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朝的十位异姓王分别是谁?只有吴芮一人得以善终!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汉朝统一天下后,为了答谢酬劳那些在反秦战争与楚汉相争中做出巨大贡献的盟友,汉高祖刘邦一共分封了八位异姓王,此后在东汉末年又有两位权臣自封为王,整个汉朝一共产生了十位异姓王。然而这十位异姓王里,汉初八位异姓王,仅一人以王位善终,汉末两位权臣异姓王,则改朝换代,终结了两汉四百年的江山。
汉初八位异姓王
楚王韩信:韩信是汉初三杰之一,用兵如神,汉朝江山几乎全由韩信打下,被称为“无双国士”,威震天下。但因为功高震主,被刘邦忌惮,于是设计擒下韩信。后来被吕后和萧何设计杀死,夷三族。
梁王彭越:秦末起义军领袖之一,楚汉相争时,与韩信、英布等人一起在垓下会师,消灭了项羽,因功被封为梁王。后来刘邦怀疑彭越造反,派兵突袭了彭越,把他废为庶人。彭越路上遇到吕后,希望吕后能为自己求情。吕后却告诉刘邦,彭越豪壮勇敢,不如杀死。于是诛灭彭越剁成肉泥,夷三族。
淮南王英布:秦末起义军领袖之一,初始追随项羽,楚汉相争时背叛项羽转投刘邦,与韩信、彭越等人一起在垓下会师,消灭了项羽,因功被封为淮南王。后来英布见韩信、彭越先后被杀,决定不束手待毙,起兵造反。刘邦震惊之下,御驾亲征英布,英布战败被杀。
赵王张敖:秦末起义军领袖张耳之子,娶刘邦长女鲁元公主,汉高祖称帝时,张耳已死,张敖继承了赵王位。因为刘邦对张敖无礼,张敖的臣子想要杀死刘邦,事情败露后刘邦废掉了张敖的王位。但因为鲁元公主的关系,刘邦并没有杀张敖,改封其为宣平侯,富贵终生。
韩王信:韩国宗室,在楚汉相争时被刘邦立为韩王。刘邦怀疑韩王信勾结匈奴,派人责备韩王信。韩王信害怕被杀,真的投靠了匈奴。后来在汉朝与匈奴的战争中战败被杀。
燕王臧荼:臧荼是燕国旧将,秦末时追随项羽参与巨鹿之战,因功被封为燕王。项羽失败后,刘邦大肆屠杀项羽旧将,臧荼害怕被杀,起兵反汉。刘邦亲征臧荼,臧荼战败被杀。臧荼是曾外孙女即是汉景帝王皇后,也就是汉武帝的母亲。
燕王卢绾:卢绾是刘邦发小,自起兵就一直跟随在刘邦身边,臧荼被消灭后,刘邦就地封卢绾为燕王。但卢绾一旦成为异姓王,刘邦马上也对他不放心起来,卢绾见韩信、彭越都被夷三族,内心恐惧,最后带着家人亲信逃亡到了匈奴,匈奴封他为东胡卢王,后死与匈奴。
长沙王吴芮:秦朝末年第一个反秦的秦吏,深得民心,被项羽封王。因为吴芮与张良关系良好,所以改投刘邦,被封为长沙王。因为张良的计策,吴芮没有立刻成为刘邦的敌人,留其镇守南方防范岭南赵佗,因此也成为了汉初八位异姓王中唯一没有被杀被废,以王位善终。
刘邦鉴于异姓王叛乱不断,即使是相知数十年的卢绾也最终反叛,因此与刘氏诸王和功臣们杀白马盟誓:只要国家存在,功臣子孙永享富贵;非刘氏而王,天下共击之,非功而侯,天下共诛之。此后,吕后称制,死后吕氏家族即被功臣们铲除。即使是篡汉的王莽,也没有胆量称王,而是称“假皇帝”。直到大汉王朝要寿终正寝时,才出现了两位异姓王。
汉末两位异姓王
魏王曹操:曹操是汉末群雄之一,挟天子以令诸侯,消灭袁绍、袁术、吕布、刘表、马超、韩遂等割据势力,降服南匈奴、乌桓、鲜卑,统一北方,自封为丞相,然后称魏公、魏王。
魏王曹丕:曹丕是曹操的儿子,继承魏王王位,同年逼汉献帝退位,建立曹魏。
刘邦在统一天下后共分封的异姓王八人,他们分别为齐王、楚王韩信;梁王彭越;淮南王英布;燕王卢绾;常山王、赵王张耳;燕王臧荼;韩王韩信;长沙王吴芮。他们的结局除了长沙王吴芮是善终外,其它诸侯王全部被被刘邦和吕后被杀。接下来我们来详细介绍下这八位异姓诸侯王。1、齐王、楚王韩信。
韩信被后世成为兵仙、战神。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军事天才。原来韩信在项羽手下做事,因不得重用改投刘邦,刘邦拜其为大将军。韩信在刘邦手下如鱼得水,为刘邦源源不断的训练士兵,后来与刘项反目后,全歼龙具二十万大军。后来刘邦为了拉拢韩信封他为齐王。韩信在垓下用四面楚歌之计逼死项羽。刘邦建立汉朝后又夺了韩信兵权,改封齐王,后来又被人诬告说韩信造反,又被贬为淮阴侯,在吕后萧何合谋下斩于钟室,夷其三族。2、梁王彭越。
梁王彭越被被誉为我国游击战的始祖,真是彭越的游击战打的项羽疲惫不堪。最后以?反形已具?的罪名,被剁成肉酱,灭三族,废除封国。3、淮南王英布。
英布原来项羽手下最强战将之一,封为九江王。后来被迫联合刘邦造反项羽。建立汉朝后封为淮南王,后来看到韩信、彭越被杀后,无奈造反,失败后逃跑被百姓所杀。
4、燕王卢绾。
卢绾刘邦发下,刘邦手下元老级人物。后来与陈希联合匈奴造反,刘邦带兵平叛。卢绾逃到匈奴,在匈奴活到63岁病故。
5、常山王、赵王张耳。
这位张耳是战国时期人物,在秦末建立赵国对抗秦朝,后来在韩信的推荐下,刘邦感念其工,封为赵王,没过过久病逝,其子袭赵王位,后被刘邦所废。
6、燕王臧荼。
臧荼原为项羽手下,后来背叛项羽,转投刘邦。再后来刘邦屠戮项羽旧部,臧荼害怕被害于是也开始造反,结果失败。被刘邦所杀。
7、韩王韩信。
这个韩信与齐王韩信不同,他是原战国七雄韩国的后裔,史称韩王信。韩王信是刘邦为了安抚原来韩国所封。韩王信与匈奴始终有这不清不楚的关系,刘邦率兵攻打,逃到匈奴后与汉朝展开游击战,后被柴武在参合斩杀。
8、长沙王吴芮。
吴芮是最早参与反秦的人物。后来建立汉朝后,分为长沙王,刘邦多次想废掉长沙王,但是吴芮得到张良妙计屡次幸免,刘邦也是放弃了,长沙王也保留下来,也是异姓王唯一幸存的。
为了建立汉朝,巩固汉朝的统治,刘邦先后分封了8位异姓王。只不过这8位异姓王的结局,几乎都不是很好。
楚王韩信,这是大家最熟悉的,可以说汉朝大半个天下都是韩信打下来的。但也因为如此他被刘邦所忌惮,先是被贬为淮阴侯,后来被吕后和萧何设计杀害,最悲催的是,还被诛三族。
梁王彭越,秦末时期他就是起义军的领袖之一,楚汉之争中倒向刘邦,为刘邦建立汉朝立下了不是功勋。
结果汉朝建立后,刘邦却怀疑彭越谋反,于是就派兵突袭,并俘虏了彭越。刚开始刘邦是把他便为庶人,结果在吕后的建议下,彭越被剁成肉泥做成肉酱后,刘邦还分成好几份去送给其他诸侯,并且诛杀了彭越的三族。
淮南王英布,刚开始他是项羽阵营的,后来投靠刘邦。汉朝建立后,英布看到韩信、彭越先后被杀,这让他十分恐慌,于是决定先下手为强,起兵反叛。结果在刘邦的御驾亲征下,英布兵败被杀。
韩王信,他是韩国的宗室子弟,汉朝建立后刘邦怀疑韩王信勾结匈奴,于是派人去指责韩王信,这可把韩王信给吓得,毕竟此时已经有好几个诸侯王被杀,于是他干脆真的投靠匈奴,去博取匈奴人的庇护,后来被刘邦派兵灭杀。
燕王臧荼,他这个燕王一开始是项羽分封的,只不过后来他投靠了刘邦。结果好了,项羽战死后刘邦就大肆屠杀项羽的旧部,这让臧荼十分害怕,于是起兵谋反,最终刘邦御驾亲征,臧荼战败被杀。
燕王卢绾,他是刘邦发小,从小就跟在刘邦的身边,为他鞍前马后。臧荼被杀后刘邦就分封他为燕王。但没想到卢绾当上燕王后,刘邦对他也不放心了,还派人去监视他。这也让卢绾十分害怕,于是就带着家人亲信逃到匈奴,最终客死他乡。
赵王张耳,汉朝建立后的第五年,他就去世了,他的儿子张敖继承了他的王位。在刘邦铲除异姓王的时候张敖先是王位被废,后来被关进监狱。
也就是说如果张耳后来还活着,结局肯定不会很好。
长沙王吴芮,他的结局很不错,但这是因为,一方面他和张良是好朋友,另一方面刘邦需要他来镇守南方,防范岭南的赵佗。也因此吴苪成为八位异姓王中,唯一一位没有被杀也没有被废的异姓王。
一番总结下来,刘邦分封的8位异姓王中,只有长沙王吴苪得以善终。但实际上这是一种利益交换。
首先,吴苪将自己的大部分领地都让给刘邦的儿子,主动的让刘邦的儿子来监视他,另外他还分出不少军队送给刘邦的堂哥荆王刘贾,这自然可以打消刘邦的疑心。
其次,吴苪的封地在现在的长沙一带。在西汉初期那还是一片蛮荒,地处偏远又不是什么兵家必争之地,人口稀少,农业、商业都不发达,因此即便吴苪造反也无法对汉朝造成多么大的影响。
而且,留着吴苪就可以让他去开发南方地区,从而加强汉朝的综合实力,同时又能让他去镇守边疆,可谓是将一大堆脏活累活都甩给了吴苪,这何乐而不为呢?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57657.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