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晚清时期,水师在战争中发挥的重要性越来越大。在很大程度上,曾国藩、曾国荃统领的湘军,之所以能够攻破太平天国都城天京,是因为湘军水师控制了长江中下游,将天京困成了一座孤岛。
正因为此,湘军水师统领得到了清廷的重用。杨岳斌、彭玉麟均官至总督,成为位高权重的封疆大吏。
那么,为什么英勇善战的太平军,不打造一支强大的水师部队呢?
其实,太平军最初有一支水师部队。
太平军以陆师起家,擅长陆战。1852年12月,当太平军攻克了位于洞庭湖边的益阳和岳州后,获得了大批船只。东王杨秀清任命祁阳县木材商唐正财为典水匠,利用这些船只组建了一支水师部队,分为前、后、左、右、中五军,总计2万余人。
在1855年之前,太平军水师与湘军水师在长江沿岸进行拉锯战。由于湘军水师船只少,经验不足,屡吃败仗。在靖港水战和湖口之战中,湘军主帅曾国藩两吃败仗,羞愧得差点自杀殉国。那时候,太平军水师占据了长江中游地带的控制权。
可是,随着湘军水师的日益壮大,太平军水师逐渐丧失对长江中下游的控制权。1863年11月10日,戈登率洋枪队“常胜军”进攻苏州时,唐正财奉命率部驰援,在无锡梅村太湖的战斗中不幸中弹战死。至此,太平军水师彻底解体,黯然退场。
太平军水师被后来居上的湘军水师干掉,既是造化弄人,也是历史必然。太平天国的统帅们,根本就没有把水师当作一支独立的作战部队来打造。
按照太平天国给水师的定位来看,太平军水师只是负责江河作战的保障任务,协助陆师作战。这就意味着,太平天国不会在水师上投入更多的资源,来购买、建造舰船,配备新式武器,训练水师队伍。太平军水师只好使用民用船只,改造成战船,武器简陋不堪。所招募的水师队伍,多数只能驾驭船只,不懂得如何与敌人进行水战。
打仗少不了磨损。太平军水师缺乏后勤保障,船只打坏一只,就减少一只,没有补充。
太平天国为什么不将水师作为一支独立作战部队来打造?一方面固然是因为洪秀全、杨秋秋为首的领导层缺乏战略眼光,看不到水师部队蕴含的巨大潜力;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太平军中缺少精通水战的将帅之才。
太平天国名将罗大纲,在投身太平军之前,就是一名精通水战的艇军首领,“往来茭塘一带,出没无常”。可是,罗大纲到了太平军后,没有担任水师统帅,而是另有所用。担任水师将领的唐正财,虽然熟悉水性,精通船务,但却不懂行军作战,也不懂如何操练部队。
然而,就算太平天国有心打造水师部队,而且拥有专业的水师将领,就能够训练出一支能够与湘军水师抗衡的水师部队吗?
不存在的。
随着热兵器时代的到来,打造水师成为一件很“烧钱”的事情,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当年,李鸿章奉命组建北洋水师,每年都要耗费400万两银子,让国家财力相当紧张。太平天国能与清廷相比?
太平天国运动发展迅速,在短短2年之内就从西南边陲打到了长江沿岸,定都天京,并派遣一支北伐军威胁到京畿重地。可是,太平天国“打一枪换一个地方”,没有建立稳固的根据地,所拥有的地盘非常有限,能够调动的资源,远远不能与清廷相比。在资源不多的情况下,太平天国只能将财力尽可能地向陆师倾斜,水师就变成了“随缘”的状况。
相比之下,清廷就非常重视水师的作用。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等将领都舍得花钱投入到水师建设上。就以曾国藩的湘军而言,在湖南、江西等地拥有造船厂,可以制造、维修各种类型的船舶。这些造船厂制造的船舶,当然远远不能跟英国、法国、德国等西方列强的近代舰船相提并论,但与太平军水师那些由民船改造的陈旧船只相比,仍然具备压倒性优势。
在太平军的领导层里面,石达开是一位具有战略眼光的将领。他很早就注意到水师的重要性,在1855年湖口之战后,石达开启动了一项造船的计划。
可是,一年后,天京事变爆发。石达开被迫率部出走,造船计划无疾而终。
曾国荃是曾国藩的亲弟弟,排行第九被称为“曾九”,他用兵善于围点打援,喜欢步步结营,打阵地战,因此他又被称为“曾铁桶”。
他率领的军队最初只有三千人,都是老家湖南湘乡的壮勇。公元1856年,湘军救援江西吉安时组建了这支军队,所以这支军队被称为“吉字营”,这支军队是曾国藩直属的精锐部队。
景德镇之战,吉字营三战三捷,大破太平军。
安庆之战,吉字营血战太平军英王陈玉成,击退陈玉成数次,终于全歼太平军守军。
吉字营在战争中不断膨胀了,到了1864年的天京之战,曾国荃部队已经下辖五万之众,坐拥湘军近半精华。
吉字营中出现了一大批湘军悍将,最著名的有十二个人,比如李臣典、朱洪章、刘连捷、罗逢元等人,被称为曾国荃麾下十二大将。
天京之战湘军围点打援,太平军忠王李秀成六十万大军硬是攻不破吉字营两万人的营垒,这一仗打的惊天动地,惨烈无比。
吉字营作为湘军精锐,装备最精良,补给最充足。
吉字营不仅有各种热火器如抬枪,还有各种火炮,威力很大,又有善于挖掘的工兵,是破城的利器。
安庆之战他们就是依靠八百杆抬枪和火炮挡住了陈玉成。
不仅如此,吉字营后期作战一直依靠长江,湘军水师一直是他们的后援,所以吉字营始终能保持足额的兵源和充足的补给。
天京之战最残酷的阶段,湘军水师源源不断的为吉字营运送兵源和弹药,没有水师支援,吉字营想破天京也不容易。
吉字营骁勇善战,但同时也凶残无比,天京大屠杀的主力就是吉字营。
整整七天七夜,吉字营将太平天国首都军民全部屠杀,同时抢走了几乎所有的金银财宝,当时无数船只载着金银财宝逆着长江被运往湖南。
不仅如此,湘军在天京烧杀淫掠,无恶不作,男女老幼无一幸免。
当时的传教士记载的文献中,说湘军到处凌迟俘虏,斩杀平民,掠夺财物,强奸妇女,罪恶滔天,罄竹难书。吉字营大将李臣典就是因为连续强奸太平军被俘妇女虚脱而死。
临走前,天京城被湘军一把火付之一炬,火光冲天,数日不绝,宫殿楼阁全部化为乌有。
平定太平天国后,曾国荃率领部队北上镇压捻军,他无法适应捻军的流动作战,作战无功被满清贬职了。
1863年12月,李鸿章宴会上诛杀郜永宽等8大悍将,并屠杀苏州城内4万已经投降的太平军将士,此为“苏州杀降”事件。起初,戈登很恼火,拿着手枪去找李鸿章单挑,坚决捍卫信誉。谁知,戈登得到李鸿章托赫德送来的7万银元后,不但没了怒气,还答应帮助淮军征讨常州,继续合作。
李鸿章寻找“洋枪队”首领戈登合作,并达协议:“两粤老贼数千,骁勇善战,城破后,斩尽杀绝”,还写入《常州合围折》,上奏清朝。李鸿章为何要杀光两广籍太平军呢?原因很简单,两广籍老兵骁勇善战,战斗力强大、战斗意志坚定,给淮军造成巨大伤亡。常州保卫战时,护王陈坤书麾下3000老兵,给予淮军重大杀伤,战斗很激烈。
1863年12月15日,李鸿章兵分两路,横扫苏南各地。其中,李鹤章、刘铭传为西路,直奔常州城下;程学启、李朝斌率陆军、水师,进攻吴江平望镇,并越境攻打浙江湖州,与左宗棠争夺胜利果实。此外,戈登从太仓出发,率“洋枪队”4000余人,杀向战场。
24日,刘铭传率5000兵马攻打常州东北门外营垒,遭太平军反击。陈坤书派4000兵马绕道而出,攻击淮军大营,迫使刘铭传回援,赢得第一局胜利。但是,淮军刘铭传部装备有从西洋购买的开花大炮,火力十分强大,陈坤书压力可不小。
27日,刘铭传再次发动进攻,利用开花大炮摧毁太平军防御工事,连破东北门外营垒十余座。接着,郭松林、张树声、周盛波抵达战场,攻破西门外营垒,截断了常州与丹阳之间的联系,一步步缩小包围圈。
西门外营垒陷落,常州联系丹阳之渠道被截断,太平军无法向城内运输粮食。陈坤书向天京发出求援信,希望洪秀全能派兵前来,内外夹击淮军。为此,洪秀全派章王林绍璋、忠二殿下李容发、列王林彩新等率2万兵马增援常州,攻打西面奔牛镇,试图打通粮道。
1864年1月7日,太平军增援部队杀向奔袭,扎营数十座,直接向淮军郭松林部发动猛烈进攻。李容发,李秀成养子,刚20岁出头,打仗十分勇猛。交战时,李容发率2000兵马绕道淮军侧后,发起突然进攻,郭松林被击败,淮军死伤千余人。
击败郭松林,李容发乘机夺取石桥湾、罗墅湾、孟河汛等战略要地。9日,刘铭传部投入战斗,与李容发激烈厮杀。此时,林绍璋稍遇挫折便退出战场,致使太平军阵脚大乱,被淮军反杀,损失四千余人。
无法在西面打开局面,李容发改变作战方案,直接率军攻打常熟,威胁淮军腹地,迫使李鸿章回援。常熟有危险,无锡、江阴等地震动,李鸿章只好让程学启、杨鼎勋、潘鼎新等率8000兵马去救援,阻止太平军杀向腹地。
为了在常熟打开局面,忠王李秀成派出太平军唯一一艘利用民船改装而来的战舰——“飞而复来”号增援常熟,与淮军水师作战。交战中,“飞而复来”后凭借相对厚重之装甲、密集火力,猛攻淮军木制战船,摧毁数十艘,淮军水师伤亡一千余。
不久,李鸿章派李鹤章前来督师,集中数百门火炮,狂轰“飞而复来”号。淮军再次伤亡2000余人,终于摧毁了这艘战舰。李荣发没了战舰支援,又受淮军水陆夹击,无法继续作战,只好撤出战场,率兵返回句容。
奔袭常熟计划落空,淮军再次聚集重兵围攻常州。4月初,刘铭传、张树声、周盛波全部摧毁常州城外营垒,截断了城内外所有联系渠道,常州保卫战进入城防阶段。但是,陈坤书还是不放弃,他继续坚守,等待援军再次到来。
4月16日,陈坤书率1000老兵悄悄出城,偷袭刘铭传大营,双方爆发战斗。两广老兵彪悍无比,淮军猝不及防,仓促应战,被斩杀数百人。刘铭传毕竟是名将,遭受太平军围攻,并未惊慌失措,很快就稳住阵脚。不久,郭松林、张树声杀到,陈坤书撤退。
太平军主动偷袭,李鸿章非常恼火,下令淮军猛攻常州。由于开花大炮数量有限,李鸿章为了早日拿下城池,再次托人送去5万两银子,希望戈登全力以赴,能亲临第一线作战,炸毁常州城墙。有了白花花银子,戈登不再小打小闹,不当吃瓜群众。
4月26日,李鸿章亲自督阵,攻打北门;戈登率“洋枪队”,攻打南门,利用百余门开花大炮摧毁太平军防御工事。连续攻击两天,南门被“洋枪队”炸出数十丈宽大洞,陈坤书急忙率两广老兵前往堵截,用洋枪射击冲锋敌军,并修补城墙,总算有惊无险。
5月11日,戈登“洋枪队”再一次轰破城墙,陈坤书率部奋力反击,阻止敌军入城。不幸的是,刘铭传、周盛波率淮军来增援戈登,凭借绝对优势兵力冲进常州。此时,陈坤书还是不放弃,他率两广老兵与淮军进行巷战,利用城内防御工事杀伤敌军。
战斗最后,陈坤书退守护王府,继续抵抗,绝不投降。周盛波率兵包围王府,并亲自冲进去追杀,双方展开激烈厮杀,王府血流成河。然而,大势已去,陈坤书奋勇拼杀,终究挽救不了局面;两广老兵几乎全部战死,陈坤书被俘虏,凌迟处死。
此次常州保卫战,前后5个月,打得十分激烈。陈坤书是条汉子,与淮军血战到底,意志力相当坚定;麾下两广籍老兵战斗力也很强,给淮军极大杀伤,也付出巨大代价。淮军呢?此时战斗力不容小觑。
此战,刘铭传、周盛波表现都很抢眼,绝对的悍将。31年后,周盛波麾下大将卫汝贵不战而逃,与叶志超狂奔五百里,被清朝处死。
参考书目:《太平天国战争全史》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5847.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