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同治,清朝最能折腾的皇帝,16岁还不会读奏章

以史为鉴 2023-06-29 22:33:42

同治,清朝最能折腾的皇帝,16岁还不会读奏章

大家好,这里是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同治的故事,欢迎关注哦。

皇帝是我国帝制时期最高统治者的称号,也是最高权力的拥有者。皇帝掌管着一切事物的决定权,自然也要以身作则,在清朝对皇子的要求更是严格,也正因此当时出现了“清朝帝王多勤政”的现象。但其中出现了一位最能折腾的皇帝,不仅顽劣成性,还将朝野搞得大乱。

这位皇帝就是爱新觉罗·载淳,即同治帝,是清朝的第十位、清朝入关的第八位皇帝。同治是咸丰帝唯一存活的儿子,生母是慈禧皇太后,1861年,在咸丰帝去世后,6岁的同治帝继位。因为年幼不能亲政,于是由慈禧皇太后进行垂帘听政,并派恭亲王辅政。

同治帝六岁时继承皇位,并开始学习,第一任老师是翰林院编修李鸿藻。随后又有礼部尚书、大学士和工部尚书等教学,但年幼的同治帝在面对枯燥无味的学习内容丝毫不感兴趣。加上又已经是皇帝,众大臣是想管也管不了,这些博学多才的官员对此也是束手无策。

正直童年的同治帝上课时,不是“倦怠”,就是“多戏言”。长久如此,这导致同治帝出现“典学未成”,即便到了16岁时,仍然是“读折不成句”。而康熙帝在14岁时已经能独立处理朝廷政务,而同治帝到了16岁还读不懂最基本的奏折,这差别也不是一丁半点。

直到同治12年,18岁的同治帝才开始亲政,而慈禧太后也是下旨,勉励同治帝“祇承家法,讲求用人行政,毋荒典学”。而同治帝不仅没把心思放在治国理朝上,在政治上是碌碌无为,而且还十分荒唐贪玩,在皇宫里呆腻了就开始打起了别的主意。

在同治帝亲政期间,因觉得紫禁城皇宫十分单调,而又处处受限,就想重修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被英法联军烧毁的圆明园,以供取乐。而当时清朝刚刚结束战乱,各种割地赔款让国家财政十分紧张,知道国库没钱的同治帝就下令让朝中百官捐钱。

这当然引起了朝中官员的联名反对,不过同治帝对此一概不管,执意要修建,结果还闹出了李光昭诈骗案。不光如此,同治帝还和自己纨绔的堂兄弟载澄,经常借着视察圆明园工程的名义,两人一起出皇宫,寻花问柳,过着花天酒地的放纵生活。

由于两人臭味相投,同治帝和载澄此后就时常出宫,出入花街柳巷,纵情享乐。时间一长,同治帝这种荒诞行为也被大臣所知,于是大臣们纷纷奏折上书,规劝皇帝走回正轨。但同治帝依旧不知悔改,仍然顽劣成性、我行我素。

最后没办法,恭亲王奕訢亲自联合惇亲王奕誴、醇亲王奕譞,这三位都是同治帝叔辈的亲王,再加上朝中其他几位重臣,十人联合劝谏,想让同治帝停罢修圆明园和停止不务正业的荒唐行为。直到奕訢说出同治帝在何时何地,作出的种种龌龊的卑鄙行为,同治帝才感到羞愧。

但也因此而记恨奕誴,甚至一怒之下还颁布了要剥夺奕訢“铁帽子亲王”爵位降为郡王的诏令。在慈禧太后得知后,先是批评指责了同治帝,又在下旨的第二天,下旨恢复了奕誴的职位。好在同治帝亲政一年后就因天花病逝了,不然还不知道要闹出什么幺蛾子。

《天下无双》揭秘慈禧潜心培养小侄光绪当皇帝的秘诀



同治死后,光绪被他的弟媳和弟媳慈禧选定,接替刚刚去世的同治,继承了清朝的帝制。


东暖阁发生的事情让大臣们记忆犹新:王太后的话刚一出口,胜利者奕_的父亲就被闪电击中了。当时他就软在地上了。“我一见面就哭,不省人事,起不来”


后来发生的事情证明了王子对儿子命运的先见之明。然而,与强大的命运相比,任何预见都是苍白而徒劳的。


耶纳拉是少数有机会出现在历史聚光灯下的女性之一。据说旗人家族的女人通常比她们的丈夫更有能力。很多八旗子弟在外面玩够了音乐,回家还得被女人管着。这样的女人被侄子叫“叔叔”,被儿子叫“爸爸”,而不是“妈妈”。叶娜拉就是这样。丈夫去世之初,她未必想当“政客”。她插手政治的动机,只是为了保住爱辛加的罗家的财产,免得被孤儿寡母欺负。然而,权力就像鸦片。一旦粘在手上,就不会散了。对于兰儿这样的女人来说,人生最大的乐趣就是在复杂的人际关系中大显身手,与人竞争,把握局势,让自己永远处于胜利者的位置。从这个角度来说,一场大型的政治博弈比一个小后宫的嫉妒更适合展现她细腻而足智多谋的内心。


40岁的王太后风华正茂,驾着清朝的船只游刃有余。她当然不想选一个年长的王子做你的君主,交出权力。


除了年龄,四岁的载_被选中还有一个秘密而关键的原因,那就是他那充满憧憬、痛哭流涕的父亲。这个以“谦虚老成”著称的姐夫姐夫,是个变态的工具。他很聪明,没有野心。他会圆满漂亮的完成交给他的每一项任务。像肚子里的蛔虫一样,他会懂得和权力保持最恰当的距离,去迎合这个对权力有着强烈欲望和强烈怀疑的小姨子。可惜他是一个伟人,否则他会是一个仁慈的接班人的最佳人选。我希望遗传的力量能够发挥作用,让未来的皇帝能够继承父亲的性格和学识,懂得如何与她这个不平凡的女人相处。


另一个原因是载_的性格。在她命令载_入宫之前,她已经悄悄从她姐姐那里得知。我姐姐说,载_最大的特点是“安静”,从不淘气。这只是太后的心意。众所周知,刚刚去世的同治皇帝是清朝最顽固的皇帝。他从小调皮任性。当他长大后,他热衷于隐姓埋名地旅行,在茶馆和妓院里消磨时光,最终染上了一种邪恶的疾病并死于这种疾病。根据他姐姐的描述,载_至少不会犯同样的错误。


然而,与载_相处一段时间后,慈禧发现她的如意算盘打错了。载_绝不是清朝皇帝的合适人选。


首先,载_身体不好。入宫后,连续三天两头生病,不是感冒,就是头疼,要么就是上吐下泻。我已经快一个月没有停下来了。她经常担心她的孩子活不长。长大了,那么瘦一次,怎么能承受这么重的政务?


其次,载_太安静了,安静得像个女孩。可能是因为姐姐太爱了,这孩子出奇的胆小。听到雷声,我吓得哭了又哭,浑身冷汗,只好把一个大人抱在怀里,用各种方式安慰她,让她平静下来。除了打雷,鞭炮和锣鼓都吓死了。就算看到虫子也要哭半天。


慈禧太后越来越发现载_不是她的菜。她和载_的性格大不相同。


叶娜拉天生坚强,性格泼辣,永远充满活力,永远开朗。就像《宫女谈录》里一个老处女的回忆:“老太太之后,专注于精神和精神。老太太每天都要经历这么多大事.精力充沛,毫无倦意。”


然而,载_生来天资不足,精神萎靡。他只喜欢拆家里的铃铛,玩西方的玩具。


王太后和男人一样能干。她必须以轻松细致的方式处理每一件事。“经过老太太的生活,她是称职的.她一定吃得像某种食物。穿一双鞋的时候,一定要把袜子对准鞋口。你根本搞不定他们。聪明、认真是老太太的气质。”


然而,载_工作得很慢,他没有长大。他经常玩的时候很无聊。他掉了很多钟表零件去玩另一个东西。这是太后最看不上的。


王太后聪明,善于观察情绪,但载_反应迟钝,缺乏灵活性和力量。


俗话说,她和她的孩子天生一模一样。相处时间越长,她越觉得不舒服。她非常厌恶载_的急切和懦弱。无论如何,载_看起来不像是个有野心的人。


没办法。这是大清的命!


王太后很失望,把她托付给了侄子载_。同治皇帝是在奶妈怀里长大的。当时她忙着化浓妆,又嫉妒,根本顾不上照顾宝宝。现在,她失去了讨欢心的任务,她把所有的歉意都还给光绪。后来她回忆说,“皇帝继承大统,我亲侄儿。从娘家来说,是我亲姐姐的儿子。我不爱有理由吗!皇帝被关在宫里的时候才四岁。气不够满,肚脐一直湿。我天天亲,天天擦,白天经常躺在床上。我看着天气忽冷忽热,我亲自为他增减衣服,节省饮食。皇帝在春宫的时候胆子小,怕听到大的声音,尤其是打雷。每当打雷下雨,我就把他抱在怀里,寸步不离。皇帝三五岁后,我亲书,教皇帝读书,每天听写四书和诗经。我爱他们,以免我不应该”


慈禧是现实主义者。你不能改变你的选择。她能做的就是给孩子最好的教育。刚五岁时,她就迫不及待地要教小皇帝,请了秀才翁同_当老师,并制定了极其严格的学习规则。她经常召见她的老师,详细询问她的学业进展。光绪十一年,当她发现小皇帝的构图令人印象深刻时,立即颁布了一道敕令。从此“皇帝每天写的诗,说到对,都是写清版,用作业本提出。”除了繁重的政务,他还把检查和复习皇帝的功课作为每天的必修课。


有大量史料证明慈禧太后潜心栽培光绪。每个暴君都希望他的继承人能够成功。活着的时候,绝对可以控制;一百年后,我们可以再次领先。慈禧对管住这个柔弱的孩子很有信心,所以更注重培养他的才能。她从小就有计划地逐步培养光绪的政治兴趣和能力。当小皇帝只有十岁的时候,她经常让他和她一起工作,给他解释皇位,有时还让他试着在折上回复。大臣们发现,归还的王座上出现了一种特别幼稚的字体,类似于儿童画像中的红色。虽然冒充成人,但一眼就能看出是小孩子写的。这无疑是“今天”的笔迹。十三岁时,她让小皇帝练政务。听政时,大臣会递上奏章。慈禧总是让皇帝先看,然后提出自己的处理意见,告诉皇帝为什么这么做。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王太后命令皇帝在作业中增加对皇位的解释。


其实直到十几年后,她打算换皇帝的时候,一直把他当“恩人”:她亲自帮他登上皇位。这个座位被帝国的所有男人视为幸运和幸福的最大象征。千百年来,多少人付出了生命甚至家庭的代价。他一夜之间无知地得到了它。又是她,为他的成长付出了那么多心血,甚至超过了自己的儿子。要知道,她自己从来没有负责过吃喝拉撒。慈禧常常想,等她长大懂事了,孩子们没有理由不感激她。

雍正帝喜欢批阅奏章,为何却被称为清朝最秀段子手?

雍正帝不得不说他的确是一个好皇帝,大臣们呈上来的每件奏折他都会认真处理,他的勤政在清朝也是出了名的。别人称他为段子手,就是因为他在批阅奏折的时候会说一些很幽默搞笑的话。让人有点摸不着头脑,不过习惯了就懂了。

雍正帝还出了这样一本书,名字叫《雍正朱批谕旨》,这本书也被称为天下第一畅快书。里面记载的是雍正批阅的那些册子,他将过去十年的蒲悦整理一下,就写成了这本书。里面很多在我们看来不是一个皇帝会对大臣们说的话,我们现在还能看到很多雍正时批阅的那些小段子。

雍正的逗逼属性在批阅奏折的时候可以显现出来。这样的国家大事也没有像之前皇帝那样的正经,回答的有点风趣幽默。例如有一次雍正在批复官员王国栋的奏章时,不小心将砚台打翻,结果墨水洒在了王国栋的奏章上。人在朝廷上走,不免要草木皆兵,这个事情就算放在任何一个当官的身上,肯定都会被吓一跳,雍正可能也知道官员们可能会这样想,所以他就在奏章的末尾做了批注说这个是我的桌子上所弄脏的,你不要恐惧。还特意的这样解释,真的很暖心了。


众所周知,雍正是清朝最勤勉的一位皇帝,执政十三年,每天睡眠不足四个小时,批过的奏折有4万多件,字数更是多达千万。其实做一位勤劳的皇帝也着实不容易。

同治皇帝是第几位,他的父亲是谁


同治叫什么?
同治皇帝是清朝入关后的第八位皇帝,在晚清历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同治是穆宗在清朝的国号,原名爱新觉罗载淳,咸丰帝的儿子。
同治皇帝画像
同治是咸丰帝的长子。咸丰帝的另一个儿子死后,同治成为清朝最正统的继承人。同治继位时,年仅6岁。根本没有治理国家的能力,所以朝廷的大小事务都是由八个关心生活的大臣和慈禧太后等人决定。然而,同年年底,慈禧发动政变,废除了照顾生活的八大臣,开始正式听政,将整个清朝的最高控制权掌握在自己手中。
同治即位之初,照顾生活的八大臣的头衔是齐相。但随着他们的倒台,整个政府的权力倾斜,慈禧就打起了改国号的主意。有人建议改成同治,意思是太后一起面对朝廷,也是变相给慈禧磕头。她很高兴地把称呼改成了同志,从此同志变成了Aisingiorro。
同治年间,经历了太平天国镇压、苗起义等诸多令人震惊的事件,大大延缓了清朝的衰亡。同时积极任用洋务学堂增强国力,学习西方先进技术,使即将灭亡的清朝焕发出新的生机,被称为同治中兴。但在这一时期,清朝的实权人物不是同治,而是慈禧太后,充当了一个吉祥物
同志的父亲
同治是清朝最后一个皇帝。因为没有子嗣,后来的光绪皇帝不是直系皇帝,光绪成为清朝第一个不是太子的皇帝。同时,同治是清朝皇帝第一次没有实权。在位这么多年,权力始终在慈禧手里。那么这个悲催的同治皇帝是怎么登上皇位的呢?他的父亲是谁?
同治的父亲咸丰
同治之前的皇帝是同治之父咸丰帝。咸丰是清朝入关后的第七任皇帝,是清朝和中国封建王朝最后一个有权势的皇帝。可以说咸丰帝生不逢时。他登基的时候,清朝已经内忧外患,危机四伏。那里是太平天国的地盘,西方列强在外面虎视眈眈。可以说咸丰十一年多灾多难,清朝也是风雨飘摇,摇摇欲坠。咸丰帝20岁即位。他即位后,面对国内这种困难局面。他积极任用汉人,提拔了许多贤明的官员,罢免了许多腐败的投降派。但敌人太多,咸丰帝无法挽回局面。在此期间,许多战争相继爆发。其中英法联军攻打北京,逼迫咸丰逃到热河地区,签订了很多丧权辱国的条约。后来咸丰十一年,咸丰在热河病死。纵观咸丰的一生,可以说是吃了很多祖上不曾吃过的苦。他出生在这个政府王朝衰落的时候。他不断面临内忧外患,决心改革但能力不足。后来他留下了慈禧这样的灾难,导致了清朝的灭亡。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58858.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