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融为东汉统一做出了什么贡献?窦融是怎样经营河西的?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
公元36年,窦融率领河西五郡太守进京奏事,窦融主动上交印绶,卸任凉州牧、张掖都尉,把河西5郡之地拱手送给汉光武帝刘秀,东汉迎来了最终的统一。窦融虽割据河西十余载,一度成为两汉之际最有实力的军阀之一,但他是个高风亮节,拥护统一的有识之士,避免了和东汉的军事冲突,也成全了他的美名。窦融获得巨大成功,窦氏受到“一公两侯”的待遇。
窦融画像
窦融字周公,扶风平陵人今咸阳西)。他的七世祖窦广国,是汉文帝的皇后窦猗房的弟弟,被封为章武侯,世代为官。窦融高祖在汉宣帝任二千石的官吏,从常山才迁到平陵。到王莽时,窦融担任基层军官,立有军功,被封为建武男(爵位)。史书说窦融“出入贵戚之间,结交长安豪杰,以任侠为名”。前途一片大好时,王莽政权却也处在了风雨飘摇之中。
谋求河西
王莽末年战火纷飞,起义者此起彼伏,窦融跟随太师王匡镇压起义军,与赤眉军战于青、徐一带,王莽军队大败。后来刘玄在南阳称帝,窦融又跟随大司空王邑,败于昆阳之战。返回长安后又被举荐为波水将军,来抵御更始军,但是依然挽救不了王莽兵败被杀的命运。窦融于是投降更始政权,在大司马赵萌部下担任校尉。
赵萌对窦融很是器重,举荐窦融担任巨鹿太守,这是个两千石的高官,但窦融不感兴趣,认为天下尚未平定,政权不稳前途未知,能不能保住窦氏还不知道呢?想到窦氏曾经在河西几世为官,便萌生了去河西自保的念头。
河西走廊
窦融对他兄弟说:“现在天下的安危未知,河西富饶。张掖属国有精兵一万多骑,东有黄河阻碍,一旦发生紧急事变,切断黄河渡口,就能自保,这是留给咱们子孙绝佳的好地方啊!”众兄弟都同意这一看法。于是辞去巨鹿太守,要求镇守河西之地,竟然得到更始帝张掖属国都尉的任命,窦融大喜,带着家属奔河西而去。
经营河西
窦融以他审时度势的眼光,完美的避开战火四起,前途不明的是非之地,以图自保。虽然窦氏在河西几世为官,有一定的政治基础和人脉,毕竟那是个羌胡混杂之地,稍有不慎,也会惹火上身。窦融该怎么样经营河西呢?
本文中的河西五郡,主要是河西走廊四郡加上东南方向的金城郡。汉武帝打败盘踞在河西走廊一带的匈奴,先后设立武威、张掖、酒泉、敦煌四郡,自此打通河西走廊,丝绸之路得以形成。又在张掖郡设立属国都尉一职,主要负责投降来的小月氏、西羌事宜,也就相当于少数民族自治区域。窦融担任张掖属国都尉一职,说白了就是他们的领导。窦融经营河西,淋漓尽致地展现他的政治、军事、经济等方面的才干。
河西五郡位置
1、政治方面
史书记载窦融“抚结雄杰,怀辑羌虏,甚得其欢心,河西翕然归之。”他结交当地豪强地主,安抚属国的少数民族部落。深交酒泉太守梁统、金城太守厍钧、张掖都尉史苞、酒泉都尉竺曾、敦煌都尉辛肜和所有州郡豪杰。
更始败亡后,窦融促成五郡联合自保联盟,大家共推他为河西五郡大将军,集军政于一身,算是正式开始割据生涯。窦融又重新做以下部署,梁统为武威太守,史苞为张掖太守,竺曾为酒泉太守,辛肜为敦煌太守,厍钧为金城太守,窦融仍然担任张掖属国都尉。
窦融还任用一些清廉的读书人担任地方官员,出台一些保护少数民族利益的措施,让他们安心畜牧、农业生产,真正的“怀辑羌虏”,达成 “上下相亲,晏然富殖。”北地郡、上郡、安定郡的一些流民也前来投靠。
河西走廊
2、军事方面
在军事上也有建树,河西走廊地处匈奴和西羌中间,威胁随时发生,主要是北边的匈奴时而进行虏掠。面对这个情况,汉武帝当年修的居延塞发挥重要作用,就是从居延海一带至酒泉的军事要塞。窦融重新修理塞、城、坞、鄣、烽燧等军事配套设施,使它们发挥应有的作用。
“修兵马,习战射,明烽燧之警,”平常加紧训练,一旦有敌情即将点燃烽燧发信号,窦融经常亲自率军与诸郡一起救援,都能及时打败敌人。以后匈奴就吸引教训,尽量不来招惹河西之地。
3、经济方面
西汉时,河西走廊的粮食主要是中原供给,处在乱世粮食就只能另想办法了!窦融延续以往的军队屯垦制度,即军人战时打仗,闲时抓农业生产。还在弱水上游修建灌溉系统,组织民众开垦荒地。下令禁止随便杀死牛马,这一措施使河西的经济发展,粮食能完成自给自足。
河西走廊
助东汉,促统一
虽然窦融治理河西颇有些成就,这也显示窦融的能力很强,但是他依然保持自己的初心,只自保不自立。先后沿用更始、赤眉的建世、甚至汉平帝的“元始”、刘秀的建武,反正谁强就拜谁为正统,这样小心是不想招惹不必要的麻烦,也同时传递出窦融还没找到真命天子以求归顺,分享利益。
东汉建武五年,东方的刘秀平定了关东地区,天下就剩下割据天水的隗嚣和割据益州的公孙述。此时窦融面对重要的抉择,即河西的归属问题,是自立还是归顺刘秀?
于是窦融召集太守豪杰开会,听听大伙的意见。其中有胆识的人指出,天下流行的谶语表示刘秀当为天子,天命难违。抛弃天命说,就按天下的形势来说,刘秀已经平定关东、关中,占据洛阳、长安,土地最广,兵甲最强,号令严明。
影视剧里的刘秀
从天命和形势来看,都占据在刘秀这边。但有人同意归顺刘秀,有人不同意,最后拍板权在窦融。当然刘秀有多优秀窦融可是领教过的,当年在王邑手下,和刘秀在昆阳交过手大败而归。还有河西走廊北有匈奴,南有羌胡,夹在他们中间,也难求向外发展,窦融权衡利弊,终于决定归顺刘秀。
刘秀此时也遇到难题,隗嚣和公孙述搞起了联合,更难以对付。于是想到割据河西“兵马精强,仓库有蓄,民庶殷富”的窦融,联合他可以牵制隗嚣,也派使者去联系窦融。经过两方使者多次联络沟通,最后刘秀和窦融走到同一个战线去了,这也是两汉之际的“合纵连横”。
窦融为表诚意,主动出击占据金城的先零羌,打掉了隗嚣和先零羌的联盟。梁统又杀死隗嚣劝窦融自立的使者。
汉朝骑兵
公元31年夏,隗嚣侵犯安定郡,刘秀准备亲征隗嚣,告知窦融约定出兵日期。恰逢倾盆大雨,道路难以通行,刘秀听说隗嚣已经退兵,所以就停止进军,返回洛阳。当时窦融行进到了姑臧(今武威),被诏罢兵返回。窦融怕拖延时间太长,并上书劝刘秀:“拖得越久就是长敌人威风,应该趁隗嚣上下离心,最好速战速决。”刘秀表示赞同。
第二年夏,刘秀又一次亲征隗嚣,窦融率领五郡和张掖属国的小月氏、羌虏步骑兵数万人,辎重车五千辆在高平第一城(今宁夏固原)会师。刘秀举行盛大宴会,非常隆重的接见了窦融,会上窦融的弟弟窦友封为奉车都尉,从弟窦士为太中大夫,这只是稍微表示一下,共商共同出击。
结果隗嚣主力尽失,大败而逃,刘秀攻下许多城邑,这一次联合出兵取得了辉煌的胜利。所以战后,刘秀封窦融为安丰侯爵,窦友为显亲侯,以及五位河西太守全部封侯。封完刘秀东归,窦融也返回了河西,依然各司其职。
刘秀画像
直到陇蜀全部平定以后,天下只剩下河西五郡,窦融和刘秀共襄盛举的时刻来临了。这又到了本文开头的那段,窦融把一个完整、富庶、和谐、稳定的河西之地交给了刘秀。
结语
窦融是东汉开国元勋,他以一个割据者的身份加入到刘秀集团的,功劳肯定其他功臣之上,终获得荣誉。天下大乱时,他以敏锐的洞察力,以退为进,谋得河西之地。经营河西时,又展现其政治、军事、经济才能,的确是一个人才。归顺刘秀时,又表现出其识大体,促统一的积极性。至于他是否动过自立的想法,大家讨论一下。
刘秀:劳镇守边五郡,兵马精强,仓库有蓄,民庶殷富,外则折挫羌胡,内则百姓蒙福。
耿恭:故安丰侯窦融昔在西州,甚得羌胡腹心。
吕凯:曩者将军(雍闿)先君雍侯(雍齿),造怨而封,窦融知兴,归志世祖,皆流名后叶,世歌其美。
孙权:虽昔窦融背弃陇右,卒占河西,以定光武,休名美实,岂复是过?(指公孙渊)
曹奂:昔仪父朝鲁,春秋所美;窦融归汉,待以殊礼。
李梁:昔隗嚣跋扈,窦融保河西以奉光武,卒受其福。
范晔:①窦融始以豪侠为名,拔起风尘之中,以投天隙。遂蝉蜕王侯之尊,终膺卿相之位,此则徼功趣势之士也。及其爵位崇满,至乃放远权宠,恂恂似若不能已者,又何智也!尝独详味此子之风度,虽经国之术无足多谈,而进退之礼良可言矣。 ②悃悃安丰,亦称才雄。提契河右,奉图归忠。
裴松之:昔窦融归汉,与国升降;张鲁降魏,赏延于世。
姚察:昔窦融以河右归汉,终为盛族。
姜皎:窦融一家三尚主,梁冀频封万户侯。
林同:玺书来万里,鼎足许三分。解道为忠易,谁知以孝闻。
钱时:光武每事惩先汉之弊,而轻杀大臣乃不异武宣之世,皆由不知三公为何官而责之以吏事之效也。可胜叹哉。以是观之,窦融此日辞之恳恳,亦可谓有先见之明矣。
王夫之:①虽然,骖乘于初谒高庙之时,非归政之日也,而祸已伏。虽避去,且有疑其谖者。而谗贼间起,同朝离贰,子弟不谨,窦融所以不免,而奚救于祸? ②融之初起,与光武比肩事主,从更始以谋复汉室,非有乘时徼幸之心也。更始既败,独保西陲,而见推为盟主,亦聊以固圉而待汉之再兴。其既得通光武也,绝隗嚣而助攻嚣之师,嚣亡,陇土归汉,融无私焉。则奉版图以入朝,因而礼之,宠以上公,锡以茅土,适足以相酬,而未有溢也。
人物生平
一天,章帝车驾经过此地,指问园田,窦宪语塞,不知道怎么回答,同时也暗中呵禁左右不准回答。后来,汉章帝了解到此事经过,大怒,召来窦宪,深加责备。窦宪非常害怕。还是皇后毁服(降低服式等级以示自责)谢罪,一再代为求情,章帝才渐息盛怒,命他把园田归还公主。这次虽然没有治他的罪,但此后章帝对他再不授予重权。
窦宪还牵朋引类。他见太尉邓彪为人谦和礼让,委随不争,便尊崇他,推举他为太傅。窦宪想做什么,就鼓动邓彪上奏,而自己再告白太后,因此,言出计从。另外,屯骑校尉桓郁,几代都做皇帝的老师,性情恬退自守,窦宪也把他推荐上去,让他在宫禁中给皇帝讲授经书。于是,内外协附,没有人能对窦宪不利。
窦宪性情果急,睚眦之怨莫不报复。谒者韩纡当年曾经审判过窦宪的父亲窦勋的案件,窦宪居然令人将他杀死,割下首级在窦勋墓前祭奠;都乡侯刘畅来吊章帝之丧,得幸太后,数蒙召见,窦宪怕刘畅分了他的宫省之权,公然派遣刺客在屯卫之中杀死刘畅,而归罪于刘畅的弟弟利侯刘刚,并且派人审问刘刚。后来真相破露,太后大怒,把窦宪禁闭内宫之中。
第二年,窦宪与耿秉各率四千骑、南匈奴左谷蠡王师子率万骑从朔方鸡鹿塞(今内蒙古磴口县西北哈萨格峡谷口)出兵;南单于屯屠河率领万余骑从满夷谷(今内蒙古固阳县)出兵;度辽将军邓鸿和边境地区归附朝廷的羌胡八千骑、左贤王安国万骑从翩阳塞(固阳县境)出兵。三路大军在涿邪山(今蒙古西部、阿尔泰山东脉)会师。
窦宪命副校尉阎盘、司马耿夔等率精兵一万多,与北单于在稽落山(今蒙古境内杭爱山)作战,大破敌军。敌众溃散,单于逃走。窦宪整军追击,直到私渠比L海(乌布苏诺尔湖)。此役,共斩杀名王以下将士一万三千多人,俘获马、牛、羊、驼百余万头,来降者八十一部,前后二十多万人。窦宪、耿秉遂登燕然山,去塞三千余里,刻石勒功,纪汉威德,令班固作铭。
因北单于已逃到远处,窦宪一面派司马吴汜、梁讽携带金帛追寻北单于,企图招降他。一面班师回国,驻扎五原。当时,北匈奴人心离散,吴汜、梁讽所到之处,宣明国威,前后有万余人归降。在北海西北的西海,追上了北单于,劝说他仿效当年呼韩邪单于归汉的先例,以求保国安人。北单于喜悦,率领他的部下与梁讽一起回到私渠海。听说汉王朝大军已入塞,就派他的弟弟右温禺疑王随梁讽到洛阳,向汉朝廷进贡,并留侍汉和帝。窦宪见北匈奴单于没有亲来洛阳,认为他尚乏诚意,便奏请朝廷遣归右温禺L王。准备再次出征。在漠北,南单于送给窦宪一只古鼎,能容五斗,上面有“仲山甫鼎,其万年子子孙孙永保用”的铭文。窦宪献上朝廷。
当时,窦宪兄弟,窦笃为卫尉,窦景、窦瑰都任侍中、奉车、驸马都尉。于是,兄弟四人大修宅第,争竞豪奢,穷极工巧。
永元二年(90年)六月,朝廷下诏封窦氏四兄弟侯爵。只有窦宪拒不受封。七月,将兵出镇凉州(治所在今甘肃秦安县东北),邓叠任其副将。
北单于因为汉王朝遣还他的弟弟,又派车谐储王等人居延塞见窦宪,请求向汉称臣,并想入京朝见。窦宪上表请示后,派班固、梁讽前往迎接。这时,南单于上书汉廷,建议乘机消灭北单于,然后,南北匈奴合并归汉。汉廷同意,于是,南单于大败北单于,北单于受重伤逃走。班固等人走到私渠海,转头返回。窦宪认为北单于势力微弱,想乘机将其彻底消灭,于是在永元三年(91年),派右校尉耿夔、司马任尚、赵博等率兵出居延塞,在金微山大破北单于,斩首五千余级,北单于遁逃,不知去向,其国遂亡。
窦宪以为有大功于汉,愈加跋扈恣肆。
永元四年(92年)他的党羽邓叠、邓磊、郭举、郭璜也互相勾结,有的还出入后宫,得幸太后,于是欲谋叛逆。
和帝得知了他们的阴谋,但无法与外臣接触。素知中常侍钩盾令郑众,谨敏而有心机,不事豪党,于是便招来郑众,定计除灭叛党。考虑到窦宪驻扎在外,怕他兴兵为乱,谋定后忍而未发。适逢窦宪和邓叠班师回京,和帝大喜,下诏让大鸿胪持节到郊外迎接,并按等级赏赐军中将士,以安其心。窦宪进城之后,和帝亲临北宫,命将屯卫南、北宫,关闭城门,逮捕了邓叠、邓磊、郭举、郭璜,下狱诛死。并派人收回窦宪的大将军印绶,更封为冠军侯,让他和窦笃、窦景、窦瑰都回封地去。窦宪、窦笃、窦景到封地后,都被迫令自杀。
永元十年(98年),窦瑰也被梁棠所逼自杀。受株连者也都免官还乡。
轶事典故
历史评价
其次,从军事史的角度上看,窦宪作为指挥东汉第二次征伐北匈奴战争的汉军统帅,成功地组织实施了稽落山之战和金微山之战等重大战役,在中国军事史上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窦宪用兵,善于针对敌军弱点,及时掌握和准确判断敌军的动向,采取主动出击的战略方针,调遣优势兵力与敌主力决战。如汉三路大军汇集琢邪山后,窦宪根据北匈奴势力已大大削弱,不敢与汉军正面交战的状况,派出精骑万余,向北单于庭所在地稽落山一带运动,迫使北匈奴主力出战,并一举将其击溃。此役后,窦宪继续主动出击,盯住北匈奴主力不放,又先后在河云北、金微山取得重大战果。窦宪在作战中,十分注意扬长避短,根据汉军准备充分、装备精良、兵力集中,但深入大漠、远离后方、不宜久战的优弱点,以及北匈奴虽行动飘忽、反应快速,但力量薄弱,惧怕决战,且有大量老少部民拖累的实际情况,采用长距离奔袭、迂回包抄等战术,往往轻装疾进,速战速决。如包抄、夜袭河云北,长途奔袭金微山,均收到了出敌不意、以奇制胜的效果。同时,一旦逮住战机,便不轻易放弃,每次击溃敌军后,均穷迫猛打,不让敌人有喘息机会,尽量在追击中歼灭敌人。
家族成员 曾祖父:窦融,字周公,东汉开国功臣,官大司徒,为云台二十八将之一。
祖父:窦穆,以罪被诛。
父:窦勋,以罪被诛,追爵安成息侯。
母:东海恭王刘强之女a阳公主。
弟:窦笃,为黄门侍郎。
妹:章德皇后,汉章帝刘氐幕屎蟆
族子:窦武,灵帝时为反宦官的领袖,亦担任大将军辅政,却因铲除宦官失败而自杀身亡。
窦融
窦融(前16—公元62年),字周公,扶风平陵(今陜西咸阳西北)人。东汉名将,“云台二十八将”之一。 窦融七世祖窦广国,是孝文皇后的弟弟,封章武侯。窦融的高祖父,宣帝年间以二千石官吏的身分从常山迁徙到平陵。窦融少孤而有大志。王莽居摄年间,任强弩将军司马,参加了攻翟义、平槐里的战斗,因军功被封为建武男。窦融内修孝义,外接豪杰。他侍奉母亲兄长,关心培育弱弟,有名于时;而他居住长安,出入权贵,连接闾里豪杰,尚气牡侠,也见重于世。王莽末年,青徐兵起,王莽太师王匡请窦融任助军,出兵东征。 汉兵起,窦融随王邑军在昆阳大败,撤归长安。汉兵长驱入关。在王邑推荐下,窦融被任命为波水将军,赐黄金千斤,引兵进驻新丰。王莽失败,窦融率军投降更始大司马赵萌,任校尉。赵萌十分看重他,推荐窦融为钜鹿太守。 窦融见更始帝新立,东方尚在乱离之中,加上窦家累世在河西,习知当地风俗,因而不想出关。他对兄弟们说:“天下安危未可知,河西殷 富,带河为固,张掖属国精兵万骑,一旦缓急,杜绝河津,足以自守,此遗种处也”(《后汉书·窦融列传》)。兄弟们都认为他言之有理。 窦融去见赵萌,说自己不想到钜鹿郡,而想出守河西。赵萌替他奏明更始帝,于是朝廷任命窦融为张掖属国都尉(武帝时置属国都尉,以主蛮夷降者),窦融大喜,立即带领家人西行。到任后,他安抚百姓,交结豪俊,对羌人示以恩信。于是吏民拥戴,河西归心。 当时,酒泉太守梁统、金城太守厍钧、张掖都尉史苞、酒泉都尉竺曾、敦煌都尉辛肜以及州郡中英彦之士,均与窦融交好。更始政权败亡后,窦融召集梁统等人商量说:“今天下扰乱, 未知所归。河西斗绝在羌胡中,不同心曒力则不能自守;权钧力齐,复无以相 率。当推一人为大将军,共全五郡,观时变动。”大家一致同意这一建议,并推举窦融任行河西五郡大将军事,主持大局。因为窦融家族几世任河西官吏,深得民心。从此,窦融拥众割据。 当时,武威太守马期和张掖太守任仲没有参与其事。窦融等便写公文晓示二人。二人解脱印绶离任而去。窦融便任命梁统为武威太守,史苞为张掖太守,竺曾为酒泉太守,辛肜为敦煌太守,厍钧为金城太守。窦融仍然驻居属国,兼任都尉之职,设置从事,监察五郡事务。 河西地区,民俗质朴,而窦融等为政又比较宽和,于是,上下相亲,晏然富殖。平时,军民一起习练兵马骑射和烽燧之警。一有外兵侵犯,窦融就自己率兵与诸郡兵士前去救助平定。后来,匈奴和羌人都震服亲附。安定、北地、上郡百姓为避灾荒兵火逃到这里来的,也越来越多。 后来,窦融听说光武帝刘秀即位,便想东向归附,但河西路途险远,不能自通。正巧当时隗嚣先归附汉室,称建武年号,窦融等便依从隗嚣,受汉朝正朔。隗嚣表面上虽顺应官民将士的心愿归附汉朝,内心却存有异志。他派舌辩之人张玄游说河西,张玄对窦融说:“更始帝刘玄事业已成,却转眼败亡,这已清楚地表明刘姓不可能再复兴了我们有所归属,终不自由。一旦受制于人,自失权柄,后果危殆,悔之莫及!如今天下豪杰争锐竞胜,雌雄未决,我们应该各自占据土地,与陇蜀势力结合,胜利了,可为六国;就算失败了,至少也能如尉佗一般割据称雄。” 窦融召集豪杰和太守们商量此事,有智之人都说:“刘秀天命所归,而且,在目前天下称帝的人当中,他的土地最广阔,甲兵最强盛,号令最严明,别人远远比不上。”诸郡太守的宾客们,意见略有分歧。窦融经过慎重考虑之后,决定东归光武帝刘秀,建武五年(29年)夏,派遣长史刘钧向光武帝通诚献马。 共4页,当前第1页 1 234 起初,光武帝闻河西完富,地接陇、蜀,常欲招之以逼迫隗嚣和公孙述,也派使者来给窦融送信,正好使者在路上遇到了刘钧,于是便跟他一起回到洛阳。 光武帝接见刘钧,心中异常高兴,他盛情款待刘钧之后,便命他带着自己亲加玺印的书信回河西,信中对窦融非常坦诚直率地分析了形势,劝他拿定主意,早作决断:“制诏行河西五郡大将 军事、属国都尉:劳镇守边五郡,兵马精强,仓库有蓄,民庶殷富,外则折挫羌胡,内 则百姓蒙福。威德流闻,虚心相望,道路隔塞,邑邑何已! 长史所奉书献马悉至,深知厚意。今益州有公孙子阳,天水有隗将军,方蜀汉相攻,权在将军,举足左右,便有轻重。以此言之,欲相厚岂有量哉!诸事具长史所见, 将军所知。王者迭兴,千载一会。欲遂立桓、文,辅微国,当勉卒功业;欲三 分鼎足,连衡合从,亦宜以时定。天下未并,吾与尔绝域,非相吞之国。今之议者, 必有任嚣效尉佗制七郡之计。王者有分土,无分民,自适己事而已。今以黄金二百斤赐将军,便宜辄言”(《后汉书·窦融列传》)。并任命他为凉州牧。 光武帝玺书一到,河西震惊,全体官员将士都佩服光武帝明察万里之外,洞见徘徊之情。窦融又派刘钧上书光武帝,表明自己决意附汉,并无徘徊观望之心。他说:“臣融窃伏自惟,幸得托先后末属,蒙恩为外戚,累世二千石。至臣之身,复备 列位,假历将帅,守持一隅。以委质则易为辞,以纳忠则易为力。书不足以深达至 诚,故遣刘钧口陈肝胆。自以底里上露,长无纤介。而玺书盛称蜀、汉二主,三分鼎足之权,任嚣、尉佗之谋,窃自痛伤。臣融虽无识, 犹知利害之际,顺逆之分。岂可背真旧之主,事奸伪之人;废忠贞之节,为倾覆之事;弃已成之基,求无冀之利。此三者虽问狂夫,犹知去就,而臣独何以用心!谨遣同产弟友诣阙,口陈区区”(《后汉书·窦融列传》)。窦友到高平,隗嚣反叛,道路隔绝,只好转回,派司马席封偷度至汉,通达书信。汉武帝又命席封带信给窦融、窦友,真诚地给予安抚慰问。 窦融深知光武帝的意旨,便写信给隗嚣责备他不该叛汉。信中说:“伏惟将军国富政修,士兵怀附。亲遇□会 之际,国家不利之时,守节不回,承事本朝,后遣伯春委身于国,无疑之 诚,于斯有效。融等所以欣服高义,愿从役于将军者,良为此也。而忿悁之闲,改节易图,君臣分争,上下接兵。委成功,造难就,去从义,为横谋,百年累之,一朝毁之,岂不惜乎!殆执事者贪功建谋,以至于此,融窃痛之!当今西州地埶局迫,人兵离散,易以辅人,难以自建。计若失路不反,闻道犹迷,不南合子阳,则北入文伯耳。夫负虚交而易强御,恃远救而轻近敌,未见其利也。融闻智者不危觿以举事,仁者不违义以要功。今以小敌大,于觿何如?□子徼功,于义何如?且初事本朝,稽首北面,忠臣节也。及遣伯春,垂涕相送,慈父恩也。俄而背之,谓吏士何?忍而□之,谓留子何?自兵起以来,转相攻击,城郭皆为丘墟,生人转于沟壑。今其存者,非锋刃之余,则流亡之孤。迄今伤痍之体未愈,哭泣之声尚闻。幸赖天运少还,而将军复重于难,是使积疴不得遂瘳,幼孤将复流离,其为悲痛,尤足愍伤,言之可为酸鼻!庸人且犹不忍,况仁者乎?融闻为忠甚易,得宜实难。忧人大过,以德取怨,知且以言获罪也。区区所献,唯将军省焉”(《后汉书·窦融列传》)。隗嚣不听窦融的意见。窦融便和五郡太守一起厉兵秣马,上疏光武帝,请示日期,准备出兵进击隗嚣,为汉廷效命。 光武帝见窦融如此忠诚,深为嘉美。专门派人给他送去外属图及太史公《五宗》、《外戚世家》、《魏其侯列传》。并下诏给他,诏书中先表彰窦氏与自己的亲戚关系以及窦氏祖上对汉王朝的贡献,然后说,有人从天水来,把窦融写给隗嚣的信抄来了,读后令人痛入骨髓,“畔(叛)臣见之,当股栗惭愧,忠臣则酸鼻流涕,义士则旷若发蒙。非忠孝悫诚,孰能如此?岂其德薄者所能克堪”(《后汉书·窦融列传》)?诏书中还指出,隗嚣见窦融不肯帮助自己,肯定会造作离间之言,而朝廷中也可能有人因为不了解本意,传言乖实,令人失望。请窦融有思想准备。最后,诏书中表示,关东已经平定,大军即将西征,请窦融整顿士马,准备配合大军,一起建功立业。 共4页,当前第2页 1 2 34 更始年间,先零羌封河等部曾杀死金城太守,占有其郡,因而隗嚣派来使者,贿赂封何,与之结盟,想调发封何兵众,以拒汉兵。窦融等乘部队便利,击破封何,斩首千余级,得牛马羊万头,谷数万斛,因并河扬威武,等待光武帝亲征。 光武帝见窦融恪守信用,大加赏赐。命右扶风官长修理窦融父亲的坟茔,用太守之礼祭祀,并几次派人,赏赐窦融四海珍奇之物。 这年秋天,隗嚣侵扰安定郡,光武帝准备亲自率兵西征,先通知窦融,令他作好接应的准备。窦融得到命令,立即出兵到姑藏。但不巧,天降大雨,道路断绝,而且隗嚣也已退兵,因而汉军未发。窦融回驻原地。 窦融担心此后汉朝不再出兵,上书给光武帝,说明利害:“隗嚣闻车驾当西,臣 融东下,士觿骚动,计且不战。嚣将高峻之属皆欲逢迎大军,后闻兵罢,峻等复疑。嚣 扬言东方有变,西州豪桀遂复附从。嚣又引公孙述将,令守突门。臣融孤弱,介在 其闲,虽承威灵,宜速救助。国家当其前,臣融促其后,缓急迭用,首尾相资,嚣 埶排迮,不得进退,此必破也。若兵不早进,久生持疑,则外长寇仇,内示困弱, 复令谗邪得有因缘,臣窃忧之。惟陛下哀怜”(《后汉书·窦融列传》)!光武帝深以为然。 建武八年(32年)夏,光武帝亲自西征,窦融闻讯,率步骑数万、辎重车五千多辆策应,在高平第一城会师。在拜见光武帝之前,窦融先派手下人去请教会见礼仪。当时,戎马倥偬,兵战连年,诸将三公交错于路,因而礼仪疏简。光武帝得知窦融先问礼仪,十分高兴,于是宣告百僚,置酒高会,用特别优厚的礼节接待窦融等人。任命窦融的弟弟窦友为奉车都尉,堂弟窦士为太中大夫。接着,光武帝与窦融一起进军,隗嚣大败,城邑都归降了汉朝。光武帝为回报窦融所建的大功,封他为安丰侯,封窦友为显亲侯。武锋将军竺曾为助义侯,武威太守梁统为成义侯,张掖太守史苞为曪义侯,金城太守厍钧为辅义侯,酒泉太守辛肜为扶义侯。封爵完毕,光武帝东归,窦融等回镇原地。 窦融因为兄弟二人,都受侯封,而且久驻外镇,专有方面之权,于是,内心常怀戒惧,不能自安,屡次上书朝廷,请求派人来替代自己的职务。光武帝下诏回复,说:“吾与将军如左 右手耳,数执谦退,何不晓人意?勉循士民,无□离部曲”(《后汉书·窦融列传》)。 陇、蜀平定之后,朝廷下诏,命窦融率五郡太守一起到洛阳奏陈事务。于是,窦融等奉诏东行,官属宾客相随,驾车千辆,牛羊遍野。窦融先到洛阳城门,奉上凉州牧、张掖属国都尉、安丰侯印绶。光武帝派使者发还侯爵印绶,立即接见了他,使他盾于侯位。几个月后,任命他为冀州牧,又过十几天,升任他为万司空,赏赐优厚,恩宠无加,倾动京师。窦融因为自己本非光武帝旧臣,而一人朝廷,就蒙此厚思,位在功臣之上,所以每次进见,容貌都非常卑恭,言词也特别谦逊。光武帝见他能识进退,对他愈加亲厚。窦融为人一向谨慎小心。如今久居高位,心中不安,屡次辞让爵位。他先通过侍中转达,然后自己上奏,说年事已高,儿子又不争气,因此不愿再位列诸侯,也不愿把侯爵传给儿子。不久,他又请求进见皇帝,面陈此事此情,皇帝猜测出他的心思,没有召见他。 一天,朝会完毕,诸臣退出,窦融逡巡滞留,光武帝知道他又要辞让,就命手下人请他出去休息,不让他上言。后来,皇帝召他议事,预先对他说:“日者知公欲让职还土,故命公暑热且自便。今相见,宜论它事,勿得复言”(《后汉书·窦融列传》)。于是,窦融就不敢再请求了。 建武二十年(44年),大司徒戴涉因为所推荐的人违法,被关进监狱,后死去。当时,三公参职,光武帝不得已也免去了窦融大司空的职位。第二年,窦融加位特进。二十三年(47年),窦融代阴兴行卫尉事,特进如故,又兼领将作大匠。窦友当时担任城门校尉,兄弟二人都执掌禁卫部队。窦融又提出退职还乡,光武帝不准,常派人赏赐金银布帛珠宝珍奇。窦友去世,皇帝念窦融年迈体衰,派中常待、中谒者到他的卧室,劝他努力餐饭,珍重身体。 共4页,当前第3页 12 34 明帝即位之初,窦家同时在朝的,就有一名三公,两名侯爵,三名娶公主为妻的,四位二千石等级的官员。在京师,祖孙官府相望,甲第连云。当时外戚、功臣无人能比。 明帝永平二年(59年),窦融的堂侄护羌校尉窦林犯罪被杀,明帝下诏书切责窦融,并举出西汉窦婴、田蚡之事为戒。窦融惶恐不已,上书请求离职。明帝命他归家养病。第二年,窦融交上卫尉印绶。 窦融在宿卫任上十多年,年纪老迈,子孙放纵妄诞,多行不法。长子窦穆交结轻薄之徒,嘱托郡县,甚至矫称太后诏命,贴乱政事。明帝大怒,把窦穆等官职全部免除,命携家属归其故郡,只把窦融留在京师。窦穆等西行,到达函谷关,皇帝又下令命他们回京。正好,窦融去世,享年78岁,谥戴侯。其弟之子窦固、曾孙窦宪皆为名将。 点评:窦融善于把握机遇,他“始以豪侠为名,拔起风尘之中,以投天隙,遂蝉蜕王侯之尊,终膺卿相之位”(《后汉书·窦融列传》)。窦融善于自处,明哲保身。他任职朝廷、位高爵显之后,虽乏经国之术,但却明于进退之礼。谦逊谨慎,放远权宠,小心翼翼,如履薄冰,表现出过人的谋身之智,因而特蒙光武优渥礼遇。只可惜子孙骄纵,终致衰微,良足叹惋! 共4页,当前第4页 123 4
东汉时期,有个将军叫窦融。新莽末年,为将军,后来投降刘玄,担任张掖属国都尉。刘玄败亡以后,他联合酒泉、敦煌等五郡,割据河西,号称河西五郡大将军,势力很大。光武帝刘秀取得政权后,中原的局势越来越稳定,窦融便想归归附刘秀。于是他派长史刘钧携带珍宝拜见刘秀。刘秀很高兴地接受了请求,并封窦融为凉州牧,赏赐贡黄金二百两,还给窦融写了一封信,分析了当时政治、军事形势,肯定窦融治理河西五郡的政绩。信中说,除朝廷和窦融之外,还有益州的公孙述和天水的隗器,他们都野心勃勃,想称王称霸。在此形势下,窦融的地位举足轻重,对统一全国起着关键作用。窦融接到光武帝的信后,表示一心一意归顺朝廷。后来他率兵协助朝廷,平定了隗器的叛乱,又灭掉了公孙述。因此,刘秀封他为安丰侯,让他担任大司空。举足轻重的意思:原指一个实力强的人处于两方之间,只要稍微偏向一方就会打破均势。现比喻地位极其重要,足以左右全局。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59116.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