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诸葛亮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其实蜀汉政权为如同现代集团公司,就称他为刘氏集团公司,其老板为刘备,诸葛亮和五虎上将为集团核心层员工,集团内部员工之间关系是否良好(关系不好肯定不喜欢),则从他们入职时间、相互业务联系、个人性格等有紧密联系。
入职时间
刘氏集团公司与大多是公司一样,公元184年,在偏僻的幽州涿县,刘备带领关羽、张飞、简雍等元老创立的小公司起步发展。
公元200年,刘备在邺城与原公孙瓒属下赵云分别七年之后,久别相逢。本来相互欣赏的两人,一拍即合,赵云加入刘备团队;公元207年,刘备“三顾茅庐”聘请诸葛亮。
公元209年,在“赤壁商战”上击溃曹氏集团之后,刘备趁机吞并,长沙、武陵、零陵、桂阳等地区的小公司,于是黄忠跟随老板韩玄被加入到刘氏集团。
公元214年,马氏集团老板马超,在关中、凉州两地,与曹氏集团的竞争中战败,公司基本上处于倒闭状态,正好刘备抢占隔壁的益州地盘,需要大量人才,刘备深知马超是能人,于是派遣属下李恢会晤马超,此时的马超与新老板张鲁正闹矛盾,双方一拍即合,马超加入刘氏集团。
如同现代公司,元老级的员工们抱团在一起,生怕后来者们,抢走自己地位或者饭碗,排斥甚至“打击”新员工,诸葛亮刚到公司时候,虽然受到老板刘备器重,但关羽、张飞等老员工们,心生妒忌,可没有给好脸色看。
於是与亮情好日密。关羽、张飞等不悦,先主解之曰:"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愿诸君勿复言。"羽、飞乃止。>>>《三国志》
老员工关羽、张飞,应该也曾对“先主与云同床眠卧。”同样受到老板青睐的赵云,不给好脸色。或许“同病相怜”或者只有形成新的“联盟”才可以公司中生存下去,所以自然而然赵云和诸葛亮走得近一些。
各自业务
刘氏集团公司发展中,有四次重要的扩展时刻,逐一看一下,此时的各自业务担当及相互之间联系。
建安十四年(209),抢占江南四郡后,关羽为襄阳太守,负责江北地区;张飞为宜都太守,负责,长江中上流地区;诸葛亮为军师中郎将,负责零陵、桂阳、长沙三个地区,调整赋税,保障军需;当时的桂阳太守为赵云,诸葛亮的直接下属,应该与诸葛亮相互业务来往最多。
此时,黄忠刚刚加入刘氏集团,职位也不详,应该处于适应阶段;公元208年,马超父亲入京为官,被任命为九卿之一的卫尉,马超被封为偏将军,在槐里继承了父业。
建安十九年(214),平定益州后,诸葛亮为军师将军,代管左将军府事;远在荆州,关羽总管荆州地区业务;张飞为巴西太守,在阆中分公司坐镇;赵云为翊军将军,在成都总公司;黄忠为讨虏将军,也在成都公司;马超为平西将军,负责临沮地区事务。
关羽、张飞、马超各自总管,荆州、巴西、临沮分公司,常驻在地方,赵云、黄忠在总公司,所以诸葛亮与赵云、黄忠见面接触机会多一些。
建安二十四年(219),与曹氏集团的竞争中战胜而抢占汉中之后,刘备自立汉中王,根据功劳逐一封赏,诸葛亮无变动;关羽为前将军,假节钺;张飞为右将军、假节;赵云无变动;黄忠为后将军,关内侯;马超为左将军,假节。就是诸葛亮和赵云两人官职上没有变化,难道刘备冷落独来的外来户诸葛亮和赵云?
章武元年(221),刘备在成都称帝,拜诸葛亮为丞相、录尚书事,假节,张飞死后,兼司隶校尉;赵云职位上无变化;马超为骠骑将军,领凉州牧,进封斄乡侯;此时,关羽、黄忠已去世。
诸葛亮最终成为集团总经理,在成都负责总公司业务,关羽、张飞、马超、黄忠几个人常年在外扩展业务,只有擅于安保治安之类业务的赵云,在成都总公司时间比其他四人多,所以与诸葛亮接触时间更长,“日久生情”接触多,了解多,自然而然关系更加密切。
诸葛亮与关羽、张飞、黄忠有代沟
通常隔二十年为一代,人们的观念和见解随着时代发展而变化,从而形成隔代之间思想沟通上的障碍,世人们俗称“代沟”。
清朝乾隆年间编修的《关帝志》上记载关羽出生于延熹三年(160),诸葛亮出生于公元181年,足足差二十一年,黄忠比关羽年纪还长,张飞与关羽年龄相仿,故此“凡人”诸葛亮也难免与其三人不得不有代沟。当时也有桥玄和曹操年龄相差四十五岁的“忘年之交”,但毕竟是少数。
若有代沟,通常情况下公事上无特别大碍,但私交上另当别论,关系肯定不如同龄人马超(176年生),赵云(170年生)等人。
《三国志》记载,“云身长八尺,姿颜雄伟,为本郡所举,将义从吏兵诣公孙瓒。时袁绍称冀州牧…”袁绍是初平二年(191)替代韩馥成为冀州牧,若按赵云二十岁左右计算,能推算出,大致出生年为公元170年左右。
故此,诸葛亮与有代沟的黄忠、关羽、张飞私交不深,关系一般。
性格
诸葛亮性格谨慎、严谨、行为端正,且大有学问,在私下与高傲自大,“善待卒伍而骄於士大夫”的关羽关系不太会融洽;说不定与“飞爱敬君子而不恤小人。”的张飞,私交上比关羽更好一些。
黄忠忠厚老实,加上年迈,应该与诸葛亮不太亲密;勇猛刚毅的马超,与诸葛亮接触时间太短,所以感情应该不太深。性格稳重、不张扬、办事干净利落的赵云,应该是每一位上司、同事中最受欢迎的类型。
起初,诸葛亮刚入公司的时候,应该与同样的“孤军”外来户赵云走得近;业务上,刚到不久就是赵云的直接上司,且之后在成都总公司相互接触时间最多;还有跟赵云共事时间最长(22年),跟关羽12年,张飞为14年,黄忠为11年,马超为8年。
最重要的是既有才干又任劳任怨的员工赵云,身为刘氏集团二把手诸葛亮肯定喜欢,换成一百个一千个其他老板或者上司都会喜欢,大家想法如何呢?
受文学作品的影响,在一般人的认知中,三国时期的蜀国有威震天下的“五虎将军”。可以说,他们是蜀战斗力的代表。事实上,历史上,刘备只冠以“四虎将军”之名,赵子龙只是一个名字很杂的将军,在小说中并没有那么高的地位。
刘备的儿子刘禅即位后,逐渐做官。虽然如此,赵云的头衔还不是魏高燕的。
《三国志》正史编纂之初,通常将赵子龙与四虎将军一起表述,但并没有“五虎将军”之说,而赵云最终成为虎将军之一,得益于老百姓的欢迎。在古代的历史著作和文学书籍中,这五位将军的排名虽然一直在不断变化,但始终没有脱离五虎的形态,于是赵云“混”进了将军的行列。
虽然赵子龙在历史上只是一个名字很杂的将军,但他的勇敢和他自己在小说中的形象一样好。在《赵云别传》年,有这样一个故事:
黄忠在定军山解决了曹军大将夏后,曹操亲自带队前往汉中,将数千万袋粮草运往北山。黄忠袭击了曹军的粮草部队,带走了赵云的大部分士兵。等了很久,赵云也不见黄忠回来。他焦虑之下带着几十名骑兵前去探查。就在这个时候,他恰好遇到了曹军的大军,双方对峙起来。赵云战且退,突围而出。
并且,逃出人间后,他看到自己的部下被张珠困住,赶回去救张珠。
曹操的士兵一直追到赵云在蜀中的营地。赵云回到营地后,命令部下打开营地大门。君觉得有诈,干脆退兵。这时赵云击鼓,率众向曹军射去,曹军军心大乱,在仓惶逃窜的过程中互相践踏,许多士兵被挤到汉水里淹死了。
第二天,刘备看到凌乱的战场,称赞赵云。
这个故事在其他史书中也有记载,可见其真实性很高。后来罗贯中引用了这篇小说,补充了很多细节。这一修改直接抬高了赵云在人民心中的形象。
小说中赵云在敌阵中左右奔走,所向披靡的描写比比皆是。当赵子龙又老又瘦的时候,他仍然和孔明一起去打仗,而且精神矍铄,作风比当年更好了。魏大将郑听到赵云的名字,也吓得魂不附体。甚至,赵子龙用箭射中了他的头盔,从悬崖上摔了下来。
虽然小说中有很多虚构的细节,有些夸张,但赵云的故事和正史基本相同。说到赵云的勇敢,我们经常用“勇敢”这个词。历史上有无数勇者,但能做到这一点的寥寥无几。赵云虽然比常人大胆,但并不笨。可以说,赵子龙心思缜密,足智多谋。
战争爆发,赵云家乡的仁人志士纷纷投奔当时势力强大的袁绍。只有赵子龙看出了袁绍的刚愎自用,觉得袁绍根本成不了大事。之后,他没有随波逐流,投靠袁绍,而是致力于寻找一个值得他辅佐的贤人。当时实力才是硬道理,赵云能够看得更远,难能可贵。
也正因为如此,赵云找到了刘备,这个值得他付出一生的大师。
刘备占领益州后,手下有人提出将城内外的房屋和土地奖励给所有士兵,赵云站出来反对。感觉战火还没平息,根本不是找乐子的时候。由于益州刚刚经历了战乱,老百姓怨声载道,要求归还房屋和土地。毕竟人心是基础。
刘备觉得赵云的想法是对的,就把所有的田产和房子都还给当地人,为当地人打好基础。
刘备因为弟弟关羽死在麦城,发兵到吴栋报仇。这时,赵云再次站出来反对刘备的举动。他觉得曹操还没有被除掉。在这个时候,讨伐吴栋太过虚弱,因小失大是不明智的。刘备没有采纳,我行我素。最后损失了很多兵力,被打败了。街亭之战,蜀大败,赵云亲自保护部下,使士兵损失甚少。
之后,诸葛亮让赵云把剩下的物资交给他的士兵。赵云觉得军队不应该掺杂利益,干脆把剩下的物资全部捐给了弹药库。这样的见识,古代能有几个将军?
这些事迹大多被罗贯中修改后写成小说。在他的作品中,赵云是诸葛亮最欣赏的将军,因为赵子龙非常体贴,总是先考虑大局。
当诸葛亮设计火烧王博时,他命令赵子龙把敌人引入陷阱,这样他在敌人的战斗中只能输不能赢。要知道,胜败对未来有多重要,把这个任务交给其他高瞻远瞩的将领真的不合适。孔明放下祭坛,借东风,请赵云前来迎接。这时,吴栋不怀好意,派许胜去追他。赵子龙拔出弓箭,射断了许胜船上的绳子,把许胜吓跑了。
赵云没有杀人,给对方留了面子,还能把事情做得这么漂亮。可以说,子龙是蜀将中唯一的一个。
因此,诸葛亮经常带着赵子龙。多年以后,赵云去世的消息传到诸葛亮耳中,孔明坐不住了,痛哭流涕:“国家失去了栋梁,我的手臂也失去了。”关羽死的时候,诸葛亮没有这么强烈的反应。可见卧龙是多么欣赏这位勇敢的将军。
赵云有两个儿子,长子赵通继承爵位,官至公司领导。二儿子赵广是一名官员和守门员。他在栈中跟随姜维时,战死沙场。
赵云被称为常胜将军的称号在民间广为流传,其最早来源难以考证。明清时期的一些学者在自己的个人著作中也有提及,但并没有直接说出“常胜将军”这个词,而是用“身经百战,战无不胜”、“无敌将军”等词语来表达。
三顾茅庐
刘备屯住新野时,自知蹉跎半生之缘由是身边虽有关羽,张飞等猛将,而无出谋划策运筹帷幄之谋士,便礼仪贤下士,寻求良辅。在司马徽和徐庶的荐举下,刘备与关羽,张飞便来到襄阳隆中,拜访诸葛亮。
第一次来到茅庐时,亮已外出,三人返途中遇见亮好友崔州平;数日后,刘、关、张顶风冒雪,二顾茅庐。途中,遇亮好友石广元,孟公威。到达茅庐,只见亮弟诸葛均,方知亮已出游,备留下一笺,表达倾慕之意。返回时,在隆中山下小桥边遇见亮岳父黄承彦;过了一段时间,刘备与关羽、张飞三顾茅庐,适逢亮在家,但昼寝未醒。刘备吩咐关、张在门外等候,自己徐步而入,拱手立于阶下,直到亮醒后,方才相见。[ 三顾堂:建于清康熙五十八年(公元1719年),是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作《隆中对》的纪念堂。]
隆中对
官渡大战以后,刘备逃到荆州,投奔刘表。刘表拨给他一些人马,让他驻在新野(今河南新野县)。
刘备是一个雄心勃勃的人,因为自己的抱负没有能够实现,心里总是闷闷不乐。他想寻找个好助手。他打听到襄阳地方有个名士叫司马徽,就特地去拜访。
司马徽说:“这一带有卧龙,还有凤雏(音chú),您能请到其中一位,就可以平定天下了。”司马徽告诉刘备:卧龙名叫诸葛亮,字孔明;凤雏名叫庞统,字士元。
徐庶也是当地一位名士,因为听到刘备正在招请人才,特地来投奔他。刘备很高兴,就把徐庶留在部下当谋士。徐庶说:“我有个老朋友诸葛孔明,人们称他卧龙,将军是不是愿意见见他呢?” 刘备听了徐庶的介绍,说:“既然您跟他这样熟悉,就请您辛苦一趟,把他请来吧!” 徐庶摇摇头说:“这可不行。像这样的人,一定得将军亲自去请他,才能表示您的诚意。”
刘备先后听到司马徽、徐庶这样推重诸葛亮,知道诸葛亮一定是个了不起的人才,就带着关羽、张飞,一起到隆中去找诸葛亮。三顾茅庐后,诸葛亮终于被刘备的诚意感动了,就在自己的草屋里接待刘备。
诸葛亮看到刘备这样虚心请教,也就推心置腹地跟刘备谈了自己的主张。他说:“现在曹操已经战胜袁绍,拥有一百万兵力,而且他又挟持天子发号施令。这就不能光凭武力和他争胜负了。孙权占据江东一带,已经三代。江东地势险要,现在百姓归附他,还有一批有才能的人为他效力。看来,也只能和他联合,不能打他的主意。”
接着,诸葛亮分析了荆州和益州(今四川、云南和陕西、甘肃、湖北、贵州的一部)的形势,认为荆州是一个军事要地,可是刘表是守不住这块地方的。益州土地肥沃广阔,向来称为“天府之国”,可是那里的主人刘璋也是个懦弱无能的人,大家都对他不满意。
最后,他说:“将军是皇室的后代,天下闻名,如果您能占领荆、益两州的地方,对外联合孙权,对内整顿内政,一旦有机会,就可以从荆州、益州两路进军,攻击曹操。到那时,有谁不欢迎将军呢。能够这样,功业就可以成就,汉室也可以恢复了。”
刘备听了诸葛亮这一番精辟透彻的分析,思想豁然开朗。他觉得诸葛亮人才难得,于是恳切地请诸葛亮出山,帮助他完成兴复汉室的大业。诸葛亮遂出山辅佐刘备。
后来,人们把这件事称作“三顾茅庐”,把诸葛亮这番谈话称作“隆中对”。(一说是襄阳隆中,也说是南阳,难定论?)
五丈原
五丈原位于宝鸡市岐山县境内,东距西安130公里,西距宝鸡56公里,北距岐山县城25公里。高20余米,面积约12平方公里,五丈原南依棋盘山,北临渭河,东西两面为河流冲的深沟,形势险要。三国时期,诸葛亮屯兵五丈原与司马懿对阵,后因积劳成疾病死五丈原,五丈原由此闻名于世。是三国时诸葛亮最后一个战场。
公元234年,诸葛亮率兵由汉中出发,穿过秦岭,进驻五丈原。初来乍到,粮草不济,先屯田练兵,待机伐魏。魏将司马懿深知诸葛亮神机妙算,在渭河北岸固守,不敢贸然出兵。双方在五丈原相持百天不战,诸葛亮不得不引诱魏兵入葫芦沟作战,并放火烧断谷口,欲大败魏将司马懿未料一场大雨,魏军死里逃生。同年秋天,诸葛亮病死军中,蜀军败退。当司马懿进兵诸葛亮指挥作战的地方时,看到蜀军阵地之险要,惊叹道:“天下奇才也。”后人为了纪念诸葛亮,在这里修建了寺庙。
据当地民间传说,诸葛亮去世时,一颗明星从天而降,所以才起这个名字。当年诸葛亮屯田的地方,人称“诸葛田”。当年诸葛亮设军帐指挥作战的地方还留有半米高的城墙残迹,南北长约250米、东西宽近100米。当地群众给这个小城堡起名“豁落城”。在豁落城南边的秦岭山坡,有一块平展的石头,上面似有棋盘线条。据说当年诸葛亮在这里下过棋,所以这座山得名“棋盘山”。在五丈原的土中,已找出不少“诸葛锅”,铁锅上铸有汉代隶书文字。五大原如今是一片农田,游客来这里总想找一找古战场的遗迹和传闻。在农田的中间有一道河湾,当地叫落星湾,湾中的村子叫落星堡。
五丈原北端有诸葛亮祠,创建于元初年,明清曾重修。祠内献殿内两侧墙壁上有一幅幅三国故事画,如古城会、空城计、三战吕布等。壁画下镶嵌着40块青石,石刻岳飞手书《出师表》,字迹苍劲有力。石前有明太祖朱元璋赞颂岳飞的石刻:“纯正不曲,文如其人”。(一说是襄阳隆中,也说是南阳,难定论?)
诸葛亮故事
------以下是应网友要求而整理。
吃 瓜 留 子
诸葛亮不仅能种出好庄稼,而且还有一手种西瓜的好手艺。襄阳一带曾有这么一个规矩:进了西瓜园,瓜可吃饱,瓜子不能带走。传说这条“规矩”也是当年请葛亮留下来的。
诸葛亮种的西瓜,个大、沙甜、无尾酸。凡来隆中作客和路过的人都要到瓜园饱饱口福。周围的老农来向他学种瓜的经验,他毫不保留地告诉他们瓜要种在沙土地上,上麻饼或香油脚子。好多人都来问他要西瓜种子,因为以前没有注意留瓜子,许多人只好扫兴而归。第二年,西瓜又开园了,他在地头上插了个牌子,上面写道:“瓜管吃好,瓜子留下。”
诸葛亮把瓜子冼净、晒干,再分给附近的瓜农。现在,汉水两岸沙地上的贾家湖、长丰洲、小樊洲的西瓜仍有名气,个大、皮薄、味沙甜。有些地方还遵守那条“吃瓜留子”的老规矩。
神机妙算救后代
这件事情的真否无法考证,从记载来看,可能性还是有的。
相传,诸葛亮在临死前对后代说:“我死后,你们中的一个将来会遇到杀身大祸。到那时,你们把房拆了,在墙里面有一个纸包,有补救的办法。”
诸葛亮死后,司马0 打下天下当了皇帝。他得知:朝廷中的一员将军是诸葛亮的后代,便想治治他。有一天,司马0找了个借口,把这个将军定了死罪。在金殿上,司马0问:“你祖父临死前说了些什么?”这个将军就一五一十地把诸葛亮的话说给他听。司马0听后,使命令上兵们把房子拆了,取出纸包。只见纸包里面有封信,上面写着“遇皇而开”。土兵们把信递给0,0打开信,只见里面写道:“访问后返三步。”0立即站起身退后三步。他刚站稳,只听“咔嚓嚓”一声响,0龙案上面正对的房顶上,一根玉掉下来。把桌椅砸得粉碎。0吓得出了一身冷汗。反过来再看信后面写道,“我救你一命,请你留我后代一命。”看完这封信,暗暗佩服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后来.他把那个将军官复原职
诸葛亮的八卦衣
在戏剧和图面中,诸葛亮都是身披八卦衣,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姿态。据民间传说诸葛亮的八卦衣是他勤奋好学,师母所赏赐。
诸葛亮少年时代,从学于水镜先生司马徽,诸葛亮学习刻苦,勤于用脑,不但司马德操赏识,连司马的妻子对他也很器重,都喜欢这个勤奋好学,善于用脑子的少年。那时,还没有钟表,记时用日晷,遇到阴雨天没有太阳。时间就不好掌握了。为了记时,司马徽训练公鸡按时鸣叫,办法就是定时喂食。诸葛亮天资聪颖,司马先生讲的东西,他一听便会,不解求知饥渴。为了学到更多的东西,他想让先生把讲课的时间延长一些,但先生总是以鸡鸣叫为准,于是诸葛亮想:若把公鸡呜叫的时间延长,先生讲课的时间也就延长了。于是他上学时就带些粮食装在口袋里,估计鸡快叫的时候,就喂它一点粮食,鸡一吃饱就不叫了。
过了一些时候,司马先生感到奇怪,为什么鸡不按时叫了呢?经过细心观察,发现诸葛亮在鸡快叫时给鸡喂食。司马先生在上课时,就问学生,鸡为什么不按时叫鸣?其他学生都摸不着头脑。诸葛亮心里明白,可他是个诚实的人,就如实地把鸡快叫的时候喂食来延长老师授课时间的事如实报告了司马先生。司马先生很生气,当场就把他的书烧了,不让他继续读书了。诸葛亮求学心切,不能读书怎么得了,可又不能硬来,便去求司马夫人。司马夫听了请葛亮喂鸡求学遭罚之事深表同情,就向司马先生说情。司马先生说:“小小年纪.不在功课上用功夫,倒使心术欺蒙老师。这是心术不正,此人不可大就。”司马夫人反复替诸葛亮说情,说他小小年纪,虽使了点心眼,但总是为了多学点东西,并没有他图。司马先生听后觉得有理,便同意诸葛亮继续读书。
司马先生盛怒之下烧了诸葛亮的书,后经夫人劝解,又同意诸葛亮来继续读书。可没有书怎么读呢?夫人对司马先生说:“你有一千年神龟背壳,传说披在身上,能使人上知千年往事,下晓五百年未来.不妨让诸葛亮一试.如果灵验,要书作甚?”司马先生想到把书已烧了,也只好按夫人说的办。
诸葛亮将师母送的神龟背壳往身上一披,即成了他的终身服饰——八卦衣,昔日所学,历历在目,先生未讲之道,也能明白几分。
诸葛亮的鹅毛扇
诸葛亮的鹅毛扇代表着智慧和才干,所以在有关诸葛亮的戏曲中,孔明总是手拿鹅毛扇。
关于鹅毛扇,民间流传着这样的故事,黄承彦的千金小姐黄月英并非丑陋,而是一个非常聪明美丽、才华出众的姑娘。黄承彦怕有为的青年有眼不识荆山玉,故称千金为“阿丑”。阿丑黄月英不仅笔下滔滔,而且武艺超群,她曾就学于名师。艺成下山时,师傅赠送她鹅毛扇一把,上书“明”、“亮”二字。二字中还密密麻麻地藏着攻城略地、治国安邦的计策。并嘱咐她,姓名中有明亮二字者,即是你的如意郎君。后来黄承彦的乘龙快婿,就是吟啸待时、未出隆中便知天下三分的名字中有“明”、“亮”二字的未来蜀国丞相诸葛亮。结婚时,黄月英便将鹅毛扇作为礼物赠给诸葛亮。孔明对鹅毛扇爱如掌上明珠,形影不离。他这样作不仅表达了他们夫妻间真挚不渝的爱情,更主要的是熟练并运用扇上的谋略。所以不管春夏秋冬,总是手不离扇。
清朝康熙年间,襄阳观察使赵宏恩在《诸葛草庐诗》中写道:“扇摇战月三分鼎,石黯阴云八阵图”,就足以证明诸葛亮手执鹅毛扇的功用以及他手不离扇的原因。
NOTE: 南阳武侯祠同样有“三顾茅庐”一说,难以定论。大家可以看。
孙权、曹操、刘备这三位诸侯中,曹操起兵最早,且他灭掉了袁绍、袁术、吕布等劲敌,这让他的地盘最多,手下的人才也最多,孙权有父亲孙坚和哥哥孙策,为他打下了大片江山,所以他的起点很高,这是卖草鞋出身的刘备比不了的,刘备是三人中基础最弱的,也是实力最弱的一方。
刘备手下的谋士将领,虽然比曹操孙权少,但由于罗贯中的基调是褒刘贬曹,所以他笔下的蜀汉,虽然人才少,但是质量佳,都是卧龙凤雏和五虎将。尤其是刘备手下的五虎将,张飞、赵云、关羽、马超、黄忠,个个都是三国中的顶级名将,是刘备能和曹操、孙权等实力对手叫板的底气。
五虎将是蜀汉最优秀的大将,诸葛亮是蜀汉的智囊和二号人物,蜀汉的战略战术等,大多都是由诸葛亮制定。那么,关羽、黄忠、张飞、赵云、马超五员大将中,诸葛亮最欣赏谁?最讨厌谁?
五虎上将中,地位最高的是关羽和张飞,这两人在蜀汉的地位和诸葛亮相差不大,其他3人就不如诸葛亮了。
张飞和关羽是刘备的结拜兄弟,刘备还在一穷二白之际,张飞和关羽就跟随刘备了,之后刘备屡战屡败,四处寄人篱下,但张飞和关羽两人虽然能力出众,可以找一个更好的下家,但他们出于义气,从未想过背叛刘备,关羽还为了再次投奔刘备,离开曹营,过五关斩六将,吃了不少苦头。
刘备很重视关羽、张飞,但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后,他对诸葛亮给予了比张飞和关羽还要高的重视,这让张飞、关羽不满,刘备劝说两人,他得到了诸葛亮,就如同鱼得到了水,让两人不要再抱怨了。诸葛亮对刘备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刘备能建立蜀汉,主要靠诸葛亮的隆中对和诸葛亮为其出谋划策,治理国家,帮助他拿下荆州、益州和汉中,才有了刘备的蜀汉。
不过,张飞和关羽的地位虽然不如诸葛亮,但相差不大。关羽是镇守荆州的大将,属于刘备集团的实权人物,但是他性格孤傲,经常嘲讽同僚,以及盟友对手,这让他处理不好和同僚,以及盟友江东的关系,再加上关羽孤傲自大,诸葛亮命令动他,所以关羽不是诸葛亮所欣赏类型的大将。
张飞虽然好相处,他性格粗鲁,对下属不好,经常打骂下属,这让他的军队容易出现内讧。不过好在张飞比较尊重士大夫,这与关羽截然相反,所以张飞和诸葛亮的关系比较融洽,但张飞自身的问题也很严重,就是喜欢喝酒,还喜欢打骂下属,经常喝酒耽误正事,这也让诸葛亮不欣赏张飞。
马超也是三国中的一员悍将,他武功很强,曾和曹魏名将许褚大战未分胜负,还打着曹操割袍断须,但是马超曾因反叛曹操,害死了父亲马腾,还中了曹操的离间计,和盟友韩遂互生间隙。再加上马超也是军阀出身,不甘做人臣,所以即使马超投靠到了刘备帐下,刘备也不重用他,而诸葛亮从未向刘备提议重用马超,以及推荐马超担任要职,说明诸葛亮也不太欣赏马超。
黄忠是三国中的一员老将,当到黄忠这个年龄时,很多大将都会隐退,至少不会再上阵杀敌了,但黄忠性格要强,不服老,所以他投靠到刘备帐下后,虽然已经是一员老将了,但他依然活跃在一线,还斩杀了曹魏名将夏侯渊,帮助刘备夺得了汉中,这也奠定了黄忠在蜀汉的地位。
赵云也是一员猛将,他在刘备最落魄的时候,被刘备的志向和仁德感动,主动投靠了刘备。赵云因为人品佳、忠诚,能力强,担任保护刘备安全的重任,他还在长坂坡之战,救了少主刘禅和甘夫人。这之后,赵云跟随刘备南征北战,也立了不少功勋,还多次救刘备于危险之中。
赵云除了功勋卓著外,还是个仁义之人,刘备拿下益州后,赵云劝说刘备将夺取的益州田产钱粮分发给当地百姓,减轻百姓的负担。同时,赵云还心怀匡扶汉室的理想,这点和诸葛亮相似。
这5位名将中,诸葛亮最欣赏的是赵云,赵云能力强,人品佳,爱护百姓,还心怀兴复汉室的理想,最重要的是,赵云忠诚,肯听命令,做事勤勤恳恳,是一员非常好用的大将。同时,赵云和诸葛亮都有匡扶汉室的理想,且都是仁德、忠诚之人,愿为主公付出一切,所以诸葛亮很欣赏赵云。
诸葛亮最讨厌的,无疑就是关羽了,关羽能力虽好,且为人忠诚,但他缺少大局观,在刘备刚拿下汉中,还需要休养生息时,他却发动了襄樊之战。同时,他不顾孙刘联盟大局,数次得罪孙权,这才造成了关羽襄樊之战的惨败,让蜀汉丢了荆州。还间接的导致了刘备夷陵之战的惨败,让蜀汉元气大伤,诸葛亮的隆中对破产,兴复汉室的希望破灭,所以诸葛亮很不满关羽。
在尊刘贬曹的三国演义小说里面,作者对于蜀汉政权的人物描写可谓是花了大量的笔墨,不管是动不动爱哭鼻子的刘备刘皇叔还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诸葛孔明,刻画的都非常传神。
那么最让人津津乐道的当属蜀汉的五虎上将,毕竟都是赫赫有名的悍将,很受读者的追捧,那么在五虎上将之中,诸葛武侯最信任的又是哪一位呢?又是最烦谁呢?今天来一起看看吧。
五虎上将我们都不会陌生,他们分别是关羽、张飞、马超、黄忠、赵云。关羽的典故在三国演义里面数不胜数,千里走单骑、斩颜良诛文丑、水淹七军等等。张飞满脸胡子暴躁脾气更是让人又头疼又喜欢,赵云的儒雅风范未尝一败翩翩君子;马超的豪放勇猛,黄忠的老当益壮这都是为人所熟知的。而诸葛亮呢?总是一副高深莫测智珠在握的样子更是让人向往。那么诸葛亮作为蜀汉阵营中的军师以及丞相,最信任谁呢?
赵云
那当属赵云了,毕竟关羽和张飞在刘备三顾茅庐的时候,就已经对诸葛亮显示出了不耐烦,只不过刘备大哥一直在压着,虽然后来也是佩服诸葛亮,但是关羽高傲的性子不会服诸葛亮,张飞的暴躁性子又不能委以重任,但是赵云就不一样了,赵云虽然武功超群,但是为人谦和待人友善,更是对待主公忠心耿耿,这样的大将怎么会让人不喜欢呢?
关羽
说到最烦谁就要说关羽了,毕竟马超是带着人马投靠刘备的,算是有家底,刘备即使称帝几人中也是马超官最高,这也是蜀汉阵营对马超绝对的认可。而黄忠的老当益壮,投靠刘备以后争先恐后地想要证明自己,试问这样的武将谁不喜欢。而关羽就不一样了,关羽有高超的武艺,而且对于兵法谋略也是样样精通。而且关羽最不服的就是诸葛亮,且生性高傲,很难与人相处这也是诸葛亮最烦关羽的地方。各位看官怎么看待的呢?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57955.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下一篇: 三国时期,曹纯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