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遥望历史的河流,感受历史的沧桑,和小编一起走进了解史思明的故事。
史思明才是真正的幕后主使。
安史之乱中,安指的就是安禄山,而史指的并不是历史,它指的是史思明。提到这场战争,人们经常只记得安禄山的“功劳”,却全然忽略了史思明的存在。究其原因主要有下面几点。首先,史思明作为一个叛乱者,他的反叛时间比安禄山要长一些,并且他活的也很久,他的反叛可以用“细水长流”来说。而安禄山则不同,他是直接起义,并且起义不久就死掉了,属于瞬间的爆发,人们经常只能注意到最“夺目”的,却忘记了最“有用”的。
安史之乱作为盛唐命运的转折之战,直接改变了唐朝的整体,并且为唐朝的覆灭做了铺垫。安禄山在反的时候,史思明只是安禄山手下的一个人,安禄山带兵造反的历史事件也非常多,比如马嵬坡的贵妃之死,叛军更是直接将皇帝逼得外逃,连自己的女人都保护不住。安禄山的叛变激起了当时的民愤,而他的反叛也不是一时的想法,安禄山为自己的造反早就准备了很久。
安禄山之所以“闻名”,不只在于他造反,更在于他为了造反,直接认当时的杨贵妃为干妈,给人家当干儿子。这样让人感到离谱的关系扩增了安禄山的“名声”。而背后的大佬史思明几乎不直接上阵,而是在背后出谋划策,他的作用同样是不可忽视的。但是史思明的“军师”指导终究抵不过安禄山的“干儿子”有名,所以安禄山的名声要比史思明大很多。
在安庆绪死了之后,史思明成为了叛军的统领。不得不说,史思明这位领导者还是非常有头脑的,他当老大的时候,一度差点打翻了唐朝,将唐朝打的节节败退。可惜的是,史思明最终被自己的儿子杀死了,不然唐朝的历史很可能就被改写了。没有了史思明的指导,叛军们的军心分散,实力也越来越弱。唐朝也直接趁着这个机会将叛军打的七零八落。如果当时史思明一直当“军师”来领导叛军,那么叛军的结局可能就不是割据势力了,而很可能是改朝换代,现在的历史也会改变。
安史之乱后,唐朝形成了怎样的局面。
广德元年(763年),“安史之乱”最终以妥协的方式结束,至此,唐朝进入了中晚唐时期。
诚然,这场由安禄山领导的边镇叛乱,并没有使唐王朝的历史终结,但却使唐朝陷入了长达一个多世纪的衰败的期。而危机时断时续,亦成为了“安史之乱”后唐朝,最为真实的一个写照。那么,“安史之乱”后的唐朝,究竟陷入了怎样的危机之中?
首先,“安史之乱”的结束,实际上为唐朝与叛军妥协的结果。根据史料的记载“安、史乱天下,至肃宗大难略平,君臣皆幸安,故瓜分河北地,付授叛将,护养孽萌,以成祸根”。而这个祸根便是历史上的“河朔三镇”以至于,在此后一百多年的时间里,三镇始终以割据的形式存在于唐代的框架之中。
当然,“河朔三镇”仅是中晚唐藩镇势力的一个代表而已。在这中间,各地都有藩镇的存在。
在“安史之乱”的过程中,唐朝的边镇节度使制度,因为受战乱原因的影响,得以迅流墓延到大江南北。
这期间,南方地区的情况尚好一些,唐朝主要是置观察使,并且在官员选拔主要以“儒帅”为主。反之,长江以北地区的藩镇,则属于唐朝控制的重点。
这是因为,边疆地区的藩镇需要应对吐蕃的侵袭,而中原地区的藩镇则是唐朝遏制河朔藩镇的重要力量。
恰是以上那些盘踞在广大北方地区的藩镇势力,使得唐朝在“安史之乱”后陷入了巨大的危机。先是“河朔三镇”的割据,众所周知,唐代天宝时期,河朔地区都是唐朝重要的人口聚集地,并且其亦属于唐朝重要的赋税来源地。
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三镇的割据使得唐朝失去了这一地区的赋税来源,这间接也导致了唐朝的财政只能依靠东南地区,这种单一的赋税结构,无疑为唐朝日后的衰败埋下了伏笔。
同时,中原、边疆地区的藩镇,亦使唐朝陷入了巨大的危机之中。这样的危机在于,藩镇节度使最为显著的特征,便是终年聚兵。
就历史来看,“安史之乱”后的唐朝,依旧拥有庞大的军事力量,而这些力量主要就来源手中原、边疆地区的藩镇。
其中,中原地区的藩镇主要为反制河朔藩镇,而边疆地区的藩镇则主要为防范吐蕃。这样的情况下,便导致唐朝出现了终年聚兵的情况。
终年聚兵的危害,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来在于财政方面,另一点便在于控制上。先是财政方面,终年聚兵的情况,使得藩镇聚兵之处的赋税,近乎全部用于军事开支;而对于那些经济、农业发展欠缺发达的边疆藩镇如泾原、朔方等镇,仅依靠地方赋税则无法支撑庞大的军事开支,这就使得唐朝需要反哺这些藩镇,此种情况下,唐朝的财政则显得更为入不敷出。
其次便是控制方面,节度使的存在,使得唐朝对地方的控制力很容易受到影响。这是因为,藩镇节度使本身便手握重兵;这期间虽然有宦官监军,但朝廷对地方的控制力则会受到皇权弱化等许多原因的影响。
如在唐武宗时期的昭义镇叛乱,实际上就属于皇权弱化的一个结果。对于这样的情况,唐朝在委派节度使的过程中,多以文臣取代武将统辖一地,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藩镇变乱的情况。
但到了“黄巢起义”爆发的时候,多以武将领藩镇之兵,这就使得“黄巢起义”后的唐朝,出现了藩镇失驭的情况。
总之,“安史之乱”后的藩镇割据,使得唐朝陷入了巨大的危机之中,而这样的局面所以能够维持百年时间,还是在于唐代中晚期维持着一个微妙的平衡。
这个一旦被打破,便会使唐朝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之中。
因为当时安禄山也找到了斩杀逆臣这个造反理由,这种理由很难遇到的,所以抓住机会去和唐朝拼了。
因为当时安禄山的身份很高。古代造反,基本上都在乱世。安禄山之所以敢对抗唐玄宗,是和他自身的实力有关,并且唐朝在西北的三个军区,那时候,自然灾害频发,民变四起。他和当时的皇帝,也就是唐玄宗的关系不比寻常,总兵力已经达到了21万,中央对全国的控制力严重减弱,唐玄宗最爱的妃子,杨贵妃还是安禄山的小妈。
安禄山当时的军队素养比较高。其中还不包括皇城禁军的兵力,杨贵妃这样的人,敢于当安禄山的小妈,皇权的影响力不在,地方上不服从中央的管理,如果加上禁军的人数,连皇帝都要仰仗安禄山,不听中央的安排。但安禄山是一个非常意外的情况。从军事实力上来说,安禄山造反等于以卵击石。当时唐王朝国泰民安。
安禄山当时也找到了造反的理由。没有遇到什么自然灾害,但安禄山却并不这样认为,都要想尽办法和安禄山套近乎,虽然从军事实力上来说,也没有什么民变,地方上的藩镇也都各安本分,安禄山的军队虽比不上唐朝的军队数量,既然唐玄宗对安禄山如此的信任,没有谁有异心想造反。但安禄山手下士兵的军事素养极高。
虽然当时唐朝的兵马很多,但是安禄山的兵马也不少,而且安禄山的军人的素质和装备更加的好。
安禄山是安史之乱的领导者,但他在这期间做出了一系列错误的选择,这才最终导致了失败。
第一,安禄山在攻占长安后,自以为得到了天下,就开始沉迷享乐,作为领导者都这样,属下的人自然也不思进取,这也令安禄山的军队战斗力急速下降。反倒是唐朝这方面,在逃到四川后,经过一段时间的休整,军队的战斗力有所提升,此消彼长之下,开始逐渐占据优势。
第二,民心所向。虽然安禄山占据了大片河山,但到了唐玄宗那一代,大唐已经经营了上百年,根深蒂固,虽然他能逞一时之威,却无法得到老百姓的支持。而且安禄山的军队纪律不是非常严明,经常强取豪夺,弄得人心背离,那些有识之士纷纷选择支持唐军。
第三,安禄山叛军内部的斗争。安禄山是被自己的儿子杀死的,他的儿子又被史思明杀死,史思明也同样死于自己儿子手中。他们为了权力不顾父子亲情的做法,令叛军的军心动荡,虽然具有一定的势力,却是一盘散沙,已经不像最初那样拥有非常强悍的战斗力了。
第四,安禄山的为人。当初他认杨贵妃为干妈,在唐玄宗和杨贵妃面前做戏,扮演小丑,虽然是为了迷惑对方,但也给很多人留下了非常不好的印象,认为他的城府太深,不是一个值得信赖的人。
第五,安禄山不懂政治。安禄山占领长安之后,只想着用武力打压,却不知道收买那些官员,以至于很多官员都自愿为唐军做内线,盼望着他们早点打回来,自己也能恢复到从前的状态。
第六,唐军用兵有方。在唐朝方面,先有郭子仪后有李光弼,都是能征善战的大将,最终将叛军击溃。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58792.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