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汉文帝打压周勃为什么还要重用他儿子呢,为什么两人有着不一样的待遇呢

揭秘历史故事 2023-06-29 16:14:13

汉文帝打压周勃为什么还要重用他儿子呢,为什么两人有着不一样的待遇呢

还不知道:汉文帝打压周勃为什么还要重用他儿子呢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说起汉文帝时期的功臣不得不提的就是周勃和周亚夫父子,熟读《史记》的读者都会发现,两父子同样功勋卓著,在汉文帝那周勃领到的是“大棒”;而周亚夫领到的是“面包”,为什么会有这两种截然不同的待遇呢?

首先我们先来说说周勃,他是汉文帝继皇帝位之前的功臣派中头号功臣,用功高盖主来形容他一点都不为过。在汉高祖刘邦时期,在刘邦起兵之时就随刘邦东征西讨,取关中,攻章邯;灭项羽,平韩信。吕后时期,刘邦死后吕后专权,周勃联合陈平等人扳倒吕后,扶汉文帝刘恒上位。汉文帝时期,周勃曾两度拜丞相位,大权独揽。

周勃功劳如此之高,可汉文帝为什么要打压、整饬周勃呢?虽然汉文帝非常感激周勃扶自己上皇帝位,但是拥兵自重的周勃自然让汉文帝寝食难安。汉文帝对周勃十分的猜忌,自然就会打压,先是免去丞相位,贬斥回封地,后来周勃还被污蔑谋反下了狱。可以说整的周勃都没有脾气,求饶后才被放过,不久就死在了封地。

那么问题来了,汉文帝既然与周家有宿怨,可为何还重用周勃的儿子周亚夫,甚至在自己弥留之际将周亚夫作为托孤大臣,将大汉王朝的江山都托付给周亚夫呢?

在小编看来,原因之一在于汉朝祖律,官位世袭。因为在汉朝还是实行这世袭制,儿子不管有没有功劳可以世袭父亲的官位。周勃病逝之后,本来继承父亲的爵位的是大儿子周胜之。这周胜之是个扶不起的“阿斗”,虽然出生将门之后,但是没什么才干,运气好取到了公主,但是跟公主的关系却不好。后来因为一时冲动犯了杀人的罪,被剥夺了封号,差点连命都丢了。好在周勃不止生了周胜之这一个儿子,还有个二儿子周亚夫。中国古代皇位“兄终弟及”的规矩在了王侯家一样适用,周亚夫因此世袭了父亲的爵位。

原因之二在于周亚夫确实有才干,汉文帝像想用之。按理说周亚夫世袭来的爵位靠的是祖上功德,汉文帝重不重用他是另一回事。汉文帝是个英明的主没挑错人,周亚夫也确实没有让汉文帝失望。早在汉文帝重用周亚夫之前,周亚夫就凭借累功做到了河东郡守。就连《史记》中有关于周亚夫驻军细柳描述。因为军纪严明,不逢迎媚上受到了汉文帝的大加赞赏;因为军功卓著,鲜有败绩,展现出卓越的军事才能。可见周亚夫“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勇,是一方良将。

原因之三在于汉文帝对周家有愧疚之心。我们前面提到周勃回到封地之后被诬陷谋反,因为回封地之后的周勃常身披铠甲,只是担心有人要害自己。汉文帝为何明知周勃是冤枉的还要治周勃的罪呢?因为需要打压功臣派的政治需要,弓在弦上不得不发。所以,汉文帝对周勃是有愧疚之心的,换句话说对整个周家也是有愧疚之心的,不能弥补在周勃身上,就弥补在周亚夫身上。这是情理之中,便可以理解了。

原因之四在于汉文帝为平衡各方势力,维护皇权统治的政治需要,这也是最为关键的一点。汉文帝初登皇位的时候,这皇帝位不是父亲传下来的,而是周勃等功臣派扶上来的。汉文帝是为英明的帝王,深得“帝王术”的精髓,懂得如何制衡臣子来保证皇权独大。当汉文帝发现身边的臣子几乎全部是功臣派的人,他自然需要打压功臣派,打压功臣派首当其冲便是周勃。

而到了周亚夫时期,原先扶自己登上皇帝位的这些功臣派要么死、要么老,诸如周勃、张苍等人,这些人对皇权毫无威胁;反而兴起的时他从当代王带过来的一帮大臣势过大。为了平衡现有的大臣的政治势力,因此汉文帝重新启用了功臣派老臣的后代,诸如周亚夫、陶青等人。简而言之,这就是皇权为维护统治的需要,哪一边对皇权的威胁大就打压哪一边,哪一边势弱就扶持哪一边。

综上所述,我们会发现汉文帝重用周亚夫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需要遵循汉朝祖律,也因为周亚夫有才干,更对周家怀有愧疚之心,但是归根结底还是为平衡各方臣子势力,维护皇权统治的需要。

周勃既不带兵,又不管事,为什么汉文帝还要猜忌他打压他

周勃是平定诸吕之乱,迎立汉文帝刘恒的最主要的功臣之一。当刘恒做皇帝以后,立刻把周勃从太尉提拔为宰相,而且是右丞相,排在百官之首。 汉文帝对周勃的这种安排,表面上是升职,其实是剥夺了周勃的兵权,让周勃不能带兵作乱。而且,周勃当了宰相以后,一直对汉文帝比较尊敬,并没有居功自傲,甚至像霍光那样把持朝政的行为。不但不把持朝政,他甚至基本上不过问朝政。否则的话,汉文帝问他,「 ”国内一年的财政收支有多少”,以及「 ”国内一年审理的案件有多少”这两个问题的时候,他就不可能答不上来了。 可是,就这么一个「 ”顾问”级别的人物,汉文帝为何还要猜忌他打击他呢? 说汉文帝在猜忌打击周勃,并非是咱们后人凭空猜测。理由有这几点: 一是汉文帝明明知道周勃是大老粗,不管事,朝中大小事都是陈平在管理。可是他偏偏不问陈平,反而问周勃上面我们刚说过的那两个问题。问那两个问题,又并不是他拿那两个问题来有什么用,明显就是要出周勃的洋相。 二是周勃被罢相以后,每次汉文帝派使者去见他,他心里害怕,都穿上盔甲,汉文帝却说他要造反。有这么造反的吗?还有,汉文帝抄周勃家的时候,抄到五百套用来做冥器的甲胄,然后就把这个作为周勃要造反的证据,要处置他。这事连汉文帝的老妈都看出来了,冲汉文帝大骂:「 ”人家周勃手握重兵的时候不造反,现在一个退休老头子了还造反,是他傻还是你傻?” 三是周勃害怕的程度。第一次被问话后汗流浃背,第二次使者去见他又穿铠甲。从这里可以看出,周勃实在是非常清楚汉文帝是要故意打压他。 那么,汉文帝为什么要猜忌周勃,进而打压他呢? 第一,汉文帝要立威。汉文帝是周勃等人迎立的,他的身上贴着「 ”被迎立”的标签。所谓「 ”滴水之恩,当涌泉以报”,这是人们习以为常的思维方式。但是作为皇帝,他需要的是绝对的权威,绝对的服从。因此,他「 ”被迎立”,不能是周勃等人给他的,只可能是上天给他的,是顺应天命。因此,他只有打压周勃,才能擦掉身上「 ”被迎立”的标签。 第二,汉文帝要示恩。前面我们说了,汉文帝必须要擦掉「 ”被迎立”这个标签。但是,擦掉这个标签还不够,他还必须走向「 ”皇帝”这个角色。皇帝除了权威外,还要给人带来恩宠。大臣们所得到的官职和爵位,都是皇帝赏赐的。大臣们犯了罪而不被杀,也是皇帝法外开恩。因此,在处理周勃的问题上,就能够看出汉文帝所体现的这一点。第一次他把周勃免掉又再次让他当宰相,这是汉文帝给他的恩宠。第二次把周勃抓进监狱,又把他从监狱里放出来,这也是汉文帝给他的恩宠。给了周勃这么多恩宠,周勃自然就知道感恩了。 第三,汉文帝要换人。就算能够通过两次打击周勃,两次开恩,也不能表达汉文帝的「 ”洪恩浩荡”。要表达这个,只有朝廷上都是汉文帝自己提拔上来的人,而不是刘邦留给他的旧臣。因此,把周勃打压下去,就是要把刘邦的那帮老臣剔除,把自己的人提拔起来。周勃不管有没有错误,只要他是刘邦的旧臣,他就必须得受猜忌,被打压。 (参考资料:《史记》《汉书》)

在文中看,周勃,周亚夫父子二人的共同特点是,文弟,在对待父子两人的态度中也有

周勃平定吕氏之乱,功劳最大,因此做了丞相,后来他发现自己才能不如陈平,就辞去左丞相之职。陈平一人为相。历史上的陈平也不像电视剧中那样不堪,还是比较有智谋的。
周亚夫(-前143年)是汉朝军事家,在七国之乱中,他统帅汉军,三个月平定了叛军。后死于狱中。周亚夫是周勃的儿子,年轻的时候曾经做过河内守,后兄长周胜之因为犯法,被剥夺了爵位。汉文帝封周亚夫做条侯,继承周勃的爵位。文帝六年(前158年),匈奴犯边,周亚夫被任命为将军,驻扎在细柳(今陕西咸阳附近)。汉文帝曾经到营地视察,周亚夫戎装相见,并下令皇帝的马车不得疾驰。汉文帝认为他治军有方,史载:“嗟乎,此真将军矣!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至於亚夫,可得而犯邪!”。任命他为中尉(负责首都卫戍部队的军事首长)。文帝临死时,告戒太子说:“即有缓急,周亚夫真可任将兵。”文帝死后,汉景帝即位,周亚夫升任车骑将军。景帝三年(前154年),以吴、楚为首的七国之乱爆发。周亚夫被任命为太尉,领军东进与叛军作战。出发前向景帝提出用梁王刘武军队拖住吴、楚主力,寻找时机切断对方粮道的战略,得到景帝的认可。后实际作战中,梁军受到吴楚军压迫,不停向周亚夫求救,但周亚夫按兵不动,用轻骑兵截断了吴楚军的粮食供给。缺粮的叛军反扑未果,终于崩溃。叛乱历时三个月即被平息。但周亚夫也因此同梁王刘武关系恶化。七国之乱平定后,周亚夫继续担任太尉,后又被任命为丞相。后因太子刘荣废立和皇后兄王信封侯问题上同景帝意见不一致,加上梁王在窦太后面前不断的攻击,逐渐失宠。不久,汉景帝召周亚夫入宫赐宴。席上放了一大块没有切开的肉,又没有放餐具。周亚夫不以为然,就叫人去取餐具。景帝说:“此非不足君所乎?(你还不满足吗?)”周亚夫急向景帝谢罪。汉景帝说:“起来吧。”周亚夫快步出宫,不告而别。汉景帝于是说:“此怏怏者,非少主臣也!”后周亚夫之子为其准备后事,私自购买五百具盔甲准备陪葬用,因苛待雇工未给工人工钱被告发。因按汉朝法律,买卖军器按谋反罪论处,此事遂牵连到周亚夫本人。汉景帝谴使询问,周亚夫却拒绝回答。于是汉景帝景帝命令廷尉以谋反罪审理此案。周亚夫申辩:臣买的军器,是陪葬用的器具,怎么是造反呢?,廷尉回道:“您纵使在地上不造反,在地下也必然造反!”于是更加威逼。周亚夫绝食五天,吐血而死。其妻得知后于家中自杀。封国也被废除。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58049.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