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是一部耐人寻味的小说,第一次看,也许你会被书中细腻的人物刻画所吸引;第二次看,也许你会为悲凉的结局而叹息;可是到了第三次,你也许会发现“不一样”的东西。金圣叹对水浒的剖析无疑是十分深刻的,虽说他以一种更加直白的手法揭露了梁山好汉的真面目,但这就是事实,梁山上的每个人都不是易于之辈,否则的话,他们也不会聚在一起。
众所周知,梁山共有3任老大,第一任首领王伦,与柴进的关系不一般,一般可视为柴进最后的退路。不过,王伦的心胸却过于狭隘,手段也过于拙劣,他屡屡排外自保的做法引起了晁盖一行人的不满。于是,吴用巧施“激将法”,便引诱林冲火并了王伦,在那之后,他又以势相压,迫使林冲奉晁盖为梁山之主。自此,晁盖竖起了招贤纳士的大旗,他号召江湖上各路好汉,共同聚义梁山。
看到这,相信大家都热血沸腾的,不出意外的话,相信梁山一定会迅速发展壮大,过上逍遥快活的日子。然而,晁盖的性格缺陷却成了梁山在前进道路上最大的一个绊脚石,虽说他是个仁厚的兄长,但不是个靠谱的领导。说白了,晁盖就是个乡下人,他直爽、厚道、讲义气,乃是一个十足的江湖草莽形象。可是,这样的出身,也同样注定他的格局不大,坐吃山空,死守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最终只有死路一条。
晁盖的想法很单纯,也很“可爱”,他恨贪官,所以劫走了生辰纲,他认为劫走不义之财就是做善事,为天下百姓造福。当上梁山老大之后,晁盖又立下了“只劫财不害命”的规矩,他不想滥杀不顾,只想让兄弟们吃饱穿暖。可是,在他领导下的梁山,充其量是个比二龙山稍大一点的山寨而已,若一直停留在现有阶段,迟早会被官府剿灭。
其次,晁盖对身边人没有戒备之心。晁盖带人劫了江州法场之后,宋江性子中“唯我独尊”的一面露了出来,此次梁山几乎倾囊而出,最安全的做法,就是速战速决,尽快返回山上。然而,宋江却决意报仇,他要杀掉黄文炳,消除心头之恨。于是,他和晁盖起了争执,他不但说晁盖日后报仇的想法是“痴想”,还直接跳过了这一步,得到了众好汉的大力支持。
原著中有这么一句话:“宋江自和众头领在穆弘庄上商议要打无为军一事,整顿军器枪刀,安排弓弩箭矢,打点大小船只等项。”由此可见,宋江于无形中已经取代了晁盖的地位,作为梁山上唯一的正牌头领,晁盖该有多么难堪。然而,晁盖却没有察觉到这一点,他认为报仇雪恨乃是人之常情,对于宋江“越权”一事,他非但没有放在心上,反而还不知该如何是好,也许他觉得,宋江还是个性情中人也说不定。
不得不说,晁盖对宋江太过于信任了,他不会驾驭人心,只会做一个烂好人。后来,宋江成功驾驭了石秀和杨雄,还借“天书”对自己进行了一番包装,并以“哥哥是山寨之主,不可轻动”为由,把晁盖和他的几个兄弟牢牢控制在山上,不让他们轻举妄动。最后,等到晁盖醒悟过来也为时已晚,结果他刚一下山就被冷箭射死,不得不说,这个“巧合”也忒巧了点。
因为接受招安,梁山一百零八位好汉死伤大半,许多朋友对力主招安的宋江深恶痛绝,对梁山的前代大头领晁盖则颇有好感,甚至一些人以为晁盖若不死,梁山也不会覆灭。
那么,晁盖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他为何能坐上梁山头把交椅?他若不死,梁山的未来又如何呢?
在《智取生辰纲》故事中,原著曾经提到?晁盖家中有广有钱粮,为人喜好枪棒,又做着村中保正,在地方上颇有名望。?从晁盖的出身看,晁盖身为保正,有一定社会地位,家有钱粮,武艺不凡,也赢得了不少人的尊重。
不过,所谓保正,就如当下的村长一般,只是最寻常基层官员,甚至连官员也说不上。像宋江是郓城县押司,押司是县里的重要吏员,主管司法诉讼,大体相当于如今的县局级干部。这种级别的官员,对普通老百姓来说,已经算是挺大,饶是如此,宋江还常常被人称为郓城小吏。
晁盖的出身比之宋江还要低,也就是像渔户出身的阮氏三雄,流民出身的赤发鬼刘唐,才会对家有钱财生活稳定的晁保正心生敬意。
虽然说英雄不问出身,出身低不一定能力低, 但一个人的出身往往会影响此人的眼界格局。
晁盖出身底层,生活平静,这也注定了他胸无大志,所追寻的无非是大块吃肉、大碗喝酒的物质享受,至于晁盖成为梁山头把交椅,纯属是因缘际会,也不能证明他如何了得。
那时候,梁中书已经多次派人押送生辰纲前往京城,书中曾提到,前几次生辰纲已被人劫了。听得这一次,梁中书又凑了十万贯银钱,沿途路上无数人都心思萌动,虎视眈眈。
晁盖本来家境殷实,不愁吃穿,然而人性本贪,谁又会嫌钱少呢?又有赤发鬼刘唐,入云龙公孙胜,智多星吴用相助,晁盖便决心出手。在吴用的介绍下,他们又找来阮氏三雄,白日鼠白胜,共同在黄泥冈上导演了一场戏,成功将生辰纲夺取到手。
十万贯生辰纲是晁盖起家的第一桶金,他们之所以能夺得生辰纲,一方面是押送队伍中存在严重的内部矛盾,另一方面是智多星吴用运筹得当,纯用巧术骗取了生辰纲。
至于上梁山坐头把交椅,那更多亏了林冲出手。当然林冲之所以会杀了王伦,并非为了晁盖,而是为了自己。那时候,林冲虽上了梁山,地位却比较低,仅是第四把交椅。王伦又对林冲颇为敌视,屡屡打压林冲。杨志路过时,王伦主动邀请杨志落草,希望借杨志来制衡林冲。加上王伦再三拒绝晁盖入伙,更让林冲想起了当初自己上梁山时的种种羞辱。
于是他怒气上涌,火并王伦。换言之,晁盖之所以能坐上梁山第一把交椅,首先靠的是吴用的计谋,其次靠的是林冲出手。第三靠的是他略高于普通人的身份家势,至于他本人的能力、才略,其实并没有发挥多大作用。
晃盖不死,梁山的未来其实不会好,甚至还可能等不到朝廷招安就被官军击溃。
为何这么说呢?晁盖上梁山后,因为畏惧官军缉拿,竖起大旗,招募许多将士,梁山队伍,迅速从当初的一二百人变成了数千人。可是,队伍虽然急剧扩大,晁盖管理梁山的方法却与王伦并无二致。他所做的依然是派出兄弟,抢劫过往客商。
这种赚钱方式,在只有一二百人的王伦时代,还较实用,在梁山兵马既多之后,依然如此做,必然入不敷出,若非当初他们带了十万贯本钱上山,梁山早就给吃穷了。
后来,郓城县县令禀告上级,州里派出兵马,攻打梁山。梁山并不敢正面迎战,而是将官军诱入八百水泊之中,采取分而歼之,擒贼擒王的方式,将对方击溃。
只是,这种战术只能施行一时,毕竟朝廷兵马太多,一个州的军力不济,还能从周围数州调集,只要是连番攻打,梁山必灭无疑。
还有,在晁盖手上,除了宋江带来的一大波兄弟,他本人几乎就没有招纳到什么高手,就连他本身麾下的那些兄弟,他也未能尽力笼络。
最为明显的就是宋江一上梁山,晁盖麾下两员大将一离开一背叛。
离开的是入云龙公孙胜,宋江上梁山不久,入云龙公孙胜就声称家中还有老母需要尽孝,请求辞别兄弟,返回家乡。梁山众好汉中,父母尚在的挺多,可是为孝敬父母就离开山寨的,仅有公孙胜一人。
况且公孙胜早就出家当了道士,一个出家的道士不是该斩断尘缘吗?怎么还整天把孝顺父母挂在嘴边?实际上,公孙胜并非回家奉养母亲,而是返回师父罗真人身边修道去了。他离开的真正原因,是不想看到梁山内部失和,不想在晁盖和宋江之间做出选择。
智多星吴用,比入云龙公孙胜态度要鲜明得多。在宋江上山不久,他就背叛了晁盖,投靠了宋江。最为典型的表现,就是在晁盖攻打曾头市时,吴用选择为宋江出谋划策,把昔年的老大哥丢在一边。
吴用为何会这么选择呢?一方面,吴用此人心怀远大,在他看来,唯有追随宋江,才能实现自己心中的抱负,另一方面也可以说吴用狠辣无情。梁山上有多少好汉都被吴用坑过?多坑一次大哥也算不了什么。
还有,晁盖之所以会早早死去,一个重要的原因是逞匹夫之勇,不听林冲建议。
攻打曾头市时,晁盖将自己的一帮老兄弟都带了出去。阮小二、刘唐等人不通阵仗,林冲却是个战功赫赫经验老到的将领。
来到曾头市时,曾有百姓主动来给梁山大军引路,林冲提醒晁盖小心有诈,晁盖信心爆棚,对林冲建议全不在意。两军交锋时,对方出言侮辱晁盖,晁盖勃然大怒,再次不顾林冲劝阻,拍马直接冲入敌阵,终被敌人一箭射死。
晁盖出生农村,一直奉行的就是小富即安的政策,从来就没有想着走出梁山,放眼全国,更不敢想什么夺取大宋江山,只要好好守着八百里梁山水泊,他就心满意足了。
若晁盖能够将目光放得长远一些,笼络人心的手段多样一些,对手下的意见能够多采纳一些,也绝不致于早死。
个人觉得晁盖和宋江之间的关系算是比较微妙的,宋江曾经救过晁盖,晁盖对他很感激,但是后来宋江带人上梁山,晁盖又觉得对自己有威胁,所以他们之间的关系应该不算特别好。
晁盖是梁山的大哥,他一个脾气暴躁的人,不是一个好的领导者。梁山众人,只有一个人正试图为梁山找出路,那就是宋江,他的出路就是招安。这是一个有争议的话题,在梁山上反对招安的人有很多,他们只想大碗喝酒大口吃肉。没有人提出切实可行的方法,也没有人具备捕捉世界的战略愿景。在整本书中,晁盖没有明确反对招安,也没有热衷于支持招安。
很明显,他虽然是一个领导者,但不是一个具有长期战略眼光的人。从这个角度来看,宋江是梁山唯一能够充当领导者的人。晁盖是一个性情之人,过去,当他想多次让宋江成为梁山头领之时,他并没有遵循“让贤”而是“报恩”的原则。
宋江曾经救过他,所以他想让宋江成为头领,但是后来他中了一箭,然后猜出是谁害了自己。他就想报仇,就不想让宋江做老大,其实这点看起来好像有点矛盾,但其实一点都不矛盾。
分析宋江与晁盖之间的关系,其实可以看出并不算很好,但也不能说很差,晁盖是一个黑帮的老大。但是毕竟他的思绪非常有限,所以很多时候他不能分清楚梁山的大局。而宋江呢,恰好相反,所以说后来宋江能成为老大,代替晁盖,而晁盖却不能继续统领梁山。
提起《水浒传》中的宋江,人们第一反应就是梁山带头大哥,坐第一把交椅的。然而,宋江只是梁山第三任带头大哥。第一任带头大哥是王伦,第二任带头大哥是晁盖。晁盖死后,宋江还差点没有坐上第一把交椅的位置。
这是怎么回事呢?我们得从前说起。
晁盖和宋江,一度关系极好,堪称生死之交。
宋江对晁盖有救命之恩。晁盖率一帮小伙伴智劫生辰纲后,官府前来捉拿主犯晁盖。宋江获悉后,迅速通知晁盖,使得晁盖等人脱离险境。
晁盖对宋江也堪称义薄云天。宋江因为浔阳楼一首“反诗”,被官府抓获即将处决。晁盖闻讯惊慌不安、心急如焚,当即调兵遣将前往江州劫法场,救下宋江一命。
然而,就在宋江上梁山之日起,他们之间的关系就变得敏感起来。
当时,宋江带着大队人马上梁山,浩浩荡荡。晁盖就提出,改由宋江来当带头大哥,但宋江不肯,说:“仁兄,论年齿,兄长也大十岁,宋江若坐了,岂不自羞?“
宋江真的不想当梁山带头大哥?当然不是。宋江身在梁山,心在朝廷,不可能一辈子在梁山当一辈子“反贼”。所以,他迟早要在梁山掌握权力,成为带头大哥。只不过,刚来到梁山,强龙不压地头蛇,不能与晁盖发生正面冲突,还为自己进一步广接人缘打下基础。
在那以后,宋江就开始一步一步架空晁盖。
比如:宋江下山作战失利,晁盖总是迅速派遣头领下山援助,关切之情溢于言表。而宋江回到山上,却只是感谢众位好汉的鼎力援救,对带头大哥晁盖的恩义只字不提。
比如:一批新头领上山,照说应该由带头大哥晁盖来安排座次和地位。可宋江却说:“休分功劳高下,梁山泊一行旧头领去左边主位上坐,新到头领去右边客位上坐,待日后出力多寡,那时另行定夺。”
比如,梁山多次遭遇强敌,晁盖要率兵下山征讨,宋江又唧唧歪歪地说:“哥哥是一寨之主,岂可轻动?”晁盖只好呆在山上做甩手掌柜了。
宋江就是通过类似的事例,逐步消解晁盖的权威,让他虽然坐在梁山第一交椅上,却跟傀儡一样,有名无实。同时,宋江还对晁盖的原班小伙伴如吴用等人展开笼络,使得他们满满投靠自己。
对于宋江的野心,晁盖最终醒悟过来。他不顾众兄弟劝阻,执意率队攻打曾头市,就是对宋江架空行为的强烈反对。不幸的是,出师未捷身先死,中了史文恭的毒箭,命归黄泉。
可以说,晁盖临死之际对宋江是很不满的。因此他立下遗嘱:“哪个捉得射死我的,便叫他做梁山泊主。”这一招很高明,不声不响就把宋江坐梁山第一把交椅的路给堵死了。
很简单,宋江虽然有些功夫,可要抓住武功高强的史文恭,却比登天还难。
宋江听了晁盖的遗言,一定恨得牙痒痒的。论功绩、能力、人缘,放眼梁山,无人敢与他宋江相比。而要论武功,不用说林冲、武松,就是刘唐、李逵等人,都比他厉害得多。
当然,宋江何等人,岂会被晁盖一纸遗言困死?他接下来走了一招妙棋,请卢俊义这个外人出马,活捉了史文恭。这样一来,晁盖的大仇得报,自己的地位也没有被威胁。
宋江还是按照晁盖的遗言,请卢俊义当新的带头大哥。可卢俊义初来乍到,怎么敢坐这个烫屁股的位置?
两人你推我让,这时候吴用发言了,请宋江当老大,卢俊义当老二,解决了这个问题。随后,李逵、武松、鲁智深、刘唐等人纷纷表态,赞成宋江成为梁山新的带头大哥。
到了此时,梁山第一把交椅便稳稳当当地递到宋江屁股下。高,实在是高。
因为宋江刚上梁山,晁盖有感于宋江的救命之恩,就想把寨主之位让与宋江,但由于宋江初上梁山,地位未稳,故而婉言谢绝,坐了梁山的第二把交椅。从表面上看,梁山泊的势力得到了壮大,然而,宋江与晁盖的矛盾却也渐渐地埋下了伏笔。 宋江与晁盖之后的矛盾,主要体现在对晁盖的架空上,这在学界已经多有认同。首先从攻打祝家庄一事来看,宋江接过了军事指挥权,率领众好汉进攻三次攻打祝家庄,获得了无数钱粮,打出了梁山泊的名声,之后的高唐州救柴进,宋江一句“哥哥是山寨之主,如何可便轻动?”就将晁盖留在了梁山,他自己继续接过军事指挥权,成为柴大官人的实际救命恩人,而之后的大破呼延灼、打青州救孔明、降服芒砀山樊瑞等,皆是宋江的军事指挥所致,至于晁盖,则因为是“山寨之主”,只能坐守梁山中军大帐。 这样一来,由于宋江频频率领众弟兄下山作战,胜利的结果不仅扩大了他在梁山众好汉内部的影响,也让他在江湖上的名_盖过了晁盖,以至于后面投奔梁山的好汉,只知道梁山上有一个宋大王,却不曾提出对晁天王的仰慕。长此以往,尽管晁盖本人不贪恋权位,但是性格直爽的他决不能忍受自己被边缘化。因此,在之后听说曾头市对梁山泊的挑衅之后,晁盖终于忍不住了,他点起二十个头领随他下山攻打曾头市。晁盖的愤怒,与其说是曾头市的挑衅所致,倒不如说是长期以来被边缘化的结果,如果攻打曾头市成功,晁盖也许会扳回自己昔日晁天王的地位。 因此,晁盖与宋江的矛盾,从本质上来说,是地位之争。 来源:参花(上)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5828.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