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同样都是女人又是掌权者,为什么到了慈禧却亡国了呢

众妙之门 2023-06-30 03:18:51

同样都是女人又是掌权者,为什么到了慈禧却亡国了呢

还不知道:慈禧掌权为什么会亡国呢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纵观中华历史五千年,至近代之前,基本都是由男性主导帝国运行,他们叱咤风云,呼风唤雨,建功立业;女性在某种程度上讲就是男性的“附庸”,在帝国里处于边缘位置,基本没啥话语权。然而,历史上也有出类拔萃之女强人,她们让无数英雄好汉匍匐在脚下,听任其使唤,且不敢有半句怨言。史上女强人,秦宣太后、吕雉太后、北魏冯太后、武则天皇帝、北宋高太后、辽国萧太后、清朝孝庄太后、慈禧太后等,必定榜上有名。当然,知名度最高的莫过于吕雉、武则天、慈禧这三位了;她们不但主宰帝国运行,私生活也颇为相似,“男宠”一堆,让后世文人所津津乐道。有意思的是,吕雉掌权可以让西汉强盛,武则天掌权可以使唐朝走向极盛,而慈禧掌权则加快清朝衰亡之步伐,最终走向灭亡。那么,同样是女强人,同是掌权者,为何三者差距这么大呢?

01.吕雉掌权,稳住局面,为“文景之治”奠定基础

靠联合关东各路诸侯,刘邦与楚霸王项羽打了四年,虽然屡败屡战,却最终夺得天下,建立了大汉王朝。但是,此时的汉朝非常虚弱,国内民生凋敝,北方草原上的冒顿单于还虎视眈眈,并不时出兵侵犯,将刘邦30万大军合围在山西大同白登山之上,差点将其活捉。刘邦去世后,冒顿单于公然给吕雉写“情书”,还派兵入侵,前锋一度抵达长安郊外,京师被迫戒严。“孤偾之君,愿游中国。陛下独立,孤偾独居。两主不乐,无以自虞,愿以所有,易其所无。”此等奇耻大辱,吕雉忍了,因为汉朝还不是匈奴对手。

为了挽回尊严,吕雉掌权期间,奋发图强,“韬光养晦”,希望有朝一日能够发动反击战,荡平匈奴。政治上,继续执行汉初“无为而治”政策,轻徭薄赋,与民休息,发展生产。经济上,限制大商人活动,稳定市场,保护小农。外交上,暂时对匈奴妥协,向其示好,让冒顿放松警惕。收到“情书”之后,吕雉回信给冒顿单于,说自己年事已高,容颜易老,配不上你这大英雄。为表示歉意,再嫁几位公主过去,并送钱、送礼。如此,吕雉稳住了局面,西汉国力得以恢复,为“文景之治”出现奠定了基础。汉武帝呢?享受“文景之治”荣光,屡次发动对匈奴反击战,使漠南再无王庭,打出了汉朝之威风。

02.武则天掌权,上承贞观,下启开元,为“开元盛世”做准备

说起武则天,大伙必定很熟悉,她与李世民十几年不生一子,与李治则连续生多子,同时服侍两代帝王之传奇故事,让人津津乐道。当然,武则天皇帝能够留名千古,绝对不是因为“私生活”有多精彩,而是她治国之手段,以及对唐朝社会发展之巨大贡献。靠关陇世族发家的大唐王朝,门阀政治一直都很强大,他们把握中央、地方各要职,排挤寒门弟子,王朝中央集权体制遇到挑战,随时可能面临分裂之危险。武则天上台后,第一步就是拿门阀世族开刀,将长孙无忌、褚遂良等门阀及其党员全部铲除,一概不留;扩大科举录取名额,采取殿试,剥夺门阀势力对官员选拔之控制权;编纂《姓氏录》,明确规定:“皇朝得五品者皆升士流”,几乎将北周以来强大的关陇贵族集团连根拔起,极大强化了中央集权。此外,任用酷吏,打击贪腐,维护社会安定。武则天之努力,为古代史上最繁盛的“开元盛世”出现奠定基础,后世评价:“上承贞观,下启开元”。

03.慈禧掌权,采取“保守治疗”之策,大清一步步走向灭亡之深渊

1861年,折腾十一年的咸丰皇帝带着遗憾与憋屈去天堂向他的祖先“野猪皮”努尔哈赤汇报工作了。临死前,咸丰让肃顺等八大臣辅佐政务,防止慈禧玩弄权柄,确保大清帝国能继续运转。但是,肃顺人际关系实在太糟糕,将满蒙集团勋贵们得罪一遍,还自认为慈禧不足为惧,结果死于“辛酉政变”;慈禧、恭亲王走向了政治前台,主宰大清帝国。1884年,慈禧发动“甲申易枢”,罢免恭亲王及其党羽一切要职,实现了大权独揽。慈禧掌权后,为了拯救大清,她采取“保守治疗”政策,不愿意做彻底变革,“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清末新政”等统治集团内部的自我改革措施,全部以失败告终。如此,大清国力不断衰落,在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惨遭失败,列强掀乘机起了瓜分中国之狂潮,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同时,大清成了帝国主义统治中国之工具,被人民抛弃,武昌起义后,隆裕太后接受“南北议和”,体面结束了帝国。

04.个人能力不一,时代背景之差异,造就了不一样之人生与国运

吕雉掌权强国,武则天掌权富国,慈禧掌权只能亡国,这实在有意思;同样是女强人,同样是掌权者,可同人不同命。对此,吕雉、武则天、慈禧等三者之能力与格局差别大,是主要原因之一。就拿吕雉与慈禧来说吧,面对匈奴单于的“情书”,妹夫樊哙扬言要亲率10万大军讨伐冒顿,荡平草原,将其活捉,给太庙献俘,以洗刷耻辱。但是,吕雉拒绝了,她知道此刻还不是对匈奴动手之时,必须积蓄足够之国力才能反击,否则结果更惨。为此,她妥协了,也忍了,给冒顿回信,陪笑脸。慈禧呢?对光绪皇帝不满意,想立大阿哥溥儁为皇帝,却被欧美公使集体反对。如此,慈禧非常恼火,直接下令向八国宣战,支持义和团,盲目排外,结果惨败,被迫签订《辛丑条约》,丧失更多权益。

与吕雉、武则天相比,慈禧能力还是有限,三者不是一个级别,这是慈禧导致大清亡国之重要原因。当然,更关键的是三者所处之时代背景差异明显,慈禧没有强国之客观条件。吕雉掌权时,西汉才刚建立,统治集团内部比较团结,算是铁板一块。北方匈奴呢?虽说有弯弓之士40余万,铁骑踏破草原,响彻隔壁,可发展水平太低,各部落之间明争暗斗。如此,只要中原王朝内部不出现动乱,匈奴是不可能入主中原。武则天掌权时,强大的东突厥、西突厥被自己两位老公相继灭掉(李世民灭东突厥,李治灭西突厥),北方草原上已经没有强敌,大唐国力碾压周边群小。国内虽说门阀力量强大,可庶族地主强势崛起,他们是武则天铁定的拥戴者,支持其改革,也支持她夺权。慈禧呢?晚清面临着“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原农业文明已远远落后于西方工业文明;国内则是汉族地主势力崛起,中央集权衰败。慈禧本人能力有限,又面对此困境,她也无可奈何。

综上所述,由于个人能力不一,时代背景差异巨大,吕雉掌权强国,武则天掌权富国,慈禧掌权只能亡国。那么,如果可以穿越,让武则天回到清末,取代慈禧之位置,她能扭转乾坤吗?各位说呢?

参考书目:《汉书》、《新唐书》、《清史稿》

为什么慈禧太后能执政数十载,载沣却执政三年清朝就灭亡了?

慈禧太后作为保守派的代表人物,阻碍了清代社会进步和发展,是清政府彻底沦为外国列强半殖民地过程中的关键人物。然而,我们发现,慈禧执政时期的清政府看似风雨飘摇,但还是拖着疲惫的身躯一路往下走,直到二十世纪初。

光绪三十四年(1908),慈禧去世,这成为大清命运的拐点。风雨飘摇、苟延残喘了近七十年的大清朝,在仅仅三年的时间里土崩瓦解。当武昌起义的枪声响起后,清朝成为了历史。



人们有一个疑问:为什么清王朝在慈禧统治时期能够挺过太平天国运动、中法战争、中日甲午战争、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侵华等一系列对清政府构成危机的历史事件,但是却在载沣执政的三年里迅速走向灭亡呢?

其实这个问题并不复杂,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从政治方面看,光绪三十四年(1909)的清王朝,早已物转星移,和慈禧统治的主要时期,即19世纪中后期到20世纪头十年,已经有了极大变化。有这么几件事,加速了清政府的灭亡。



首先我们要从戊戌变法说起。戊戌变法真正推行的时间并不长,从开始实行新政到被慈禧政变推翻也就103天。又被做“百日维新”的戊戌变法主要起到了两个作用,一个是让清政府意识到革新的必要性,另一个则是让资本主义维新派意识到想要富国强兵,指望清政府自己进行革新是不太可能的了。

第一个作用,直接催生了后来的清末新政。戊戌变法失败后不久,清政府遭遇了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轮番打击,痛定思痛的清政府终于认清了形势,意识到自己彻彻底底地落后于世界。所以,连清政府的保守派都开始主动要求改革,虽然改革内容基本上是戊戌变法的翻版,但却起到极为深远的作用和影响。



当科举制度被取消后,大量读书人一下子没有了出路,不知道该怎么办。不少知识分子选择到国外开阔眼界,了解世界的发展状况。这些人出国后,更加意识到清朝已经危在旦夕。他们支持革新,壮大了资产阶级革命的力量。

另一个对清政府的灭亡起到加速作用的改革措施就是编练新军。编练新军有两个重大的影响,一方面让编练新军的主要负责人袁世凯以及他所代表的北洋系军阀迅速发家,实力壮大。到慈禧去世之际,清政府的命运基本上握在了以袁世凯为首的北洋系手上。新军的设立也使得不少革命党人或者具有革命思想的知识分子进入了军队体系,为之后的辛亥革命提供了知识支撑。



维新分子思想上的转变也是清政府加速灭亡的主要原因。我们提到,当戊戌变法后,不少的维新派分子已经意识到,想通过清政府内部革新实现改革已经不现实。在后来发生的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清政府的丧权辱国,让很多有识之士对清政府彻底失望。他们转向支持用武力推翻清政府的统治。

清末新政后,因科举取消而出国的知识分子增多,编练新军又让军队中的革命思想愈演愈烈。到载沣接手时的清政府,其实早就是一堆干柴,距离大规模革命运动的爆发就差一个导火索。最后,武昌起义点燃了这把革命之火,清政府的灭亡也就顺理成章了。



除了大的时代背景以外,载沣的个人能力和权威不如慈禧,这也是一个重要原因。慈禧是咸丰帝的妃子,同治帝的生母,垂帘听政的两宫皇太后之一,生前执掌中国权柄近半个世纪,期间亲历并策划多场宫廷政变,在权力斗争中练就了一身虎胆,成为晚清时期实际的掌权者。



而载沣为什么能够成为在慈禧死后到清政府灭亡的这三年里成为中国的实际掌权者呢?原因很简单,因为慈禧看中了他,或者说是看中了他的儿子溥仪。所以,载沣之所以能够成为清王朝的实际统治者,完全是父凭子贵。而在这个时期,载沣作为实际统治者,根本无法像慈禧太后那样轻易地控制袁世凯等人的北洋系,所以当武昌起义爆发后,为了镇压起义,袁世凯迅速掌握了清政府的军政大权,载沣黯淡退出政治舞台。

所以,清政府在慈禧死后三年便土崩瓦解,是非常理所当然的事情。不论是政治上的推动,还是革命思想的传播,亦或是北洋势力的坐大,以及载沣的个人能力,都在强迫这清政府这艘早已腐朽的巨轮,加速走向沉没的结局。

同样是女人掌权,为何武则天备受称赞,而吕后和慈禧却遭人诟病?

首先跟武则天当皇帝的时候立下的功绩有很大的关系,所以虽说武则天是一介女流,但是她的政治手段并不比那些男性皇帝差多少,比如说在武则天统治时期,这段时间被史学家称为贞观遗风,在这种统治之下,老百姓的生活条件不仅没有倒退,甚至较之前有所改善,可以毫不夸张的说那个时期的人们处在一个安居乐业的生活状态。



反观吕雉和慈禧就没有这样的功绩,比如说吕雉在掌权的时候,整个汉朝的发展是停滞不前的,基本上没有什么大的改进。慈禧的表现甚至更差,后期的清朝在慈禧的统治下是日渐衰弱的,这些都是不争的事实。



其次就是武则天的掌权之后,她日常生活的奢侈程度相对比她们两个来说还是比较节俭的,基本上继承了唐玄宗那种节俭的生活习惯。

但是反观清朝的慈禧,她奢侈程度达到了一个骇人听闻的地步。就比如说慈禧这个人闻不得熏香,所以她就命令下面的宫女,每天给她准备大量的水果,用来给他闻香用,一年下来光浪费的水果都有几十万斤,并且慈禧一个生日就花费了整个北洋舰队三年的军队开销。



更过分的是她并不对自己的行为做出反思,在清朝末期财政那么吃紧的情况下,她甚至还会变本加厉的享受生活,可以毫不夸张的说,清朝之所以灭亡,慈禧要负50%的责任,这也是我比较讨厌她的一个点。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59443.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