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道光皇帝到底有多抠抠得满朝文武衣衫褴褛!

以史为鉴 2023-06-29 16:06:44

道光皇帝到底有多抠抠得满朝文武衣衫褴褛!

道光皇帝到底有多抠?抠得满朝文武衣衫褴褛!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说起中国历史上的那些典型代表的皇帝,其中有个人不得不提,那就是道光皇帝。当年鸦片战争爆发后,正是这位皇帝被迫签下了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

道光皇帝(爱新觉罗·旻宁),生于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清朝的第八位皇帝,也是清朝唯一一个以嫡长子身份继承皇位的皇帝。

旻宁自幼在儒家文化环境中长大,好读书,善骑射,资质过人,深得乾隆喜爱。《春冰室野乘》记载:

“曼宁8岁的时候跟随爷爷乾隆帝至张家湾行宫,射箭的时候连中三箭,乾隆帝大喜,赏其黄马褂一件。”

因为德才兼备,1820年10月3日,曼宁顺利登基,坐上皇位,而次年又因为道光元年,为此被称为道光帝。

旻宁读书像

道光帝继位多年,一直崇尚节俭,且身体力行,把节俭之行动贯彻落实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在他上位不久之后,就曾发表过一篇名为《御制声色货利谕》的宣言书,这被后人视为是抠门宣誓书,里面提到了三大原则要求:①重义轻利,不蓄私财。②停止各省进贡。③不再增建宫殿楼阁。

那么,到底有多节俭呢?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1.服饰着装方面

“衣非三浣不易”。

"三浣"指上、中、下浣,简单地说就是指每月的上旬、中旬、下旬。“三浣”即一个月,一个月才换一套衣服,由此可见,皇帝穿衣并没有太多讲究,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皇帝的衣服并不多。另外,道光帝每天要处理的朝政事务非常多,对于此,他还曾“吐槽”说道:

“自御极至今,凡批览章奏,引对臣工,旰食宵衣,三十年如一日,不敢白暇自逸。”

可以说,道光帝把时间精力都放在了朝廷政事上,根本无心研究穿衣打扮。

当然,在服饰着装方面的节俭,体现的不仅仅是更换衣服的次数频率上,更体现在衣服本身上。我们都知道,毛主席当年一件睡衣就穿了二十几年,光打补丁就有73处之多,而道光帝和这比起来,几乎不差。

众所周知,龙袍是天子身份的象征,龙袍代表着高贵和威严,其服饰理应是崭新亮丽,奢华大气的。然而,到了道光帝这里,龙袍变成了一件再普通不过的衣服,道光帝的龙袍,可谓是“缝缝补补又三年”。

道光帝画像

且说龙袍的“待遇”都不过如此,其他的衣服就更不用说了。根据野史记载,道光帝有条裤子穿了十几年,因为穿久了,裤子的膝盖处磨出了一个很大的窟窿。要说是一般人,都穿成这样了,肯定会把裤子扔了,但是道光帝哪里舍得扔,他让下人打了补丁后又继续接着穿。

话说皇帝都穿成这样了,底下的臣子哪敢穿得花枝招展的,于是群臣百官都穿得破破烂烂的去上班。那时候,举目四望,朝廷上下到处一片补丁。

对此,道光帝还曾作了补充规定:“旗员六品以下,不得衣着绸缎,一律布衣布靴。”

不过,虽说到处一片补丁,但是绝大部分人只是效法而已,真正把衣服穿到破烂的基本上没有,大多数人只是在好的衣服上面多打了个补丁而已,以表自己的为政清廉,生活简朴。

某次,道光帝看到臣子曹振镛套裤上也有个补丁,便问他,“你的套裤也打补丁吗?”曹振镛听后应道,其大概意思就是重新买件衣服要花不少钱,打个补丁还能穿穿,省钱。

道光帝听完,对他的节俭举动颇为欣赏,饶有兴趣地追问:“你这打块补丁花了多少银子?”曹振镛愣了一下,随口编了一个回应道:“花了三钱银子。”

道光帝一听只花了三钱银子,惊乎:“宫外的价钱真是便宜。宫内打这个补丁,足足花了五两银子哩!”

从中可以看出,道光帝可谓是节俭到了一定境界了,一个堂堂的皇帝,如此“婆妈”,还关心这些,跟臣子聊衣服补丁的价钱。

因为宫里打补丁的价钱贵,从此道光帝要求后宫的嫔妃们都学着做针线活儿,如此一来,衣服穿破了就可以交给嫔妃们缝补,而内务府也就一毫钱都没办法捞到了。

2.饮食方面

道光帝堪称是中国版“葛朗台”,他不仅在穿衣上朴素节俭,在饮食方面也是抠得厉害。

通常情况下,按惯例皇帝每餐饭都需要准备至少20道菜肴,而到了道光帝身上,标准降到了四道之内,最多只能是四道菜肴。

最初,道光帝喜欢吃冰糖肘子,后来得知一道冰糖肘子需要耗费50两银子,他心疼不已,最后,他以自己太胖要减肥为由,下令撤掉了这道菜。

平日里,一到下午四点左右,就让小奴才们出宫去买烧饼,而买回来的烧饼,常常因为路途过远耽搁已经变冷发硬。而道光帝也没有太多讲究,热一杯茶,就能高兴地把烧饼啃完。吃过晚饭后,就早早上床休息了,如此一来,连灯油钱都给省了。

道光帝不仅对自己抠,对群臣官员也抠,抠到什么程度呢?其中,有一个著名的事例。

道光八年(1828年),道光帝给立了大功的长龄开庆功宴,邀请十几位朝廷大臣们参加。当天,大臣们围坐在一块,心里盘算着,这回应该可以美美地饱餐一顿了。可结果,端上餐桌的依旧是老样标准,寥寥几个菜肴,而且量还挺少,稍稍夹上几块,都能见底了。

道光帝热情地招呼大家,但是却没有几个人真敢吃,群臣们的筷子基本上都是从盘中划过,然后又默默地回到了自己的碗边。而道光帝没吃没喝,就在旁边讲了一两个小时的话,大家饥肠辘辘地硬撑着听完,最后,道光帝还特别关心地问大伙吃得好吗?

大臣们笑脸应道:吃得好,吃得好。

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以至于后来人们还编了一个段子来笑称道光帝:“天不怕,地不怕,就怕道光爷请吃饭。”

3.治国方面

若说道光帝在日常生活琐事上抠也就算了,但是他在治国上也是抠得厉害。平日里,大臣们一旦提到拨款用钱方面的事情,道光帝就一脸凝重表情。

舒耀瑄饰演道光皇帝

比如在张格尔地区布防的军事问题上,群臣都知道道光帝比较节俭,一贯奉行“极简主义”原则,为此在上报之前,做了非常精简的预算,最后只报了1.8万的边防士兵人数。

但是,道光帝看后,依旧觉得上报的兵数多了,最终在原基础上减去了大半,这样一来,就能省下了不少的军饷、军粮。

对于宫廷繁文缛节之事,他也十分反感。道光元年,他就曾下令要求乐设而不作,同时还要求把来回圆明园时,群臣百官恭迎接驾的排场礼节活动去掉。

道光皇帝与孝全成皇后在圆明园

在婚嫁礼节上,道光帝推崇从简原则,如取消宴席,对置办嫁妆的开销设定上限,不得超过两千两银子等。即便皇后过生日,也只是简单地操办,不设宴,只是每人赏了一碗猪肉打卤面。

道光帝孝慎成皇后佟佳氏

为了节约宫中开支,他一再坚持用最普通的砚台、毛笔写字,用到了笔头上的毫毛都秃了,他就用嘴抿抿,捋顺捋顺了又可多用几天。

可以说,在中国历朝皇帝中,道光帝是史上第一抠门的皇帝,用“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来形容绝不为过。不过,虽然道光帝节俭治国,但是最终也没能改变清朝衰亡的命运。

道光年间,社会经济一度萧条,国库白银储备仅有2000万两,远远低于乾隆时期的8000多万两。前面我们曾经讲过,道光年间,白银严重外流,尤其是鸦片战争之后,白银外流导致国内银价蹭蹭上涨,社会各行各业一片不景气,老百姓生活疾苦,民不聊生。

另外,道光帝虽然从始至终推行节俭原则,但是各级官员并未真正执行,而是阳奉阴违,暗箱操作,变本加厉贪污敛财。这一系列外在的不可抗拒的因素,都直接影响了这个朝代国家的发展走向,最终,衰败的晚清政府在西方列强的侵略下走向了灭亡。

道光皇帝为什么被称史上最抠门的皇帝

道光皇帝被称“史上最抠门的皇帝”的原因:

1、天子抠门,举世无双

在中国历史上,天子号称“富有四海”,以天子之尊崇尚节俭,而且毕其生如一日,道光皇帝堪称首屈一指。这位自幼生长于挥金如土的乾隆盛世的君主能做到这样,实在难得。

道光皇帝登上皇位之后,迅即倡导节俭之风,并推而广之。

道光元年,皇帝发表了一篇节俭的宣言书——《御制声色货利谕》,表达了节俭的理想:

第一,重义轻利,不蓄私财。要为国家省,为天下省,为百姓省。

他引用古人的话说: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就是说,百姓不穷,我这个皇帝能穷吗?百姓不富,我这个皇帝能富吗?但是,怎样才能使百姓富起来呢?他说,我给你们省。

第二,停止各省进贡。

道光认为各省进贡的多是些土特产,比如水果、蔬菜、茶叶、药材等,地方官每每谄媚地说非珠玉可比,原不值多少钱。但一点一滴,都是民脂民膏,省一点儿,百姓就少一点儿负担。

而且,不远千里,送到北京,运费太贵,浪费更大。譬如盛京,每年进贡辽阳产的香水梨,梨本身不值多少钱,但要雇50个壮劳力挑到北京,一来一往一个月,挑到北京烂掉一半,浪费之大,可想而知。

第三,不再增建宫殿楼阁。

经过康雍乾几代经营,皇室居所已经尽善尽美,除了日常维护外,不必再修。今后那些想拿工程回扣,想讨好皇帝的人再打增建这个主意,花言巧语,蛊惑圣听,就是大清万世的罪人,将立即追究他的刑事责任。

2、生活节俭,治国吝啬

道光的节俭也体现在对子女的教育方面。

皇室婚嫁是一件劳民伤财的大事。道光帝有九个儿子、十个闺女。儿子中,长大成人的有六位;闺女中,长大成人的有五位。

道光帝得子较晚,在他逝世的时候儿子大多未到议婚的年纪,但他指示将来婚礼一律从简,而且,要求女方家置备装奁也不得奢华,否则,不仅将奢靡之物掷还,还要接受处分,儿媳妇给公婆的各种礼物一概豁免。

至于公主出嫁,费用不得超过二千两白银。额驸(驸马)家对皇家的聘礼也须相应减少,如在公主下嫁前额驸家应进的“九九礼”则干脆免掉,这样反倒使皇家省去了一顿招待额驸的筵席开支。

后来,道光心疼自己养大的闺女白送了人,又恢复了“九九礼”,但改为象征性的“羊九只”,依然不设宴,把羊收下后赶到御膳房,与客人寒暄几句就端茶送客了。

3、道光不仅在生活细节上吝啬、抠门,在为政治国方面也是如此。

道光初年,新疆发生张格尔叛乱,数万清军万里远行,征战数年,终于平定了叛乱。


道光八年(公历1828年)夏,清政府在午门举行献俘礼,现场山呼海啸般的“万岁”声令道光帝心潮澎湃、陶醉不已,他立即做出一件“壮举”——宴请平叛有功的将士。

几天之后,宴会在清漪园(光绪年间改名颐和园)万寿山下的玉澜堂举行。将军们筷子一挥,几碟小菜立即见底,吃又没得吃,退席又不敢,只好面面相觑,呆若木鸡。

后来,在探讨新疆设防方案时,将军们提出的布防方案就是通不过。本来,将军们已经考虑到了道光帝的吝啬,准备上奏仅要一万八千名士兵镇守新疆,但道光帝一下子就给砍去了三分之二,只批准清军留守六千人。

将军们愤然回击,提出专守新疆东部,西部自治,不予设防的方案。道光帝又大骂他们放弃新疆防守,指责其居心叵测。

扩展资料: 《清朝野史大观》有几则关于道光皇帝生活简朴的逸闻:

道光皇帝即位后,内府依例给他40方砚,砚后镌有“道光御用”四字。旻宁认为太多,闲置可惜,便将它们分给了臣下。

以前皇帝用笔须送紫毫中最硬的。笔管上刻有“天章”、“云汉”字样。道光皇帝觉得不合用,让户部尚书英协揆到坊间买一般常用的纯羊毫、兼毫两种。

道光皇帝穿的套裤,膝盖处破了,让人在上面补了一块圆绸,这就是一般说的打掌。臣子效法他。一次,他见军机大臣曹振镛裤子膝盖处有补缀痕迹,便问:“你的套裤也打掌吗?”

曹振镛回答:“裤子易做,但花钱多,所以也打补丁。”道光皇帝又问:“你裤子打掌要多少钱?”曹说:“要三钱。”道光皇帝说:“你们在宫外做东西便宜,我在宫内还要五两。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道光皇帝的“节俭”为何丝毫动摇不了官员的豪奢?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道光皇帝

道光皇帝到底有多抠门?

道光皇帝爱新觉罗·旻宁,嘉庆的儿子,乾隆的孙子。

在历史上他的评价并不好,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或者说中国百年屈辱的开始,著名的第一次鸦片战争,就发生在道光二十年。

总之,道光在位期间,清朝隐藏的危机尽数爆发,内忧外患日益严重。但是话说回来,道光其实还算是一个不错的皇帝,其人勤于政务,在位期间,也做了不少实事儿,比如整顿吏治,严禁鸦片,平定张格尔叛乱等等。

但是,他毕竟不是什么雄才大略之人,面对工业革命这千年未有之变局,加上清朝小国寡民长久积压问题深种,想要力挽狂澜,谈何容易?

他其实有点像明朝的亡国之君朱由检,即崇祯皇帝。天下大势所趋,心有余而力不足。

值得一提的是,撇开这些历史功过不谈,道光还是一个颇为有趣的人。

就个人品行来说,道光在清朝乃至中国历代帝王中,绝非贪暴、淫逸之君,相反,其“俭德”向为旧史家所津津乐道。

其中最为人称道的便是节俭。

和铺张浪费、喜好奢侈的爷爷乾隆皇帝不同,道光皇帝事出了名的节俭,甚至于能用抠门来形容。

“(宣宗)嗣位之初,即颁手谕,首戒声色货利,一切游观玩好,稍涉侈靡之事,禁绝勿为。”

道光当初刚刚继位,便下令裁去后宫嫔妃们的脂粉费用,每年省下上百万银子。

而作为一国之君,道光衣食住行极其的不讲究,甚至于穿衣都带补丁。无论是自己还是妃嫔,他都不允许经常穿戴新衣服,他的常服几乎都是有补丁,他只有一件衣服没有补丁,那就是龙袍。

上行下效,道光如此,底下大臣自然也不敢穿新衣服。

如因为果道光某天看到了有大臣穿了新衣服上朝,他立马就会不高兴,官员们穿的衣服越旧,他反而越喜欢。官员们为了迎合他的“喜好”,纷纷“制作了”很多看起来很旧的衣服。还有很多官员去裁缝铺里用新衣换旧衣,一时间京城裁缝铺的旧衣服价值翻了几倍,这也算是一种比较奇葩的现象了。 颇有些楚王好细腰的味道在里面。

穿衣省就算了,道光吃饭同样也省。

宫中的食材采购需要有一个严格的程序,这些程序虽然能让皇室吃到最安全且质量最好的食物,但是却让某些官员有了盈利的途径。

由于很多的食材采购人员都漏了一些油水,这就导致皇宫中的食材价钱昂贵,道光由于不知道实情,所以他就尽可能的吃便宜点的素菜。

有一日他问军机大臣曹振镛吃了什么早餐,曹振镛说他吃了四个鸡蛋,道光当时就有点不高兴了,一顿四个鸡蛋他都不舍得吃。曹振镛很疑惑啊,不就几个鸡蛋吗?你堂堂皇帝至于吗?

后来他才知道,经过宫里采购的几番转手之后,原本在外面不算值钱的鸡蛋,到宫里已是天价。

曹振镛心里明白,宫中的内务臣有贪污现象,但是他也没去多管闲事,只是告诉道光说自己家中养有母鸡,这些鸡蛋不用花钱就能吃到。道光听了这样的话以后,也赶紧让宫中圈养了一些母鸡,以节约鸡蛋的采购费用。?

道光不仅对自己抠门,对底下大臣一样也抠。

帝王御下之术,无非两招,一赏一罚。

罚的时候道光倒是挺狠的,一切严格按照律法来,丝毫不留情。到了赏的时候,他就不一样了,非常的舍不得。

道光八年,大学士长龄率军平定回部张格尔下叛乱。将士凯旋,道光设宴犒劳。

按理说这庆功宴,怎么得丰盛一些吧,可是道光真的抠门。提供的饭菜不但不够丰盛,反而显得非常“寒酸”,所有的官员都没怎么吃东西。

据说一张大桌挤了二十来个人不说,桌上见不着什么大鱼大肉,只有寥寥几盘素食,这叫人如何动筷?

朝堂上是如此,更不要说朝堂之下了。道光的抠门是全方位无死角的抠,连军队的钱他都要省。所以清军在军衔装备,军队训练等等方面都因为没钱而荒废松弛,以至于清军在鸦片战争种,那般的不堪一击。

举个例子,当初平定回乱的钱是怎么来的呢?

《清史稿》记载:“各省绿营兵额内裁百分之二,岁省三十余万,以为回疆兵饷”。

我们通常认为,只要是节俭的皇帝,那都是好皇帝。事实上所谓的节俭是有条件,有目的的节俭。减少不必要的开支,把省下来的钱,用于需要的地方,不管是军事也好,民生也罢,总之,利于国家即可。

像道光这种,该省的省,不该省的还要省,那就没什么意思了。

这也难怪有大臣发出疑惑,为何乾隆朝奢侈却国库充盈,道光朝节俭却民生疲敝?

“岂愈奢则愈丰,愈俭则愈吝耶”?

很显然,道光没什么眼界,只是着眼于小利而失大局。

蔡东藩评价评价得好:

“徒齐其末,未揣其本,省衣减膳之为,治家有余,治国不足。”

确实如此,治家有余,治国不足!

历史上最抠门的皇帝,晚上省钱不点灯,早朝就像丐帮开会?

历史上最抠门的皇帝要数清朝的道光皇帝,爱新觉罗·旻宁,他为了省钱甚至晚上不点灯,衣服破了也不换新的,打上补丁继续穿,大臣们也纷纷效仿,结果搞得早朝就像是丐帮开会一样。

在中国古代的帝王中厉行节俭的皇帝不少,但是像道光皇帝一样如此节俭,如此抠门的还找不出第二个。清朝在经历了康熙,雍正,乾隆三代皇帝之后,至嘉庆已经开始走下坡路,到了道光皇帝时已经是积重难返,内忧外患了。道光皇帝算不上一个雄才大略的皇帝,但是他也深知国家的现状,他想不出什么好的办法,只能从自己身上着手,厉行节俭,希望能够让大清朝重获生机,那么道光皇帝有多节俭呢?

一、为了节省,晚上不点灯。道光皇帝继位后,就以身作则大力推崇节俭,他让内务府重新核算皇宫中的各项开支,凡是不必要的都砍掉,凡是能节约的都节约。这还远远不够,道光皇帝连灯油都要节约,每天晚上吃完晚饭道光皇帝就早早的熄灯上床睡觉,因为这样可以不用点灯,可以节省不少的灯油。

二、为了节省,衣服破了不换新的,打上补丁继续穿。一个皇帝穿补丁衣服,这听起来似乎有点天方夜谭,可是道光皇帝就是这么干的。他的衣服破了,坚决不换新的,要求补上继续穿。道光皇帝的做法也直接影响了朝臣,试想一下,皇帝都穿着破衣服上朝,哪个大臣敢穿着新衣服上朝吗?显然不敢,于是大臣们都纷纷穿着破衣服来上朝,结果导致早朝时整个朝堂看起来就跟丐帮开会一样,这种情形在中国历史上可谓是闻所未闻了。

除此之外,道光皇帝在其他方面也狠狠的节俭,如果谁要提出增加军费,修河堤什么的,必定会遭到一顿痛骂。道光皇帝自己厉行节约也就算了,节俭到连国防军费,百姓民生的支出都要砍掉的地步,确实是有些过头了。道光皇帝如此节俭,如此抠门,在历史上找不出第二个,堪称最抠门的皇帝了。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58033.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