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迁都,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靖难之役,指的是公元1399年至1402年三年时间里朱家的皇权争夺战。燕王朱棣对决建文帝朱允炆,最后以朱棣登上位于南京的皇帝宝座、朱允炆下落不明而告终。
在朱棣靖难之役取得全面胜利以后他想的是迁都北京,在朝堂众人的反对下,他还是一意孤行,难道这是永乐大帝的思乡情?显然不是!
(靖难之役)
迁都的原因
燕王朱棣,一语道破玄机。朱棣被朱元璋封藩燕地(今北京一代)说白了,北京就是朱棣的地盘。可是大明当时的首都是应天,一南一北相距甚远,强龙也压不过地头蛇。那时虽说大殿一片火海,但是始终没有找到朱允炆的尸首,他跑了。凭借着朱元璋的布局和建文帝这个正统皇帝的名号,东山再起不无可能,况且当时齐泰等人还在南方募兵。朱棣靖难的旗号本就名不正言不顺,再加之他继位大肆屠杀老一朝的武将文臣,百姓们也颇有怨言。加上世人皆知他燕王朱棣打着靖难的旗号进京勤王,实际上是觊觎大明万里江山。在百姓的眼中,他燕王朱棣又带来了战火,在他诸位兄弟眼中,皇帝凭什么让他朱棣做,朱棣又不是朱元璋钦定的接班人。所以说朱棣在应天做皇帝,坐的不稳啊。
内部的忧虑使得朱棣担心,但他更为担心的是北方的蒙古鞑靼。朱棣自幼随父朱元璋抗击蒙古,还刻意被父亲安排到北方蒙古易于侵犯的地方,当作卫国利器使用。这些年他也见过蒙古鞑靼有不少小动作。再加上朱棣发动靖难之时,已经有不少藩王被朱允炆给削掉,自己还把宁王的朵颜三卫相借,事成之后,又把这一北方抗击蒙古的屏障——宁王一支举家南迁。如此一来北方国防力量甚是空虚,如若蒙古鞑靼卷土重来,那么后果将不堪设想。
在这般内忧外患之下,朱棣不顾朝中大臣的反对,果断迁都北京。
(蒙古鞑靼)
迁都的利弊
跨越大半个中国迁都,有舍有得,有利有弊。
江南烟花之地,自古留有诗句"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更有李后主、隋炀帝等前车之鉴,如果不迁都北京,不知道明代帝王能在这纸醉金迷的烟柳之地撑多久,恐怕朱厚照这位贪玩的皇帝都见不到这个乐园,因为在这之前,大明朝估计就亡国了。以南方为政治中心,而北方边患严重,鞑靼的铁骑不知要践踏我中华大陆多少次,到那时,难道大明朝也要向南宋那样偏居一隅?
(隋炀帝的奢靡)
可是,迁都北京,虽然避免了安逸亡国的忧虑。但是,天子守国门向来是大忌,蒙古鞑靼南下第一要面对的就是精良的禁卫军。试想,能称得上禁卫军,应该是全国的精锐,如果这一股有生力量灭亡的话,那么整个大明的天下将面临危亡,至少,北方诸地可让敌方唾手可得。如果于谦没有抵住瓦剌的进攻的话,大明的政治系统将会崩溃,集中的军事力量也将消耗殆尽。那时,便是士大夫所说的亡天下了。
壮举的成就
迁都可不是闹着玩的。选择北京作为都城,得有气派的宫廷殿宇供皇亲国戚居住吧。这就需要运送大量的木材和大量的工匠。古时的交通状况不比现代,当时八百里加急的鸡毛信都得快递个把月,更不用说运送制造皇室宫殿的大木料、石料。而且宏伟的紫禁城建筑群所用的木料、石料还是云南深山的名贵材料,先不提把木料运往北京的路途遥远,单单就当时的民间俗语——如山一千,出山五百就可以看出,将木料运下山都损失惨重。
紫禁城从公元1406年开始建造,历时14年完成,到公元1420年永乐十八年,这座宏伟的建筑摆在世人眼前。可殊不知,如此浩大的工程,耗费了三十万民工和部分卫兵,并集中了当时几乎全国所有的能工巧匠。
(紫禁城)
如果没有永乐大帝的那分创举,那北方明珠估计要20年也建不完。
为了缩短工期,永乐大帝下旨打通古时荒废的渠道,这样一来,建筑材料的运输周期大大缩短,民工和戍边卫兵的粮食供给也有了保障,还大大方便了建筑落成后的搬迁事宜。
在民间,古渠道的打通,便利了南北方的文化交流,极大的改善了南北方的交通情况,刺激了南北贸易的兴起。满清皇帝的江南寻访也得感谢朱棣的这一举措。
三都的隐患
了解明史的朋友都知道,明代有三个国都,分别为北都——北京,中都——凤阳,以及南都——应天。
中都凤阳是朱元璋的老家,设立凤阳为都,仅仅只是为了怀念故乡,埋葬朱家列祖列宗,这是个标志问题,也是个政治信号。就像明末农名起义攻下凤阳后,抛朱家祖坟,崇祯下《罪己诏》检讨自己,这是个体面问题,并无实际作用。
北都北京,这是几近明代所有时刻的政治中心(从永乐皇帝开始),他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威慑着北方少数民族政权,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本就脆弱不堪的北方军备力量。
重点是南都——应天,它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了明代官员的养老院、避难所。
大明王朝之所以灭亡在表面上是,气数已尽,国库空虚,两头迎战。实际上明朝亡于党争,亡于冗官、冗军。据史料记载,洪武年间,大明王朝在职官员有两万七八千人,而到了万历年间,大明在职官员达到了八万人左右,整整四倍。试想每年王朝要花费大量的帑金去给这么多官员开支,那还有多少分给军需,还有多少用于公共建设。
(六部)
应天,那可真是个养老圣地。朱棣也是有所忌惮啊。他当年不顾大臣的反对北迁国都,可是应天是开国皇帝朱元璋钦定的国都,有些东西这位在明朝历史上举足轻重的人物也是无法改变的,那就是应天在作为南都后,仍旧保留一套完整的政治体系,虽然没有实权,但这个应天城寄居了太多的寄生虫。以至于后期,任命海瑞为应天巡抚,去整治这帮寄生虫,得到了老百姓给予"海青天"这一爱称。应天官员的腐朽已经遭到了百姓们的百般唾弃,可是海瑞的到来,也难及骨里。真正的病患早在公元1420年,迁都的那一刻就已经滋生,直到大明王朝病死。
(明太祖朱元璋在应天)
迁都不是一个小事,朱棣永乐帝也是经过深思熟虑才迈出这一步。不得不说,迁都北京,便于了大明王朝对北方大片国土的管理,也疏通了渠道,刺激了经济的繁荣发展。但是,徒有虚名的官职,让无数吸血虫吮吸着大明王朝的骨髓,在嘉靖年间甚至出现了无禄可发的情况。
历史过眼云烟,拂去种种的表象、决策,留给后世的是一个偌大的紫禁城,是一个完整的古建筑群,是一个世界级的奇迹。
宣史圣
参见永乐史圣和任绪安的统治。
405年,朱棣将北平改名为京,称杭仔,并设立北平国子监衙门。416年,朱棣宣布迁都,次年开始大规模建京。它于420年建成,次年迁都。
永乐年间,武功鼎盛,安南布政司被收复。北元分裂后,朱棣亲自带兵攻打鞑靼和瓦拉。朱棣封三位瓦拉国王为圣徒,使他们反对鞑靼人。看到瓦拉的繁荣,他还帮助鞑靼人讨伐瓦拉,这样就没有人会称霸了。同时授予乌兰哈蒙古多彦、泰宁、扶余卫生院自治权。朱棣还在1406年和1422年镇压了乌兰哈蒙古,以维持这一地区的稳定。朱棣安抚东北女真诸部,在建州女真、海西女真设立卫生所,并派伊士哈安抚黑龙江下游野蛮的女真。407年,又失守哈尔滨,在浑通江庙街另一侧的塔林设立努尔戆徒司,扩大了明朝的东部边境。他还失去了哈尔滨,并于1413年视察了库页岛,宣布了明朝的主权。
朱棣奉行积极的外交战略。1405年起,派遣郑和下西洋,与各国进行政治经济交流,增加财政收入,将朝贡体系推向顶峰。其船队规模空前,远达东非索马里,扩大了明朝对东南亚和西方国家的影响。
在文学方面,朱棣令主编百科全书永乐大典,解缙带领3000名学者在三年内完成。有22,877卷,总例及目录60卷,11,095卷。引书七八千,字数约3.7亿,无删节。永乐年间,天下大治,后人称这一时期为永乐盛世。
仁宗朱高炽
朱棣严厉打击异己,如黄子澄、齐泰等文健旧臣被杀。其中,方孝孺的朱世祖和景清的瓜满巢最为悲壮。它还恢复了后来在明太祖时期被废除的皇家卫队。此外,他还成立了另一个特务组织,——东厂。工厂卫生体系的建立。
朱棣死后,他的长子朱高炽即位,即明仁宗,年号弘熙。仁宗年事已高,登基才一年就去世了。其统治趋于保守,重在休养生息。任用“三阳”等贤人辅佐国事,制止郑和下西洋和对外战争积聚民力,鼓励生产,挽救监牢,厉行节俭。
仁宗死后,长子朱瞻基即位,为的是称帝宣宗,并宣布他的头衔。玄宗以德治国,先后派遣郑和、王景弘下西洋,使其国力达到顶峰,史称“仁宣之治”。玄宗还擅长书画,有传世画作。然而,在他执政期间,它并非没有缺点。因为玄宗喜欢养蛐蛐,所以很多官员竞相奉承别人,被称为“促织皇帝”。同时,玄宗设立内书房,教宦官读书,为明英宗时期宦官乱政埋下了隐患。
公元1406年(明朝永乐四年),明成祖朱棣召来礼部尚书赵羾,给了赵羾一个特殊的任务,让他带着几位懂风水的江湖术士前往北京,为自己挑选墓地。赵羾先后选了6个地方,都被朱棣一一否决,最后朱棣无奈,亲自到北京来一趟,才选中昌平天寿山南麓,也就是现在明十三陵所在之地。
众所周知,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去世后,他的明孝陵在南京,而明朝的第二位皇帝建文帝的失踪,朱棣作为第三位皇帝,为何要将自己的墓地选在遥远的北京呢?原因有很多,但最根本的原因是:朱棣准备迁都北京,所谓“天子守国门”,他要把自己的墓地选在燕云要塞之地,让自己的子孙永远镇守此地。
关于朱棣亲自选择墓地的事情,除了礼部尚书赵羾外,还有一人比较清楚,此人就是礼部左侍郎胡濙。胡濙没想到的是,在43年之后,他在朝堂之上,大声说出朱棣要葬在北京的原因时,明朝会是另一番景象。
胡濙,常州武进人,此人出生时满头白发,满月时头发全部变黑,是个传奇人物。建文二年,胡濙中进士,只是没得到建文帝的重用。朱棣攻入南京时,胡濙亲自迎接朱棣,从此得到朱棣的重用。朱棣登基后最放心不下的就是建文帝的下落,于是朱棣给了胡濙一个特殊的任务,让胡濙去全国各地寻找“张三丰”,实际上,这只是掩人耳目,胡濙的真实目的是为了帮朱棣寻找建文帝。
胡濙连续18年游走在全国各地,终于在永乐二十年回到北京(此时朱棣已经迁都北京),向朱棣汇报了建文帝的下落。胡濙和朱棣谈话的具体内容无人知道,但他们从晚上一直谈到第二天四更才结束,从那之后了,朱棣“至是疑始释”,不再寻找建文帝。可见,胡濙一定是有了建文帝的准确消息,以至于朱棣终于释然了。
在胡濙寻找建文帝的初期,朱棣曾让胡濙办另一件大事,那就是注意全国各地是否有合适的龙脉,以做自己的墓地。后来朱棣又告诉胡濙,他已经将陵寝定在了北京。所以,胡濙对于朱棣选墓地的事情,一直非常清楚。
朱棣驾崩后,胡濙被明仁宗、明宣宗重用,特别是在明英宗继位之初,当时内阁一共有五位辅臣,分别是胡濙、张辅和“三杨”。胡濙老成持重,喜怒不形于色,城府极深。而且,胡濙深谙国家大义,每次都暗中帮助那些名声很好的官员。
公元1449年,明英宗听信宦官王振之言,执意要御驾亲征,结果被瓦剌打败,发生“土木堡之变”,明朝50万大军几乎覆没,明英宗被俘。瓦剌人乘胜攻打明朝,直逼北京。面临突如其来的变局,明朝官员们以为“靖康之耻”将再一次来临,所以纷纷建议放弃北京,迁都南京。满朝官员中,只有兵部侍郎于谦等少数人反对迁都,群臣争论不休,孙太后和郕王朱祁钰不知如何是好,关键时刻,一位老臣出马,问了一个问题,就镇住了所有大臣,此人就是胡濙。
胡濙身为老臣,他知道朱棣把陵寝定于北京的真实目的,是为了“天子守国门”,让明朝历代皇帝守住北京。所以,在关键时刻,胡濙振臂一问,无人再敢言迁都之事,为于谦组织“北京保卫战”打下基础。
胡濙历经七朝,胡濙从建文二年开始为官,历经建文帝、明太宗、明仁宗、明宣宗、明英宗(正统)、明代宗、明英宗(天顺),七朝老臣,活了89岁,是明朝的一代传奇。
有这么一种说法,认为明朝是我国历史上最有骨气的朝代,因为自明成祖朱棣把国都从南京迁到北京后,形成了所谓天子守国门。不过明成祖朱棣的迁都引起了很大的争议。很多人认为迁都弊大于利。这种看法到底对不对呢?下面就来简单分析一下。
为什么要迁都北京呢?后人有很多分析,说朱棣迁都北京,这很容易想起朱棣封在北平,他作为燕王,这是他的老家,它是根据地,他把他的根据地巩固了,然后在他的兴王之地建立都城,这很自然,这言之成理啊。所以有人说,朱棣迁都北京就是为了巩固兴王之地。这是朱棣的英雄之略吗?朱棣是这么想的吗?有人说这不是,还有原因。说朱棣当时面临着北方蒙古的威胁,北京靠近蒙古地区,如果在北京建都,便于防备蒙古。
朱棣确实是一意孤行迁都北京的。后人认为如果不迁都,朱棣是抢了侄子的皇位,无颜面对父亲朱元璋的在天之灵。不同意迁都主要有两个原因:
一、北京的自然条件相对较差,经济也相对较差。
二、"天子守国门"实际上对于明朝保障北方的防御体系并不是特别重要。
在这些人看来,明朝北线防御体系从西边的甘肃到辽东绵延万里,都可以有效地抵御漠北强敌。根本没必要冒风险迁都。
其实这种看法是不对的。明朝立国之初,朱元璋定都南京是为了适应当时局势。定都南京只是一个暂时性选择。在国力逐渐恢复之后,朱元璋就开始考虑迁都了。只不过后来因为种种原因耽搁。
朱棣登上皇位之后,对于大明来说,其所面对的历史环境比较特殊。北元(包括蒙古各部)仗着骑兵的优势多次骚扰明朝边境。此时的北京已成为明朝防御体系的最前线之一,那些认为把北京建成军事重镇更稳妥的提议只是看起来很好,实际上是行不通的。所以,朱棣迁都南京经过时间证明,是一个非常正确的决定,甚至为明朝增加了不少寿命。
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朱棣的做法是非常正确的选择,虽然一些大臣们十分反对,但是由于朱棣坚持住了,所以明朝以后一直定住在北京,并且在朱棣迁都之后,率兵多次亲征稳定住了北方的局面,这才有了明朝整体上的繁荣昌盛。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57663.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