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司马迁没看过秦始皇的遗诏,他是怎么知道遗诏上的继承人是扶苏

揭秘历史故事 2023-06-30 01:41:40

司马迁没看过秦始皇的遗诏,他是怎么知道遗诏上的继承人是扶苏

很多人都不了解秦始皇的遗诏的事情,接下来跟着小编一起欣赏。

根据《史记》当中的记载,秦始皇嬴政在临终前,写下了让扶苏回到咸阳主持大局的遗诏,虽然没有明白写下让扶苏继承皇位,但是这样的安排已经足够说明一切了,只是后来被赵高篡改,毁了秦朝的未来。不过,虽然《史记》是这样记载的,但是那份遗诏毕竟司马迁也没见过,究竟遗诏上面真的写了这样的话吗?

秦始皇三十七年,秦始皇在第五次也最后一次巡行途中去世。五次巡行也是秦始皇行程最远、历时最长、最为壮观的一次。

秦始皇是巡行到平原津后病倒了,得了什么病历史上没有记载,《史记》记载死亡的日子是“七月丙寅”。由于病情不断恶化,他开始准备遗嘱。皇帝的遗嘱称“遗诏”。《史记·李斯列传》记载,秦始皇写给长子扶苏的信只有十二个字:“以兵属蒙恬,与丧会咸阳而葬。”内容非常简单,但这是皇帝的临终遗嘱,意义重大。

扶苏因在焚书坑儒时劝谏秦始皇而被贬到北边的上郡,负责监视指挥修建直道的蒙恬。秦始皇给扶苏所下遗诏的意思是:“把军队委托给蒙恬,到咸阳与我的灵柩相会,然后将我埋葬。”秦始皇大概已经意识到自己的病不可能捱到回咸阳。如果死在巡行途中,遗体要被送回咸阳。秦始皇的巡行路线是从北边的长城经直道回到咸阳。蒙恬和扶苏所在的上郡就在这条路线上,让他们赶到咸阳与死去的秦始皇相见并不是件困难的事情。

秦始皇想将自己的灵柩和葬礼仪式都委托给扶苏,让蒙恬将军的军事势力作做的后盾。丧礼是在棺前举行一系列仪式,葬礼则是将棺埋入墓穴的仪式。在古代中国,丧礼同时也是太子即位皇帝的场合。埋葬时将棺埋入地下,用版筑夯实墓穴,在地上修筑坟丘。此前的建设工程是征发刑徒进行的,下葬则由征调的士兵完成。秦始皇原本也希望这件事由蒙恬率领的军队来完成。

总之,这份遗诏认可长子扶苏为秦始皇的继承人。

但是《史记》也记载,秦始皇临死前给长子扶苏的遗诏被赵高销毁了,在他死后,赵高伪造了两份遗诏,这对秦始皇死后的政治形势产生了决定性影响。

秦始皇死后,赵高、胡亥、李斯三人进行了秘密活动。他们将秦始皇在沙丘立的遗诏毁掉,伪造了新的诏书。伪诏有两个,一是立胡亥为太子,一是分别赐扶苏、蒙恬死罪。由于秦始皇已经死了,用秦始皇的玺印在新写的文书上封印并不是一件难事。

赵高等人用辒辌车(密闭的箱形车,通过开闭小窗调节温度)运载秦始皇的遗体,知道这件事的只有赵高等三人和近臣五六人。在秦始皇生前服侍他的宦者仍同乘一辆车,跟秦始皇活着时一样奉上膳食,并裁决上奏文书。他们载着秦始皇遗体,伪装成和秦始皇活着时一样,按照原来的路线继续巡行。巡行队伍从井陉穿过太行山脉,甚至特意北上到北边长城所在的九原郡,由于天气炎热,尸体开始散发出腐臭味。于是他们在车上放了一石(30千克)鲍鱼,以掩盖尸臭味。

秘密运送遗体的一行人,从蒙恬刚刚竣工的军事道路直道急速返回咸阳。这是秦始皇第一次走直道,却是在死后。在最后这段行程中,胡亥、赵高、李斯按照秦始皇活着时的样子侍奉已经死去的秦始皇,因此那些不明真相的人都以为秦始皇还活着。他们若能骗过同行的臣下,地方上的人就更不可能知道。他们在长城一定做出了威慑匈奴的举动—如果匈奴知道秦始皇已经死了,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会越过长城来。骗过匈奴人后,一行人进入直道,一口气直奔咸阳。

赵高一行人是否经过扶苏和蒙恬所在的上郡呢?他们确实伪造了两份诏书,一份诏书立胡亥为太子,一份诏书派使者到扶苏、蒙恬那儿赐他们死罪。扶苏根本没有想到这时父亲已经死了,赵高他们以“扶苏曾向父亲进谏属于不孝之举”为理由,赐剑给他,扶苏毫不迟疑自杀了。蒙恬感觉事情蹊跷,被监禁在阳周。赵高一行回到咸阳后立即发丧,随后举行了大行的丧礼。皇帝死后尚未确定谥号时称“大行”。做了太子的胡亥即位,成为新的皇帝。“二世”是取代谥号的死后称号,胡亥当时的称呼就是“皇帝”,而眼前躺在灵柩里的秦始皇却是“大行”,他被正式埋葬后才开始被称作“秦始皇”。

秦始皇遗诏是被赵高篡改了吗?

司马迁本人是一个治学非常严谨的人,他为了真实记载历史,甚至不惜得罪汉武帝,而受宫刑(阉割),所以他肯定不会编造历史和篡改历史。

胡亥把大秦弄亡了,杀扶苏也是事实,蒙恬也是被胡亥矫诏赐死的,于是二世矫诏登基似乎也就成了事实。

历史真相真的是这样吗?如果胡亥真的是矫诏登基的话,那历史上的漏洞就太多了。

我们试着来分析一下:

1.公元前209年7月,陈涉吴广开始造反了。打出的口号是:“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史记陈涉世家)。陈胜,吴广是怎么知道遗诏是立扶苏为帝的事的?胡亥是在公元前210年9月份继位,

第2年,公元前209年7月,陈胜吴广便开始造反了。

并打出了是自己公子扶苏部下的旗号

史记陈涉世家:当立者乃公子扶苏,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

陈涉(陈胜)只是一个偏远农村的普通农民,他怎么会知道如此机密的皇宫秘事呢?

这有两种可能:

第一:遗诏传位公子扶苏,这种说法是广为流传的。

第二:遗诏传位扶苏,这种说法是陈胜自己杜撰的出来的。

我们先假设第一种情况:这种说法是流传出来的。

那问题来了,疑问一:

秦二世登基刚满10个月,他矫诏登基,这种说法已经在天下人尽皆知了,连陈胜这种偏远地区农村的农民都知道了。是谁将事实真相流传出来的?

根据《史记李斯列传》中记载:当时参与矫诏的人只有赵高,李斯和胡亥这三个人。我们用排除法,

首先:我们将胡亥排除掉。

其次:我们将赵高排除。(因为按史记中的说法,赵高是整个事件的始作俑者,是他挑起了秦二世篡位的心,并威逼利诱李斯来一起做这个事。所以赵高不可能对任何人讲这个事情)。

最后:排除了上面两人,剩下只有一个李斯。

但又出了一个新的问题,疑问二:

假如是李斯流传出来的话,等到流传的结果天下皆知的时候(包括陈胜这个偏远山区农民都知道的时候),我们有理由相信赵高和胡亥肯定也知道这个事。

而以赵高和胡亥的性格,像这种大逆不道的事情,一旦有流传出去的苗头,他们一定会早早的把李斯家所有人杀光,以求杜绝消息流传和死无对证。

可事实的真相是:

陈胜是公元前209年7月份开始造反(那个时候已经流传出了二世矫诏登基的说法)

李斯是一年后,公元前208年7月被杀的(这其间他的长子李由还在三川郡抵抗过陈胜的叛军)。

说到这儿,我们基本上可以把李斯的嫌疑给排除了。

最有可能泄露矫诏秘密的三个重要人物,秦二世胡亥和李斯都被排除了。

那就只剩下一个事实:即陈胜所说的遗诏传位给公子扶苏,是他自己杜撰的,为给造反找一个由头!

2.我们既然排除了李斯和赵高矫诏篡位的可能,那是不是就是说秦始皇遗诏就是让胡亥登基?从史记李斯列传里,我们可以看出秦始皇给扶苏的信内容是这样的:“以兵属蒙恬,与丧会咸阳而葬”

这句话的意思说:让扶苏把军权交给蒙恬,让扶苏自己到咸阳来参加秦始皇的葬礼。没有明确说让扶苏来做太子,或者说死后登基这样的话。

那个时候秦始皇的身体已经油尽灯枯了,如果他说他真的想传位给扶苏,他怎么可能在如此紧急的事情上说法含糊呢?

那会不会是因为秦始皇已经快死了,没有时间来写清楚让扶苏登基这样的话呢?

但《史记》里有这样的话:书已封,未授使者,始皇崩。(就是说,秦始皇已经说完了他想说的话,信也都已经封装好了,只是没有交给送信的人,然后秦始皇死了),

看来并不是说秦始皇没有时间将帝位传给扶苏这样的话写在信上,而是他根本没有这么做!

于是事实的真相渐渐浮现在我们面前:始皇帝嬴政也确实把皇位传给了胡亥了。秦二世胡亥,李斯,赵高的确是矫诏了,但矫诏的内容是赐死长公子扶苏以及带兵大将蒙恬。

秦始皇的临终遗诏到底是什么意思?

秦朝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王朝,却经二世而亡。如此雄武壮丽的王朝猝然倒地,很多人说因为赵高和李斯合谋篡改秦始皇遗诏,并且矫诏赐死了长子扶苏的缘故。因为本性纯良的扶苏如果继位,说不能会改弦易张,修改秦朝的政治制度,把秦朝变得更人性化一些,使秦朝的国祚可以延续长久一点。不过,大家做上述设想的时候,似乎都忽略了一个问题:秦始皇真的想传位给扶苏吗?

大家之所以认为秦始皇会传位给扶苏,无非是因为秦始皇的临终诏书。依照司马迁《史记》记载,始皇帝临终前留下一封加盖玉玺的诏书,诏书上说:召长子扶苏回咸阳参加葬礼。由此,大家就认为,这封诏书是秦始皇在暗示由扶苏继位。然而,秦始皇想立个继承人,还需要暗示这么复杂吗?

秦始皇是一统六国的雄君圣主,他13岁继位秦王,21岁亲政,击破王弟成蟜和长信侯嫪毐的叛乱,驱逐权倾朝野的吕不韦。焚过书,坑过儒,长城顶上斗地主。如此英雄人物,他如果想立扶苏为二世皇帝,用得着?暗示??而除了诏书之外,其实还有一个程序问题。经历过数次残酷政治斗争的秦始皇,怎会不知继承人传承的厉害?如果真的是要立扶苏为太子,怎么就只写了个让扶苏回京奔丧的诏书。以秦始皇笃信法家的作风,至少要召集随驾的大臣宗亲贵族,发明诏以正扶苏的太子之位,然而这些手续都没有。

或许有人说,秦始皇病情紧急,来不及召集大臣,只能匆匆留下诏书。然而就算是病情紧急,能留下?与丧会咸阳而葬?,却不能在写?立扶苏为太子??岂不是很滑稽!因此,秦始皇并没有想要传位给扶苏。那他为什么还要单独给扶苏下一道?与丧会咸阳而葬?的诏书呢,这岂不是在做无用功?如此雄才大略的君主,自然不会做无用功,而他的这道临终诏书,确实也是意味深长。

秦始皇的临终诏书到底有几个意思?

我们想要弄明白秦始皇临终诏书到底有几个意思,就必须先搞清楚为什么秦始皇不想立扶苏为太子。秦朝以法家(商鞅)变法而发迹,继而又因为李斯、尉缭等法家传承者的加入而愈发强大。因此,统一六国之后的秦始皇笃信法家,对于其他学说是不屑一顾的,甚至还做出过焚书坑儒的事情。与秦始皇不同的是,他的长子扶苏本性宽仁,很欣赏儒家的政治思想。于是,在秦始皇焚书坑儒的时候,他就站出来替儒家说话,但也因此被始皇帝责罚前往边疆戍关。

所以,秦始皇不想立扶苏为太子,根本的原因是政见不同。秦朝是靠法家得了天下,秦始皇自然而然认为法家能得天下,自然也能治理天下。为此,秦始皇在官员任命上,就倾向于任命法家一系的官员。同时,为了贯彻法家思想,秦始皇还要求秦朝的各级官员必须学习律法,仕子则必须向官员学习法律。由此,由秦始皇亲自指导,李斯等人密切配合执行,秦朝构建了从官员到预备官员,再到社会各阶层的严密法学体系。

现在,我们再来看始皇帝的临终遗诏,就有点细思极恐了。在始皇帝周围一圈官员都是法家派系的情况下,要召一个儒家学派的嫡长子回来参加葬礼,是什么意思?其目的,就在于提醒身边的法家派系:我要升天了,你们的皇长子就要回来了,他是儒家学派的,我没有立他当太子。该怎么办,你们自己想去吧!

始皇帝这招玩的漂亮啊!知道自己油尽灯枯,而?废长立幼?显然不是仓促间可以完成的,主要的大臣是不是要谈一下,宗亲贵族是不是要谈一下,好让大家都统一一下思想。然而这个过程太漫长,可能大臣们还没有到,始皇帝就咽气了。于是,他玩了这么一个把戏,发出了一封似是而非、含含糊糊的诏书。既尊重了嫡长子制度,还没有承担杀子的坏名声,最妙的是还没有真的立扶苏为太子。

小编想到这里的时候,也希望是小编自己的意淫,小编也希望临终前的始皇帝更愿意立一个宽仁的皇子,以此来弥补自己苛政的过失。然而小编又想,如果秦始皇真是这样想的话,他只要在遗诏里说一句?立扶苏为太子?,李斯还敢和赵高合谋么?正是因为遗诏本身似是而非、含含糊糊,李斯才能被赵高成功的拉下水,而被他们册立的秦二世胡亥,难道不是完全继承了始皇帝的法家国策么?从结果来看,继位的皇帝完全忠实于自己定下的国策,难道不是始皇帝想要的么?

我们或许真的错怪了李斯,或许当赵高找到李斯的时候,李斯就已经明白了始皇帝的真正遗诏。只是他也没有想到,秦二世这么快就能毁掉这诺大帝国。正所谓: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59228.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