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长停盏施英勇,酒尚温时斩华雄。关羽,字云长,河东郡解县人,与刘备,张飞结为异性兄弟,一生追随刘备南征北战,立下无数汗马功劳。建安五年,关羽被曹操活捉,曹操为将其纳为己用,用很高的礼仪来邀请他,为追随刘备,均被关羽拒绝。白马破斩颜良,诛文丑,镇守荆州。擒于禁,斩庞德,千里单骑救主,过五关斩六将,威名赫赫,曹吴望而生畏,为蜀国建立政权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汜水关前,张飞是步弓手,只是一个小兵,是没资格主动请战的,而华雄是董卓手下大将,汜水关主将。张飞和华雄地位相差太大了,没有资格对战。张飞知晓这个道理,明白身为小兵的自己,没有资格挑战敌方大将华雄。如果自己擅自出战,那些高高在上的诸侯们,会为难自己,张飞轻则挨军棍,重则有杀身之祸。如关羽主动请战,被袁绍和袁术兄弟蔑视,尤其是袁术,认为派出一个弓手出战华雄,被人耻笑,难道众诸侯没有武将吗?
不管张飞脾气再怎么暴躁,“礼”还是深入人心的。尊卑的观念、长幼秩序,张飞还是懂的。在座的诸侯除了一个刘备是县令,其他都是一方大员,至少也是一地太守。人家官大的还没说话,一个作为步弓手的张飞怎么可能会立马跳出来前去迎敌,让那些人难看。没看到后来关羽得胜归来出来说了几句,就让袁术一顿奚落。
在十八路诸侯的眼里,即便他们束手无策,依然看不起刘关张兄弟三人。宁愿做缩头乌龟,也不愿启用眼前的这个救星,因为派一个身份低微的马弓手出战,会被董卓耻笑。后来还是曹操的好说歹说之下,说关羽的仪表非俗,敌人看不出他只是马弓手,才说服了众人使关羽出战。等到十八路诸侯束手无策的时候,关羽第一个就站出来了。既然关羽站出来了,张飞没必要跟他二哥争这个出战机会。况且当张飞见到袁术等人对关羽的态度之后,更加不可能站出来了啊!
张飞的性格大家都知道,鲁莽、脾气暴躁、做事冲动,其实这是不绝对的,我们不难发现张飞是一个胆大心细之人。话说十八路诸侯会盟讨伐董卓时,董卓手下大将华雄连败盟军数将,一时无人敢上前应战,直到最后关羽挺身而出才将这场危机化解。
演义中的张飞向来好勇斗武,那么为何在面对华雄挑战时却不敢与之一战呢?在我看来,此举正体现出了张飞的"心细",倒不是他畏惧华雄。
华雄的武艺水准,大飞熊曾经分析过,这里简单说一下。华雄取代吕布成为前部时,董卓欣然,吕布也没有反对;华雄斩鲍忠,反杀祖茂,连斩袁术骁将俞涉,韩馥上将潘凤,全部都属于秒杀;华雄让十八路诸侯脸色大变;华雄能得到董卓,吕布认可不容易,西凉军又人才济济。
而且袁术,韩馥手下之流再不济,俞涉和潘凤也应该属于二流左右的将领,更不用说孙坚手下四大部将,和程普,黄盖,韩当齐名的祖茂,至少也是一流下的水平了。所以,华雄属于强一流的水准,甚至接近超一流,问题都不大。
张飞并不是出战华雄的人选,而反观关羽才是迎战华雄的不二人选。就是因为关羽是马弓手,擅长马上作战,而华雄却轻视了关羽反而被关羽斩于马下。
对于关羽和张飞谁是出战华雄人选的问题。张飞根本打不过华雄,弄不好,张飞会死在华雄手上。张飞,技不如人,心知肚明,不敢挑战,也不敢主动请战。就算关羽上去,也说不定也打不过华雄。只不过,天要灭华雄,而成全关羽。
关羽也不是什么正人君子,明知打不过,也会耍下三滥的手段,趁华雄精力不集中,不在意,没问明对方尊姓大名和一些来龙去脉一些情况,关羽没等华雄张口,采取偷袭战术,没等武艺十分高强的华雄反应过来,华雄在关羽面前一点没戒心,戒备,也不防范,关羽一刀下去,华雄就一下子成了关羽刀下鬼了。
张飞开始参军,跟随刘备、关羽多年征战,已经习惯了军事生涯。他不是黄巾军一样的土匪,而是正规的东汉军人。军纪严明,令行禁止,张飞虽然平时大大咧咧,可是在关键时刻,他还是懂得规矩的。
很可能是因为刘备暗中压制着张飞,另外关羽的出战同样也可能是刘备的授意。
在《三国演义》中这一战是非常出名的一个故事,叫关公温酒斩华雄。华雄是董卓手下大将,有万夫不挡之勇,当听说十八路诸侯已经兵临汜水关的时候便主动请缨前来迎敌。并先后斩杀联军数员将军,一时间把众诸侯震住了,没人再敢应战。
可想而知,这个时候如果谁能出手,灭掉华雄的嚣张气焰,定然会让众英雄刮目相看,而刘备则抓住了这个扬名立万的机会。
刘备,并非十八路诸侯之一,会盟之时,刘备不过是个平原县令,根本没有得到邀请,是跟着白马将军公孙瓒前去会盟的,而且其手下不过只有数骑,很可能都不过百人,以这点兵力,是不可能成为诸侯之一的,所以刘备最开始的身份只是随从。
后来华雄斩将之后,盟主袁绍和众诸侯讨论对策,但却没人说话,“绍举目遍视,见公孙瓒背后立着三人,容貌异常,都在那里冷笑。”这才引起了袁绍的注意,于是问了一下刘备的身份,当刘备拿出自己汉皇后裔的招牌之后,袁绍给了刘备一个小板凳,坐于末席,虽然有了座位,但刘备并没有被其他诸侯看在眼里。
从这里不难看出,如果想要在一个陌生的环境里成功的引起注意,除了自身的实力之外,不凡的外表同样很重要,要么帅的惊人要么丑的吓鬼,只有这样才能让人一眼就瞧见你。
刘备那也是人中龙凤,所以对于众人的轻视他不可能看不出来,于是在华雄又连斩了盟军两员大将之后,刘备很可能悄悄的暗示关羽让其出阵,这才有了关羽温酒斩华雄的佳话,至于为什么张飞不动,那同样也是刘备的意思。
关羽饱读诗书,知书达理,而张飞则是不拘细节的人,要不也不能被称为猛张飞,如果让张飞出面,可能会因为言行有失体统,而让众诸侯更瞧不起刘备。
事实也确实如此,关羽出面时说的是“小将愿往斩华雄头,献于帐下。”对于关羽来说,这已经是最谦虚的说法了,而且虽然被袁术大喝斥责却并没有更多的暴躁行为。
再说张飞,当看到自己的二哥建功之后,终于忍不住了,从刘备身后走出来,高声大叫:“俺哥哥斩了华雄,不就这里杀入关去,活拿董卓,更待何时!”虽然这一嗓子吼出了张飞的真性情,但却非常明显的看出来这话很欠考虑,因为他没有想到自己的身份不过是个无名小卒,而上面坐的那可都是割据一方的诸侯,该进该 退,不是他这个身份的人可以左右的,这么张扬必然不会被人喜欢。
刘备估计也是拦得住一次却拦不住第二回,不然应该不会出现张飞的这句大吼了。
后来战吕布的时候,因为公孙瓒被吕布战败而逃,性命攸关,情况紧急,所以刘备不再限制,张飞这才一马当先冲上去大战吕布。
华雄水关前连斩数将,张飞并不是怕华雄而一声不吭,而是顾及了二哥关羽的面子。所以一直在刘备身后没有出声。
关羽他的性格一向是自视清高,而且特别的喜欢争强好胜,在面对这等可以表现自己机会的时候,他怎么可能放过,所以在诸侯无人可用的时候,他主动站了出来。在曹操又是为他打圆场,又是命人为他热酒的时候,他说“酒且斟下,某去便来”,也有显摆的意味。张飞的性格却与他不同,虽然张飞的脾气更暴躁,但是张飞很少因为争强好胜而战,他每次控制不住自己的暴脾气,都是因为心中的坚持被触犯,例如忠、义。所以华雄的猖狂,是不会让张飞动怒的,虽然此时派张飞前去迎战,他也不会拒绝,但是他绝对不会像关羽一样强出风头。
刘、关、张这三人以兄弟相称,这张飞可是对关羽非常了解,也是非常非常的熟悉,所以他很清楚的知道,自己这位二哥好出头,而且见不得别人比自己强。张飞早就料到了,关羽一定会请战,而且他知道,如果自己抢了这个功劳,一定会让关羽不爽。所以在关羽出声之前,张飞选择了沉默。这倒不是说张飞怕关羽,而是他不想因为这种事情,破坏兄弟情义。
在没有刘备和关羽的命令时,自己是决对的不能出手。就在桃园三结义时候,张飞排行老三,他把兄弟之间的情谊和尊卑看得比自己的生命还重要。既然自己是三人之中最小的,自然在外面就要听从大哥们的指示,况且他深知自己不懂带兵打仗,所以张飞没有出头。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5911.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