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这里是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刘备的故事,欢迎关注哦。
相信很多人都听说过刘备的奋斗经历吧,像他的先祖刘邦那样,从一个卖草席的普通人,在东汉末年群雄并起的年代里,凭借着自己的坚韧与身边人的不离不弃,在乱世之中,打下了一片属于自己的江山,形成了三国鼎立之势。
刘备的一生,就像明末清初的著名学者王夫之所评价的那样:“刘先主以汉室之裔,保蜀土,奉宗祧,任贤图治,民用乂安,尚矣。”
刘备身上的优点很多,一个是“仁义”,另一个就是“知人善任”了,他与关羽、张飞之间的兄弟情谊,他与赵云的主仆情深,他与诸葛亮之间的故事,都是家喻户晓的典故。如果说刘备本身具有雄才大略让自己成功的话,那么他礼贤下士,待人以诚的行事作风,更是为人称道。
明朝礼部尚书孙承恩在评价他时称:“贤矣昭烈,宽厚弘毅。崎岖立国,仗信履义。推诚任贤,肝胆孚契。顾命数词,可训后世。”
尽管如此,刘备生前的几个安排,直接断送了蜀汉的未来,这也是他一生中最为致命的几个错误,特别是漏杀一奸臣,错杀一忠臣,更是让蜀汉的大业毁于一旦,如果历史能够重来的话,刘备只要做出合理的安排,蜀汉必定能够一统天下。
第一个致命的错误,错杀忠臣刘封。
刘封是刘备的义子,其本姓寇,有一次,刘备在计取樊城之后,大败了曹仁,就与樊城县令刘泌召开了庆祝大会。刘备见刘泌的身边,站立着一个器宇轩昂的英俊少年,就问了姓名,原来是刘泌的外甥寇封。
在举办庆功宴的过程中,有一个随军厨役在上菜的时候不慎,将一肉块遗落在地上,寇封看见之后,面不改色地随手拣起,并且转身放入了自己的口中,这一举动引起了刘备的爱慕,就将他收为义子,改名为刘封。
在《三国志》中记载了这件事情的后续,“刘备问及刘封:‘何以见肉落地,不去灰沙,不责下人,随口吞食,是何意也?’刘封答曰:‘身为将吏,应时时垂怜百姓,粒米片肉来之不易,弃之可惜,士卒厨役,终日劳累,爱之有余,偶有过失,安忍叱斥。’”
或许正是这样的做人做事态度,让刘备看到了自己年轻时的影子,所以才将其收为义子。之后,刘封一直作为蜀汉政权里面的重要一员,追随刘备建功立业。
然而在关羽贸然发动襄樊之战,被东吴将领吕蒙采用白衣渡江的策略偷袭了关羽的大本营:荆州。关羽派出人向刘封求救,而刘封则直接拒绝了他的要求,最后导致项羽兵败被俘。
刘封在得知关羽遇难的消息之后,自知难逃一死,但还是回到了成都,盛怒之下的刘备,很快就做出了斩杀刘封的决定。
其实,在关羽遇难这件事情上面,刘封能够有多大的责任呢?即使刘封派出大军去救援关羽,又来得及么?
要知道刘封驻守的地方离关羽被困的地方有六天的路程,而关羽在被围五天之后就被擒了。即使是刘封派出了军队,恐怕也难以避免关羽被擒被杀的最终结局。或许只有一个理由,那就是刘封不派出军队,暴露了刘封所谓的“野心”,让刘备最后不得不痛下杀手。
刘封一死,天生懦弱无能的刘禅就成为了刘备唯一的继承人,虽然少了很多的纷争,但是也从侧面证明了蜀汉必将灭亡的最终结局。
第一个致命的错误,漏杀奸臣李严。
提起李严,大家对他的印象可能不是很大,毕竟在《三国演义》里面,李严这个人的戏份并不多。但是在李严的一生里面,对于蜀汉政权的伤害可能是最大的。特别是在建兴九年,蜀汉丞相的诸葛亮出祁山攻魏,以木牛流马运粮;魏国则遣司马懿前去抵御诸葛亮的进攻,多次被诸葛亮打败,损失了数千人。
五月的时候,汉军破司马懿军于卤城。六月的时候,诸葛亮以粮尽退兵,在返回的途中杀了张郃。
在这件事情里面,李严扮演了一个很不光彩的角色,他利用自己运粮官的角色,先是利用刘禅欺骗诸葛亮退兵。而当诸葛亮在撤军之后,李严又假装十分惊讶地问诸葛亮:“丞相军粮充足,为什么撤军啊!”之后更是找各种借口来为自己的失职推卸责任。最终导致诸葛亮的这次北伐无功而返。
从当时的形势来看,蜀汉的军队无论是士气还是数量方面,都比曹军更有优势,特别是斩杀了曹军的大将军张郃,更是一个值得大书特书的经典案例。但是因为李严的计俩,最终功亏一篑。
其实,李严在刘备活着的时候,就已经很不安分了,仗着自己的才华在刘备很是受宠,多次犯错都被刘备力保了下来,更在自己弥留之际,将其当作托孤大臣来对待。
根据《三国志》记载:“刘备病笃,李严与诸葛亮并受遗诏辅佐少主刘禅;以李严为中都护,统内外军事,留镇永安。蜀汉建兴三年,封都乡侯,假节,加光禄勋。四年,转为前将军。”
从错杀刘封以及漏杀李严这两件事情上看,刘备给蜀汉挖了一个巨大的坑,最终导致了自己走向灭亡。
有句老话叫做“老不读三国”,说的是《三国》中那一些阴谋诡计太多,影响老年人的生活,但其实也有很多人表示,自己正是在人到中老年的时候,才真正读懂了《三国》,尤其是三国故事里的刘备。
刘备出身平凡,尽管少有大志,但是却一生多舛,哪怕是年过四十依然没有实现他所渴望的成功,甚至于还在拖家带口地寄人篱下,所以他会在酒席上突然就泪下如雨,说“如今连年虚度,大腿上又一次长出了肥肉”,这是一个从小就立下大志,尽管一直努力却多次失败,但永不放弃的人。
这样的人自然能够有很大机会去实现自己的梦想,但是我们都知道刘备虽然最终称帝,却并没有实现他那“一统天下,兴复汉室”的终极梦想。这固然是刘备的出身、运气等等客观因素相关,但其实也与刘备本人的选择相关,他在一生中有犯下两大败笔,导致失去了很多机会,那就是:轻信了一个小人,认错了一个兄弟。
刘备由于出身比较低的缘故,所以在一开始并没有获得自己的地盘,但是因为他的仁义之名,让很多人都对他推崇备至,甚至心甘情愿地将自己的地盘给送上。在195年,徐州牧陶谦去世前留下遗言,将徐州送给刘备,这也是刘备人生中的第一块根据地。
徐州向来为战略重地,而且物产丰饶,刘备占据这个地盘以后,若是好好经营,未尝不能够以此成就大业。但是他却轻信了吕布的言语,导致了引狼入室,吕布在196年攻打刘备,轻而易举地攻占了徐州,张飞等将领尽皆败走,刘备的妻儿子女都被抓去,他又一次沦落到寄人篱下的境地。
若是刘备没有轻信吕布而引狼入室,那么他早早就成为了占据要地的诸侯,拥有着极为宝贵的发展时间,不至于又要去投奔曹操、刘表等人,无法有效发展起属于自己的军事力量,导致了他发展壮大的步伐被严重延后。
等到刘备在入主蜀地以后,又将作为军事重镇的荆州交给了自己的兄弟关羽,后来的事实证明他显然认错了这个兄弟,虽然刘备觉得:“你做事,我放心”,但是关羽的作为却显然是让他有所失望了。关羽虽然对刘备忠心耿耿,而且个人的武艺也极为高强,还熟读《春秋》通晓兵法,看上去也确实一个能够镇守一方独当一面的人物,然而关羽有着一个很大的缺陷,那就是傲慢。
关羽对于中下层的士卒极为爱护,但是对于底下的读书人以及将领却很是看不起,在他得势的时候,被他侮辱过的将领还不敢做什么,但是等到关羽在战场上失利的时候,下面的将领就果断反叛,导致关羽本人被杀,而且蜀汉的重地荆州也就此失去。
刘备不仅损失了大将而且还丢失了重地,于是怒而兴师,以倾国之力去讨伐东吴,最终在夷陵之战中付于一炬,蜀汉就此元气大伤。若是没有夷陵之战耗费太多国力,后期诸葛亮的北伐也有很大可能足以成功,但是由于刘备对于关羽的错误任命,让蜀汉失去了逐鹿中原的可能。
其实无论在正史还是演义中,对刘备的评价还是颇高的,演义中有曹操和刘备煮酒论英雄,还流传了"天下英雄,唯独君与操耳"的佳话,在正史中曹操也说过刘备乃人杰,近不击必为后患的话,这也得到了鬼才郭嘉的认可。
虽然现在刘备常被人说是伪君子,但他的确是个雄主,仅靠一个莫须有的皇室宗亲,就能在诸侯奋起的东汉乱世完成三分天下的伟业,就这份能力而言,刘备是实至名归的,不过历史都是成王败寇,三国还是由曹魏所统一的,刘备最终也落得病死白帝城托孤的结局。今天笔者就为大家列举下刘备一生所犯三大错,次次影响巨大,最后一次更是让他辉煌一生就此终结。
NO3,在许田阻止关羽杀曹操
这个是演义中的故事,当时曹操为了试探大臣对自己称帝的看法,带着刘协在许田打围,用天子的弓箭射死了一头鹿,众臣纷纷跪拜恭贺皇帝,而曹操更是在皇帝前面接受百官跪拜,关羽当时一看简直不能忍,就要提刀砍了曹操,刘备却及时拉住了他,他担心关羽误伤皇帝,而关羽却担心的说道:"哥哥,今日不杀曹贼,日后必定有大祸临头",事实上,关羽武艺如此之高,肯定不会砍错人的,而刘备所担心的未免有点多此一举了。
NO2,让关羽独守荆州,没有节制他的权力
刘备入主益州时,让诸葛亮和关羽一起镇守荆州,结果后来诸葛亮被调往益州经营大后方,荆州变成前线,关羽就一个人独守荆州,他掌控了军队的全部兵马,生性骄傲的关羽虽然在水淹七军后让蜀国的兵力达到了鼎盛期,然而后来他大意失荆州,败给了徐晃吕蒙,自己也被吕蒙的部下所杀,这给刘备造成了巨大的打击。
NO1,举全国之力伐吴,导致夷陵大战的惨败
夷陵大战要说起来并没有啥大的问题,因为东吴对于蜀国来讲,确实是个不稳定的因素,如果能趁着鼎盛时期一举击溃东吴,那也是个不错的结果,可惜刘备在夷陵大战上指挥失策,居然放弃水路,改为陆路连营,造成远征的蜀军补给跟不上,陆逊更是火攻连营让刘备惨遭大败,夷陵大战的失利导致刘备因此病逝在白帝城,他临终前将蜀国的事业托付给诸葛亮,刘备辉煌的一生就此终结,而蜀国国力也陷入了衰退期。
以上便是刘备一生所犯三大错,对此大家又有何看法?
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这里是从小都爱看三国的游戏日报猫君。
三国中天下三分,在赤壁之战后,曹刘孙三足鼎立相互制约。不过说到三国中哪位主公的“神仙队友”最多,莫过于出生最惨的刘备刘皇叔了,凭借着这么多能人贤士,刘备才能走到与曹操和孙权分庭抗礼的地步,甚至拥有了一统三国的趋势,但是大家都知道,最后他还是失败了,总结刘备一生,有三次致命失误让人错失了匡扶汉室的机会。
1、不该把马让给庞统
伏龙凤雏得一人者得天下,而刘备两人齐收却没能夺得天下,其中最为让人可惜的就是凤雏庞统的死。刘备是出了名的礼贤下士,其貌不扬的庞统和隐世不出等待机会的诸葛亮都是因为刘备这一品质,才被招收麾下,但在庞统却是死得太早,让刘备痛失奇才。
庞统阵亡的地方是在落凤坡,因为走在最前面,遭到了西川军的埋伏,身中数箭阵亡。而其实这一惨案是可以避免的,其罪魁祸首其实还在于刘备,因为刘备将自己辨识度极高的马让给了庞统,而西川军在埋伏时,因为太远根本看不清具体是谁,所以只能通过马匹来辨认,庞统就因此当了刘备的替死鬼。
2、不该让关羽镇守荆州
刘关长桃园三结义,这一直是三国里的一段佳话,前期刘备的两个兄弟确实帮了他很多很多,其中关羽温酒斩华雄也为刘备在各方诸侯中赚足了面子。但是到了三国中后期,三个人的羁绊成为了刘备一统三国的阻碍,刘备不是圣人,无法做到绝对的公平,况且关羽、张飞原本也是猛将,自然得到了更多的照顾。
五虎上将之首的关羽,成为了镇守荆州的将领,这个刘备最重要的城池,他交给了最亲近的人,却没交给最合适的人。最后关羽的下场大家都一清二楚,若是让赵云这位跟随他多年出生入死无数次的常胜将军去手守荆州的话,恐怕就会是另外一个结局。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58758.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