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汤是怎么推翻夏朝的统治建立周朝的?接下来小编带你详细了解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
《吕氏春秋》中记载:殷汤良车七十乘,必死六千人,以戊子战於郕,桀既奔走,於是行大仁慈,以恤黔首,反桀之事,遂其贤良,顺民所喜,远近归之,故王天下。
商汤,商朝的开国君主,一位颇有才能的军事家,政治家。他原本只是夏朝的附属国商国的君主,最终在贤臣伊尹等人的辅佐下陆陆续续的打败了商国附近的国家,从而扩大了国家领土,得到了更多的人口。
就这样他慢慢的积累实力,最终率领军队向夏朝发起最后的进攻。夏朝的统治在当时本来就已经到了末年,夏桀的残暴统治早已引起了诸侯王们的不满,许多诸侯王纷纷响应商汤的号召,终于推翻了夏王朝,建立了商朝。在这之后,他吸取了夏朝灭亡的经验,编写成了《汤诰》一书来告诫子孙后代。在他在位的十七年间,他积极采取政策来发展国家,使社会安稳,阶级矛盾较为缓和,国家也得到发展。贵族后代,暗中积累实力意图灭夏
根据历史记载,商汤所在部落的历史悠久,甚至可以追溯到母系氏族时期。而这商汤出生还有一个神话传说,“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就是源于商汤,这也为商汤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当时的夏朝统治者夏桀贪图享乐,不理朝政事务,视天下百姓为无物,使百姓们心生不满。商汤便是出生在这样的背景下,在他所在的商国中,得益于祖先留下来的基业,商国的农业得到了发展,国家财富也在不断增加,商国也逐渐从氏族制过渡到了奴隶制。
商汤对夏朝的残暴统治十分不忍,他知道自己的机会来了,于是便耐心潜伏,为了能够一举覆灭夏朝,从很早开始他便暗中谋划。他先是暗自发展自己国内的力量,后来又陆陆续续的率领军队攻打邻国,铲除了阻止他进攻夏朝的第一个障碍。得贤臣辅佐,后不幸被囚
在与其他的国家联姻之后,商汤得到了贤臣伊尹的帮助,开始积极的壮大国家实力,灭亡夏朝。有了伊尹的商汤就如如虎添翼一般,这伊尹总是会为商汤积极的建言献策。在他的建议下,商汤在政治上采取了争取百姓与其他国家联盟的政策,一边向百姓们揭露夏桀的残暴统治。另一方面,与其他国家保持友好关系,好做到在进攻夏朝的时候没有其他诸侯王的制止。
这些措施为他取得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伊尹还为了能够推翻夏朝,亲自到夏王朝的都城去居住了一段时间,名义上是为夏王朝贡,实际则是在暗中查看夏朝的虚实。通过长达三年的努力,伊尹得到了夏王妃的信任,知道了很多夏朝内部之事。后来他便回到商汤身边,告诉商汤覆灭夏朝的时机到了。
于是乎,商汤便开始着手带领军队对一些诸侯国发起了进攻,夏桀知道最新情况之后,就派遣使臣召商汤进入都城询问实情。商汤没有拒绝,带领少量的随从来到了夏王朝,却不料被夏桀所囚禁。在伊尹的努力之下,收集了许多的奇珍异宝,美女歌姬来献给夏桀,从而使商汤被释放归商。
回商国的商汤更是立志中有一天一定要覆灭夏朝,却没想到还收到了意外之喜。其他的诸侯王知道事情真相之后纷纷前来依附于他,就这样,商汤的力量不断壮大。历经多年,终灭夏建商
在各诸侯王的追求之下,商汤和重臣伊尹、仲虺商议之后,便准备开始正式反对夏王朝的统治。他先是灭掉了夏朝的忠实附属国方国和卫国,吞并了他们的财产和人民,之后继续带领军队向西出发,很快就占领了夏朝的都城。夏朝的旧贵族们为了活命便表示愿意臣服于商汤的统治之下,在安抚了夏朝的原有旧臣之后,就举行了祭天仪式,确立了夏朝的覆灭,商朝的建立。
在商汤统治期间,他对内减轻百姓们的赋税,从而鼓励大家进行农业生产,力图使生活回到正轨之中。后来由于他的圣明统治,就连居住在黄河上游的少数民族都纷纷依附于他,商朝统治的疆域也越来越辽阔。《逸周书》中曾经这样评价他:其在商汤,用师于夏,除民之灾,顺天革命,改正朔,变服殊号,一文一质,示不相沿,以建丑之曰为正,易民之视。
商汤推翻夏朝建立商朝的举动,推动了中国历史的发展,并且代表了人民的意愿,因此得到了后人的肯定。在这期间,他所运用的一些政治策略也是较为先进,也被后世的国君所借鉴发展。
商汤灭夏的故事
奴隶制社会在中国历史的道路上踏下的又一个脚印
商汤灭夏是夏朝向商朝过渡之间商族的成汤灭夏朝的历史事件。
夏朝奴隶制国家距今约4000多年,是世界上古老的奴隶制国家之一。夏朝从禹开始,
到桀灭亡,传14世,17王,有400多年的历史。今河南西部和山西西南部是夏人统治的
中心。这个国家的范围,北到山西的长治,南达河南伊水流域,西到陕西华山一带,东
至山东河济之间。据人推测,夏朝的势力和影响已达到黄河南北和长江流域。
奴隶制国家是建立在残酷剥削奴隶劳动之上的。奴隶不仅从事家内杂役,而且成批
地被奴隶主赶到农田里去种地和放牧。少康流亡有虞氏部落的时候,还「有田一成,有
众一旅」,一成田是方圆10里的土地,一旅众是500个奴隶。奴隶是社会生产的主要支
柱。可是,在奴隶主眼里,奴隶只是「会说话的工具」,可以随意把他们关进监狱,施
以重刑,甚至把那些不愿为他们作战的人,当做祭祀品杀死。
夏朝奴隶主贵族过着骄奢淫逸的生活。夏启整天沉湎在饮酒、打猎和歌舞中。传说
启创作了名叫《九韶》的乐舞,这可能是一个大型的音乐舞蹈曲子。启的儿子太康更荒
淫无度,到洛水北岸打猎游玩接连几个月,把王位都丢掉了。
夏朝末年,社会矛盾更加尖锐。国王孔甲「好方鬼神,事 *** 。」夏朝开始走下坡
路。到夏桀即位,他更暴虐无道,荒淫 *** ,「赋敛无度,万民甚苦」。
夏桀手下有个叫关龙逢的臣子,听到老百性的愤怒声音,觉得大势不妙,便对桀进
行劝告,要他节省用度,不然就危险了。夏桀不但不听,反而把关龙逢杀了。夏桀以为
他的统治永远不会灭亡。他说:「天上有太阳,正像我有老百姓一样。
太阳会灭亡吗?太阳灭亡,我才灭亡。」他还召集所属各部首领开会,准备发动讨
伐其他部落的战争。可是,各部落对他更加离心离德。这就给商汤灭夏造成了有利的机
会。
商族兴起在黄河下游,相当于现在的河南、山东一带。商部落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母
系氏族公社时期。这个部落的始祖叫契。传说契的母亲简狄洗澡,忽然发现燕子下了个
蛋,吃了以后便怀孕生契。所以古代有「天命玄鸟,降而生商」的传说。
黄河下游是一个洪水经常为患的地区,所以从契到汤,经过了14代,8次迁徙。商
部落的畜牧业发展很快,据说有名的先公相土作乘马,王亥作服牛。就是驯养牛马,作
为运输工具。商部落传到成汤当王的时候,已经很强盛,农业、畜牧业、手工业都有很
大进展,经济力量逐步超过了夏朝。成汤采取积极措施准备灭夏。他首先任用了伊尹和
仲虺为左右相,提拔重用了出身地位低下而有才干的人,他出兵攻灭了葛、韦、顾、昆
吾等夏朝属国。成汤越战越强,「十一征而无敌于天下」。夏桀陷于孤立的境地。
商在汤之前,一直臣服于夏。后来成汤在伊尹的建议下,停止对夏朝纳贡。夏桀大
怒,召集诸侯在有仍(今山东济宁)地方会盟,准备进攻成汤。可是,夏桀的指挥棒不
灵了,有缗氏带头起来反对他,各诸侯谁也不听他的指挥。成汤和伊尹见灭夏的时机已
经成熟,即起兵向夏朝进攻。
成汤的军队和夏桀的军队在鸣条(今河南封丘东)大战。
夏桀的军队众叛亲离,被打得大敌。最后,夏桀逃到南巢(今安徽寿县东南),死
于亭山。夏朝灭亡。
成汤灭夏之后,向四方扩展了统治区域,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二个奴隶制王朝——
商朝。
商灭夏后,成为黄河流域的主要统治者,势力发展很快。
尤其是前期政治状况较好,社会也比较稳定,经济、文化都有很大发展。标志这一
文明的,是甲骨文字的相当成熟和青铜冶炼技术的相当进步。历时600余年后商朝灭亡,
时间约在公元前11世纪。
商汤和大臣讨论
商朝建立之初,由于夏桀的残暴统治,夏朝统治区域内的民众生活困苦,商朝建立初期,最重要的事情是安抚民心,改善民众的生活。商汤在建立商朝初期,施政的重点就是改善民众的生活。
商汤在伊尹的辅佐下,减轻对民众的征敛,对一些受到战争波及的地方百姓,甚至会免除一定时间的征敛。商汤还鼓励民众生产,对于从事生产活动的民众会给予一定的奖励,通过这一系列以民为本的政策,商朝平稳成功的度过了国家建立初期的动荡期。前期的商朝进入到了一个难得的平稳发展时期,这使得商朝的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商朝的统治区域也开始逐步扩大,商族发源于黄河下游,灭夏之后,它的统治范围开始扩张到了中游地区。后来,经过初期的发展之后,商朝的范围开始向上游地区扩张。面对着强大的商王朝,黄河上游的强大的少数民族部落羌族和氐族也纳贡臣服。
商朝的统治晚期,他的统治者也犯了夏朝统治者犯下的错误,商朝的最后一个国君纣王,他的昏庸和残暴比起夏桀来有过之而无不及,于是几百年后,历史又重演了,差不多的剧本,差不多的剧情,差不多的结果。商朝的政权被自己的属国周推翻,和自己的先祖商汤当初推翻夏朝的统治如出一辙。
契佐画像
契佐是帝喾的儿子,帝喾是上古五帝之一,黄帝的曾孙。古代民间传说之中的天帝就是以帝喾为原型的,他的后代契佐也是商族的建立者,他的后代子履就是后世著名的商汤,商朝的建立者。帝喾15岁被封为辛侯,30岁接受禅让即位,三皇五帝之中排行第三的帝王。
帝喾之后的继位者就是尧、舜两人,帝喾给后来两人的即位,打好了很好的基础,起到了一个承前启后的过渡作用。帝喾的祖父是黄帝的大儿子,他的伯父是五帝之一的颛顼,帝喾接受的就是他的大伯禅让的帝位。帝喾即位后,定都毫城,深受百姓爱戴,帝喾死后,素有贤才的尧被推举为帝王。
商汤建立夏朝的时候,尊称自己的祖先帝喾为商朝始祖,也有一种确立大统的意思,显示自己的显赫出身,说明自己配得上这个天下共主的位置。
越王勾践因战败向吴国求和,被迫亲自去吴国称臣。为了复国,勾践在吴国被囚期间,不惜牵马为奴。
勾践忍辱负重,后来经过范蠡和文种的一番周旋,送上金银财宝和美女,才终于让吴国放了勾践回越国。
勾践 剧照
勾践回国后,不仅在自己的房屋里挂上一只苦胆,每到吃饭的时候都要尝尝苦胆的苦味;还只睡在柴薪上面,以时刻警醒自己不要忘了国耻,要担起复国的重任。
真的是“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后来,勾践经过“卧薪尝胆”,终于灭了吴国,并成为春秋时期最后的一位霸主。
然而,在更早的历史里,有一位先人更是勾践的前辈,他是谁?他做了什么被囚禁呢?
商汤为什么被囚禁?谁救了他?
大约在公元前1600年,当时夏朝的末代国王夏王桀荒淫无度,暴虐无道,社会矛盾重重,当时的民众都愤慨地诅咒他“时日曷丧,子偕女皆亡”,四方的诸侯也纷纷背离而去。到了夏王朝的后期,各方诸侯已经不来朝贺了,而夏的属国商渐渐地演变成为与之抗衡的对手。
商汤,姓子,名汤,因为他的祖先帮忙大禹治水有功,被封于商地。
商汤 图片
商汤是一位仁爱的君主,还非常善于用人。他了解到一位居住在薛国名叫仲虺的人是举世难得的人才,更知道薛国国富民强,军队装备优良,于是他就亲自前往薛国,请求仲虺帮助他完成建国大业。
仲虺平日里也早已久闻汤的大名,深知汤是一位宽厚仁慈、有雄心壮志的君主,加上当时薛国也遭受到夏王桀的暴虐统治,仲虺高瞻远瞩,决定亲自去辅佐商汤成就大业。
仲虺是奚仲的后代,居住在薛国(今山东省滕州市南40里),他是商汤的左相,是商代初年的一大功臣。
仲虺做了商汤的谋臣后,首先向商汤提出了建议,献上“以宽治民”的策略,然后和商汤一起赈济救灾,关心百姓疾苦;军事上修筑城垣,建立地方割据的优势。
仲虺 图片
由于商汤的发展遭到了夏王桀的猜忌,他决定先发制人,以使自己处于优势地位。于是夏王桀以天子号令召商汤入朝,商汤经过再三思量,最后还是选择去朝见夏王桀。
当商汤千里迢迢来到巩义的时候,马上就被夏王桀直接拘留,夏王桀还命人用“桎梏”夹住他的双手,囚禁在监狱里。
当仲虺得知商汤被囚的消息后,非常着急,他立刻和另一位名臣伊尹商议如何去营救商汤。最后,他决定用大量的奇珍异宝献给贪婪的夏王桀,还向夏王桀赔礼道歉,表示自己愿意向夏王桀称臣纳贡,从而打消了夏王桀的猜疑。
仲虺为了更好地刺探情报和蛊惑夏王桀,又送上更漂亮的美女,当夏王桀看到金光闪闪的珍宝和漂亮的美女,立刻就动心了,他不顾大臣的劝说,最后释放了商汤。
伊尹 图片
回国的商汤就像猛虎归山一样,在谋臣仲虺和伊尹的帮助下加紧了灭夏的步伐。仲虺又为商汤制订了灭夏的方略:先灭掉夏王桀的羽翼,使夏王桀孤立起来,然后再进军夏都。他进谏说:”我们的第一个目标应该是葛国,因为葛国是我们西边通往夏的咽喉要塞,而且它也是夏王桀的忠实傀儡,我们必须让葛国归服我们。”为此仲虺还多次去游说葛国,但是都无功而返。最后,在商汤和仲虺的指挥下很快就消灭了葛国。
最后,夏商两军在鸣条(山西夏县之西)进行了决战。在决战中,夏王桀的军队毫无斗志,而商军却越战越勇,结果夏王桀大败而逃。
夏王桀逃跑之后,仲虺乘胜率军去攻打忠于夏王桀的部族三朡,并及时缴获了他们的镇国之玺。然后,仲虺和伊尹向各部族通报了全国的现状情况,四方部族都纷纷表示臣服商汤。
仲虺和伊尹辅佐商汤登上了天子的宝座,平定了天下,使商朝成为继夏朝之后的第二个奴隶制王朝。
鸣条之战
商汤和勾践复国成功的因素
1、主人公强大的复国信念和坚韧不拔的意志,如果他们因为被囚禁就丧失复国的信念和求生欲望,根本就没有后来的历史了。
2、一个好汉三个帮,同样都有忠臣相助:商汤有仲虺和伊尹,勾践有范蠡和文种,君臣上下一心共同创造未来。
3、都是利用了人性的贪念,献上金银财宝和美女,让夏王桀和吴王夫差心动,不顾大臣的反对而放商汤和勾践回国,这都是放虎归山,将自己置于危险境地之举。
一文君说:
夏王桀和吴王夫差给了我们很好的教训,俗语说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当别人给你超乎寻常的好处的时候,可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三思而后行。
周武王为什么编造商汤灭夏故事?
主要是因为当时的周武王准备攻打商国的时候,被朝廷大臣否决,因为大臣们认为没有理由去攻打商国,而周武王的一意孤行并没有接受大臣们的认可,导致在中途首阳山多名将士被活活饿死,后周武王退兵回朝。
朝廷人士及百姓大肆批判周武王的行为,认为其以暴制暴的方法跟商纣王基本为同样的人,深知道臣服民心重要性的周武王并没有立刻做出强硬举动。
为了避免臣民们的不满以及避免对商国的讨伐出现差错,周武王连夜跟姜子牙商讨此事,后两人合力凭空捏造出一个夏国,并告知于天下,商汤灭掉了夏朝。
而正是如此,周武王才能有理由去攻打商国。从《尚书》中的记载得知,整个商朝以前的历史中都没有任何朝代是夏国,到周武王灭商纣王成功后,才开始有了商汤灭夏的故事。
五帝帝舜时期,商人的始祖契帮助禹治水有功而受封于商邑(今河南商丘。就以“商”来称其部落(或部族)。《诗经商颂玄鸟》曰:“天命玄鸟,降而生商”。
《史记殷本记》相传契是简狄吞玄鸟蛋而生,所以,商人便以玄鸟为图腾。
夏朝中期,契的六世孙王亥通过进行商业贸易,使商的势力逐步强盛起来。 夏朝末年,商的势力由黄河下游发展到中游,渗透到夏的统治地区,契的第十四代孙商汤灭夏后,返回亳都,以“商”作为国号,建立商朝。
第10任君主仲丁时,商朝的国都开始了频繁的迁移。至盘庚时,又将国都迁至北蒙,改名为“殷“”,国都才稳定下来,在此建都长达273年,因此,商朝又被后世称为殷或殷商。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5928.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蒋舒为何会在蜀汉存亡之际临阵倒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