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带来范进中举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范进中举是人们耳熟能详的一个故事,作者吴敬梓在这个故事中,用极其辛辣的笔触,写出了一个被科举制度所异化的读书人,在得知自己成功考中举人以后,所表现出来的失态,那一种失态已经近乎发疯,但是当时的人们看上去却都习以为常,这是为何呢?
范进自己本身只是一个穷书生,从来也不曾懂得整治产业,将家庭事务给弄得乱七八糟,妻子自从嫁到他家,连猪油都没有吃过几次。他一到外面去考试,家中的妻子与母亲就得饿上好几年,都没有邻居愿意借点粮食,可见生活状态是一塌糊涂。
然而范进在五十岁以后考中了秀才,随后又考中了举人,众人对他的态度就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原本经常调笑范进,怎么都不愿意借钱给他的邻居们,主动过来送粮食、鸡鸭等等,还有人送地契住宅等等,甚至还有人直接委身成仆役丫环等等。
从前后所遭受的不同对来来看,范进发疯也是可以理解的,而他之所以可以受到如此天差地别的对待,瞬间感受到“世界的美好与温暖”,主要是因为他考中举人以后,就有了很多的权力,而这些权力放到现代,若是你也能够有,那么你极有可能会比他更疯。
第1个是有了当官的资格,在考中举人之后,朝廷可以提供一笔相当丰厚的盘缠,让举人去京城参加会试方便,若是多次会试都没有考中进士,而且自己也不愿意再考,那么就会给一个“小官”当,这种在史书里所谓的小官,究竟有多小呢?级别跟现在的县长差不多。
若是一个本来饭都吃不饱,家里人饿了好几天,到处找人借点救命粮都借不到的人,可以说是处在社会最底层的人,忽然之间就成为了县长,这种感觉是怎样的一种体验?疯是正常的,不疯才是不正常,事实上范进后来成为了相当于副省长的官员。
第2个是免除赋税和徭役,也就是说种地不用交税了,官府有事情也不需要去出力了,所以有很多的人都将自己名下的田产挂靠在范进的名下,他瞬间就成为了大地主,每天收租就行了。放到今天基本就相当于做生意不用交税,很多的商人都将自己的公司挂在范进名下,定时给他分红,哪怕是躺在那里也有财源滚滚而来。
第3个是见到县官可以不跪,这个是一种身份的认证,就是说你已经得到精英阶层的认可,也已经是精英的一员,不再是平民老百姓了,放今天来说就是你不需要再去买日本的马桶盖,来证明自己是中产阶级了,完全不需要有什么“阶级滑落”的焦虑了。
第四个是犯罪不能动刑,哪怕是违反了法律,官员与衙役对你那也是得老老实实的,如果要动刑的话那还得先走程序去除功名,当然这一条在现代并不算是特权了。
总的来说,范进考中举人,就是让他从最底层的,受人冷眼,被人随意呵斥的小人物,一跃成为了享有诸多特权的“人上人”,这种跨越度比一无所有的穷小子忽然得到一百万还要高多了,有点发疯也可以理解。
范进中举的故事我们在中学的时候语文课本里应该都学过。范进,一个一心想要靠着仕途转变命运的穷书生,可是在古代考取功名并不是多么容易的事情,所以范进努力了好久,才好不容易考中了个举人。范进在得知自己中举之后,高兴地都快疯了。范进中举后为什么会疯了?如果你也生活在古代的话,应该就知道范进为什么会疯了。
范进中举的故事,出自清代作家吴敬梓在《儒林外史》,《儒林外史》中很多故事都充满着浓浓的讽刺和针砭时弊的意味,范进中举的故事也不例外。
范进是明朝人,他年轻的时候,也跟很多踌躇满志的穷书生一样,渴望能够考取功名,能够名扬天下。但是,范进接连考了好几次试都落榜了。一把年纪的范进并没有因此就打算放弃科考这条路。
五十多岁的他,饭都吃不饱,仍然执著于科考之路。周围的人都嘲笑他,鄙视他,他生活最落魄的时候,就连他周围的亲戚朋友都不愿意接济他。
不过老天爷还是眷顾范进的,在范进屡败屡战的过程中,他终于如愿以偿考中了举人。当一把年纪的范进,得知自己中榜的消息之后,竟然高兴的发疯大叫,就像疯了一样。不过,范进也不是真的就疯了,他也只是兴奋过了头。
很多人可能不理解范进中个举人有什么好兴奋的,毕竟中举不是考中进士,也不是登科及第。但实际上,举人的身份,跟普通老百姓的身份,就已经有天壤之别了。
考中举人的人,跟普通老百姓就是两个阶级的人物了。举人有当乡官的资格,而范进中举之后,四里八乡的财主和老百姓,都会巴结他,给他送礼。这些对于此前一直生活落魄的范进来说,未尝不是拨云见日,咸鱼翻身了。
长期生活在黑暗中的人便格外渴望光明,而那些对碧海蓝天山花美景习以为常的人却常常认识不到拥有一双可以看见世界的眼睛的重要性。张爱玲在其所著《红玫瑰与白玫瑰》中有讲述了这样一段话:
娶了红玫瑰,久而久之。红的变成了墙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还是床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的一粒饭粘子,红的却是心口的那一刻朱砂痣。
这是张爱玲观念里的男子对爱情的认知,但其实在很多方面上我们每个人都一样。我们无法站在别人的位置去设身处地地替他人思考,也不能理解有些东西对某些人的价值之重要。
01
《范进中举》的故事为人所耳熟能详,但当我们阅读这一故事时,也多数只是当个笑话一笑而过。很多人会认为书中所描写的范进中举后的行为举止十分浮夸可笑,也不乏有人认为这只是作者为了达到某种写作目的而使用的夸张手法。但事实真的如我们所想象的这样吗?
我们无法站在范进的角度去经历他所经历的事情,因此也无法对他的心理反应感同身受。范进,自幼出生在一个贫寒的普通家庭,没有社会人脉和家庭背景的他在长大后生活举步维艰。但他并不甘于命运的安排,范进从小便苦读圣贤书,期望着有朝一日通过科考金榜题名光宗耀祖。
02
通过科考来改变命运,在古代是一条比较可行的路径。我国科举制度历史悠久,其最初起源于汉朝与隋朝时期,直到1905年清光绪年间才结束了我国延续了1300多年的科考制度。但在古代科考是寒门学子改变自己社会地位的最好方法。科举制度是封建时代中所采取的最公平的人才选拔,这就像我们现如今的高考一样。只要你认真努力,有着超凡的学识和能力,便能够发挥自己的才华,在科考中取得一个好成绩。在古代,一旦在科考中中举,最不济也可当任一个九品县令的官职过着比寻常人家稳定富裕的生活。
但范进却并没有那么幸运,虽然他自幼便饱读诗书,但每每参加科举却大多都名落孙山。前期考取功名无果,他除了读圣贤书却也没有任何一项可以可以维持生计的能力。书中对于范进早期的生活描述更是说:
这十几年,不知猪油也曾吃过两三回,家里已是饿了两三天。
故此也有了后面的范进集市上卖鸡的桥段。年近半百却既无功名也无家财,范进的生活一直都郁郁不得志,连自己的妻子和老丈人也都看不起他。这从一定的程度来说,给予了范进心理上十分大的打击和压力。但他内心仍然对考取功名有着执念和不甘,终于在他暮年时,迎来了好消息。范进中举后,欣喜直至癫狂。吴敬梓在书中描述他惊喜到摔了一跤,又爬起来大笑。跑出门外,最后失足跌进泥潭里摔的头发散乱,两手全是泥污,几乎已经是接近疯狂的状态。
看到这,也许你会觉得描述得过于夸张,但当一个长期生活在压抑痛苦环境中的人,知道自己长达几十年努力而无果的事情在一朝期间却得以实现,你又会是什么状态呢?吴敬梓笔下的范进,其实在某种意义上也是他自己生活状态的真实反映,不同的是,吴敬梓是出生在一个家庭富裕的环境中,只是因为自己不善经营敛财,才最终家当挥霍一空。吴敬梓的晚年也过得十分穷困潦倒,他在见识过官僚显贵和名人居士之间的尔虞我诈利益往来后深有感触后才写出了《儒林外传》来讽刺这些所谓的上层人士。吴敬梓在经历过这些人世间的生活丑态后,对范进这个人物的剖析应该是十分深刻独到的。他笔下的范进,中举后的反应更能表现出一个长期为生活所困的穷苦老书生,面对一夕之间命运就截然不同的差距所产生的真实反应。
结语
范进其实也是当时的社会经济条件下多数平凡家庭中的典型代表,在古时相对贫乏的经济发展下,出身在很大程度上就已经决定了一个人的命运。王侯将相,富商大贾,自然过得是无比奢靡的生活,而那些贫苦人家却连一日三餐都难以饱腹。科举就像是寒门学子的一颗救命稻草,所以未经他人苦,便不能轻易片面地对某些事情予以评判。不知全貌,未予置评,只有真正地站在他人角度上看待问题,我们才能做到更好地理解对方。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59758.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