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难之役朱允炆百万军队都是摆设吗?为何敌不过朱棣?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这个问题的答案很简单,兵不在多而在精。
造成南军缕缕被朱棣击败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朱棣的军队相较南军而言,更为精锐。朱棣常年驻守在边境地区,与蒙古人为战,麾下的军队自然是百战之师。更重要的是,朱棣本人的部队中,是存在蒙古骑兵的。这些蒙古骑兵来源不同,一部分是朱棣本人率领,另一部分是他吞并的宁王朱权精锐朵颜三卫。实际上,此时的明军战斗力已经退化,在面对精锐的蒙古骑兵时根本不是对手。
因此,南方的这些少爷兵,在面对朱棣的百战之师和蒙古铁骑时,真可谓是插标卖首。
除了军队质量的差距之外,另一个重要原因是,朱允炆手下始终没有一员合格的大将。明朝那一班开国名将,比如冯胜,傅友德,蓝玉,徐达,常遇春,李文忠,或早死,或病死,或被朱元璋干掉(大多数是这个结局),留下了一个只善于防守的耿炳文。而朱棣一边,由于本身就负担这军事任务,所以手下武将如云,朱能,张玉,自己的儿子朱高煦包括他本人,都有着杰出的军事才能。如此一来,虽然南军也出了铁玄和盛镛这样的名将,但总体天赋还是不如朱棣。
最后,朱棣有个好儿子朱高炽。建文帝围攻北京时,全赖朱高炽守住老巢。任凭建文帝怎么利诱,朱高炽都没有动摇。
除此之外,建文帝一方的谋臣,黄子澄和齐泰加上方孝儒,都是一些书生,在处理公务政务方面,毫无半点能力,虽然这些人最后都非常有骨气,但这也能难以掩盖这些人作为社稷重臣的严重不合格。
建文帝朱允炆生于1377年,是明太祖朱元璋的孙子。朱允炆是怎样当上皇帝的呢?其实朱元璋在位的时候,为了给明王朝定下传统,杜绝以后皇位继位引发争端,选择了性情温厚的长子朱标作为太子。奈何人算不如天算,太子朱标在37岁的时侯不幸身染重疾病故。
要知道朱元璋可是有二十多个儿子的。太子朱标死了,难保其他皇子不会凯觎皇位,有其它的想法,为了免绝后患,而且按照原则,嫡长子不在则应立嫡长孙,加上朱允炆在朱标病重期间表现的十分孝顺乘巧,深得朱元璋喜欢,于是,朱允炆被立为了太子。
公元1398年,明太祖朱元璋驾崩,享年70岁,同年21岁的朱允炆登基当上了皇帝,也就是建文帝。建文帝上位后也是自己作死,因为忌惮于那一帮藩王的实力,也就是朱允炇的叔叔,那些叔叔在朱元璋时期全都是据地为王,被封为藩王的。朱允炆认为藩王会威胁到自己的皇位,所以决定削藩。
本来皇帝为了皇权要削藩也无可厚非,谁知道朱允炆踢到了四叔,燕王朱棣这铁板。很快朱棣于1399年发动靖难之变,自北平挥军南下 ,仅仅三年时间便打败建文帝,成功上位夺得了皇位,成为了明成祖-明朝第三位皇帝。而建文帝则被迫落荒而逃,不知所踪。说来也是奇怪,朱棣初始一个区区800人起兵的叛逆之师,如何在短时间之间打败正统朱允炆的呢?
1.燕王朱棣的才智比较老谋深算,从朱元璋时期就已经是久经沙场的老将了,是朱元璋这么多儿子中颇具军事才能的人,而且朱棣做了这么多年藩王,可谓根基实力雄厚。再加上建文帝朱允炆已经是摆明了车马要削藩,坐以待毙引颈待戳是死,倒不如放手一博才有一线生机。
2.朱允炆过分相信身边的大臣,相信朝廷的实力,而且刚刚登上皇位,根基未稳,还没有培养起自己真正的大臣、亲信班子。虽然名正言顺,但是削藩欠缺周详计划,手法上操之过急,失败也是不奇怪了。
3.朱允炆的失败朱元璋难辞其咎。在朱标做太子的时候,朱元璋就为了给老朱家的皇权扫清障碍,把以前的开国功勋,也就是能攻城拔寨的,能打硬仗将领都杀完了,原想着为太子朱标铺平道路的,谁知道会坑了自己的大孙子朱允炆,导致了朱允炆虽然名正言顺都最终无人可用。只能使用辅政大臣齐泰和黄子澄这些只会纸上谈兵的饭桶。
4.说来也是奇怪,李景隆统领几十万大军打到了朱棣的老窝,就在快攻下来的时候,却莫名下令撤退。而且在朱棣之所以这么快攻破南京,还是因为李景隆开的大门。所以,朱棣有了李景隆这个内奸,叛逆造反的大杀器,真是如虎添翼,能打败朱允炆也就不奇怪了。其实在这里细思极恐,朱棣什么时侯收买了李景隆,难道早就预料到了会有这么一天,埋伏下李景隆这枚奇兵?如果真是这样,明成祖朱棣就真的太可怕了。
朱允炆手握数十万大军,为何最后还是打不过朱棣?
建文帝朱允炆继位后,大肆削藩,众多藩王中,他最忌惮的就是实力强大的燕王。为了削弱燕王的力量,朱允炆调缘边军官三万驻扎开平,将燕王府的精锐部队全部抽走,只剩下八百精兵。这八百人怎么来的呢?史书说:“王密与僧道衍谋 ,令指挥张玉、朱能潜纳勇士八百人入府守卫。”是得,偷偷摸摸来的。朱允炆实力雄厚,耿炳文为大将军时,号称兵力三十万;李景隆为大将军时,率领五十万军队攻打北平。双方实力悬殊,但拥有一手好牌的朱允炆却输得一败涂地,这是为什么呢?
朱棣在北平期间,可谓是凶险万分,处于朱允炆的重重包围之中。建文元年七月,朱棣用计擒杀了谢贵和张昺,夺了九门,转危为安。其后引援《祖训》的内容:“朝无正臣,内有奸恶,则亲王训兵待命,天子密诏诸王统领镇兵讨平之”,开始了靖难。其实朱棣这条借口是有漏洞的,因为只有皇帝才有资格密诏诸王,但朱允炆没能立马站在道德的制高点制裁朱棣,错失了舆论的先机。其后,朱棣拔居庸关,破怀来,抓宋忠,取密云,克遵化,降永平。只用了短短两个月,实力已经壮大到几万人了。
靖难之役,只是朱棣和朱允炆叔侄之间的皇位争夺中,说白了就是自家人的权力斗争。打了三年,朱棣并没有占到太大的优势,“所克城邑,兵去,旋复为朝廷守,仅据有北平、保定、永平三府而已”。究其原因,还是兵力有限,不能直接跟朱允炆正面刚。这时候,恰好因为朝廷有些宦官投降朱棣,朱棣由此探听到了建文帝那边的虚实。朱棣身边武将比较多,运筹帷幄的只有姚广孝。不过一个姚广孝也够用了,因为他的每个建议,都提到了点子上。姚广孝建议朱棣直捣京师。这个计策很是精妙,一来南京是建文帝的老巢,抓住了问题的核心;二来不拘泥于一城一池的得失,可以集中兵力直捣要害;三来避重就轻,出其不意。
身边的武将能打,文臣善谋,相比之下,建文帝的帮手,就显得有点菜了。黄子澄、齐泰、方孝孺都是饱读诗书的文臣,但并不擅长实践,更不擅长指挥作战。齐泰稍微好点,出的主意都比较中肯,可惜朱允炆不太听他的。黄子澄最大的特点就是出馊主意,关键是朱允炆偏偏爱听他的。黄子澄出的最馊的主意就是用李景隆代替耿炳文。耿炳文是老将,虽然失利了,但是采取的是持久战,时间一长,朱棣未必吃得消。李景隆就不同了,没有实战经验,只会瞎指挥、送人头,还特别小心眼,嫉妒贤能。
朱元璋杀的开国功臣多了去了,直到朱棣发动靖难之役时,开国功臣早已所剩无几,有个老将耿炳文还算有两把刷子,但是也厉害不到哪去,多的都只是没打过什么仗的功臣之后,比如像李文忠儿子李景隆,废柴一个,完全不会打仗的一个白痴都能被朱允炆取代耿炳文的位置,可见朱允炆其人也是废柴得可以,朱允炆其人缺乏领导者的魄力,对于削藩左顾右盼优柔寡断,且缺乏军事素质和识人之明,和朱棣比起来他显得很稚嫩很无能。
在以往的研究中,很多人都认为朱允炆削藩失败是因为太过仁慈导致,为什么大家会有这种印象呢?就是因为朱元璋在位期间实行了严苛的政策,朱允炆即位后?宽刑省狱?,相对于朱元璋来说,不管后一个皇帝做的如何,都是一个仁慈的皇帝,因此,很多人都认为朱允炆是一个仁慈的皇帝。
其实,这是没有什么根据的,朱元璋后期为了防止权臣乱政,采取了一系列的高压政策,为朱允炆铺平道路,朱允炆上位之后,自然要宽松一点,换句话说,哪一位皇帝上位不大赦天下。
其实,关于朱允炆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到目前为止已经没有权威的资料了,因为朱棣在靖难之后,将朱允炆的资料全部销毁,他就像一个敏感词一样,被官方强制?和谐?!
那么,为什么人们会认为朱允炆是因为仁慈而导致削藩失败呢?
主要是因为在《明史》中有为数不多的关于朱允炆的一句话,在平朱棣叛乱的时候,朱允炆跟出征的主帅说:?你们一定要活捉朱棣,不要让我背负着杀掉叔叔的骂名?。
很多人就根据这句话说朱允炆是优柔寡断,没有杀伐果断之心,其实是扯淡,这句话如果不放到具体语境当中,应该是解释不出来的,尤其是古文有的时候跟现在并不是一个意思。
即使强行解释,也可以看出,不要让我背负杀叔的罪名,和不要杀朱棣还是两个概念的,也就是说,拿这句话来说明朱允炆是一个慈善的人,没有任何根据。
实际上朱允炆削藩的时候对于他的那些叔叔是相当狠的,在其当政后,连续几位藩王都被朱允炆削藩,其中湘王朱柏全家被逼得自焚而死,导致剩下的藩王人人自危,最后抱团取暖。
其实,朱元璋设立藩镇目的就是给老朱家的政权加一些保险,在中央有苦难的时候,藩王能够出兵帮助,然而在朱棣靖难过程中,大部分藩王不是隔岸观火就是倒向朱棣,由此可以看出,朱允炆只是虚假的仁慈,真正的凶残。
削藩时急于求成,没有形成完整性的指导思想
正是因为朱允炆削藩时过于急于求成,刚登上皇位还没有坐稳就开始削藩,一年之内削掉五位藩王,逼得其他几位藩王不得不反,这番急于求成,实在是有些欠缺。
朱允炆的即位方式是明清时期最特别的,是隔辈继承,孙子直接继承爷爷的皇位,由于少了朱标这个缓冲,也让两任皇帝之间的年龄存在很大的代差。
朱元璋打了半辈子天下,40岁才在南京称帝,假如朱标不死,应该也是40岁,偏偏朱标过早死了,朱允炆即位的时候只有21岁。
年轻意味是冲动,意味着急于求成,好大喜功,因此上位的时候急于做出点成绩,所谓?攘外必先安内?,想要打击蒙古残余势力,先把国内的藩王给解决了。
结果是,狗急跳墙,朱棣来了一个靖难之役,朱允炆的政权被推翻。
实际上,削藩最好的方式其实就是循序渐进,温水煮青蛙,汉武帝削藩时采取的就是这种策略,比如推恩令和酎金夺爵,逐渐削弱藩王的实力,然后再进行削藩。
其实,汉朝的藩镇局面远远比明朝的局面要艰巨得多,尤其是汉文帝削藩时,稍有不慎就引发七国之乱,地方政权敢于公然和朝廷叫板。
后来汉武帝推行推恩令,就是下令诸侯王将自己的封地,不单独封给一个儿子,而是分给好几个儿子,通过这种方式,几代之后,原来诺大的诸侯国就被分为若干个侯国,地方再也无法产生对中原的威胁。
可以看出,汉武帝在削藩的时候,采取的就是不止一代人的准备,而是几代人的时间,将削藩这件事完成。
包括后来的朱棣,其实也是一位削藩大师,朱棣是以藩王的身份登上皇位,他在位期间则以柔和的方式削藩,最终就是我们没有看到朱棣风风火火的削藩,而藩王却再也没有对皇权产生过威胁。
用人不善,给了朱棣?清君侧?的口实
削藩也要有指导思想,不能胡来,蛮来,朱允炆上位后就要削藩,在没有制定好一套削藩策略后,可以说,建文削藩是所托非人。
汉文帝削藩时是有了晁错的一套削藩办法,甚至也考虑到武装镇压的情况,并且始终占据道德制高点,七国打出清君侧的旗号,汉文帝直接把晁错给杀了。
当朱棣以靖难的名义清君侧的时候,朱允炆却未能把身边的?小人?给推出去,给人落下口实。
其实,站在后来者的角度,晁错其实是真君子,而建文帝身边的这些大臣是真小人,但是汉文帝能够残忍杀害真君子,建文帝却没能杀了假小人,这也是重要的原因之一。
朱允炆身边的?小人?都有哪些呢?都是明朝初年在学术界有一定声望的大儒,比较有代表性的是齐秦和黄子澄和方孝孺,这些大儒用儒学的理念教育他,全盘采用儒家为指导思想实行仁政,结果却是一地鸡毛。
这些人其实都是书呆子,既没有领导才能,看待问题也不能从实际出发,在朱允炆即位之初就蛊惑他削藩,朱允炆当时年纪很小,哪里能受得了儒家那一腔热血,最终被这几个儒家大师傅给坑了。实际上,儒家真的坑了不少帝王。
当时主张削藩的齐秦和黄子澄两人,其实两个人私下里是不和的,一直都是明争暗斗,为了自己的一己私欲,不惜拿国家命运来当赌资。
其实,朱棣打出靖难之役的旗号,并非毫无根据,根据朱元璋制定的《祖训录》,朝中如有奸佞小人,藩王可以带兵进京?清君侧?。假如朱允炆能够把这几个真小人杀了,至少不会再走弯路,不至于受人蛊惑。
史论纵横说:
建文削藩失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在军事方面的表现也很一般,当然,这也不能怪朱允炆,实际上朱元璋给朱允炆留下的就是一个文官家底,而非武将家底,而朱棣却是一个军事方面的人才。这也是这场战争成败的关键性因素。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58934.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