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秦国最丢脸的一场战争,几十万大军打不过几万人

揭秘历史故事 2023-06-12 05:58:14

秦国最丢脸的一场战争,几十万大军打不过几万人

秦国的故事大家了解吗?今天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

战国(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是中国历史上继春秋之后的时期。经过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的旷日持久的争霸战争,周朝境内的诸侯国数量大大减少,也即大部分弱小的诸侯国,基本上都被周边的大国兼并了。到了春秋末期,魏赵韩三家联手消灭智氏,并在战国初期瓜分了晋国,成为魏国、韩国、赵国这三个诸侯国。与此同时,田氏代齐的发生,促使战国七雄的局面得以形成,也即秦国、齐国、韩国、魏国、赵国、楚国、燕国七雄并列。在战国七雄中,虽然秦国是公认的最强大的诸侯国,但是,秦国的强大,也是商鞅变法之后才实现的。

在商鞅变法之前,也即战国初期,秦国则是战国七雄中相对弱小的诸侯国。比如秦国的河西之地,就被旁边的魏国占据了。为了夺回被魏国占据的河西之战,秦国和魏国展开了多次较量。然而,最终的结果却是秦国胜少败多。于是,周安王十三年(公元前389年),秦惠公见河西难下,下令举全国之力调集超过50万秦军,大举进攻秦国东进道路上的重要城邑阴晋。在此基础上,秦国最屈辱的一场战役——阴晋之战正式曝光了。

首先,在战国初期,魏文侯率先在魏国推行了“李悝变法”。经过李悝变法之后,魏国的整体实力超过了战国七雄的其他诸侯国。于是,魏国决定攻打旁边的秦国,以此扩大自身的疆域。周威烈王七年(公元前419年),魏文侯渡过黄河在河西筑少梁城。周威烈王十七年(公元前409年)魏文侯伐秦城临晋、元里,秦国堑洛,城重泉。周威烈王十八年(公元前408年)魏文侯西攻秦至郑,而还筑雒阴、郃阳二城。在魏国的不断进攻之下,秦国失去了河西之地。秦国为了夺回河西失地,于周安王元年(公元前401年)秦简公伐魏至阳孤,但是被魏国击败。

周安王十二年(公元前390年)秦惠公与魏国战于武城(今陕西华县东),秦国矢志不渝企图夺回河西故地,魏国将士则严防死守力图遏制秦军复仇,这成为阴晋之战爆发的重要历史背景。周安王十三年(公元前389年),秦惠公认为小打小闹的,很难从魏国手中夺回河西之地。因此,秦惠公这位君主下令举全国之力,组成了一支50万人的大军,从而大举进攻秦国东进道路上的重要城邑阴晋。在阴晋之战中,秦军在阴晋城外布下营垒,形势可谓危急。

在得知这一消息后,吴起请魏武侯派5万名没有立过功的人作为步兵,由自己亲自率领反击秦军。魏武侯同意,并加派战车500乘、骑兵3000人。值得注意的是,吴起的这5万大军虽然没有立过什么战功,但是,他们都是吴起一手训练的魏武卒。而就魏武卒来说,无疑是战国时期最精锐的部队之一。“魏武卒”是吴起训练的精锐步兵。吴起当年训练魏武卒,“魏之武卒,衣三属之甲,操十二石之弩,负矢五十,置戈其上,冠胄带剑,赢三日之粮,日中而趋百里。中试则复其户。士兵披三重甲(内外三层防护服或者就是重甲的别称),持戈配剑,操12石之弩,负矢囊内装弩箭50枝,携三日口粮,半天能走一百里(荀子议兵篇)。

虽然魏武卒的训练很艰苦和选拔标准非常挑剔,不过一旦成为武卒就能享受优厚待遇。并且,对于魏武卒来说,一旦立下战功的话,将会获得极高的封赏。一定程度上,商鞅变法中的“军功授爵”制度,显然有对魏武卒的借鉴。在此基础上,面对秦国的50万大军,5万魏武卒没有畏惧,反而认为这是立下战功,从而获得封赏的机会。换而言之,在阴晋之战中,魏国将士的士气是非常高昂,这成为他们能够以少胜多的重要原因。

在秦军发动大举进攻前夕,吴起获得情报判断出秦军声势浩大表象下虚弱的军力,于是决心率军一战击溃秦军。在此背景下,吴起作为魏武卒的主帅,向魏武卒发布命令说:诸位都应当跟我一起去同敌作战,无论车兵、骑兵和步兵,“若车不得车,骑不得骑,徒不得徒,虽破军皆无功”(《吴子·励士》)。然后,吴起率领魏军在阴晋向秦军发起反击。在不少历史学者看来,在魏国大军的人数虽然只有5万人,也即约为秦军数量的十分之一。但是,这5万大军全是装备精良的魏武卒。

与此相对应的是,秦国虽然调集了50万大军,不过,这里面的大部分士兵,都是刚刚被征召到战场上的,也即没有经过长期的训练,更没有精锐的装备。因此,秦军面对强大的魏军无力抵抗,被魏武卒反复冲杀多次击穿军阵,促使50万秦军大败而逃。由此,对于阴晋之战来说,和历史上的井陉之战、巨鹿之战、赤壁之战、官渡之战、淝水之战等战役一样,都是以少胜多的经典战役。而对于秦国来说,阴晋之战自然成为其历史上最屈辱的一场战役了,让本就弱小的秦国再次遭受重创。

最后,总的来说,此战,虽然秦军人多势众却严重缺乏装备和必要的训练,并且在士气上也比不上魏武卒。秦军主力的数千乘战车无法挽救几十万秦人士卒被击溃的危局,在吴起率领的士气高昂装备精良的魏武卒面前,人数众多却毫无战斗力的秦军被一举击溃。就这场战役来说,自然也成为吴起这位名将的巅峰之战了。在阴晋之战后,魏国不但确保了自己对河西之地的占据,同时也引发了“诸侯卑秦”的结果,使秦国上下深以为耻。五年后,秦国发动兵变废秦出子迎立秦灵公太子嬴师隰为秦献公,秦国由此展开对魏国的一系列反击战争,直至秦献公二十三年(公元前362年)秦军终于夺取少梁城,俘虏公叔痤。

对此,在笔者看来,俗语有云“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虽然在阴晋之战中,秦国损失惨重,不过,这一刺激到了秦国上下,促使秦国在之后勇于求变,并进行了“商鞅变法”。对于秦孝公这位君主来说,正是不愿意继续被其他诸侯国瞧不起,从而破除一切阻力,支持商鞅在秦国推行了最为彻底的变法。在商鞅变法后,秦国不仅重创了魏国,还因此成为战国中后期最强大的诸侯国。而这,无疑让我们更加深刻明白“知耻而后勇”这一道理了。对此,你怎么看呢?

魏武侯派遣五万魏军,大败秦国五十万,请问这场战役叫做什么名字

魏武侯派遣五万魏军,大败秦国五十万,这场战役叫做阴晋之战

阴晋之战发生于前389年,秦国起兵50万讨伐魏国西河郡,被郡守吴起以少胜多击败秦军的著名战争。

魏国与秦国为争夺关中河西(今山西、陕西两省间黄河南段以西地区)地区时常发生战争。前409年至前408年,魏文侯以吴起为大将,率兵攻打秦国,夺取了临晋(今陕西省大荔县东南)、元里(今陕西省澄城县南)、洛阴(今陕西省大荔县西南)、郃阳(今陕西省合阳县东南)等五城,长躯直入至郑(今陕西省华县)。而秦国只能退守至洛水,沿河修建防御工事,并筑重泉城(今陕西蒲城县东南)加以防守。魏国占有全部的河西地区,并在此设立西河郡。经由翟璜推荐,由吴起担任西河郡守。

魏国占有河西地区后,成为秦国东进的心腹大患,此后秦国多次进攻该地区,但都以失败而告终。

施行此法三年后,秦国于前389年再次调集五十万大军大举进攻西河郡,数万魏军立即不待命令自行穿戴甲胄要求作战。吴起请魏武侯派他率领五万名没有立过功的士兵反击秦军。武侯同意并加派战车五百乘、骑兵三千人。作战前一日,吴起命令三军:“诸吏士当从受敌车骑与徒。若车不得车,骑不得骑,徒不得徒,虽破军皆无功。”。翌日,秦魏两军于阴晋大战,因魏军士气高昂、将士用命,终于以五万魏军打败五十万秦军,成功保住河西。

灭六国就是最难的?百越才是真的硬骨头,秦始皇派50万大军都败了吗?

"王翦大破荆军。岁余,虏荆王负刍,竟平荆地为郡县。因南征百越之君。"

这段话出自《史记?白起王翦列传》卷七十三,所谓荆地,是指当时最后一个被秦国消灭的楚国。因为秦始皇的父亲庄襄王曾经改名为楚,秦始皇为了避讳,就将楚国叫做"荆"。

在秦国灭楚之后,才将触手伸到"百越"之地。这个"百越"本来是春秋晚期的越国,主要在现在的广东,广西地区,这些人的生活习俗和文化都和中原人有很大的不同。虽然越国曾经被楚国征服,但是楚国也并没有能力直接管辖他们,只是作为一种藩属国的形式存在。

在楚国覆灭以后,根据《绝越书》记载:

"秦始皇并楚,百越叛去。"

这些百越各族纷纷自立,这在秦始皇看来是一个相当大的祸患。虽然这地方史称"蛮荒之地",可如果放任这些越人自立,他们有可能结合形成更大的部族,成为一支对秦朝不利的力量。

在征讨百越的时候,因为当时他们居住分散,秦王派遣大将屠睢为主将,征集了50万大军。将兵力分为五路南下,进攻百越。

"乃使尉屠睢发卒五十万,为五军,一军塞镡城之岭,一军守九疑之塞,一军处番禺之都,一军守南野之界,一军结余干之水。"

其中一路由今江西向东进发,攻取东瓯和闽越,这主要在现在的福建境内。这一路相对顺利,出兵当年就平定了。而其他四路都遭遇了很大的打击。尤其是位于今天广西的"西瓯",这地方群山峻岭,到处是山林野兽,除了居住已久的土著居民,秦军很难找到方向。

再加上交通不便,运输很难及时送到,尽管秦军已经用尽全力,仍然僵持不下。公元前218年,西瓯军对秦军发出反击,秦军伤亡惨烈,"伏尸流血数百万"

因为当时的主将屠睢见许久战争没有进展,心情十分焦急,于是杀红了眼,甚至滥杀无辜,引起了当地居民的反感,不久被暗杀,秦军的粮道也被百越军给毁了。秦和百越的这次战争,秦可以说伤亡惨重。

"当是时,秦祸北构於胡,南挂於越,宿兵无用之地,进而不得退。"

《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

屠睢战死的消息很快就传到了秦始皇那里,这让秦始皇震怒,一个小小的蛮荒之地,动用五十万大军,居然死伤惨重,这也让始皇开始意识到这些越人的强大,如果任由他们发展下去,只会给秦国带来更大的威胁。

此时也正是秦国刚刚灭亡六国的时候,秦国已经没有其他的敌人了,百越可以说是当时秦国的唯一目标。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始皇下了很大力气,首先,要解决这五十万人的粮草问题。

官员史禄给出了一个绝妙的主意,既然陆路不通,咱们就走水路吧。他提出可以在湘水和漓水之间修建一个渠道,然后只用顺着渠道运粮,岭南大军的粮草就一定能解决。

这让秦始皇很高兴,于是史禄征调了十万军官和农夫,开凿水渠,这个渠修了五年的时间,终于能够让粮船顺江而下,粮草问题终于解决。这条渠被称为"灵渠"这一次,秦王的大军终于势不可挡,一举将岭南拿下。

"三十三年(前214),发诸尝逋亡人、赘壻、贾人略取陆梁地,为桂林、象郡、南海,以适遣戍。"

《史记?秦始皇本纪》卷六

这一战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一场战争,史称"秦瓯之战"。这场战争最关键的取胜条件,是这条神奇的"灵渠",这条灵渠可以说是中原文明传入岭南的重要渠道,成为了孕育中华民族之灵的湘漓走廊。连通了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实现了南北航运的畅通。

这条灵渠的建造并不容易,动用了十万大军还耗费了五年的时间。既然百越人这么难对付,秦始皇为什么非要对付他不可呢?像当年的楚国一样,当成附属领地处理不也很好吗?

贾谊在《过秦论》里评价秦王为:

"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

也就是说秦始皇的欲望远远不止中原地区,他是一个很有野心的人,不达目的绝不罢休。就是费了再多的钱财,再多的人力物力,为了实现自己的欲望他也在所不惜,他根本不把人民的利益放在前面。这也是后来为什么秦政权到了二代就被推翻的原因。

不过始皇修建灵渠,终究是将岭南这个当时的"蛮荒之地"并入中国版图。在秦始皇去世以后,这些岭南人建立了南越国,当时驻守岭南的秦国军官赵佗将先进的中原文明带进了岭南,越人逐渐改变了野蛮的习俗,渐渐被汉人所同化。

直到汉武帝时期,汉军大举进攻南越国,并将之灭亡。从此以后,岭南各郡彻底并入华夏版图,从此再未分割过。现今我们可以看到,这片"蛮荒之地",变成了我国沿海最重要的经济发展区,为我国的经济做出了重要贡献。

可以看出,骁勇善战,智勇双全的岭南人当年成功的拖垮了秦国,现在还是能够发挥出自己的优势。秦始皇的征服欲没能成功,反倒给后世招来了祸患。

难怪太史公说,"秦王怀念贪鄙之心,行自奋之智,不信功臣,不亲士民,废王道,立私权,禁文书而酷法,先诈力而后仁义,以暴虐为天下始。"

所谓"以史为鉴",读历史,能够开阔人的心胸,扩大人的眼界。尤其是像《史记》这样的经典作品,更是值得细细品味,其中的历史故事和教训都是值得我们深思的。今天给大家推荐这本《史记》是精装的正版原著,一套6本,盒子上下是用布包起来的,长期存放在书架上不易磨损,字迹印刷清晰,绝没有漏印现象,作为一名历史爱好者,是必须要入手的。

当年秦朝的三十万人是怎样击败匈奴,夺得河套地区的

说到对战匈奴,主要是因为在春秋战国,华夏纷争之时,在北部草原的少数民族逐渐统一,并南下河套,对华夏民族产生了威胁。在秦统一之前,据有河套地区的赵国和与匈奴接壤的燕国、秦国都曾经对战过匈奴。这个时候,匈奴刚刚从野人进化过来,武器装备极其低劣,主要以抢东西为目的,抢完就走。三国对此不胜其烦,但也无可奈何,所以才各自修了长城用以防范。

到了秦统一六国之后,匈奴与中原接触的时间日久,武器装备得到增强,威胁日大,尤其在这个时候趁秦国统一六国之机完全占领了河套,将河套地区视为了它们的牧马场,严重威胁云中、雁门和上郡等重镇,这三个重镇以南是平原,直指咸阳。统一六国之后的秦始皇开始着手于对战匈奴,这次对战是从公元前220年开始准备的。
首先在这一年,秦始皇匆匆北巡陇西和北地等重镇,由上郡返回咸阳,同时特设黄、陲、琅琊三大粮仓作为后援。蒙恬受命驻守上郡,为对战匈奴总结经验。
公元前214年,蒙恬统帅主力军由上郡北出长城攻其东;杨翁子率偏师由肖关出长城攻其西。匈奴由于准备不足,不敌秦军强大的攻击力,纷纷溃败。秦遂尽取黄河以南的土地,置24县。迁万户于河套,实行屯田。
之所以史书上没有详细的记载,原因很简单,因为这场战争是压倒性的战争。首先秦兵三十万,这三十万是统一六国时的军队,能征善战(不是披上军装农夫)。这次战争的目的也很明显,旨在收复黄河以南地区,没有打到黄河以北,其作战方式是偷袭合围,不是约定好的兵对兵、将对将。而当时匈奴人口一共一百多万,全族能参战的兵员是三十万,但是我们知道匈奴人的老巢毕竟在蒙古草原,跨过黄河到黄河以南的毕竟只是一部分。
此外秦兵的武器装备远胜于匈奴。匈奴的装备,此时的匈奴还没有掌握冶铁炼铜技术,他们的铁制品是从咱们这买过去的,数量很少,古代对这个有限制。所以他们的箭簇是用骨头磨制而成,铁器太奢侈。但骨头做的箭簇很难穿透秦兵的铠甲,他们对秦兵最有杀伤性的武器是刀,但只有贵族才能装备,至于身上穿的,基本上是动物的皮制品。再看一下秦兵的装备,首先秦朝的弩,射程八百米,比现在手枪还远,拥有瞄准系统。骑兵统一配备的是弓箭,所以秦骑兵作战时一手牵马疆,一手作提弓状。小者射程为150米,大者可达900米(匈奴人绝对达不到这个规模)。车兵(即古代的装甲兵),既持子、戈,同时“亦备有弓箭”。近战武器是长柄的戈、矛、戟、短柄的弯刀和剑,都是铁制品。铠甲是用金属札叶制成的合甲,每个士兵都有配备,可见造工不是很贵,但这项绝技失传,到了明朝的时候,普通士兵基本上没什么铠甲,多为纸浆甲或皮甲,将军穿的铁甲很笨重而且造价昂贵。
战术,匈奴人一般是一哄而上,秦兵成方队(看过电视剧的都知道,所以古代的兵称之为军队),作战时,先用弩车扫射(力道很大,能穿入土城墙,打乱敌军队形),然后步兵弓箭手仰射(不是用手射的,而是士兵卧倒,两只手拉箭,用脚蹬弓),所以秦兵射箭的时候有一个特点,就是不用瞄准,将箭射出去就行,几万人同时射箭,天空密密麻麻,如乌云遮天,其效果可想而知。然后是长枪兵,戈矛平放,排好队伍,跑步向前挺进。骑兵由两翼包抄,散射。这种情况下,匈奴人只有跑的份。因为就单兵作战能力,匈奴人也差秦兵很远,匈奴兵毕竟是业余,装备水平又很差,秦兵是专业的。其实,史书上记载的最早大规模与匈奴作战的是赵国的李牧,率十七万兵与匈奴战于河套,大败匈奴十五万骑,令匈奴十年不敢犯边。而这个时候的赵国是被秦国压着打的,这种情况下赵国尚能大败匈奴,秦国就更不用说了。
至于说‘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南下指的就是南下黄河。其实道理很简单,因为秦朝在灭亡的时候,戍守长城的士兵还有十五万,统将是王翦的孙子王离,是秦朝主力军之一------蒙家军。之前,秦始皇逝世的时候,即秦朝灭亡前三年,戍守长城的大将是蒙恬,统兵三十万。那你就要想一想了,这个地方有三十万的秦兵,还有谁敢到这个地方牧马,那不找死。匈奴人也不可能每次到这个地方牧马还要用几十万大军一起陪着,至少三十万是不够的。而秦朝是喜欢杀人的,尤其士兵,按头颅记功,所以秦兵眼巴巴的等着匈奴人来,匈奴人自然不可能傻乎乎的来触这个霉头。
不过,后来秦兵调走之后,匈奴人不就来了,所以才有了汉高祖被围白登的故事,这一年在公元前201年末,200年初。原因是什么呢?就是秦兵撤离长城之后,匈奴人看到有机可成,就渡过了黄河到了河套,也就是侵占了咱们的地盘。而汉高祖这一年用阴谋降服了韩信,将韩信抓到了长安,贬为了淮阴侯。当时就有传言,说整个汉朝只有韩信会打仗,贬他不祥,而一次他在和韩信喝酒的过程中问韩信自己能带多少兵,韩信说他最多能带十万人。汉高祖就不高兴,他以为自己打仗也很牛,所以就偏偏带了三十二万人去征讨匈奴,结果可想而知。原因有五,一,此时的匈奴已不是秦朝时期的匈奴,因为他也出了个枭雄式的人物,冒顿。他不但统一了匈奴,还兼并了楼兰、月氏、丁零、浑庾、屈射、鬲昆、薪犁,楼兰和月氏是古国,能造兵器,所以匈奴兵已经鸟枪换炮了。其二,匈奴兵多于汉兵,高达四十多万,且都是骑兵。其三,刘邦轻敌,另外自身能力有限。仗还没打,士兵们已经乱了。时间也没选对,选在了入冬,汉人是不耐寒的,所以打之前许多兵已经冻伤。其四,叛乱。尤其是韩王信叛汉投匈奴。所以这一仗被围在了白登。其五、汉兵的组成不一,一部分是正规军,但多数是抓来的壮丁或刑徒。将军方面,能独挡一面的都被刘邦干掉了,剩下的樊哙、夏侯婴等人年纪已经很大了。
但,从这一仗也看出了匈奴的战斗力,还不是想想中的那么强大。四十多万大军围困白登七天七夜而没有攻进去,城内的情况呢?断粮四五日,冻掉手指的十之二三(那个时候冬天比现在冷多了)。后来用陈平的计贿赂匈奴阏氏(皇后),汉军得以逃脱。这个显然不实,冒顿是匈奴千年一遇的政治家,怎么可能上这个当。其主要原因还是攻不下来,刚好陈平的计谋给了他一个台阶下,索性放了刘邦。
匈奴兵之所以强悍,主要在于和亲的这几十年,匈奴与汉互通友好,学会了冶铁技术,学会了汉人总结了几千年才得出的兵法,再加之他们是游牧民族先天的优势,所以渐渐赶超汉军。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5862.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