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竦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
作为一部历史故事剧,《清平乐》里当然不能只有正面人物,反面人物也是必不可少。夏竦就是这种反面人物的代表。
在《清平乐》中,步入官场之初的韩琦,曾经一纸弹劾让4个宰相同时丢官。夏竦在散朝后追上韩琦,讨好地说:“片纸落去四宰执,必可载入史册的呀。”韩琦却对他爱理不理。夏竦换了一个办法套近乎:“前几日我得了几片残简,上面有几个字,折磨得我都快魔怔了,我遍查古书,可是还是没有……”
韩琦不耐烦地挥一挥衣袖,走了,留下夏竦呆在当地。
显而易见,韩琦不愿意与夏竦这种人为伍。不管是在生前身后,夏竦都有着奸臣的名声。尤其是在范仲淹推行“庆历新政”时期,夏竦作为守旧官僚的代表,命令家中的一名女仆,伪造了一封官员石介给富弼的信件,声称改革派官员筹划废掉宋仁宗,另立新君。这封信让范仲淹等人惶恐不安,不得不主动申请离开京城,使得“庆历新政”功亏一篑。
1051年,夏竦病逝后,宋仁宗打算给他1个“文正”的谥号。司马光、刘敞等人表示反对,说:“世谓竦奸邪,而谥为正,不可。”意思是,大家都觉得夏竦是奸邪之人,不可以授予“文正”这样的顶级谥号。宋仁宗便退而求其次,给了1个“文庄”的谥号。
如果我们将目光从电视剧移开,会发现夏竦在从政47年间,干了许多利国利民的好事。我们今天就来盘点一番:
一、救济灾民
1019年,34岁的夏竦调任襄州(今湖北省襄樊市)的知州。夏竦运气不好,到任没多久,襄州一带就发生了罕见的饥荒。老百姓流离失所,到处流亡。“饥寒起盗心”,许多盗贼趁乱到处偷窃财物,甚至打家劫舍。
看到这种情况,夏竦忧心忡忡。他迅速打开公家的粮仓,向受灾的群众放粮。由于受灾人数太多,公家的粮仓不够发放,夏竦便极力劝说州里的富人,拿出余粮来救济百姓。在夏竦的劝告下,襄州富人拿出了十余万斛粮食。
最终,襄州46万灾民度过了大饥荒,避免了一场社会大动荡。夏竦居功至伟。
二、破除封建迷信
1023年,宋仁宗即位后,夏竦被提拔为户部郎中,先后在寿州(今安徽省寿县)、安州(今湖北省安陆县)、洪州(今江西省南昌市)3州担任知州。
宋朝时期,洪州一带封建迷信盛行,许多巫师装神弄鬼,忽悠老百姓,借机敛财。夏竦了解到这些情况下,责令1900 余户巫师改邪归正,要么当农民,要么当医生,就是不能从事老本行。同时,收缴巫师的“作案工具”,包括神像、符箓、神仗、魂巾、魄帽、钟、角、刀、笏、沙罗等,共有1万多件,全部焚毁一空。
当时,洪州发生疫病,夏竦派医生将药品分发给病人。医生担忧地说:“江西民众宁信巫师,不信医生,怕是不会吃药的。”夏竦说:“如果是这样的话,将会有很多人被巫师害死,一定要严厉禁止。”夏竦随即下令逮捕巫师,处以杖刑。在夏竦的打击下,洪州的封建迷信活动逐渐绝迹。
三、修建万年桥
1034年,夏竦调任青州(今山东省青州市)知州兼安抚使。青州城有一条南阳河,将全城分为南北两个部分。河上没有桥梁,给两岸的经济往来和老百姓的生活、生产带来巨大的不便。
夏竦到任后,修建了一座南阳桥,又叫万年桥。万年桥采用数十根巨大的木头,架设在河上,状如彩虹,人称“虹桥”,是中国第一座木结构虹桥,在建筑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后来,著名画家张择端在创作《清明上河图》时,就以这座万年桥作为蓝本。
万年桥修建后,在很长时间内都是青州城南北二城的唯一通道。明朝万历年间,由于造桥技术的成熟,万年桥被改为石拱桥。
四、抗击西夏军入侵
中国古代文人,多有报国抗敌的雄心壮志,高适、岑参、范仲淹、辛弃疾等还曾经投身军队,亲自到前线冲锋陷阵。很多人不知道,夏竦也去过前线。
1041年,由于西夏军队入侵,宋仁宗派遣夏竦担任宣徽南院使兼陕西四路经略安抚招讨等使,率领范仲淹、韩琦等人前往前线,与西夏军队作战。
在好水川之战中,韩琦部将任福不听命令,落入西夏军队的包围圈,导致宋军全军覆没,任福也战死沙场。战后,朝廷追究责任。按照正常情况,韩琦应该承担很大的责任。夏竦在任福的衣服中搜寻到韩琦的命令后,上表为韩琦仗义执言,减轻他的罪责。
就韩琦历来轻视夏竦这一点而言,夏竦对韩琦还是很厚道的。
五、提拔年轻才俊
夏竦是一个文人出身,文章写得非常不错,对于有才学的年轻人,是愿意进行提携的。
宋仁宗上任之初,范仲淹陷于朋党之争,日子过得非常不如意。这时候,夏竦被派到边境与西夏作战。夏竦知道范仲淹是一位难得的人才,便推荐范仲淹和韩琦担任自己的副手。范仲淹很感激夏竦,给他写了一封信《谢夏太尉启》,感叹地说说:“深惟山野之材,曷副英豪之荐。”
当年,夏竦在安州(今湖北省安陆县)担任知州时,发现了宋庠、宋祁两兄弟的才学,鼓励他们勤奋好学,还作出预言:“大宋(宋庠)君须作状元及第,又风骨秀重,异日作宰相;小宋(宋祁)君非所及,然亦须登严近(近臣)。”
果然,1024年,宋庠、宋祁一起参考,同时考中进士。宋庠不但考中状元,还连中三元(乡试、会试、殿试均第一),并官至宰相。宋祁官做得略低,也是做到了工部尚书的高官。
夏竦的预言变成了现实。
夏竦有文武才,政事、文学都有建树,是一代名臣、学士,宋人杂记、笔录中记夏竦事迹时,对夏竦多尊称为夏英公、夏郑公、夏文庄、宰相夏公等。以下是我为您整理的夏竦是哪个朝代的诗人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夏竦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北宋
夏竦,字子乔,北宋大臣,古文字学家,初谥“文正”,后改谥“文庄”。夏竦以文学起家,曾为国史编修官,也曾任多地官员,宋真宗时为襄州知州,宋仁宗时为洪州知州,后任陕西经略、安抚、招讨使等职。由于夏竦对文学的造诣很深,所以他的很多作品都流传于后世。
景德元年(1004年)以父夏承皓死忠,录官润州(今江苏省镇江市)丹阳县主簿;真宗大中祥符三年(1010年)为国史编修官,后与王旦等同修《起居注》;真宗天禧年间出知黄州、知邓州,又徙襄州,遇大饥,劝令大姓出粟,得二万斛,救活贫者四十余万人;宋仁宗天圣年间知寿州,又徙安州,再知洪州,勒令巫觋(男巫)一千九百余家还农,毁其淫祠;天圣五年,为枢密副使;天圣天圣七年(1029年)官参知政事;天圣九年(1031年)进兵部侍郎、兵部尚书左丞;仁宗景祐年间知青州,任青州时,支持守城的卒子,修建青州南阳桥,被大多数科学家认定为我国最早出现的虹桥;后迁刑部尚书;仁宗宝元年间官户部尚书;仁宗康定年间兼陕西四路经略、安抚、招讨使,知永兴军(今陕西省西安一带);改判河中府;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判大名府;仁宗庆历七年(1047年)方召为宰相,因谏官、御史认为夏竦与陈执中论议不合,不可使两人共事,遂改枢密使,封英国公;次年复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仁宗皇祐元年(1049年)进郑国公;仁宗皇祐三年(1051年)奉诏监修黄河堤决,躬冒淫雨,以疾归京师,遂不起,农历九月薨,赠太师中书令兼尚书令,初谥“文正”,后改谥“文庄”。
人物生平
少年才华
夏竦少年时就很有才华,超迈不群,出类拔萃,写诗作赋,非常敏捷。宋太宗至道二年(996年)家中长辈为了让11岁的夏竦进一步深造,于是领着夏竦拜了进士姚铉为老师。一天姚铉给夏竦出了一道写作练习,题目为“水”、体裁为“赋”,限定字数为一万,夏竦想了一阵,于是提笔开始写起了“水赋”,过了一段时间,终于把“水赋”写出来了,高高兴兴地把习作交给老师姚铉。姚铉将夏竦的习作扫视了一眼,估算出字数仅有三千,顿时脸上露出了怒色,把习作往夏竦手中一塞说:不用看了,你为什么不围绕“水”的前后左右更广的范围去写呢?夏竦于是根据老师的提示重新扩写了一篇“水赋”,再次恭恭敬敬地把扩写后的“水赋”交给老师姚铉。姚铉一看,字数达到了六千,高兴地说道:“可教矣”。
12岁时,夏竦作《放宫人赋》,援笔立成,而且赋也做得好。宋真宗咸平四年,夏承皓监通州(今江苏南通市)狼山盐场,夏竦17岁,随父在通州狼山,作《渡口》诗:“渡口人稀黯翠烟,登临犹喜夕阳天。残云右倚维扬(今江苏扬州)树,远水南回建邺(今江苏南京)船。山引乱猿啼古寺,电驱甘雨过闲田。季鹰死后无归客,江上鲈鱼不值钱。”北宋王辟之说:以后之题诗没有超过他的。
改任丹阳
宋真宗景德元年(公元1004年),契丹入侵中原,夏竦的父亲夏承皓率领宋兵抄近从偏僻的小路前往抵抗契丹,晚上与契丹军队相遇,夏承皓立即率领宋兵向契丹军队发起攻击。在战斗中,夏承皓不幸被流箭所伤,卒于战场。朝廷抚恤夏承皓家属,赏夏竦一个名为“三班差使”的小武官。一天,夏竦拿着创作的诗集,等候在宰相李沆退朝回家的路上,左等右等,终于看见宰相李沆一队人马退朝往回走,于是拦住宰相李沆的马头,躬身拜下,将诗集恭恭敬敬地献给李沆,李沆读到诗中的“山势蜂腰断,溪流燕尾分”很赞赏,继续看下去,全卷都是好诗句。第二天宰相李沆上朝,将夏竦的诗集呈给宋真宗看,并说夏竦父死家贫,请给他换个文职,真宗就任命夏竦为润州(今江苏省镇江市)丹阳县主簿。
应试方正
宋真宗景德年间,夏竦年仅20岁出头,应试贤良方正科,对策廷下,刚出殿门,翰林待读学士杨徽之看他年轻且诗文小有名气,于是上前邀过夏竦说:“老夫它则不知,唯喜吟咏,愿丐贤良一篇,以卜他日之志”。并掏出吴绫手巾摊展在夏竦面前,夏竦乘兴题诗一首:“帘内衮衣明日月,殿前旌旆动龙蛇。纵横落笔三千字,独对丹墀日未斜。”杨徽之一看,点头称赞道:“真宰相器也!”
夏竦的诗在当时就有名气,为人看重。江休复说:“夏英公少年作诗,语意惊人,有‘野花无主傍人行’之句。”又说:“江州(今江西九江)琵琶亭诗板甚多,李卿孙惟留夏英公诗:‘年光过眼如车毂,职事羁人似马衔。若遇琵琶应大笑,何须涕泪满青衫。’”
大中祥符年间,夏竦任玉清昭应宫判官,丁谓任玉清昭应宫使,是夏竦的上司。一天,丁谓在斋厅宴请官僚,有杂技表演助兴,丁谓对夏竦说:以前没有咏杂技的诗,你可以做一篇。夏即席吟诗道:“舞拂挑珠复吐丸,遮藏巧使百千般。主公端坐无由见,却被旁人冷眼看。”丁谓一听,知道夏竦是在讽刺他,气得脸都白了。
真宗大中祥符年间,丁谓担任参知政事,“请大治城西炮场,酾金水,作后土祠”;“三司使”林特提出在上林苑中修建复道,用来连接玉清昭应宫;“发远使”李溥提出将海上巨石搬运到会灵观池中建三神山。当时朝廷群臣都迎合真宗皇帝讲求符瑞、神仙,没有人提出异议,只有户部员外郎夏竦上疏反对,认为这些工程过于阔远,并不是秉承天意,从而阻止了这项耗费巨资的工程上马。
外有政绩
宋真宗天禧元年(1017)十二月,夏竦调任知黄州,庞籍是他在黄州的下属,官任司理参军,夏竦对他“异礼优待”。有一天,庞籍生病在床,自以为这病好不了,请夏竦给他办理后事。夏竦亲自来看望他,对他说:“你不会死,以后还会做穷宰相,而且还长寿,这病会好的,你不要担忧。”庞籍说:“我做了宰相,还会穷吗?”夏竦说:“在宰相这一等级中你是算穷的。”庞籍后来果然做了宰相,他晚年退休后,写诗记这事说,“田园贫宰相,图史富书生。”
宋真宗天禧三年,夏竦又调任知襄州(今湖北襄樊)。这一年襄州发生大饥荒,百姓开始流亡,盗贼乘机偷窃。夏竦打开公廪,向灾民放粮,同时又劝说全州的富人拿出余粟,共募集到十余万斛,用来赈救灾民。在夏竦积极努力下,全襄州度过饥荒达四十六万余人。巡按使姜遵将夏竦的事迹上书皇帝,皇帝赐书褒谕。后来民众想到夏竦的恩惠,将皇帝所赐诏书刻成石碑,永志不忘。
知任三州
天圣元年,宋仁宗即位,升夏竦为户部郎中,历任寿州(今安徽寿县)、安州(今湖北安陆县)、洪州(今江西南昌)三州知州事。
夏竦知洪州时,“洪俗尚鬼,多巫觋惑民”。夏竦了解情况后,加以取缔,将洪州巫师 1900 余户勒令改归农业及攻习针灸方脉,收缴到的神像、符箓、神仗、魂巾、魄帽、钟、角、刀、笏、沙罗11000余件,全部焚毁掉,并上疏要求下令严禁,以革妖风。天圣元年(1023年)十一月,仁宗看了夏竦的奏疏后下诏“更立重法,自江浙以南悉禁绝之”。
拒使契丹,表作“对偶精绝”
天圣三年(1025),夏竦“起复知制诰,为景灵宫判官、判集贤院”,仁宗命他奉使契丹。夏竦因为父死于契丹入侵,不愿拜见契丹国主,上表说:“父殁王事,身丁母忧。义不戴天,难下穹庐之拜;礼当枕块,忍闻夷乐之声。”坚决推辞不肯前去。他这个表被当时认为是“四六(骈文)对偶精绝”。
支持守城的卒子,修建我国第一座木结构虹桥
在山东省青州有座万年桥,原称南阳桥,俗称北大桥,是一座有千余年历史的古桥,它横架在流经青州市城区的南阳河上。过去,曾是青州南北二城的唯一通道。此桥历史之悠久,价值之重要,规模之恢宏,建筑技术之高超,在齐鲁大地上是有名的。
这就是景祐元年(1034年)夏竦调知青州(今山东省青州市)兼安抚使时,支持守城的卒子,修建的青州南阳桥,造就了我国第一座木结构虹桥。为防水患,几经筹措,垒巨石固河两岸,用数十根大木相贯,无柱,架为飞桥,由梁柱式木桥改为结构独特的`无柱单拱木桥,状如彩虹,故曰“虹桥”。不久,这种造桥技术就被推广到汾、汴等地。青州虹桥的建筑成功,引起了极大的轰动。被大多数科学家认定为我国最早出现的虹桥。
防备西夏
宋庆历元年(1041年)二月,西夏国主元昊领兵进攻渭州(今甘肃平凉)。同年四月,诏夏竦为宣徽南院使兼陕西四路经略安抚招讨等使,判永兴军,韩琦、范仲淹为副使。新任陕西经略安抚副使韩琦命部将任福统军迎击元昊的西夏军。
韩琦在任福出发前交待得一清二楚:自怀远城经得胜寨(今宁夏西吉东南)直趋羊牧隆城(今宁夏西吉西北),出敌之后对西夏军发动攻击。各堡垒相距才四十里,道路便利,辎重在近,审时度势,能打就打,不能打就出敌后据险设伏,敌退回时进行攻击。“及行,诫之至再。又移檄申约,苟违节度,虽有功,亦斩!”
任福不听命令,在好水川与西夏军交战,元昊佯败,诱任福军入好水川(今宁夏隆德西北),陷入元昊所设的包围圈中,在羊牧隆城(今西吉东南)附近,全歼宋军,任福战死,西夏军也伤亡惨重,史称好水川之战。好水川之战宋军失利之后,追究责任,韩琦先上书自劾。夏竦派人收拾宋军尸体,在任福的衣装中得到韩琦嘱诫诸将的公文,上表称好水川之役失败责任不在韩琦,“犹夺一官,知秦州,寻复之”。南宋洪迈在《容斋随笔·四笔》卷第十二的“夏英公好处”中写道“英公此事贤矣,而后来士大夫未必知也,予是以表出之。”
夏竦薨后,当时任宰相的宋庠写了二首《宣徽太尉郑公挽词》以表哀悼。挽词中宋庠对夏竦的才学、功绩作了很高的评价,对夏竦之死感到很悲痛,并慨叹夏竦没有做宰相以施展他经国济民的才干。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5948.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下一篇: 古代有没有大学学生到底是如何学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