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不知道:李世民是如何抓住李渊的权力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公元626年,李世民通过发动政变,杀害了自己的亲兄弟,李建成以及李元吉二人,经过浴血奋战的李世民,终于有资格触碰自己心心念念的皇位,然而,这次玄武门之变,看起来主角是李世民与李建成,但主角真的是他们两个吗?
要知道,李世民虽然是秦王,但李世民的根据地是洛阳,在长安城内,李世民并没有足够的力量,反倒是李建成,身为太子,虽然在唐朝建立前夕并未建立起太多的功绩,但却因为李渊的着力培养,朝中大臣不少都是站在李建成这边的,毕竟,李世民虽然得人心,却因非长子地位注定与皇位无关,而李建成却是李渊钦定的皇太子。
李世民兵力。
李世民在整个长安,能够调动的兵力也只有其中极少的一部分,李世民拥有勇士八百人,这都是私兵,都是李世民自己的人,但是,就算是这八百人,李世民也没有资格随便动,这些力量,早已经被李渊提前调走了。
事实上,李世民能够调动的兵力相当之少,加上李世民自己,李世民能够调动的兵力不过数百人而已。
幸而,镇守玄武门的守军,敬君弘军,这部分兵力成为了决定性的力量,他们站在了李世民这边,如果没有这几百人,李世民根本没有资格发动政变。
李建成兵力。
反观太子李建成,李建成招募过两千余人的长林兵为私兵,包括李建成曾经调动来的幽州骑兵,再加上皇子李元吉的私兵近七八百人,一共也有差不多三千人。
从人数上看,李世民完全没有胜算,然而,这还只是李建成与李元吉的兵力。
李渊兵力。
李渊拥有贴身侍卫二百余人,这只是贴身侍卫,整个皇城的守军,禁军八万,这都是直接掌控在李渊自己手里的,所以说,即使是李建成与李世民加起来,都不可能推翻李渊,李渊从未大权旁落,所谓擒贼先擒王,李世民的胜利就验证了这个道理。
发动政变时,李世民率领伏击者九人,加上长孙无忌,这些人负责执行斩首行动,率先把李建成除掉,经过连番战斗,李建成终于被李世民斩首。
李建成被围攻之时,玄武门外也在爆发大战,玄武门守军受到了长林军的进攻,由于人数上的劣势,李世民这一边也是步步败退,幸好,随着李建成与李元吉的首级被提出,长林军两千人一哄而散。
李渊那边呢?李渊那边才是重点,若是擒不住李渊,即使李世民打败了李建成,李渊想要在长安城捏死他简直不需要废吹灰之力,只是,李渊被尉迟恭擒住了,尉迟恭到李渊身边时,浑身散发着一股肃杀之气,这之前发生了什么相信也已经不需要多言,李渊被擒住了,即使李渊有再大的本事都没用。
所以说,玄武门之变,看似主角是李世民与李建成,实际上,真正决定局势的人是稳坐宫中的李渊已经前去擒拿李渊的尉迟恭,尉迟恭这边赢了,李世民只要坚持到长林军一哄而散即可,尉迟恭败了,等待李世民的只可能是灭顶之灾。
在玄武门之变后李渊选择传位给李世民,这让很多人产生了李渊已经被架空的错觉。可实际上,这个说法有着明显的疏漏。
李世民的声望的确非常高,但是支持李渊的人也不在少数,李靖知道玄武门之变后国家的统治者将会改变,但是他并没有选择参与这个计划,不是他惧怕失败,而是他不愿意背叛李渊。在当时那个时代,像李靖一样对李渊忠诚的人,并不在少数。
而在民间,李渊的声望也不算太低。虽然李世民有功高震主的味道,但李渊也算是一个贤明的君主,所以当时民间并没有出现一边倒的情况,虽有人呼吁将李世民立为太子,但是从来没有人公开支持李渊退位让贤。
而且我们仔细观察玄武门之变当中透露出来的细节,也能发现李渊没有真的大权旁落。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他受到了李渊的疯狂打压。李渊的权力非常大,为了削弱李世民的力量,他把李世民身边绝大多数将领都给调走了。因为李世民手中没有权力,所以他根本不敢对这件事提出异议。
在玄武门之变后,李渊的权力依然没有怎么受到影响。史书有记载,在事变之后原本东宫还在拼命抵抗,但是李渊却能下令:?使黄门侍郎裴矩至东宫晓谕诸将卒,皆罢散。?这变相说明了李渊对于国家的掌控力依旧很高。
除此之外,很多人都以为李世民这边有无数人参与玄武门之变,可实际上由于李渊和李建成的提防,李世民能调动的军队还不到一千人,李世民完全是通过出奇制胜来取得战争的胜利。如果正面硬拼的话,李世民这边肯定率先落败。
还有李世民的态度也能佐证李渊没有大权旁落。李世民不光派尉迟敬德威慑李渊,他自己还选择打感情牌,他跪着吮吸李渊的上乳,以此来表达自己的尊敬,这个态度可以说是相当谦卑了,这证明李世民即使在玄武门之变成功之后,他依然没有足够的信心扳倒李渊。
只不过李世民的这些举动其实是多余的,李渊压根就没有想要再对付他。李世民杀死自己的兄弟,李渊的确心有不满,但他也只能选择认命。毕竟,他只剩下李世民这一个年长儿子了,他也只能安心让李世民接班。
所以准确来说,并不是李世民夺走了李渊的天下,而是李渊自己把天下让给了李世民。如果两个人正面对抗的话,李渊可能没有办法战胜李世民,但是他想要和李世民僵持应该是不难的。?综上所述,李渊并没有大权旁落,他只不过是不愿意去和李世民对抗,徒增烦恼罢了。
李建成、李世民根据李渊的指示,都谨慎而积极地聚集人才,组织力量。一直跟在李渊身边的世民,在这方面有不少建树,如刘文静、刘弘基、长孙顺德等人成为李渊集团的重要人物,就跟世民有很大的关系。
由于李世民交游广泛,又能以礼待人,所以人们对他也都竭诚相见,这对李世民审时度势有很大的帮助,而且也增加了他的言论的分量。他在大业十二年(616年)曾向父亲分析了当时的政治形势,说:“今主上(指隋炀帝)无道,百姓困穷,晋阳城外皆为战场。大人(指李渊)若守小节,下有寇盗,上有严刑,危亡无日。不若顺民心,兴义兵,转祸为福,此天授之时也。”这些话,对全国的形势,对李渊个人的处境,都分析得很中肯,李渊认为“亦大有理”,很赞成世民的看法。
大业十三年(617年)二、三月间,马邑军人刘武周举兵反隋,杀太守王仁恭,又联络突厥进犯太原。李渊认为起兵的时机到来了。他表面上命令李世民和副留守王威、高君雅率兵讨伐刘武周,在暗中则指示李世民、刘文静、长孙顺德、刘弘基等火速募兵,同时派人去河东召建成、元吉来太原会合。
五月甲子这一天,李渊、王威、高君雅照常升堂视事,而李世民则事先已埋伏了军士。这时,有人出来指控王、高二人勾结突厥谋反,李渊勃然大怒,随即命令把王、高二人抓起来杀了。王、高是太原副留守,实际是炀帝派来监视李渊的。除去王、高二人,是李渊起兵的标志。李渊所率诸军称“义兵”,军士称“义士”。接着,李渊命刘文静出使突厥,请始毕可汗出兵相助。六月,建成、元吉自河东赶到太原会合,始毕可汗派人送战马千匹至太原交市。那时,每天参加“义兵”的有两千人左右,短短二十天时间,就组成了几万人的队伍。同月,李渊命建成、世民率军夺取通向关中的第一个障碍——西河。建成、世民治军严明,只带三天军粮,向河西进发,斩郡丞高德儒,遂平定河西,回师太原,往返只用了九天时间。李渊高兴地说:“你们如此带兵,可以横行天下了!”
为了给大规模进军关中做好准备,李渊设立大将军府,置三军,以建成领左三军;以世民领右三军;以元吉领中军。七月,誓师于太原,发兵三万,向关中进发。八月,李渊军斩杀宋老生,平霍邑,又连下临汾郡和绛郡,大军到达龙门。九月,军围河东——关中的门户。河东守将屈突通坚守不出,李渊军队一时难以攻克。根据世民迅速夺取关中的建议,李渊命部分兵力继续围困河东,而命世民率刘弘基、长孙顺德等带领主力于九月渡过黄河,平定渭北及三辅地区。十月,军围长安。十一月,攻下长安,李渊立隋朝代王杨侑为天子,改元“义宁”,尊炀帝为“太上皇”。这一年,李世民刚满二十岁,然而他却已经成为一个很有经验的青年统帅了。
大业十四年(所谓义宁二年,618年)五月,李渊废掉杨侑,即皇帝位于长安,改元武德,国号唐。在巩固李唐皇朝的过程中,李世民继续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59805.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