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李成器和李隆基是什么关系李成器身为长子为何让出皇位

以史为鉴 2023-06-30 03:50:31

李成器和李隆基是什么关系李成器身为长子为何让出皇位

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那我们的主人公李成器究竟有怎样的故事呢?

对于皇子们来说,皇位可以说是很多人的梦想了,生活在皇家的人,为了夺得皇位,可以不择手段,即便是杀掉自己的亲人也在所不惜。但是唐朝时期却有一个人是个例外,他是唐睿宗李旦的长子,是最有资格继承皇位当皇帝的人,但是为什么他居然坚决要把皇位让给李隆基,自己对这个皇位没有任何的想法呢?

一、一个教训。

这个教训就是李建成的教训。

李建成也是嫡长子,李渊当了皇帝以后,他也是天经地义的太子。而且,事实上李渊也已经把他立为太子了。可是,他最终却惨遭被砍头。

李建成为什么被砍头?因为大唐的江山主要是李世民打下来的。李世民功劳很高,能力很强,势力很大。这样一种状态,必然引起太子李建成的猜忌,必然要想办法削夺李世民的权力。因为不削夺,且别说他将来皇位坐不稳,就是连当时的太子之位也可能坐不稳。所以,李建成逼不得已要那么做。

李建成想削夺李世民的权力,李世民当然不干。又有势力又有能力的李世民一发动政变,李建成就遭砍头了。

李成器所面对的情况,与李建成完全一样。他爹李旦的江山,实际上是李隆基夺过来的。正是李隆基诛杀了韦后、安乐公主及上官婉儿,他爹李旦才有机会当皇帝。

如果李成器不识相,把这个太子接过来当,他必然会和李隆基发生冲突。结果,他必然将是李建成那样的命运。李成器还想多活两年,所以要让。

二、一个经验。

经验来自于他的皇帝父亲李旦。

从古至今,没有哪个朝代有唐朝初年皇室倾轧得那么厉害,更没有哪类皇子活得有武则天的皇子那样狼狈。

武则天四个亲儿子,李弘、李贤都先后被封为太子,却都莫名其妙去世了。李显不但被封为太子,后来还当了皇帝。可是,他当太子的时候日子过得很惨,当了皇帝以后,还被自己最亲近的妻子和女儿给毒死。

不过,李旦不一样,他连让了两回皇帝,一让武则天,二让李显,他却活得很不错。而且让来让去,最后皇位还又回到了他手里。

这样的经历,给了李成器很大的触动。他明白,唯有让,他才能活下来。唯有让,他才能活得很好。

三、一个行动。

我说的“行动”,不只是李成器把皇位让了出去,还有在后来的岁月里,处处表现出谦让的样子,恪守一个臣子的本分。这一点,才是更为重要的。

毕竟他的身份非常特殊。他是嫡长子,他是最应该成为皇帝的那个人。因此,肯定会有很多人为他没能当皇帝惋惜。事实上,很多人还不是惋惜李成器,而是惋惜自己。尤其是李成器身边的人,心里更懊恼。如果李成器当了皇帝,自己必然会跟着飞黄腾达。可是李成器把皇位让出去了,相当于也把自己的前程和未来给断送了。

由于不服气,必然有人会蠢蠢欲动,想要撺掇李成器大做文章。所以这时候,李成器自身的表现就非常重要。而李成器确实也做得很好,处处表现出一种谦让的样子。甚至临死,他都是这么表现的。那年天气非常寒冷,树上全是冰挂。但是古人认识有限,觉得这是“甲胄”,是上天降下的警示。要破这种警示,必须要一个臣子替皇帝去死,承受这种灾难。当时李成器就说,他作为大臣,应该帮皇帝李隆基承受这种灾难。不久,他果真就去世了。

四、一个待遇。

由于李成器把太子之位让出去了,同时他又时时刻刻恪守臣子之道。因此,他受到了李隆基极大的尊重。

李隆基给予了他很大的官职。当然了,这些官职大都是虚职。不过,虽然是虚职,但是表现出在政治上给予了他极高的地位。除此外,李隆基还给予了李成器足够多的物质奖赏。但凡自己得到什么好处,他又会给李成器考虑一份。而且还经常把李成器接过来,和他一起吃喝玩乐。

李成器去世后,李隆基甚至追封他为“让皇帝”,按照皇帝的礼节安葬他。对于李成器的儿子,也安排得极好。

可以说,由于李成器那么一让,他过了一个快乐的、富足的、平安的人生。从某种意义上说,他大大地赚回去了。

太子之位争夺激烈,长子李成器为何主动让出太子之位,给三弟李隆基?

我们都知道,李世民能够坐到皇帝的宝座上,其实是废了很多心思的,当时他的大哥李建成坐在太子的宝座上,他的父亲李渊是想让李建成继承他的位置的,但李世民的野心很大,他一心相当皇帝,所以,他为了这个事情费劲心机,最终也成功了。那么他是怎么成功的呢?

若干年后,他的子孙却没有像他那样。

李世民发动了玄武门之变,将他的哥哥李建成杀掉了。逼迫他的父亲李渊将皇位传授于他,就这样李世民就备受争议的当上了皇帝,之后就有了贞观之治的大唐盛世。若干年后他的子孙却没像他这样,李成器竟然主动把太子之位让给了他的三弟李隆基,也就是后来的唐玄宗,这是为什么呢?

李成器比较有眼力见。

当他看到没有本事的父亲,经历过多少次被废掉之后,就觉得窝窝囊囊的当个皇帝也没啥意思。因此,李成器就开始推辞,他说,储君是一个国家的重要位置,也是一个国家未来的接班人。所以应当是嫡长子为先,能够在国家社稷危难之时做出过突出贡献的才有资格做储君,就这样李成器就把太子之位推掉了。


当时的李成器言语非常的恳切,再加上当时的朝廷大臣们都说是李隆基确实是对国家的社稷有大功劳,所以说当时的皇帝就同意了,立了李隆基为太子,也就有了后来的唐玄宗。可以看出李成器还是一个明智的人的。

李成器将太子之位让给李隆基,他这么做的目的是什么?

唐睿宗李旦第一次登基的时候,虽然其仅仅是母后武则天推向前台的傀儡,无法正常行使皇权,大权完全掌握在母亲的手里,但其终究有皇帝之名,也顺理成章的立了一位皇太子,这位皇太子就是李旦的嫡长子李成器。后来面对野心勃勃的母亲,善于明哲保身的李旦主动提出辞位,并一再奏请母后武则天登基。武则天建周改元之后,李旦降为皇嗣,李成器也随之失去了皇太子的地位。

在后来的唐隆政变中,李隆基立下大功,和姑母太平公主剪灭了韦后和安乐公主乱党,拥立李旦再次登上帝位。古帝王以预立储贰为根本大事,不过这一次立皇太子,唐睿宗李旦却一直犹豫难决,按照宗法制度,嫡长子李成器仍然应当是天然的皇太子,但此时的李旦却不能不考虑立有大功的三子李隆基。在看出父皇的难为之后,李成器主动问父皇提出“国家安则先嫡长,国家危则先有功”,主动辞让太子之位,建议父亲立三弟李隆基为太子。

李成器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他和他的父亲李旦一样懂得明哲保身,唐朝自立国以来发生过太多的皇权倾轧,他自己本人就经历和目睹过不少,比如韦后之乱和唐隆政变。皇位争夺战血腥而残酷,尽管目前他与李隆基兄友弟恭,但面对有大功于社稷的三弟李隆基,如果不选择退让,未来会发生什么谁也无法逆料,在皇权面前,亲情往往是靠不住的。

后来发生的事实表明,李成器是明智的,他的退让使他避免自己步入李建成李承乾之流的后尘,相反,他得以安享富贵,寿终正寝。在李成器去世之后,李隆基悲痛不已,追尊其为让皇帝。

李成器作为嫡长子明明能登上皇位,为何甘心把太子之位让给李隆基?

皇帝,普天之下、唯我独尊!恐怕没有谁是真正心甘情愿把皇位拱手让人的,唐王朝著名的“让皇帝”李宪(李成器)亦然!虽然他是主动辞让皇太子之位的,后来也得到了唐玄宗李隆基充分的肯定与尊重,并且在死后被追谥为“让皇帝”。但是,说到底,李宪此举也并非真的那么心甘情愿,无非是审时度势之后,作出的对自身最为有利的抉择罢了。


李宪是唐睿宗李旦的嫡长子,为肃明皇后刘氏所生。原名李成器,后为避讳昭成皇后窦氏谥号中的“成”字而更名李宪。李宪六岁时便成为了唐王朝的皇太子。后来因为祖母武则天的原因,李宪的父亲唐睿宗自请退位,降为皇嗣。父亲成了“皇太子”,他这位皇太子自然也就没得当了,于是李宪又重新成为了“皇孙”。不久,李宪按照“皇太子”儿子的规格被祖母武则天册封为寿春王(郡王)。神龙政变之后,李宪的七大爷唐中宗李显重新成为了皇帝,李宪又被这位大爷晋封为了蔡王(亲王)。可是,李宪的父亲曾经也是皇帝,地位敏感、尴尬,以至于李宪对七大爷给的这个亲王之位都不敢接受,坚决辞去了亲王之位,仍旧当自己的寿春王。


从这一点也能看得出,祖母的强势、几位大爷与父亲的遭遇让李宪自幼便养成了谨小慎微的性格,甚至产生了对政治斗争的恐惧心理。他不敢轻易卷入任何政治漩涡,哪怕只是七大爷给的皇子待遇,他也不敢接受。就在坚辞亲王之后不久,一件关系唐王朝政治走向的大事发生了。唐中宗被自己的女儿安乐公主给毒死了,而且安乐公主与其生母皇后韦氏正在密谋行武则天之事!这个时候,李宪野心勃勃的弟弟李隆基见机会来了,便联合自己的姑姑太平公主发动了又一场政变,诛杀了韦氏、安乐公主母女,拥立自己的父亲唐睿宗李旦重新登基为帝。


唐睿宗重新成为皇帝之后,封李宪为宋王、李隆基为平王。这时候,糟心的事又来了。既然自己重新成为了皇帝,那么,谁来当这个皇太子呢?按理说,李宪六岁时就曾经被册立为皇太子,而且他又是嫡长子,这个皇太子之位理应是他的。可是,自己的皇位又是三儿子李隆基帮自己抢来的!如果唐睿宗翻脸不认旧账、把李宪立为皇太子,第二场“玄武门之变”恐怕也就不远了。因此,唐睿宗一直非常纠结,久久无法作出抉择。


这时候,李宪出场了。对于李宪而言,弟弟李隆基有平叛和拥立之功,又手握重兵。而自己除了曾经的皇太子之位和嫡长子的名分,什么也没有,根本没有能力与这位弟弟想抗衡。当年的隐太子李建成那可是如假包换的实权皇太子、东宫的武装力量也都不是吃干饭的!可即便如此,到头来李建成还是落得个命丧玄武门,被自己曾祖父唐太宗李世民取而代之的下场,更何况自己这个只有虚名的前皇太子、嫡长子呢?“玄武门”之变的血腥味还未完全散尽,祖母武则天为了权力杀子、废子的事情就在眼前!这一切让李宪不得不为自己的未来担忧,即便自己当上了这个皇太子,也未必能顺利继承皇位。到头来,说不定还得落得个曾祖大爷李建成同样的下场!与其如此,倒不如主动退出,既可以落得个好名声、让弟弟李隆基产生“亏欠心理”,还能保全自己的一生富贵。


于是,一场兄友弟恭、你辞我让的大戏上演了!李宪坚决不接受皇太子之位,李隆基一口一个“我大哥不干、我也不能干!”最后,连他们的老爹唐睿宗都看不下去了:“你们哥俩能别过家家让来让去了吗?老三,既然你大哥坚决不肯当太子,那就你来吧。别磨叽了!”李隆基本就是做做表面文章,心里早已惦记这个皇太子之位了。既然老爷子都说话了,再推让就没意思了。于是,“勉为其难”地接受了皇太子之位。再之后,皇太子李隆基又开始与姑姑太平公主争权,双方大打出手,而李宪因为辞让皇太子之位,远远地躲开了这些是是非非。再后来,老爷子唐睿宗一看:“老三,好手段!这会儿是我妹、你姑姑,下一个就该是你老子我了吧?这皇帝还是你来吧!”于是,唐睿宗主动退位,当起了太上皇。皇太子李隆基正式成为了皇帝,也就是后来的唐玄宗。


成为皇帝之后的唐玄宗内心或许对李宪这位大哥也并不是完全放心。话说回来,也没法让人放心!即便李宪自己没野心,也未必就没有别有用心之人拿李宪当幌子啊。因此,唐玄宗即位之后,不断给李宪加官进爵、增加食邑,处处吹捧拔高李宪。诚然,这里面有弥补对大哥的“亏欠”这样的心理因素,但多少也有一些借此试探的成分,想借此看看高官厚禄有没有激发这位大哥的野心。最终,李宪交上的答卷无疑是让唐玄宗满意的。李宪从不对政务指手画脚、也从不与朝臣勾勾搭搭,继续保持着一贯的极度低调作风!这才最终让唐玄宗放下心来,接下来的兄友弟恭虽然多少还是有点儿“作秀”的成分,但唐玄宗对李宪这位大哥的优待基本上还是出于真心的。


在李宪去世之后,唐玄宗不仅给予了大哥几乎是人臣最高规格的丧葬待遇,而且还追谥其为“让皇帝”,并将其墓园按照帝陵规格命名为“惠陵”,也算是唐玄宗给李宪当初辞让皇太子之位的最终肯定与弥补了。但是,一切都是建立在李宪主动退出的基础之上的。试想,如果李宪当初坚决不辞让皇太子之位、不低调行事,他会不会成为第二个李建成,还真的很难说!毕竟,当初唐玄宗在亲爹活着时对亲姑姑都照灭不误,同父异母的哥哥又有什么下不去手的呢?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59515.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