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旦是怎么平定三监之乱的?三监之乱的真相是什么?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周武王灭商后,决定采用周公的建议,对天下采取以殷治殷的政策,将纣王的儿子分封于殷,想利用他来统治殷民。然后在派遣管叔、蔡叔和霍叔在殷都附近建立三国用来监视武庚,但也给此后的三监之乱埋下隐患。周武王病逝,由周公代理朝政,但此举却引起管叔等人的猜忌,随即打算拉拢武庚反叛。后来周公亲自东征,率领军队平定了这场叛乱,不然后果将不堪设想。
武王伐纣建立了周朝,从而继承了商朝的大部分的法律和国家基础架构。周武王上位后废除了商人以往的“事鬼神”传统,第一次把鬼神更加的虚无化,从而提出了“天”这个抽象的概念。把商灭周兴赋予了更高一层的意义,就是“天命”,得天命者得天下,成为天下之主宰。
周王不再称王而是称作周天子,天子就是姬发,姬发成了天下主宰。而在武王伐纣的第二年周武王就驾崩了,他的儿子周成王幼年即位,由于成王年幼于是武王就托孤于周公旦和姜子牙。
周公旦,姓姬,名旦,又称叔旦,周文王的第四子,周武王的同母弟。这个时候周公旦就成了实际上的掌权者,根据史记记载----“周公旦做于庙堂之上,接受诸侯大臣的朝拜”,这实际上已经是一种僭越。加上之后平定了“三监之乱”,这个时候用权势熏天来形容也不为过。
三监之乱众说纷纭,之前文章中我们也有提到过。武王灭纣之后把纣王的儿子武庚封在了商人的旧地,原先商人的平民继续由武庚统领,武王就安排自己的兄弟管叔、霍叔和蔡叔去监管商人的后裔史称三监。
但是武王死后武王的这三个弟弟对于周公旦的权势开始忌惮,而且管叔姬鲜排行老三,周公姬旦排行老四,这就使得管叔心里变得更加的不平衡。不久,管叔、蔡叔勾结纣王的儿子武庚,并联合东夷部族反叛周朝。周公旦奉成王命,率师东征。经3年的艰苦作战,顺利地讨平了三监的叛乱,杀掉了管叔鲜,擒回并杀掉了北逃的武庚,流放了罪过较轻的蔡叔度,巩固了周朝的统治。(还有一种说法就是周公旦监国之后权势熏天,南面而坐接受群臣的朝拜,武王的三个弟弟只是想清君侧,保住周成王的天子地位。)
蔡叔死了以后,他的儿子胡“率德驯善”,和他的父亲大不一样。周公听到之后,便提拔他作鲁国卿士,胡把鲁国治理得很好,周公又把胡封到新蔡。
周公讨平管蔡之后,乘胜向东方进军,灭掉了奄(今山东曲阜)等五十多个国家,把飞廉赶到海边杀掉。从此周的势力延伸到海边。
在整个平定三监之乱的过程中,当年商王盘庚时期迁都的奄地,到了周朝时期就成了一个重要的国,“奄国”对于商的一直是充满感情的,在武庚作乱时期,奄国也是一直反抗周朝。周公在平定 武庚、 管叔、 蔡叔的叛乱之后,便挥师东进,继续攻打东方叛乱各国。奄国被灭国后,周公旦暴怒把奄国的所有男性处以宫刑充当奴隶,像后世朝代的“阉人”,“阉割”就是从这里来的,这可以说是相当的恐怖。
周公旦的权势本来就已经很大了,加上平定了三监之乱,这样外面的流言就更多,流传权势盖过了周天子,周公要造反的消息。再加上周公平常的行事风格比较大作派,就连姜子牙和召公都开始怀疑周公,不过周公好在没有这样的心思,就上书成王想要回到自己的封地,离开权力中心。
管叔鲜、蔡叔度、霍叔处,周文王嫡出的儿子、周武王和周公旦一母同胞的亲弟弟!提问者说他们三人“联殷叛周”,其实这种说法并不准确,虽然商纣王帝辛的儿子武庚后来卷入了“三监之乱”,但这场叛乱的主导者却不是武庚,这也是其被后世史家称为“三监之乱”而不是“武庚之乱”的原因所在。
何谓“”三监”
何谓“三监”?监者,监视也。监视何人?武庚!周武王灭商之后,为了强调自身的正统性、同时也为了彰显“帝王胸怀”,不仅没有诛杀商纣王帝辛的儿子武庚,而且还将他封在了商都故地——殷地。分不分封是一回事、放心不放心却又是另外一回事,出于对武庚和殷商遗民的天然不放心,周武王将自己的三位胞弟分封在了商王畿,即前面提到的管叔、蔡叔和霍叔。周武王的目的非常明确,就是用自家兄弟环伺武庚周边,既可以起到监视武庚的作用;一旦武庚有变,自己的三位胞弟也可以迅速作出反应、以免武庚做大!因为管叔、蔡叔和霍叔的主要作用就是监视武庚,故后世史家将其称为“三监”。
从这一点也能看得出,周武王对这三位胞弟还是非常信任的,否则不太可能将这么重要的任务交给他们。平心而论,“三监”最初也的确达到了周武王预期的效果,而且他们对周武王总体上还是比较“忠诚”的,至少周武王活着时,“三监”并没有出现什么异常或过激的举动。毕竟周武王是周文王的嫡次子,在嫡长子伯邑考离世之后,他就是事实嫡长子、也是周文王的重点培养对象。正所谓名分早定,“三监”就算野心勃勃也只能深藏心底。更何况周武王待这三位胞弟不薄,甚至还非常优厚,他们根本没有反叛的理由和必要。
所谓“三监之乱”的起因
既然周武王待“三监”不薄,“三监”在周武王活着时也还算安分,那么为什么还会出现所谓“三监之乱”呢?这还要从一个人说起,他就是被后世称为“圣人”的周公旦!周武王灭商之后没几年便去世了,即位的周成王尚未成年。一个孩子,自然是无法挑起大梁的,于是周武王想到了用兄弟“摄政”,其实准确点说,更应该叫辅政。那么,周武王选择了谁呢?胞弟周公旦和堂兄弟召公奭。当然,周武王的岳父、周成王的外祖父太公望(姜子牙)也是一股不可小觑的势力,这里就不铺开说了。说白了,周武王对这老几位也并不完全放心,这才有了周公、召公分陕而治之事。太公望的存在同样应证了周武王对这几位的不完全信任,周武王玩的实际上就是权力平衡。
紧接着问题便出现了,周武王本就是兄、且名分早定,“三监”自然能够接受。可冒出一个周公旦来,“三监”明显有些不乐意了:“都是一个妈生的,凭什么周公旦可以掌权而我们哥仨不行?!”更重要的是,连堂兄弟召公奭都爬到了自己头上,“三监”的反应可想而知,祸根也就此埋下。周公旦掌权之后,开始指定各种礼制,即后世孔夫子所尊崇的那套周礼。强调上下尊卑、强调什么级别该享受什么待遇,不可避免地损害到了“三监”的切身利益。
本就野心勃勃的哥仨,加之切身利益遭到了损害,最终举起了反旗,史称“三监之乱”。换言之“三监之乱”更多地是针对周公旦而不是已故的周武王和年幼的周成王。而“三监”打出的旗号也是类似后世明成祖朱棣“靖难清君侧”的东西——“公将不利于孺子”。也就是说,“三监”理论上并没有叛周,他们针对的只是周公旦!所以提问者说“三监之乱”是“联殷叛周”并不准确。至于他们如果成功了会不会取周成王而代之,那些都是后话了。
武庚为何会卷入“三监之乱”
既然“三监之乱”是老姬家内部的分赃不均、兄弟阋墙,为何商纣王帝辛的儿子武庚也会卷入其中呢?这还要从两个方面来说。“三监”想要发动叛乱,自然需要寻求支持,自家兄弟叔伯各有各的利益,很难做到绝对拉拢。可殷商遗民不同,他们是“二等公民”,跟随“三监”反叛,一旦成功、他们就是后世张玉、朱能、姚广孝那样的“靖难元勋”,将彻底改写自身的命运。有利可图自然方便拉拢,说白了,“三监”拉拢武庚入伙,更多地并不是冲着武庚这个人,而是他在殷商遗民中的影响力。而武庚也的确为“三监”拉开了不少殷商遗民,尤其是一些被周保留的原商封诸侯。更重要的是,武庚的封地就在“三监”身边,一旦“三监”西进而武庚倒向周成王和周公旦,他将成为埋在“三监”后院的一枚定时炸弹。“三监”想要没有后顾之忧,要么灭了武庚、要么拉他入伙,很显然,拉武庚入伙的代价要小得多、也更加保险。
从武庚的角度来看,如果他不依附“三监”,处于“三监”环伺下的自己首当其冲,第一个被“三监”灭掉的就是自己!“三监”绝对不可能容忍自家后院埋着这么一颗定时炸弹。再者,武庚臣服于周,说白了就是逼不得已,寄人篱下的日子并不好过。但天下承平,以武庚区区之力根本无力发动反叛复国,他需要的正是天下大乱!只有天下大乱他才有复国的机会。很显然,“三监”举起反旗,如果一些姬姓和异姓诸侯再响应,瞬时间就会天下大乱。武庚正好可以借机发展自身势力以图东山再起,再不济也能捞一个“靖难元勋”之类的身份,何乐而不为?一面是必死无疑、一面是可以赌天下,换作您是武庚,您作何抉择?就这样,武庚半意愿、半不得已地被裹挟进了“三监之乱”中。
虽然“三监”气势汹汹,可毕竟是以一隅敌举国之力,加之姬姓诸侯并没有像“三监”所预期的那样群起而攻之。结局可想而知,周公旦亲自率军平叛,很快便以绝对的武力优势平息了自家兄弟发动的这场叛乱。借助这场平叛之战,周公旦也牢牢握住了权柄,虽然质疑之声一直不断,周公旦却依然整整当了七年“摄政王”!说到底,“三监之乱”到头来却为周公旦做了嫁衣。
事后,管叔被杀、蔡叔被流放、霍叔被贬为庶人,“三监”实际上只死了管叔一个。身为异姓、且为前朝之后的武庚就没有这么好命了,不仅被杀,原有的封地和“三恪”待遇也被剥夺了!最后倒是便宜了武庚的大爷微子启,因为没有附逆,商纣王帝辛的胞兄微子启被封为了宋公,享受武庚原有的“三恪”待遇,成了商王朝的正朔,而宋国也一直延续到了战国时期。“三监之乱”的四家发起者谁也没捞着好处,到头来却让周公旦和微子启赚了和盆满钵满,不得不说,老天爷都不眷顾他们,跟他们开了一个天大的玩笑!
西周初期三位统治者的叛乱事件被称为“三监之乱”,周公东征,诛武庚,杀管叔而放蔡叔,废霍叔为庶民,平定了三监之乱。那么三监之乱为什么爆发,是不是与周公有关? 三监之乱为什么爆发 周公难辞其咎? 三千余年来,一提起周初“三监之乱”,人们无不指责管叔鲜、蔡叔度、霍叔处无情无义,对周公旦则有口皆碑。周公也因此成为仁、义、礼、智、信的楷模,传颂千古。探究“三监之乱”之根源,周公旦实则难辞其处。 先看“三监之乱”的起因。《史记·周本纪》曰:“成王少,周初定天下,周公恐诸侯畔周,公乃摄行政当国。管叔、蔡叔群弟疑周公,与武庚作乱叛周。”《史记·鲁周公世家》亦曰:“其后武王既崩,成王少,在襁褓之中。周公恐天下闻武王崩而畔,周公乃践阼代成王摄行政当国。管叔及其群弟流言于国曰:‘周公将不利于成王。’”《尚书·金》亦云:“武王既丧,管叔及其群第乃流言于国。曰:‘公将不利于孺子。’”我国权威史书《尚书》《史记》的三则记述把“三监之乱”的原因说得再明白不过了,那就是:“管叔、蔡叔群弟疑周公”“将不利于成王,”故“流言于国”而“与武庚作乱叛周。” 那么“周公乃摄行政当国”也好,“周公乃践阼代成王摄行政当国”也好,有没有让“管叔、蔡叔群弟疑周公”的地方呢?也就是说“其群弟”该不该“疑”呢?这就要从周公“摄行政当国”的原因、周公“践阼代成王摄行政当国”后的作为与在王权内部产生的社会影响等方逐一阐述。 周公旦“摄政当国”的原因有二:一是“周初定天下,周公恐诸侯畔周”(《史记·周本纪》);二是“成王少”(《史记·周本纪》)。因防“诸侯畔周”周公旦不摄政当国,王也可以下命征伐,所以第二点是周公“摄政当国”的最根本的原因。弄清这一根本问题,第一个问题也就无需赘言了。 成王继位时的年令,《尚书·金》称“孺子”,《史记·周本纪》谓:“少”,《史记·鲁周公世家》曰:“少,在襁褓之中”,《史记·燕召公世家》曰“幼”。称呼不一,但都是强调继位时年纪幼小。“孺子”《辞源》解释为“儿童的通称。”其举例引《史记·留侯世家》:“汉张良曾步游下邳圮上,有一老父故意履圮下,要张良下取履,良强忍为老父拾取而履之。老父曰:‘孺子可教矣。后五日平明,与我会此’”。“孺子可教”一事发生在张良得力士袖百斤铁锤击秦始皇不中而逃匿之后,可见此时的张良应是年轻力壮,不然数百斤铁锤何以胜任?可知“孺子”只是与说话人相比而年纪轻,并非实指多少岁。同样,“少”也不具体指几岁,只是说年龄不很大,可包括六七岁到十六七岁的年龄段,甚至更大。杜甫诗曰:“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未改鬓毛衰。”杜甫离家时已有妻儿,年龄会小吗?“襁褓”所指年龄较准确,应在三岁以下,三岁以上则称“幼”了,“育婴院”“幼儿园”对两辞的概念区分最准。对成王“在襁褓之中”这一说法朱熹批驳甚力。史述周公救乱,作《鸱》诗给成王陈己意。朱熹质问说:“问《鸱》诗,其辞艰芷深奥,不知当时成王如何便即理会得”。连朱熹这样大儒都感到“艰芷深奥”,一个几岁的幼儿如何“理会得”呢? 周成王 继位时的年龄到底是多大呢?还是让史实说话为妥。 《礼记·曲礼上》:“人生十年曰幼,学。二十曰弱、冠。三十曰壮,有室”。《史记·周本纪》:“周公行政七年,成王长,周公反政于成王”。《史记·鲁周公世家》:“周公归,恐成王壮,治有所淫佚,乃作《多士》。”周公旦摄政“七年返政于成王”时,“成王壮”。《礼记》曰周时“三十曰壮”,所以《古本竹书纪年》说武王卒年54岁,成王是武王长子,且其同母弟尚有数人,故应在二、三十岁。《荀子》一书根据《周礼》“二十曰弱、冠”和《史记》“七年返政于成王”断定成王继位时应是十几岁。
再从成王父武王的年龄看。《礼记·文王世子》曰:“文王谓武王”曰:‘女何梦矣?’武王对曰:‘梦帝与我九龄。’文王曰:‘女以为何也?’武王对曰:‘西方有九国焉,君王其终抚诸。’文王曰:‘非也。古者谓年龄,齿亦令也。我百,尔九十,吾与尔三焉。’文王九十七乃终。武王九十三终。”《史记·周本纪》曰:“西伯盖即位五十年。”《尚书·无逸》:“周公曰:‘文王受命惟中身(中年),厥享国五十年”。史料证明文王确实活了九十多岁。按《礼记》“三十曰壮,有室”的说法,作为继承人的文王三十岁结婚生子,在其正妃十个儿子中排行老二的也该有六十来岁了。所以《史记·周本纪》载武王克商后对周公旦说:“自发未生于今天十年。”《度邑》云“发之未生,至于今六十年。” 《史记·周本纪》载:“西伯(文王),盖受命之年称王而断虞芮之讼。后十年而崩。”(“十”应是“七”,因形近而混。由上文叙文王“称王断虞芮之讼”之事后连用六个“明年”,下文接叙“九年”可知。)“武王即位,……九年,武王上祭于毕。东观兵,至于盟津。”“居二年,……十一年十二月戊午,师毕渡盟津,诸侯成会。”武王克殷,后二年,武王病……后而崩,太子诵代立,是为成王。”《尚书·序》云:“惟十有一年,武王伐殷。”《尚书·金》云:“既克商二年,王有疾,不豫。”《史记·封禅书》亦云:“武王克殷二年,天下未宁而崩。”总之,武王年长享国之日浅成王便即位了。成王姬诵是武王长子,下边还有几个弟弟。《史记·晋世家》云:“武王崩,成王立,唐有乱,周公诛灭唐。成王……于是遂封叔虞于唐。”(叔虞姓姬,名虞,是成王之弟。)成王继位之后封他到虞管理封国,年纪应不会大小。武王是太子,按周礼三十岁结婚生子,此时的成王也该有二十来岁了,应是:“弱、冠”之年,决不会是“襁褓”“幼”。(若按《逸周书·明堂》“既克殷六年而武王崩”,《管子·小问》“武王代伐殷既克之,七年而崩”诸说,成王继位时年龄更大。)周公旦是武王的四弟,周公旦的嫡长子伯禽,《史记·鲁周公世家》是这样记载的:“子伯禽固已前受,是为鲁公。伯禽即位之后,有管、蔡等反也,准夷、徐戌亦兴兵反。于是伯禽率师伐之于,作《誓》。”伯禽受封后在三监之乱中能率兵打胜仗年龄该不会小吧?再看武王五弟叔的儿子蔡仲。《史记·管蔡世家》云:“蔡叔度既迁而死。其子曰胡,胡乃改行,率德训善。周公闻之,而举胡以为鲁卿士,鲁国治,于是公言于成王,复封胡于蔡,以奉蔡叔之祀,是为蔡仲。”《尚书·序》亦云:“蔡叔既没,王命蔡仲,践诸侯位,作《蔡仲之命》。”(宋蔡沈《尚书集传》曰:“此篇次序当正在《洛诰》之前。周公往营成周,使者告卜,作《洛诰》。”)据1963年陕西宝鸡市贾村塬出土的西周青铜器何尊铭文记载, 周成王 五年(周公摄政7年)亲临成周(洛邑)视察并告谕贵族宗子何。正与《洛诰》相互佐证。此时蔡仲由鲁卿封蔡侯年龄亦不小。可在《蔡仲之命》中成王这样称呼蔡仲:“王若曰:‘小子胡(年轻的蔡仲)!惟尔率得改行,克慎厥猷,肆予命尔侯于东土。……王曰:‘呜呼!小子胡,汝往哉!无荒弃朕命!”成王称年龄不小的堂兄弟为“小子”,似应年长于胡。所以历史学家顾颉刚先生在《周公执政称》中断言:“成王年不甚长,周公在严重的局势下称王而治,乃是战国以下人由古代传下来的历史中逐渐演变出的传说;而成王在襁褓之中,周公背负其上朝,则是秦汉间人把这个故事极度夸张的结果。”此结论确为真知灼见。
成王继位时不“幼”,更不是“在襁褓之中”,而是在“弱冠”之年(或更大),那周公旦就没有“摄政当国”的必要,而是尽到“冢宰”的职责就行了。如果实践证明成王确实像殷商的“帝太甲既立三年,不明,暴虐,不遵汤法,乱德”那样,再学习“伊尹放之于桐宫”“摄行政当国”也不晚。(见《史记·殷本纪》和《尚书·太甲》)再说,西周王室是嫡长子继承制,特殊情况下可兄死弟及。《史记·管蔡世家》载:“武王同母兄弟十人,母曰太姒,文王正妃也。其长子曰伯考(早亡),次曰武王发,次曰管叔鲜,次曰周公旦,次曰蔡叔度,次曰曹叔振铎,次曰成叔武,次曰霍叔处,次曰冉季载。”武王崩后,胞兄弟尚有八人。另外武王三公重臣还有军师太公望,太保召公健在。这样的皇权大事,以家事论应与其兄鲜及群弟商量后决定;(特别是应征得其兄管叔鲜的同意,因按周兄终弟及应是叔鲜为长。周公处死他是否与此有关只有周公知道。)以国事论应征求其他二公意见。而周公旦却独自作主,以“恐天下畔周,无以告我先王太王、王季、文王、三王之忧劳天下久矣,于今而后成。武王早终,成少”为由(见《史记·鲁周公世家》),匆匆宣布“摄行政当国”。周公旦“摄政”伊始,即以“王”的口气教训成王及群臣。在《尚书》的《大诰》、《微子之命》、《康诰》、《酒告》等文献中都以“王若曰、王曰”自称。在《梓材》中更是直称“王曰”。《史记·鲁周公世家》说:“周公之代成王治,南面倍依以朝诸侯”。周公摄政象天子一样“践阼”面南朝见诸侯。这怎不使“群弟疑周公”“将不利于孺子”而“作乱叛周”呢? 周公的言行不仅使“群弟疑”,与之同侍武王的开国元勋太公望,召公也同样不满。《史记·燕召公世家》曰:“周公摄政,当国践阼,召公疑之,作《君》,君不说周公。周公乃称‘汤时有伊尹,假于皇天……’于是召公乃说。”《史记·鲁周公世家》云:“周公乃告太公望、召公曰:‘我之所以弗辟而摄行政者,恐天下畔周,无以告我先王太王、王季、文王。’……于是卒相成王,而使其子伯禽代就封于鲁。”《尚书·金》亦云:“周公乃告二公曰:‘我之不辟无以告我先王。’” 就连成王对周公的言行也是耿耿于怀,敢怒而不敢言。《史记·鲁周公世家》载:“东土以集,周公归报成王,乃为诗贻王,命之曰《鸱》。王亦未敢训周公。”《尚书·金》亦载:“周公居东二年,则罪人斯得。于后,公乃为诗以贻王,名之曰《鸱》,王亦未敢诮公。”《诗经序》说得更明白:“周公救乱也。成王未知周公之志,公乃为诗以遗王,名王曰《鸱》。”在《朱子语类》中说:“然成王虽得此诗亦只是未敢诮公,其心未必能遂无疑。”周公东征平乱胜利之后,成王仍对周公旦摄政的行为颇不满,但畏于周公的威势只能生闷气。周公也对此心知肚明。所以作《鸱》诗向成王表白对周朝的一片赤诚之心。就这样也未能对其“遂无疑”。可见成王对周公旦的成见有多深。一直到“周公卒后,秋未获,暴风雷,禾尽偃,大木尽拔。周国大恐。成王与大夫朝服以开金书,王乃得周公所自以为功代武王之说。二公及王乃向史百执事,史百执事曰:‘信有,昔周公命我勿敢言。’成王执书以泣,曰:‘自后其无缪卜乎!昔周公勤劳王家,惟予幼人弗及知。今天动威以彰周公之德,惟朕小子其迎,我国家礼亦宜之。’”(《史记·鲁周公世家》)成王“方始释然开悟。”(朱熹语) 以上陈述可证周初三监疑周公不是空穴来风,更不是想抢班夺权,而是维护成王之位。他们“作乱叛周”叛的是周公旦践阼,而不是周朝,目的也是巩固姬姓天下。完全是由旦“践阼”搞一言堂、不搞民主集中、政策不透明所致。周公旦的独断专行、暗箱操作使圣明的周天子成王都对他产生严重的误解,更何况其“群弟”呢?所以说周公旦对周初“三监之乱”造成的惨重后果,负有不可推脱的责任(蔡叔度“既迁而死,”周公闻之,举其子胡为鲁卿士,又言成王复封胡于蔡,以奉蔡叔之祀,是否是其对叔度“既迁而死”的忏悔?)。“三监”不应该独担其咎。 “三监之乱”实质已明,那么三千余载千夫所指的“三监”“畔周”冤案不昭雪,“三监”怎能瞑目于九泉?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59037.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