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不知道:清朝为什么禁止基督教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早在唐朝时期,便有了传教士的存在,这些人在中国负责宣传基督的伟大并吸引中国人加入基督教,历代历朝的帝王也对其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唯独清朝时期,禁止基督教的传播,甚至康熙皇帝明令禁止传教士来华传教,这究竟是为什么呢?基督教和中国当时的社会政治格格不入,究其根本,就是在信上帝还是信祖先的问题上。
对于那些传教士,皇帝还是十分宽容的,早在明朝时期,这些传教士便为中国提供了许多新知识新科技,传教士们带来的天文学,对中国农业的发展有巨大的帮助。而明朝灭亡后,传教士们便为满清服务,在签订尼布楚条约时,传教士的功劳也十分大,由于两国都不懂别的国家的语言,故此两国选择用拉丁文签订条约,而传教士们便充当了翻译的角色。甚至这些传教士还帮助满清制造大炮,协助朝廷镇压三藩之乱。
不仅如此,很多传教士还为朝廷服务,做太子的老师,宫廷教师,这让当时的康熙皇帝对其十分满意,故此还专门颁布了容教令“查得西洋人,仰慕圣化,由万里航海而来。现今治理历法,用兵之际,力造军器、火炮,差往俄罗斯,诚心效力,克成其事,劳绩甚多。”说得便是这些传教士为清政府做了许多贡献,并表示允许传教士们的天主教堂存在,信奉天主的人都是被允许的。
然而这件事情没持续多久,便被传教士们自己搞砸了,第一批传教士们叫做耶稣会,这些传教士为了让中国人信教,愿意入乡随俗,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一个不少,甚至穿儒服做儒生,这才使得康熙对其放任。然而后来又来了多明我会的传教士,这些传教士认为耶稣会的传教士所作所为都是错的,故此把耶稣会告到了教皇那里。
当时的教皇心里一想,确实觉得不妥,毕竟我们信上帝,称上帝为神,而中国人又称孔子为圣,一个古人的地位怎么能跟上帝比呢?故此当时的教皇便要求中国的教徒放弃祖先和孔子,不允许祭祖。这下子便炸开了锅了,康熙皇帝一想,这岂不是导致礼乐崩坏?故此于康熙六十年年禁止传教士传教。
耶稣会成立之初,会祖圣依纳爵的挚友,被称为东亚宗徒的沙勿略(Fran?ois Xavier )就到了印度,却只能遗憾的于1552年死在中国广东外海的上川岛。
就在这一年,利玛窦诞生,三十年后的1583年,利玛窦来到广东,在中国南方辗转度过十八年后,终于在1601年进入北京,之后的十年,利玛窦以其精湛的数学和天文知识和对中国经典的通晓,在中国的知识分子中建立了良好的形象。这个模式也被其他许多相继来华的耶稣会士采用。
1644年满清入关,顺治、康熙皇帝继续重用西方传教士。汤若望、南怀仁相继出任钦天监正,全国信徒达27万。
从雍正皇帝开始在全国查禁天主教,迫害教徒和传教士,但在北京宫廷里却留用一批耶稣会士,担任御用学者和艺术家。有意大利籍画家郎世宁(Brother Giuseppe Castiglione S.J.)和负责制作地图的蒋友仁神父(Fr. Michel Benoist S.J.)。17世纪后期,耶稣会传教士是西方了解中国的最高权威。
1762年,法国颁布了解散耶稣会的命令;1773年7月,教廷宣布解散耶稣会。从明末到清初耶稣会总共有472位会士在中国服务了190年。(耶稣会直到1814才被允许重新恢复)。
1842年7月11日,三位法国籍的耶稣会士南格禄(Fr. Claude Gotteland S.J.)、李秀芳(Benjamin Brueyre, S.J.)与艾方济(Francois Esteve S.J.)重返中国,1847年在上海徐家汇(当时还是郊外的一个村庄)正式建立传教中心,包括几所修道院、孤儿院、天文台、土山湾印书馆、气象台、博物院、藏书楼以及男女中学等。徐家汇圣依纳爵堂至今留存,作为上海教区的主教座堂
耶稣会以徐家汇为中心,逐渐将天主教传遍教廷委托其负责的江南代牧区(江苏、安徽两省),到1920年左右信徒发展到20万人。其中有比较知名的鲁日满(Fran?ois de Rougemont),1624年出生于比利时马斯特里赫特(Maastricht),1658年7月到达澳门,随后前往江南传教,驻地常熟,主要活动于常熟、苏州、松江、上海等地。1676年11月在太仓去世,葬于常熟虞山北麓的天主教墓地。他有一份账本留存于布鲁塞尔皇家图书馆,提供了不少17世纪江南一带社会风俗的资料。
1856年,耶稣会开始负责新成立的直隶东南代牧区,主教座堂最初位于威县赵家庄,不久迁移到献县张家庄,建造了华北著名的大教堂献县张庄耶稣圣心主教座堂和规模庞大的教会建筑群,是耶稣会继上海之后形成的第二个在华传教中心。
在1900年的义和团事变中,直隶东南代牧区受到重创,5万多名教友中有5000多人丧生,其中有3000多名都是7月20日在景州朱家河同日被杀。不过战后直隶(河北)的天主教徒增长的速度更加迅速。
1925年以前,在中国的2所天主教大学均为耶稣会创办:1903年在上海创立震旦大学,1922年创立天津工商学院。1925年以后,中国共有3所天主教大学(仅在北京增设一所辅仁大学,本笃会创办,不久由圣言会接办)
1950年,有913名耶稣会士在中国传教,占全世界(4650人)的1/5。他们在中国负责河北、江苏(含上海)、安徽3省的10个教区,五百多座教堂。
法国耶稣会神父集中在最早和最重要的2个教区:上海教区和献县教区。这2个教区在1950年以前都改由中国主教负责。1949年从上海教区分出的海州监牧区由法国耶稣会负责。西班牙耶稣会神父负责的安徽省芜湖教区(由上海教区分出)和安庆教区(由芜湖教区分出)。意大利耶稣会神父负责蚌埠教区(由芜湖教区分出)。加拿大耶稣会神父负责徐州教区(由上海教区分出)。匈牙利耶稣会神父负责大名教区(由献县教区分出)。奥地利耶稣会神父负责景县教区(由献县教区分出)。
1931年,美国加州耶稣会士在上海创办金科中学,在南京创办弘光中学。1949年由上海教区分出的扬州监牧区也由美国耶稣会神父负责。
香港、澳门两地也有耶稣会士的教育事业。香港的会士大多属爱尔兰籍,澳门的则属葡萄牙籍。
1952年,中国大陆政府驱逐外籍教士,耶稣会士再度被驱离中国大陆。
由于天主教在中国大陆遭到压制,包括耶稣会在内等天主教组织大多迁移至香港与台湾。
1960年在天主教中国主教团、圣言会及耶稣会合作之下,台湾辅仁大学于台北县新庄市复校,成为全球十四所天主教大学之一。辅仁大学的法学院及管理学院为耶稣会辖区,此外耶稣会并且在辅大校区之中设立了中华耶稣会神哲学院.但并不为台湾当局承认
截至目前为止,天主教耶稣会在台湾的行政组织,称之为耶稣会中华省台湾区,地址是台北市和平东路1段183巷26号。
除了辅仁大学之外,耶稣会在台湾各地也开办了台北县徐汇高中与新竹县内思高工两所学校。此外,著名的媒体机关光启社,以及台北市公馆的耕莘文教院也是耶稣会在台湾的分支机构。
在利玛窦之前,曾有大量教会派遣来华的传道士。当时的康熙皇帝也信了基督教。此消息传回罗马教廷,罗马基督教会错误的估计了中国的福音传播范围,以为皇帝都信了,那么肯定是遍地开花,甚至有可能皇帝已经下令,在全国范围内禁止其他信仰存在了,就向康熙下达了命令形式的书信。
康熙看了书信,勃然大怒。因为在康熙内心深处,他是继承了泱泱华夏的大中华理念的,实际上所有中国人都有根深蒂固的正统思想,认为外国人只是蛮夷之族,就算耶稣基督降生在外国,那也只是因为他们更坏,绝不代表中国不如他们,那么作为蛮夷,怎么敢向我下达命令呢?故此康熙立刻下令:在全国范围内禁止传播基督教、天主教,一切的外国传道士,必须限期离开中国,否则一律处死。
自此,中国就开始了长达20年之久的第一次闭关锁国。在这个期间,西方的发展速度突然提速。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唐朝的科技、经济,基本领先世界800年,在清朝早期,也领先世界200---300年,但是在这个时期,中国突然落后了。
罗马教廷经过长期的内部争论、努力,终于深刻认识到中国的特殊性,并再次证实派遣了利玛窦,来华打开福音之门。
利玛窦途经广州,目的极其明确地直奔北京,迅速向康熙递交了两封书信,一封书信是教会书信,现已失传,另一封书信是利玛窦自己写的书信,主要内容在于向康熙展示自己的惊人才华,以及介绍西方当时的科技水平。康熙皇帝正当壮年,看了第一封书信,已经有所松动,看了利玛窦的书信后,他更是深感震惊,立刻召见了利玛窦,在畅谈三天后,下旨册封利玛窦为正三品清廷正式官员,利玛窦显然在这三天内表达了自己要在中国奉献一生,死后骨灰也不回国的坚决态度,深受康熙的赞赏。
利玛窦在此后专门向康熙在此讲解了耶稣基督的救恩的根本原理,康熙深受感动,并提笔写了一首诗,流传至今,使人读起来不得不承认,康熙已经深刻认识到了救恩的核心思想,再也不是一个宗教思想了,而是一个真正认识了神的人。
此后的福音工作之门,在中国终于真正的打开了。在利玛窦的书信中,他向教会传达了正确的、极其理智的中国现状,并邀请基督教传教士们,在有感动的情况下,前来中国传道,并在康熙皇帝的诏书命令下,在我国西藏,第一次出现了藏传佛教以外的神学思想---就此,毛泽东主席还曾经发出过意味深长得感慨。
自此,第一代基督徒才真正的在中国产生了。故此我们说:利玛窦是基督教在中国的决定性人物,是被神大用的的真正的神的仆人。他在中国不但完全奉献了自己对神的认识,还贡献了他的科学知识,对中国的现代科学发展的启蒙,也作出了卓越贡献。
汤若望:1历法 中国今天的农历是汤若望在明朝前沿用的农历基础上加以修改而成的"现代农历"。
2天文 用中文写了一本介绍伽利略望远镜的《远镜说》,第一个将欧洲的最新发明介绍给中国
3军事 引进西洋枪火技术并设厂铸炮
4地理 研究了从西安通向中亚、中东和欧洲的交通道路问题
南怀仁:1天文历法 改造观象台,重造适用于西洋新法的天文仪器 将各种仪器的制造原理、安装和使用方法等,详细记述,绘图立说
2军事 火炮铸造并对火炮的“准炮之法”进行了系统研究,并写成专著
3地理 编撰了数种地理学著作、绘制了数种地图,它们成为17世纪地理学和地图学在中国发展的标志
根据中国官方记载,基督教在唐代传入中国,被称为景教,但多由少数民族所信奉。在汉族主政为主和人口居多的中国大陆,景教没有形成引人注目的势力。到了明末清初西学东渐,基督教(到中国后被翻译为天主教)才在中国产生了重要影响。
毫无疑问,官员是信息和事实上最早接触到传教士的群体,因为他们有管理之责,而且科举制下的官员对知识具有远较普通民众为上的鉴别能力和赏识度,因而也容易接受这批科学传教的远方客人。因此,传教士在中国官员群体中有了最早、关系最为密切的朋友,早期的中国教徒也基本是官员。
1583年9月10日,利玛窦与罗明坚进入中国,求得肇庆知府王泮的允许,在当地建立了传教据点。王泮支持利玛窦在肇庆的传教活动,还与他保持着平等、友好的关系,襄助他的科学传教活动。万历十二年,王泮出资刊行了利玛窦绘制的《山海舆地全图》。1592年初春,利玛窦前往南雄拜访瞿汝夔(瞿太素)。瞿氏请求利玛窦收他当学生,邀请这位洋老师在自家吃饭,送给他绸料为礼。之后跟着利玛窦从事科学研究,如算学、地球仪、欧几里德几何学、各种日晷,等等。当地的老百姓都知道,瞿太素这个雄心勃勃的贵人是一位欧洲传教士的学生,欧洲的信仰始终是他所谈论的和崇拜的对象。在韶州和他浪迹的任何地方,他无休无止地赞扬和评论欧洲的事物。瞿太素后来休了妾,皈依了天主教。
在传教士结交的士大夫中,徐光启无疑是众人最熟悉的。徐氏官至文渊阁大学士、内阁次辅,不仅影响大,而且成就多。
1593年,徐光启赴广东韶州任教时结识了耶稣会士郭居静,双方关系融洽。1596年徐光启回籍时邀郭居静到沪传教,1606年郭居静为徐光启全家大小付了洗。因为徐光启身为翰林,知识渊博,德高望重,影响极大,城中许多著名人士也受洗成为天主教徒。此外,受洗的大官还有任过平禄寺少卿、知州、太仆寺卿、南京工部员外郎等职的李之藻;监察御史杨廷筠。1610年,来自全国各省的5,000官员一起来朝觐皇帝,另有5,000考生参加进士考试,他们都想见利玛窦。在考试空隙中,登门找利玛窦求教几何的人络绎不绝。有人暗下决心,如果中了进士,就立刻开始学数学,研究《几何原本》。
清人入关后,前几任皇帝多对传教士保持了礼遇。
顺治帝亲政前,汤若望已深得摄政王多尔衮信任,对他能预知天象通晓物理的本领相当敬佩,允许他在天文呈报中加自己的见解。汤若望通过钦天监监正这个特殊的官职广泛结交宫内外宗室权贵,甚至参与皇室即位大事。比如他曾以多尔衮擅权专政提醒过幼小的皇帝。1651年1月多尔衮病逝后汤若望为顺治帝选择了亲政日期,帮他亲政,巩固了清初的政权,得到了顺治帝和皇太后的好感和信任。顺治帝非常钦佩汤若望的道德与学问,与之保持很好的关系。汤若望曾以他的医学知识治好了孝庄太后的侄女、顺冶帝未婚皇后的病,为此皇太后对汤若望很感激,认他为义父,顺治帝也尊他为玛法(满语,尊敬的老爷爷)。
到了康熙时期,比较开明的政治环境和相对开放的对外政策,引致大量欧洲传教士来华,白晋、张诚、洪若翰与杜德美就是其中的著名人物。康熙很聪明,也很喜欢西方科学,同时表现了少数民族政权尚未被汉族夷夏观念同化毒害之际对异质文化的宽广胸怀。他在皇宫内跟传教士学习数学、天文学、医学甚至人体解剖学,也学习了《圣经》的一些教义,还写诗赞美耶稣的殉道行为。《基督死》一首就很有名:功成十架血半溪,,百丈恩流分自西。身列四衙半夜路,徒方三背两番鸡。五千鞭挞寸肤裂,六尺悬垂二盗齐。惨恸八垓惊九品,,七言一毕万灵啼。传教士们觉得康熙非常开明宽容,将给康熙受洗入教提上日程。他们纷纷写信给欧洲赞美康熙,希望派更多传教士来,乐观地认为中国的基督教化指日可待。从他们写的《外国人眼中的中国人:康熙大帝》一书中,就以大量事实反映出了这位皇帝与他们之间的亲密关系。到康熙末年,各省教徒已达三十多万,拥有教堂三百座以上。
利玛窦死后,龙华民接任北京会督,他向罗马写信,要求针对 脚踏两只船的中国信徒做出裁决。1715年,罗马教皇发布禁约,严禁中国教徒尊孔祭天,康熙也针锋相对地颁发内务府信票,只准承认中国礼仪的教士留在中国。1773年,罗马宣布解散耶稣会,重要的理由在于:他们无法容忍耶稣会因在亚洲传播知识而忘记了传福音、过于适应当地习俗。后来恢复的耶稣会已经完全不是早期的精英队伍和传教方式。因为中国的上层不可能不祭天不祭祖,故而只能与天主教分道扬镳。虽然中国民间的天主教信仰并没被禁止,但教徒由上层的高雅彻底转到了下层民众中,混饭和寻求教会帮助成为入教的基本动因,即所谓吃教。
看似微不足道的礼仪问题,对东西方关系发生了根本性影响。
其一,彻底决定了中国在科技方面落后于西方的结局。
明末清初是中国最有希望与世界科技界融为一体的时期。科举制选 *** 的官员虽然没有经过科学技术训练,但他们的好学、勤奋、悟性,决定了半路出家完全可以得道的结局。从徐光启在科学方面取得的成就就足见这一点。当教徒基本限于目不识丁或只为生计奔波的阶层时,他们既没有关注科学的兴趣,也没有这方面的学习能力。传教士活动也只能就着低端,从而失去了科技交流方面的意义。
其次,中国失去了最好的西方老师。
早期到中国的耶稣会士都是受过极高专业训练、品德方面精挑细选的人士。在势单力薄的情况下,他们必须以真诚、克制、平等和勤勉才能赢得人心。比利玛窦等人来华更晚的1639年,约翰·哈佛在向清教徒捐赠了400本图书,就能成哈佛大学校史的里程碑;直到19世纪初美国前总统杰斐逊将自己的6,487册私人藏书出售、美国国会图书馆才有了首批像样的馆藏。但此前的1614年到1618年间,传教士金尼阁在欧洲专为中国教区募集的西方书籍就达7,000部。这批书籍先是随金尼阁一行到达澳门,之后进入中国内陆。如果东西之间的文化交流能平和地进行下去,或许中国就没有近代挨打受气的屈辱历史。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57753.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