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宋仁宗的三个儿子为何全都夭折了子嗣存活率为什么那么低

众妙之门 2023-06-12 06:41:37

宋仁宗的三个儿子为何全都夭折了子嗣存活率为什么那么低

很多人都不了解宋仁宗的子嗣问题,接下来跟着小编一起欣赏。

宋仁宗不是没有儿子,他生过三个儿子,都夭折了,此外宋仁宗还有十三个女儿,只有五个存活下来,夭折率高达81.25%。

说起来赵宋官家很不幸,家族有遗传病史,不断出现精神病患者,同时还伴有心血管病等疾病,导致皇族普遍出现精神病患者、狂躁症患者,以及夭折、短寿、暴亡等非正常死亡。

宋仁宗的子嗣问题

宋仁宗是北宋第四位皇帝,他一生宽仁爱民,勤于政事。在他的治下,北宋王朝迎来顶峰时刻,堪称中国历史上,最为光辉璀璨的时期之一。

然而宋仁宗的子嗣问题很不幸,他一生有十六个儿女,却只存活下来五个,三个儿子全部夭折:

景佑四年(1037年),俞德妃为二十七岁的宋仁宗诞下皇长子赵昉。很显然,宋仁宗期盼儿子已经很久,出生之前就早早地起好了名字。然而不幸的是,这个孩子出生当天就夭折了。

宝元二年(1039年),宋仁宗最宠爱的妃嫔之一苗贵妃,继前一年生下皇长女福康公主后,再次为宋仁宗生下第二个儿子赵昕。被宋仁宗小心呵护的赵昕,也仅仅只活了两年。

庆历元年(1041年),就在赵昕夭折的当年,朱才人又为宋仁宗生下皇三子赵曦。同样,这个孩子也没活过两岁,在宋仁宗悲痛的心情中离世。

皇三子赵曦出生时宋仁宗三十一岁,在此后的二十多年里,宋仁宗生了很多女儿,竟然再也没有一个儿子。

宋仁宗的第一个孩子出生时,也已经二十七岁了,这个年龄,作为皇帝来说,显然太晚了。所以在此之前,大臣们都高度怀疑宋仁宗不育,于是一个劲怂恿他领养宗室子,册立为皇嗣。

宋仁宗心里窝火也好,生气也罢,皇帝无私事,子嗣问题就是国家大事,被大臣们亮出来晒,甚至被偷摸讥笑也只能认账。无奈之下,宋仁宗只能低头,景佑二年,濮王赵元份第十三子,三岁的赵曙,被过继给宋仁宗为子,交由曹皇后抚养。

赵昉出生让宋仁宗空欢喜一场,赵昕出生后,宋仁宗扬眉吐气,把七岁的赵曙还给了濮王,一副跟大臣们较劲的姿态。

随着赵昕、赵曦的夭折,宋仁宗跟大臣们较劲十几年,一直不立太子。嘉佑三年,宋仁宗顶着韩琦和包拯等大臣压力,一直挺到又一个女儿出世,四十八岁的宋仁宗,才答应接回赵曙。

不过赵曙被折磨怕了,以给父亲守孝为由,说啥也不肯入宫。一直拖到嘉祐七年,在大臣们的劝解和宋仁宗的要求下,赵曙才正式以皇子身份搬入皇宫清居殿。

第二年,宋仁宗驾崩,赵曙以皇嗣身份即位,是为宋英宗。

江湖谣传:烛影斧声的报应

宋英宗即位不久,就因健康问题不能理政,将朝政大权交给了太后曹氏。宋英宗的健康问题有点吓人:精神病!不光不能理政,还经常胡言乱语,丧失理智。由此他还跟养母曹太后关系闹得很僵,甚至公开说:“太后待我无恩!”

搞得大臣们像幼儿园的老师,穿梭在曹太后和宋英宗之间,为他们不停调解说和。

其实宋英宗不是北宋第一个发病的皇帝,更不是赵氏家族第一位精神病患者。宋仁宗晚年就一度精神病发作得很严重,嘉佑元年,病中的宋仁宗高呼:“曹皇后与张茂则谋逆!”把张茂则吓得要自杀,曹皇后不敢靠近他。而与此同时,宋仁宗最宝贝的皇长女福康公主,也同时精神病发作!

再往前推,宋仁宗的父亲宋真宗,也是个严重的精神病患者。他四十岁后,堕落进“魑魅魍魉”之中,大搞神道,把年号都改成了“大中祥符”,以至于后期不能亲理朝政。

宋真宗的长兄赵元佐,本是皇位的不二人选,但是后来也发病,闹到纵火的地步,被宋太宗废掉皇嗣。

宋英宗之后,宋神宗患上忧郁症,三十三岁驾崩,宋哲宗二十三岁就去世。艺术家皇帝宋徽宗,有人推测说,他就是个介于精神病与艺术家之间的天才。宋徽宗的儿子宋高宗赵构,虽然高寿,但是二十几岁就丧失生育能力。

北宋皇帝,集体在健康问题上出现严重问题,所以,有人忍不住说:这都是赵光义“烛影斧声”,弑兄夺位造孽的报应。还有人说,宋徽宗其实是李煜转世,报复当年被赵光义毒杀。

真相:赵氏遗传病基因

其实这种说法站不住脚,因为不光赵光义这一支,赵匡胤这一脉,同样也有严重的遗传疾病。

比如赵匡胤的暴亡,医学界分析说,很可能是由于严重的心血管病导致,既跟赵匡胤好酒有关,也跟遗传有关系。有史料分析,赵匡胤的父亲赵弘殷,也是突然死亡。赵家人长得肥胖,大多是典型的心血管病患者。

南宋皇嗣回到赵匡胤一脉,宋宁宗和宋度宗独有严重的语言障碍,甚至轻度的智力发育迟缓迹象。

最严重的是宋光宗赵惇,心理疾病非常严重,怕老婆怕到让人难以置信的程度。他听信李凤娘挑拨父子关系,居然拒绝出席父亲的葬礼,出现了中国几千历史奇闻:皇帝不给先皇发丧,导致天下舆论大哗。

除了皇帝,赵氏宗族中病患记录也比比皆是。

皇权再威风,也斗不过疾病。其实赵家的病,未尝不跟皇家优越的生活条件,和不受克制的放纵有关系。比如纵情酒色,锦衣玉食,恐怕都是让遗传基因弱化的推动力吧!

宋仁宗生了16个孩子,却只养大4个女儿,儿子都活不过3岁,这是为什么?

子皆寿短储落旁,女亦娇拗终惶惶。

公元1063年,一向以仁爱著称的宋仁宗撒手人寰,他膝下原本有16个儿女,但是,这些儿女们的寿数却都不长。甚至3个儿子全都活不过3岁,女儿们也只被养大了四个。

看到这里,不免有些疑惑,难道宫里的孩子真的这么难以将养吗?为什么宋仁宗能够养大的孩子很少呢?

主要原因我分析有如下三点:

?

首先,北宋年间,皇宫内外经常爆发瘟疫,这些瘟疫一旦传播入宫,很有可能造成皇子或者公主的死亡。

北宋年间,曾经爆发过三波周期性瘟疫。第一波,发生在公元970年到公元1019年。第二波,发生在公元1020年到1069年。第三波,发生在公元1070年到公元1119年。

史书记载,宋仁宗3位皇子中,长子赵昉生于1037年,死于1037年;次子赵昕生于1039年,死于1041年;幼子赵曦生于1041年,死于1043年。宋仁宗的小皇子们,刚好就出生在第二波瘟疫流行的初期。

婴幼儿的免疫力比较低,一旦感染瘟疫,他们的生命安全就很难得到保证。

?

其次,居住环境也有可能是造成皇子和公主死亡的诱因。

现代人都知道,新装修的房子总是要空一段时间才能住的,因为涂料里可能会有甲醛之类的东西。北宋时期的宫殿,其实更需要空一段时间才能住,因为古代的工匠为了让高大的木质宫殿漂亮一点,往往会使用朱砂来制作红涂料,再用铅粉来勾兑涂料。

朱砂里可以提炼出水银,水银在常温下很容易形成汞蒸气,这种蒸汽可以使人的器官慢慢衰竭,而铅粉也是对人体有害的东西,它携带的铅元素是造成铅中毒的元凶,很容易使得儿童受到伤害。

?

公元1060年,北宋皇宫突然发生火灾,宋真宗连忙命人重修皇宫。不过,宋真宗到去世都没住到新皇宫里,因为这所皇宫在公元1022年,也就是七年后,才被建成。宋仁宗是幸运的,因为他在继位第一年就住进了焕然一新的宫殿。与此同时,宋仁宗也是不幸的,他才13岁,正是长身体的时候。

公元1032年,皇宫又一次因为大火而被重修,在皇宫刚修好的时候,宋仁宗就把后妃搬到了宫里。仁宗的两位皇后全都不孕,张贵妃的女儿全部夭折,其它的妃嫔也都是不孕之身,或者是儿女夭亡的悲惨结局。这很有可能与建筑材料中大量的朱砂和铅有关。

当然,环境污染可能是造成宋仁宗子女死亡的一个可能,当时的医疗环境也与如今不同,因为儿童急性疾病、瘟疫、环境污染带来的伤害无法治愈,这可能是导致宋仁宗子女成活少的根本原因之一。

?

最后,宋仁宗的子女们,之所以很难被保全下来,也有可能与北宋皇族的遗传因素有关。

宋太宗是宋仁宗的爷爷,他的儿子中,赵元佐因为看到秦王赵廷美死了,突然发疯。赵元僖处理政务的时候,突然不舒服,回家不久就猝死了。能继位的真宗赵恒,也就是宋仁宗的父亲,他身体也不好。有一次,大臣周怀政为了让宋真宗听他的劝告,竟然拔刀挖自己,宋真宗一看这场面,立刻吓得语无伦次,不久就去世了。宋真宗的生育情况也是不佳,除了宋仁宗赵祯之外,所有儿子全都早亡。

等宋仁宗继位之后,前几年还好好的,后来精神状况突然就不好了。别人都是点头yes摇头no,宋仁宗是摇头yes点头no,有时候说说话就流口水。仁宗去世之后,英宗继位,本来以为英宗不是仁宗的亲生儿子,身体应该好多了。结果,仁宗头七那天,英宗赵曙突然跳了起来大喊大叫,接着一下子跑了出去。最后,人们找到英宗的时候,他都已经口吐白沫了。

?

可以发现,从宋太宗的儿子们到宋英宗,这几代赵家人都可能存在着某种遗传病。换句话说,太宗赵光义一脉的子孙,体质都不怎么样,这样的子孙能生育的子女自然也是健康状况堪忧。

另外,有人认为,仁宗的那些夭折的子女,有可能是死于后宫争斗。还有人认为,仁宗的养子,英宗赵曙也有可能为了继位,对仁宗的皇子下手。不过,这些都仅仅是推论,并没有资料作为论据。

?

电视剧《清平乐》最后的片尾曲中唱到:“来生可做双飞燕,衔泥护雏羽翼下。”宋仁宗是幸运的,能够成为天子掌管天下子民。宋仁宗也是不幸的,身为皇帝,却难逃丧子之痛。

在那个年代,一场瘟疫,一场小病,都有可能会夺走皇子公主们的年轻生命,这也不得不让人感叹,虽然生在帝王家,但怎么也躲不过生命的平等相待了。

宋仁宗在位四十二年,为什么一个儿子都没有呢?

宋仁宗在位四十二年,并非没有儿子,其所生的子嗣不算少,共有三子十三女,算是能力强悍了。但,可惜的是,仁宗生育率虽高,可他子嗣的死亡率却是更高,三子全部早夭,十三女仅存活五女,其余也全部早夭。

这三子分别是:

长子赵昉。生母为俞德妃,景祐四年(1037年)五月初九日出生,出生当天即夭折。

次子赵昕。生母为苗德妃,宝元二年(1039年)八月十五日生,庆历元年(1041年)二月十九日薨,年2岁。

三子赵曦。生母为朱才人,庆历元年(1041年)八月五日生,庆历三年(1043年)正月一日薨,年2岁。

自庆历元年(1041年)后,宋仁宗再无子出生,而随着庆历三年(1043)三子赵曦的去世,仁宗可谓绝嗣。

其实,想来很奇怪,不知何故,宋朝绝嗣的皇帝(不包括过继的子嗣)是历朝历代最多的,宋仁宗、宋哲宗、宋高宗、宋宁宗、宋理宗等皆无亲子可即位,皇位皆传于养子。


同时,宋朝皇室也是历朝历代死亡率最高的皇室,如上所说的绝嗣皇帝,其实,他们多数都有亲子的,但是多早夭,除了刚才所说的仁宗皇帝三子皆夭,宋哲宗一子夭、宋高宗一子夭、宋宁宗九子皆夭、宋理宗三子皆夭。此外,即使那些没有绝嗣的宋皇,他们所生儿子的死亡率也特别的高,如宋真宗生六子,仅宋仁宗活;宋神宗生十四子,仅宋哲宗、陈王赵佖、宋徽宗、燕王赵俣、楚王赵似、越王赵偲活;宋孝宗生四子,仅宋光宗赵惇活。可以说两宋十八位皇帝中,生子唯一成活率高的皇帝,就是宋徽宗,生31子,其中25位活到成年。

对于这么一个奇特的现象,很多人都不理解,明明是皇帝,是皇子,所享受到的生活,及医疗条件都是要远高于这天下任何一人的,可为何生育率远低于民间,而死亡率却是远高于民间?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宋朝皇族这么一个奇特的现象?


其实,对于这个问题,目前史学界尚无定论。

不过对于宋朝皇帝会低生育,皇子却是高死亡率,一些学者倒是给出来几种几种说法:

其一、宋朝皇帝多纵情声色,致使皇子出生率降低。宋诸帝可谓是历代皇帝中最好色的一批,如宋徽宗,他的后宫妃嫔是数以万计,是?五七日必御一处女?;宋高宗,其也是?好色如父?,直到晚年都还要召美女入宫侍寝;宋理宗,晚年为满足私欲,甚至还曾把官妓召入宫中;宋度宗,宋制,凡?御幸?宫嫔次日需登录谢恩,而度宗在位时,某一日?谢恩者一日三十余人?。

而即使是被誉为?千古仁君?的宋仁宗,他亦也是一个好色之君,其亲政之初,是每日都要让尚、杨二美人侍寝,搞得上朝都没有精神,而其晚年之所以会中风,多半也是其与隆冬腊月宠幸宫婢时得了风寒有关。试想,宋朝多半皇帝都是这么一个纵情声色的,你说其皇子的出生率能高吗?


其二、宋朝皇帝多有遗传疾病,伴有脑血管疾病与精神性疾病。据今人考证,宋朝皇帝中至少有5位是可以明确有精神疾病的,包括真宗、英宗、哲宗、光宗、度宗,如宋光宗,据史所载,光宗登上皇位后,因惧怕皇位被其二哥赵恺所夺,其精神压力越来越大,最终致使产生精神疾病,被逼禅位后,其症状越来越明显,或嗔骂,或恸哭,直至最后演变成一位疯皇。

此外,宋朝皇帝多有脑血管疾病,因这个疾病致使宋朝皇帝的平均寿命仅为49.76岁,而要知道当时上层男性的寿命均值为64.47岁。由此,试想宋朝皇帝体质多数多如此柔弱,再加上又有遗传性疾病,其皇子的成活率如何能高呢?

宋朝子嗣,宋朝皇帝的子嗣为什么早夭那么多?

宋朝皇帝的子嗣为什么早夭那么多? 受医疗卫生条件所限,古代儿童早夭的比例很高,皇家也不例外。两宋18个皇帝,最后三个小皇帝不论,15个里面5个成年皇帝临终时没有儿子,占了三分之一的比例。

具体到宋朝皇帝子嗣早夭的原因,大致有如下几点: 1>宋朝皇帝本人体质较弱 我们知道宋朝皇族有两大分支,一个是被夺权的太祖赵匡胤一脉,一个是太宗光义一脉,根据已知的史料来看,太祖一脉的男丁成活率确实高于太宗一脉,那么是否可以推测太宗的后人在体质上不如太祖的后人呢? 2>皇子生母体质较弱 我们知道中国人的审美观在宋朝时已经和唐朝有较大不同,唐人以胖为美,宋人以瘦为美,而社会中引领风潮的往往是上流社会,在古代尤其以皇室为甚,因此皇家的媳妇们可能是非常非常瘦的,而现代医学指出,孕妇偏瘦不但容易导致难产,还会对婴儿的体质造成负面影响。 3>宫廷斗争的阴谋 宫廷斗争向来残酷无情,某些皇子的夭折可能是宫廷斗争的牺牲品。从神宗的子嗣中可以看出,神宗的皇子们没有一个是正宫向皇后所出,而宋朝向来被认为是皇帝对宫廷掌控力最弱的朝代之一,综合这两方面的因素,我们是否可以大胆猜测,皇子们的夭折恐怕不仅是天灾,更有可能是人祸。 南宋皇帝子嗣为什么稀少 受医疗卫生条件所限,古代儿童早夭的比例很高,皇家也不例外。两宋18个皇帝,最后三个小皇帝不论,15个里面5个成年皇帝临终时没有儿子,占了三分之一的比例。

很大因素是宫廷内部斗争等因素造成的,或者是皇帝被架空是傀儡,或者是宫廷内部各种势力斗争激烈。

宋朝有8位帝王没有留下后代,为何宋朝与其他朝代相比子嗣如此稀少? 是因为宋朝帝王的生育率一直很低,而且生下来的孩子也经常在未成年的时候就夭折了,相比于其他朝代帝王纵情女色,宋朝帝王大多热衷字画,对于女色没有多大兴趣,并且宋朝帝王也是对于权力最没有欲望的一朝。

在西汉王朝覆灭的时候,刘邦的后代有十几万人之多,可是北宋灭亡的时候,赵构在历经艰难之下才找到了赵匡胤的两个后代,让他们继承了皇位。也可以说宋朝从赵匡胤之后,皇族后代的生育率就很低迷,最可笑的是,宋哲宗上位的时候,为了多生育儿子,避免出现没有继承人的局面,竟纵欲过度,而自己仅有的一个儿子也是在几个月后就死了。

因为宋朝赵匡胤的大力推崇文学艺术,并且宋朝全国之下也是实行重文轻武,对皇子的文化教育都很重视,导致宋朝皇子的画风都统统跑偏了,都纷纷喜欢上了诗词歌赋。这也跟李煜有点关系,他才华横溢,作出了很多千古名句,被称为中国历史上五大最有才华的帝王之一。不仅是帝王,就连武将也是十分稀少,帝王的治国能力不行也只是因为教育导向的问题。

其实生育低迷还有重文轻武的局面,也不是没有好处的,至少几乎没有出现过皇子互相夺权的场面,减少了很多杀戮,那些接受过良好教育的皇子面对这竞争不大的皇位,都表示非常淡然,甚至不愿意主动去接受皇位,更不用提要费劲去抢了。

宋朝岳飞有几个儿子 岳飞南宋时期抗金名将、军事家、战略家、民族英雄 、书法家、诗人,位列南宋“中兴四将”之首,岳飞的后代是谁?

宋朝朱熹有几个儿子 朱熹总共有三个儿子:朱塾、朱野、朱在。

朱塾(1153—1191),字受之,祖籍南宋江南东路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宋理学家朱熹长子,生于南宋绍兴二十三年(1153),卒于南宋绍熙二年(1191)。 朱塾初任荫补将士郎,后任准西运使,湖南总领。娶潘氏,生二男,长曰镇,次曰恩老,四女归、昭、接满、镇满皆夭。[1] 其后裔在南宋末避战乱迁居饶平海山镇繁衍。 朱塾墓座落于建阳市莒口镇社洲村。该墓始建于绍熙三年。此后历代时修时荒。1994年由旅居海外的朱塾二十四裔孙朱祥南重修。墓为凤字形,河卵石砌圆形封土堆,占地面积2000多平方米。 朱在,字叔敬、敬之,号立纪,徽州婺源(今属江西)人,理学家朱熹第三子,世袭博士,以荫补官,嘉定间(1208~1224)任泉州通判。朱在绍定年间(1228~1233),累升至吏部郎。他的后裔居留泉州,至长子孙,衍传不息。宋绍兴丙子年十月十六日生,宋淳熙丙申年九月初九殁,葬于建宁府城东光禄坊安寺后山。 那么多(7)子嗣(4)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5960.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