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时期的知县是什么样的,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说起我国古代知县这个官职,相信很多人都喜欢戏谑的称其为七品芝麻官。事实上,芝麻的小其实是相对于封建王朝庞大的国家机器来说的。若是我们将视觉聚焦在一个县的话,那么知县绝对是当之无愧的“知县大人”。
知县执掌一县之政,品轶不高但职权重大,县里面的所有事务他都能管,掌握着治下百姓的生杀予夺大权,百姓在知县面前都是自称“小的”、“蚁民”,纪晓岚就曾说过:“百姓视之(知县),仅下天子一等耳。”意思就是在老百姓的认知中,知县只比皇帝低一级。
在清朝,不仅老百姓不敢小瞧知县,皇帝也不敢忽视知县的重要性。
乾隆年间的举人谢金銮曾指出:在清朝,只有两种官员最重要,即京师的内阁大学士和京外的知县官。相比总督、巡抚、布政使、道台、知府等“治官之官”(负责监督官员的官),知县是真正的“治事之官(负责处理实际事务的官)。”中央的政令能否在帝国境内得到贯彻,关键不在省、道、府,而在县的执行力度。
清朝统治者一向重视知县的基层行政作用,雍正皇帝曾一再强调:“惟尔州县诸臣,具有父母斯民之责,其为朕立之基址,以固邦本焉。”意思就是州县的官员,肩负造福百姓的重任,他们是皇帝立下的基石,是用来巩固国家根本的,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清朝对知县的考察任命相当慎重和严苛。想成为一个“县太爷”,必须走一套复杂的选拔程序,符合全部任用条件,才能修成正果。
一、走正途?还是走异途?
在清朝,想要成为一名知县,有两条路径,一是正途,二是异途。
一般而言,正途分为“科甲出身”(进士、举人)、“学校出身”(贡生、监生)、“恩荫出身”(祖上混的好,朝廷给后代的优待);除了正途之外,其他的都是异途,比如捐输(花钱买官)、举荐(官员保举)、吏胥迁轶入仕(优秀的吏升级为官)等。比如雍正朝的名臣李卫,大字不识几个,他的第一个官职就是花钱买的(虽然不是知县,但道理一样),属于异途。
清朝“选班首重科目正途”,在选拔官员时,会优先考虑科举等正途出身的人。在清朝统治稳定时期,70%~80%的知县来源于进士、举人、监生。到了晚清,由于朝廷财政困难,地方督抚坐大,推荐权上升,所以捐输和举荐的比例有所上升。但不论如何,进士和举人始终是主力军,二者占知县来源的60%以上。
如果你生活在清朝,既没有钱捐输买官,也没有祖上的光可以沾,想要成为一名知县,几乎只有读书科举这一条道。如果想先干小吏,然后等待升官,或者想指望某位大佬保举做官,趁早打消念头,这需要非常的运气和努力,有这样运气和精力,还不如去读书。
二、学历只是门票
读书考取举人、进士,只是获得了做官的资格,不一定能做知县。
如果你是考霸,一路考上了进士,并且名次靠后,那么成为知县的概率会很大。清朝规定,进士二甲前五十名,会分配在中央各部院,二甲后二十名到三甲前十名,会分配去做中行评博(官名),三甲十一名到二十名,分配到知州,三甲二十一名到七十名,分配到各地当推官(管司法的官),剩下的分配到各地当知县。
清朝进士每科平均244人,其中前143人被分到了其他地方,剩下的101人会分配到各地做知县,这个概率约为40%。当然,分配到别的岗位的进士,之后也可能再下去当知县,但这不是今天要说的话题。
如果你不是考霸,考上举人后,死都考不上进士,别灰心,老天自有安排。
考霸毕竟是少数,为了给数量庞大的举人们一个出路,清廷于1752年引入了“大挑”制度,“大挑”每六个月举行一次,边远地区参加一次会试、非边远地区参加三次会试落榜举人,可以到吏部登记,参加“大挑”。
“大挑”其实就是大挑选的意思,由皇帝派人进行面试挑选,被选拔为“一等”的举人,将被委以州县候补官。
“大挑”不考文化,毕竟能考上举人的,文化差不到哪儿去。能否在“大挑”中被选中,主要看你的气质,看你的形象符不符合主考官的审美(长相、身材、精气神等),说你行就行,说你不行就不行,没得商量。
三、七道考核程序
如果你考上进士,并且名词在三甲七十名之后,或者考中了举人,被“大挑”选为“一等”,那么,恭喜你,获得了角逐知县岗位的门票。接下来,各部堂大人齐聚吏部,九卿科道会通过七道考核程序,决定你能否成为一名知县。
一是“别其流品”。即看出身符不符合要求,类似于今天的政审。清朝规定:凡为人家奴、长随、娼妓、优伶、隶、卒、或八旗户下人本身及其子孙,均不得应考如仕。意思就是这些在清朝被视为“下等人”的人及其子孙,不能参加考试做官。如果想要改变家族命运,必须放弃这些“下等”职业,三代之后,子孙才可应考入仕。
二是“观其身言”。顾名思义,就是看言谈举止,身体状况,有没有疾病,年龄有没有虚报,籍贯有没有作假。雍正时期,又增加了几道简答题,类似于今天的公考面试题,比如“何以治民?”(打算怎么开展工作)、“何以厚裕?“(怎么把GDP搞起来)等等,答卷附在履历后面上交,等待评判。
三是“核其事故”。看有没有犯过错误,有没有了解的案子,有无父母之丧在身。三项都为“否”才符合要求。
四是“论其资考”。这一条是针对那些对调、回避、丁忧、请假等官员而言的,他们如果办完了事,需要升降调补(知县),就要根据其空缺时间,计算他们符不符合规定的任期。这条与初除官员(菜鸟)关系不大,可以略过。
五是“定其期限”。新进的进士、荫生、捐输、拔贡等,会被分配到各地区各部门实习,实习期满后才会被授予职务。定其期限,就是向实习部门核准,看看实习期满了没有。
六是“密其回避”。也就是回避制度。不能在本省做官,也不能在原籍所在地五百里内做官。亲属不能在同省或同衙门做官,小官回避大官,授业师生以及考官与门生之间,也应回避。
七是“验其文凭”。候选的官员,必须持原衙门或有关部门开的身份证明,包括执照、咨文、印结,交给吏部,以便授官时查验。查验完了之后,要拿上这套证明,给所在岗位省份的总督巡抚查验,然后给吏部一个反馈。
四、抽签决定最终结果
通过七道考核程序之后,你已经是一名知县了,但是去哪里当知县,这仍是一个问题。
清朝将县分为冲、繁、疲、难四种,县有大有小,有穷有富,有好治理的,有难治理的,所以在不同的县当知县,对仕途影响很大。让新知县自己选,不太可能,大家都挑好的,让吏部分配,可能存在利益输送,引发质疑。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清朝沿用了明朝万历年间吏部尚书孙丕扬发明的掣签之法。
掣签,就是抽签的意思,抽签分单双月班次。吏部铨法规定:知县双月班次,以十七缺为一轮,用进士五人,举人五人,捐纳四人,推升三人;单月班次,以十八缺为一轮,用丁忧服满四人,开复应补二人,捐纳四人,进士四人,举人四人。
意思就是:双月时,朝廷会拿出17个知县名额,让5个进士、5个举人、4个纳捐人、3个推荐的人抽签,确定各自去哪里当知县。单月时,有18个名额,让4个丁忧服满的人、2个开复应补的人、4个纳捐人,4个进士、4个举人抽签。
抽完签之后,吏部会颁发委任告敕,这样就可以愉快地去抽中的地方当知县了。
五、正途知县与异途知县
通过正途而来的知县,与通过异途而来的知县,虽然都是知县,但是受重视程度完全不一样。
正途出身的知县,一般是实授,名至实归的知县。异途出身的知县,一般是试授(试用期),试用三年,合格才能转正(汉官捐输者,试俸三年,试停未满,不准转升)。除此之外,正途知县在调动和升迁方面也更具有优势。
综上,知县是清政府中央政策的直接执行者,是与老百姓打交道的“亲民之官”,因此清王朝将其看作巩固统治的基础环节,清朝皇帝曾多次强调知县的重要性,对知县的选拔任用,设置了较高的门槛。知县虽小,但想要成为一名知县也并非易事!
古代的时候,每天早上,帝王就会把大臣召集起来开会。当然,帝王下面有那么多大臣,帝王是不可能将所有的大臣们都集中起来的,所以能够上早朝的必然是住在京城里面的官员才会机会去上早朝。能够上朝给帝王汇报工作的,官职不能太低,那些小官员是没有机会可以当面和帝王汇报工作的。至于什么样的等级才能当面和帝王汇报工作呢?每个朝代都是不一样的,像清朝就是只有三品以上的才能够上早期。
虽然说上早期是代表官职比较高,不过上早朝也是一件比较苦的差事。每天天还没有亮,大臣们就要出发了,他们先是要到宫门口等着,到了一定时辰才能够进去。他们进去也是不能够自己随意走动的,一般情况下,大家都要排着队,走进去。走路的时候还得注意了,不能有一些不雅的行为,比如吐痰等等。
等到了金銮殿,大臣们就按照一定的顺序站在殿下,等待帝王的到来。不过,有的帝王比较勤劳,他也有可能会先到大殿里面等大臣们来。等到所有人都到齐了之后,大臣们先一起高喊帝王万岁,然后呢,帝王和大臣们开始商量国家大事了。
不过,虽然一定官职的大臣们一定要去上早朝,不过一些大臣年龄太大,或者是身体不好的,有的帝王也会给与大臣们特殊的照顾,他可以让这些不适合上朝的大臣不用来上朝。
我们在古装剧里最经常见到的古代官员,就是知县。知县可以说是从古至今最苦逼的一个官职了,它两千多年来职权越变越低。秦始皇采用郡县制之后,县级地区的地方长官被称为''县令'',也就是后世的知县,当时的知县权力颇大,还可以直接面见秦始皇。
但是随着时间推移,知县在古代官职体系里地位不断下跌,到了明清时期直接变成了七品芝麻官,别说入京面圣了,他们想要上一趟京城都是难事。
更惨的是知县一朝接一朝逐渐变成芝麻小官,但它肩上的担子一代接一代地加重,别看电视剧里面的知县一个个趾高气昂神气十足,其实他们背地里有一大堆公事要忙,知县的经可不好念啊。
知县难处一:文官任武职,剿匪是难事
晚清时期地方治安状况非常差,广西的深山老林里广东的沙洲小岛里分布着数以十万记的流寇。这些流寇昼伏夜出,打家劫舍,一见到官兵就闻风而逃。由于流寇分布零散,而且在桂粤各地不断地流动,习惯大规模作战的八旗子弟很难逮到他们,久而久之八旗军们纷纷丧失了耐心,开始在剿匪途中划水,真正的剿匪任务落到了各受害县城的知县身上。
然而知县一般都是文官,许多书生寒窗苦读数十年考上进士,然后被分配到各地担任知县县丞,他们到任之前没有任何带兵作战的经验。但是自己治下的县城遭到流寇侵袭,知县们不得不管,所以他们只能硬着头皮上剿匪前线,因此晚清的知县是一个高危职业,那些手无缚鸡之力胸无点寸之兵的文人知县,很容易阵亡在剿匪第一线。
当然晚清的知县们也有一批打仗的好手,根据《清史稿·列传二百三十九》记载广东一个名叫史朴的知县就是“剿匪战神”:“粤省海盗久为患,朴航海往剿,降盗魁张十五仔等,尽散其党数千,有不受抚者剿平之。”
从记载可见史朴这个不沾水性的河北汉子,亲自坐着小船去攻打广东的海盗,结果击溃了一个数千人的海盗集团。像史朴这种靠剿匪闻名的知县不在少数,由于流寇们大多是脑筋僵硬之徒,所以清末知县驾轻就熟之后,一般都能把他们打得落花流水。对知县们来说,真正的难题是如何掌握剿匪的度,如果剿匪太过火伤及百姓,那知县的美名就会变成恶名。
清末知县陈兆棠就是一个典型的反面教材,陈兆棠在广西通过''清乡''行动,成功消灭了广西大部分的土匪,为他自己赢得了美名,但他到广东上任之后,变本加厉地进行''清乡'',在潮州''一日报诛三百人,郡中震怖''。陈兆棠后来的剿匪行动变成了苛政,导致民怨沸腾,陈兆棠本人也因此落得被杀示众的下场。
知县难处二:手下多且杂,管理难度大
明清两代的知县,身边都围着一大群下属,由于这些知县大部分都是空降的,所以他们对这批下属的掌控力很弱,如何管好这批下属,是摆在新任知县面前的一道难题。清代的知县一般拥有县丞和主簿两个副手,副手下面是吏户兵等六房,六房下面还有一众保长和甲长,总计下来清代一个县长要同时管二三十个下属。这些下属一旦犯了差池,黑锅立马就会扣到知县的头上。
清代的地方志《平和县志》记载:''保长践民至死,亲告于府,黄许桂(知县)为之失禄十斛。''
这段话的意思是,平和县里面有一个保长欺负老百姓,把那个老百姓踩死了,受害者的家人向知府告发此事,知县黄许桂的俸禄为此被削了十斛米。清代一个七品知县的俸禄是四十五两银四十五斛米,因为手下一个保长犯了错,黄许桂九分之一的年薪就没了。更可怕的是如果保长六房等等下属一窜通一气,先后搞事犯错,知县一整年的俸禄就别想要了。平和县县史上有一个不知名的知县,就是因此而调走。
当然有本事的知县,可以把这二三十个手下治理得听听话话。《平和县志》上记载,第三十任知县蓝世龙,虽然只主持平和县两年,但是他把这个刺头颇多的县衙门班底管得服服帖帖。万历年间由于财政紧张,平和县衙役的工资普遍缩水,这些衙役为了帮补家计,不得不做一些偷鸡摸狗的事情。蓝世龙知道此事后,立刻禁止衙役们私自下乡,但是有两个刺头不听话,偏要硬着头皮来到房间,结果他俩回去之后,被蓝世龙当面数落了一番,还遭遇到''闪电式炒鱿鱼'',不得不卷铺盖走人。
由于御下严厉办案公正,蓝世龙在平和县百姓心中的评价很高,他被调到河东之后,平和县的老百姓纷纷立生祠怀念他。明清时期像蓝世龙这种会管理下属的知县人数不少,但是其他大部分知县还在为如何御下而焦头烂额。
知县难处三:肩上担子重,自身亦难保
明太祖朱元璋曾经在一天之内批改上百本奏折,弄得自己头痛欲裂。知县的工作量当然比朱元璋要少的多,但是他们的工作难度不亚于皇帝朱元璋。明朝时期临近黄河流域的县城,几乎每两年就会遭受一次洪水,这些县城的知县几乎每两年就要筹备一次赈灾,但是明末财政拮据,赈灾需要的一半银两需要知县自己筹集。为了能够顺利渡过难关,许多知县只能唱黑脸,从富商乡绅手中索要赈灾资金,但此举风险极大,他们一不小心就会被这些地主弹劾。
除了赈灾防灾之外,御敌防敌也是知县的重要工作。明末崇祯年间,李自成揭竿而起,他率领的大顺军从黄河流域一直打到长江流域,对抗大顺军的明朝官兵只有孙传庭军、洪承畴军和卢象升军等几支,在这几支明军尚未布防的郡县,知府县令们只能自求多福。当时许多知县就因为不肯降敌,所以被李自成杀害。
根据《明史》记载,崇祯时期的慈溪知县刘振之,就曾经因为刚正不屈而亡于敌军之手:
''贼索印,不与,缚置雪中三日夜,(刘振之)骂不绝口,乱刃交下乃死。''
大顺军想要招降刘振之,故向他索取知县的官印,刘振之不给,于是大顺军就把他帮起来,晾在雪地里三天三夜,坚毅不屈的刘振之一直骂骂咧咧,怒气不打一处来的农民军遂将其乱刀处死。像刘振之这种因农民起义而遇害的知县,在《明史》中不下五十个。明末时期的知县许多都是书生,他们天天钻研理学心学,并不晓得带兵打仗,而明末农民起义军不同于土匪,他们有组织有战术,所以知县们和农民军作战往往一碰就败,以至于明末的知县群体里出现了''平日袖手谈心性,临危一死报君王''这种尴尬现象。
除了赈灾和御敌,征税也是知县工作的重要指标。崇祯年间知县要负责征收地方的辽饷、剿饷和练饷,它们主要用于充当明军军费。征收三饷对知县来说是一件很具挑战性的工作,如果征饷力度过重,超过老百姓的接受范围,老百姓们很容易会倒戈向李自成军,毕竟''闯王来了不纳粮。''除了这三项工作之外,知县还要负责审理县里的疑难杂案,负责指导农业生产,甚至负责安排三月三和五月五的妇女活动。
知县经难念,全因弊病深
从秦到清知县的工作一朝比一朝难做,知县们一代比一代疲惫。究其原因,还得归咎于封建制度的弊病逐渐暴露。随着资本主义萌芽发展和大航海时代的开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矛盾,例如中国人与外国殖民者之间的矛盾,资本主义商业和农业劳动力分配的矛盾,外国商品涌入与本国商品销售的矛盾。由于明清时期封建制度已经僵化,无法另设机构处理这些矛盾,导致它们一直囤积在民间,所以知县的工作越来越多,担子越来越大。
总结
新中国完全废除封建社会的官职结构,''知县''一词也完全成为历史的尘埃。其实对于知县们来说,职位被废除反而是一种解脱,因为在清末时期他们平时看似风光,但实际上每天都得工作到半夜。而且随着社会环境不断变化,知县这一职位已经不再符合历史的要求,它被废除也在情理之中。
知县一职虽然已经不复存在,但是从秦朝到清朝,两千多年来数以十万计的知县,为我们留下了不少卷宗和日志,里面包含大量有关管理、审案和用人的智慧,这是知县们留给后人的珍贵礼物,现代许多管理学的专家教授,都在向历史上的知县们取经呢。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58744.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李渊晚年生活是怎样的丧失亲情与权力
下一篇: 揭秘,姜子牙后人齐哀公为何被周王烹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