘备集团已经丧失了战略进攻的能力,之后的诸葛亮北伐一直属于战术进攻的范围。又过了不到一年,刘备撒手人寰,把破败的事业丢给了自己的儿子刘禅和丞相诸葛亮。诸葛亮面对残破的局面欲哭无泪,事已至此他也已经无力回天。

诸葛亮为何选择辅佐刘备,而非曹操孙权?

首先还是因为刘备这个人给足了诸葛亮面子,所以诸葛亮会选择投靠刘备。至于诸葛亮为什么不选择曹操或者孙权?我们来分析一下。首先我们来看一下诸葛亮为什么不选择曹操,我想诸葛亮可能在早期的时候还是考虑过投奔曹操的,因为当时曹操的名望肯定是要超过刘备的。但是曹操在后来的名声可能就发生了变化,曹操在之前挟天子以令诸侯之前曹操的名声是非常好的.

可是当曹操做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时候,曹操这个人名声就变了。曹操本来从一个忠臣变为了一个奸臣,但是在三国那个时候,那些读书人还是对于汉王朝有一定的认同,所以诸葛亮可能由于读书人的性格就没有选择曹操。在这一点上诸葛亮并不是第一个人,当时天下有很多读书人都是因为这一点而没有选择曹操。我想诸葛亮之所以选择刘备,还是因为刘备在大义上是占据上风的,毕竟刘备说起来也是皇家后人的名头,我想这个非常符合诸葛亮的价值观。

毕竟那些古代读书人是既想要权利又想要名望,诸葛亮对于自己是有足够的自信的,所以诸葛亮也不怕刘备当时的势力弱,诸葛亮有这个自信可以将刘备扶持起来,所以诸葛亮就选择了刘备。孙权的话,这个可能就是有一个先来后到的名头,当时的孙权还在为巩固江东地区而苦恼,所以当时的孙权也没有心思来像刘备一样屡次三番的请求一个不知名的人。

而且孙权和刘备比起来有一个非常致命的弱点,就是当时孙权所在的政权的官员派系非常复杂。由于孙家兄弟是外来者,他是通过武力征服了江东地区。当时东吴政权还并未真正的扎根在江东地区,当时的东吴政权分为两个派系,一个是江东土生土长的贵族,还有一个是外来贵族。所以东吴政权不像刘备政权那样纯粹,诸葛亮一到了刘备阵营,诸葛亮就可以被委以重任,但是东吴政权不行。

比诸葛亮还牛的奇才,为躲刘备花了十三年,刘巴有什么过人之处?

刘巴自己的聪明智慧也是在很小的时候就有所表现,也许生活的太为优越了。使他骨子里具有一种高贵之气,也可以说是傲气。这使得他对织草席的刘备很不以为然,认为刘备就是一个草民,不配和自己在一起共事,所以当刘备请他的时候,被他一口就回绝了,这个回绝和诸葛亮那个三顾茅庐有本质的不同,诸葛亮那是试探刘备的诚意,也就是要端端架子,让刘备不要小瞧了自己。而刘巴这个,是要本就不想去,心说你刘备想打我的主意,门都没有,你就是请我八次,我也不会搭理你的。

刘巴就是这么傲,当然他也有傲的资本,因为自己确实有才,而且有大才,当今世上也少有人能及。后来,刘备被曹操打得带着一般百姓逃之夭夭,刘备宁可走得慢,也不忍心抛下跟随着自己的百姓,这么仁义的一位君主,是很少见的,可是还是没能感动刘巴,当时刘巴也被也是百姓中的一员,他宁可向北走去找曹操,也不愿跟随刘备,因为他可能觉得那太掉自己的身价了,曹操得了刘巴之后,并没有把刘巴留在身边,而派他去长沙开展工作,也可能是曹操觉得这件事情很重要,但是如果有刘巴在身边,曹操也不至于在后为赤壁之战中,被烧得一败涂地。要是刘巴在场以他的才以,必定能识破这"火攻之计"。

然而一切都是天意,老天爷定要这么安排,谁也改变不了的,曹操失败后,刘巴所在的长沙也被刘备占有,刘巴觉得是自己没有完好这个小地方,也无法再回去了,这时刘备听说刘巴在这个地方,刘备丝毫不计较前次刘巴不给自己面子,又备下厚礼来请刘巴,可是刘巴这个时候已经走了,他先是到了一个叫做交趾的地方,后来又投奔了刘璋,当时刘璋想要联合刘备对抗曹操,刘巴是极力反对,他说刘备是一个有野心的人,如果与他合作恐怕是得不偿失,但是刘璋并没有采纳他的意见,直到自己的地盘落到了刘备的手上,才知道刘巴是多么有先见之明,可是为时已晚。

这次刘备收了益州,又来请刘巴,此时的刘巴终于不得不承认,刘备才是自己真正应该追随的人,所以他假意推托了几次,毕竟自己还要装一下,然后就答应了刘备,愿意效力,他来到之后,被刘备任命为尚书,这个职务就是处理一些时政,国家的大事小情,这对刘巴来说也是小菜一碟,怎么说呢?当是国库非常空虚,刘备感到很为难,因为没钱就不好办事啊,这是刘巴马上给出了三点建议,那就是制造统一的货币以规范市场,第二就是统一全国的物价,三是实行公平的买卖,果然实行了这三个建议后,仅仅不到半年的时间,国家就有钱了,刘备这才知道,刘巴确实是个有才的人,自己没有白费力气。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59908.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