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南宋的生死关头,十万军民为什么直接跳海殉国

众妙之门 2023-06-29 21:54:48

南宋的生死关头,十万军民为什么直接跳海殉国

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南宋的故事,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南宋咸淳三年(1267)蒙将阿术进攻襄阳,至此宋元之间的“襄樊之战”拉开了帷幕,这场战役从咸淳三年(1267)一路打到至元十年(1273),足足打了六年。但在这六年时间里,南宋并没有积极备战,以至于襄阳城破后元军一路南下,南宋朝廷一退再退,直到退无可退迫不得已在崖山与元军决战。

在南宋的抗元过程中,涌现出一批忠于南宋的抗元派,文天祥、陆秀夫、张世杰等人先后拥立了赵隰的哥哥赵昰和弟弟赵昺两个小皇帝。这两个小皇帝小到什么程度?赵昰在位两年,去世时年仅9岁,宋少帝赵昺在位不到一年,被陆秀夫背着跳海的时候年仅8岁。就是这样的小皇帝,凝聚着南宋最后一点的抗元力量,不断转战在东南沿海。

景炎三年(1278),文天祥在海丰兵败被俘,张世杰战船沉没,南宋朝廷最后的二十多万军民退无可退进入了崖山(今广东新会崖门附近海中)。元朝的大将军张弘范、李恒接到忽必烈的命令,歼灭残存在闽、广的南宋军队后,于第二年计划全力进攻崖山。

反观南宋在崖山的部署,当时的南宋主帅是张世杰,张世杰对双方的实力存在错误的估计,拒绝了控制海口,机动作战消耗元军的建议,使得宋军只能在崖山被动挨打。他将宋军的千余艘大船连在一起,一字排开,并且在船上建造楼橹,希望固守“城墙”来抵挡元军的进攻。

就在这时,这场战役的关键人物张弘范出场了,张弘范的父亲就是蒙古军官,张弘范从出生就在蒙古军中。他到了崖山后,先是切断了宋军的水源,然后企图用火船进攻南宋的船链,想要再来一出“火烧赤壁”。张世杰对此也有防备,南宋的船只都裹着泥巴,绑着长长的圆木,使得元军的火船很难靠近。

张弘范的首次进攻失败后,决定改变战法,先控制南宋将士的水源。张弘范带舰队控制海口后,南宋军民的水源就被彻底切断了,最后宋军不得已只能喝海水,导致军士上吐下泻,士气低迷。而元朝的援军却在源源不断地赶来,直到二月元军已达十万余众。

二月初六,元军舰队在张弘范的率领下,兵分四路围攻南宋的“海上堡垒”。张弘范亲自带领一支舰队埋伏在宋军不远处,直到宋军以为元军在吃饭,放松了警惕,才从后方对宋军发起猛攻。这场海战持续了七八个小时,船队正中的陆秀夫见大势已去,便背着八岁的小皇帝跳了海,相传南宋十多万军民跟随南宋皇帝相继跳海。

南宋十余万军民跳海,虽然在现在看来可能有些难以置信,但放到当时的背景中并不难理解。蒙古军队占领南宋和金朝地盘的时候,几乎在占领的每一个城市都留下了屠城的记录,以至于整个北方的人口急剧减少。南宋时北方大约有4500万的登记人口,而在元朝占领后,这个数字只剩下不到700万,而且一直持续到元末明初。这其中虽然有相当一部分人口死于瘟疫或迁徙到南方,但被元军屠杀的仍不在少数。

据记载,当时南宋人到中原后,发现中原地区千里没有人烟,白骨遍地,井里塞满了死尸,以至于井水都无法饮用。这种情况放在南宋这军民身上,一场屠杀多半难以避免,这可是南宋最忠实的追随者。同时南宋的“文人气节”也对这一结局有着很深的影响,蒙古军队攻占长沙时岳麓书院的数百名书生全部壮烈战死,可见南宋人民的气节。

这就不难理解在大势已去的情况下,南宋将士为了不让战舰落入元军手中,将数百艘战舰凿沉,不计其数的官员、士兵、百姓,不愿被蒙古政权所奴役,选择跳海自尽。

在国家命运到了生死关头的时候,南宋上下从皇帝到大臣、百姓,用自己的行为和生命表态,他们所体现出的节烈之气。以及南宋将士在奋勇抵抗入侵和压迫,争取民族生存和尊严的过程中体现出的爱国主义“崖山精神”值得我们敬仰和传颂。

十万军民在崖山海战时为什么选择跳海也不和蒙古人拼命?

一直以来,在学习我们古代的历史过程中,都有这么一句话:“崖山之后无中国,明亡以后无华夏。”这句话的意思,说的就是,宋朝的灭亡和明朝的灭亡,都是异族入侵,不像以前那样只是传统的政权更迭、改朝换代,是亡天下之惨痛过往。

“崖山之后”意思说的就是南宋和蒙古最后的那一战,陆秀夫背着皇帝与10万军民一起跳海自杀,宋朝正式灭亡。不过看到这段历史时,很多网友产生了一个疑问,为什么这10万人,宁肯跳海自杀,都不回去与蒙古军队拼命,杀一个够本儿,杀两个赚了呢?

崖山海战现场

实际上,当时崖山地区驻守的军队,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政府驻军,其中很大一部分成员是当地的一些普通百姓。不仅如此,对于这一支“军队”而言,他们也没有相应的军备设施,就连他们所配备的船只,都只是普普通通的商船,并不是能够作为备战使用的战船,这就导致了他们的战斗力是非常低下。

大家都知道,当时南宋军队面对的可是实力非常强劲的蒙古军,没有了严苛的训练和精良的军备设施,南宋军队自然是很难成功获胜的。公元1277年,南宋流亡小朝廷趁乱逃到了泉州地区。

南宋流亡朝廷线路图

在这个时候,朝廷已经没有什么公信力了,当他们向泉州地区的市舶司借船之时,就遭到了拒绝。随后,这个小朝廷就在岸边硬抢来了一批商船,并且利用这些船,向着广东一路航行。

在当时那个混乱的年代,南宋流亡小朝廷有了这些商船之后,来到福州,他们又通过一些方法得到了一批船只,他们就决定来到泉州地区,希望能够从市舶司蒲寿庚的手里抢下他的上千艘战船。

宋代战船复原模型

但很不幸,之后又经历了台风的侵袭,最终来到崖山地区的,连带着皇宫人员,再加上普通百姓,就只剩下了一共十几万人。研究史料我们发现,在这十几万人中,能够有作战能力的顶多占上了三分之一。

因此,此时此刻在崖山地区生存的人们,处境也是非常危险的。随着战争愈演愈烈,宋军已经被围困在崖山地区数月之久,可以说此时此刻的宋军已经是穷途末路。


崖山海战遗址

由于没吃的、没喝的又没武器,出去战斗也是给蒙古人送人头,被他们残忍杀害。在这种没有希望的情况之下,很多驻扎在崖山地区的宋人,在极度绝望中,走向了跳海自杀的道路。

不过也有例外,张世杰成功从元军的重重包围中突围出去,并带走了很多幸存的士兵。然而他们却并不愿意跟随张世杰前往越南,因此这些人也只能在大海上游荡。最终,在一场台风的袭击过后,这一支仅存的宋军,也彻底消亡。

陆秀夫塑像

从这一段战争历史中,就能够看出,对于当时驻守在崖山地区的宋军而言,他们或许并不想放弃抵抗,毕竟每一个人都希望活下去,但是在元军的围击之下,他们即使有着抗争到底的愿望,但是上天也并没有给他们这个机会。

从南宋灭亡的经历中就能够感受到,一个国家政府的实力是否强大,对于百姓和军队而言都是非常重要的。由于南宋时期混乱的政治统治,最终,这样一个曾经强大鼎盛的王朝,也以一种非常屈辱的方式,彻底湮灭于历史潮流之中了。

南宋名将岳飞

不过“崖山之后无中华,明亡以后无华夏”的说法,却是民国时期由日本一些学者提出来的,后经过一些留学生的传播,才传入国内。一直以来,日本都是我们中国的学生,中华文化是日本人特别是日本学者们的灯塔。

但因为满清政权的殖民统治,近代中国愈发羸弱,日本经过维新变法之后,日益强大,于是就起了侵略中国的狼子野心。但是以前中国是日本的老师,现在徒弟准备来杀害老师,这在一直学习中国文化的日本,法理上也是不通的。

日本战败投降现场

于是为了给侵略中国找法理依据,日本学者就炮制出了这种说法,言正统的华夏文化已经灭亡,而他们倭国人才是继承者。但是后来的事实,已经彻底证明了,华夏文化并没有灭亡,而是一路在挫折中传承和延续。

日本人的狼子野心,被击碎一地,我们中国人,也要有自己的文化自信,不能被这种说法带了节奏。

史上最惨烈的一场战争:20万对2万却被吊打,十万军民跳海殉国

公元960年,赵匡胤通过黄袍加身的手段,逼迫后周小皇帝禅位于他,建立了北宋王朝。之后,为了防止手握军权的武将效仿自己,又玩了一招“杯酒释兵权”,使得宋朝军队的战斗力大大下降,这也为之后宋朝被周边各国吊打埋下了伏笔。

南宋时期,虽然经济相当发达,但军事实力依旧很弱,加之南宋中后期奸相频出,朝廷腐败不堪。而此时北方的蒙古军开始崛起,在灭掉金国之后,就开始大举对南宋展开了进攻。由于蒙古铁骑的战斗力太过强悍,尽管南宋军民拼死抵抗,依旧没能阻止敌军的步伐。

公元1276年,南宋的都城临安被蒙古军攻占,5岁的小皇帝也成了俘虏。但是,大臣陆秀夫、文天祥和张世杰等人连续拥立了两个幼小的皇帝难逃,并成立了小朝廷,以期望东山再起。蒙古军为了一统全国,加紧灭宋步伐,最终在崖山(今广东新会南崖门镇)展开了决战,也就是历史上罪名的崖山海战。

祥兴二年,忽必烈派遣张弘范进攻赵昺朝廷,这个张弘范曾是南宋的将领,后投降于元军。此时的南宋号称拥有20万大军,且每个士兵都抱着必死的决心,但实际上在这20万人中,超过十万人都是文官、宫女、太监及跟随朝廷的普通百姓,真正具有战斗力的士兵仅有几万人。

而此时的元军只有2万人,而其中的蒙古军仅有1000多人,其他都是降将张弘范和李恒所带领的士兵。如果仅凭军队的人数,南宋还是占有绝对优势的,但最终却以惨败而收场。如果这两万元军都是蒙古军的话,由于他们不擅水战,说不定南宋军队还能战胜,但他们都是熟悉水战的曾经的宋朝军队。

元军火攻的方法失败后,就以水师封锁海湾,又以陆军断绝宋军汲水及砍柴的道路。宋军吃干粮十余日,饮海水之士兵呕泄,导致战斗力急剧下降。张弘范曾三次招降南宋大军主帅张世杰,都被言辞拒绝,随后就发起了猛攻。

据《宋史》记载,当看到败局已经无法挽回的时候,十万多军民没有一个有过投降的想法。43岁陆秀夫见无法突围,便背着八岁的赵昺投海,随行十多万军民亦相继跳海壮烈殉国,十余万具尸体浮海,场面极为悲壮。

崖山之战后,赵宋皇朝的陨落,同时也意味着南宋残余势力的彻底灭亡,蒙元最终统一整个中国。尽管如此,在南宋的末期,以文天祥、陆秀夫、张世杰为代表的壮士们,慷慨赴国难,踏上了历史留给他们的最后舞台。二十万南宋军民置身于这天涯海角的一隅,保卫着风雨中飘摇不定的流亡政权,其宁死不屈的精神后人敬佩。“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豪言壮语,至今仍在人们耳边环绕。

如果觉得我写的不好,请多多批评指教,一定多加改正!若觉得写的还可以,欢迎扫描下方的二维码,或搜索关注微信公众号“历史新知”,记得转发和点赞哦!

? ? ? ? ? ? ? ? ? ? ? ? ? ? ? ? ? ? ?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58775.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