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不了解夷陵大战刘备为什么不带诸葛亮的事情,接下来跟着小编一起欣赏。
刘备在三国势力中,可以说是最没有背景的人。从两手空空到独霸一方,建立蜀国。是相当不容易的。但没想到,夷陵之战号称有70万大军的刘备,竟被他瞬间败光。而且如此大战,刘备居然把诸葛亮这位大神留在家里,至今很多人认为,刘备失败的核心关键,就是没有把诸葛亮带去。那么这一切究竟怎么回事呢?为什么没有带上诸葛亮去呢?
说还了就是刘备压根没有把东吴放在眼里,自认为不堪一击,无需诸葛亮出马他就能搞定。为何此时刘备会变得如此的自信呢?其一,在刘备看来,东吴厉害的角色像周瑜、吕蒙等都已经不在了,也就是说,东吴再也没有他怕的对手。其二,此前不久,刘备亲率大军在汉中击败曹操,对于屡遭失败的刘备来说,可谓信心大增。再加上此时号称70万之众,更加会觉得打赢东吴完全没问题。
关羽被杀后,刘备一心想着出兵东吴。可当时诸葛亮并不赞同,因为当时吴蜀两国相对于曹魏,都显得还比较弱小,吴蜀两国打起来双方都没好处,反而得利的是曹魏,因此诸葛亮一直主和。那么,对刘备来说,诸葛亮如此反对自己打吴国,如若带他一起出征,诸葛亮还会劝和,这样一来必定会影响自己的计划。所以,刘备干脆选择不带诸葛亮。
此时的刘备虽然占领了益州,但毕竟刚来不久。各方面还不稳定,还需要不断发展建设,再加上北有曹魏的威胁。因此,伐吴的同时,必须要绝对的保障益州的稳定,不能出半点差错,否则即使胜了东吴,若再失益州就得不偿失了。想来想去,蜀中也只有诸葛亮合适。其一,诸葛亮留守大本营可以稳定局势,防范外敌。其二,兴兵东吴,粮草兵器所需极大,而诸葛亮可以完美的提供这一系列的后勤保障。这样,刘备方能安心的出征。但也正是这几点,直接导致了刘备的失败。其一,此时的刘备过于骄傲,自以为很牛逼,可殊不知东吴人才辈出,青年将领陆逊能力远超先人。其二,自从称帝后,独断专权的气息愈加强烈,经常不听劝告。所以,刘备惨遭大败也就不足为奇了!
相信经常看《三国演义》或者对《三国志》有所了解的朋友肯定知道夷陵之战,这是蜀汉创立者刘备亲自指挥的最后一场战争,也是蜀汉政权建立以来最大最惨烈的一场战争。夷陵之战被后世学者称之为关乎蜀汉未来的战争,因为赢了,刘备就能趁机夺取孙权的大部分领土,但输了就会将之前攒下的老本赔个干净。
作为后世之人我们自然是知道刘备战败了,而且是被首次担任东吴大都督的陆逊用一把大火烧了个干净。此战失败后刘备退守白帝城,并在这里完成了向诸葛亮托孤的蜀汉政权交替。但今天我们不说这些,就只是聊聊作为这么重要的一场战争,身为主帅的刘备不会不知道问题的严重性,可他为什么还是不选择带上诸葛亮与马超呢?毕竟这二人的实力是有目共睹的。
对于这件事儿笔者有这么几个看法,可以和大家一起聊聊。
其一,为何不带诸葛亮
相比为何不带马超来说,不带诸葛亮是最为大众所不解的。因为看过三国(不管是三国演义还是三国志)的朋友都知道,诸葛亮对于刘备的重要性,比荀彧陈琳郭嘉等加起来对曹操的重要性还要大。但笔者说句实话,刘备自然知道诸葛亮对自己的重要性,所以他才不会带诸葛亮上阵,有疑惑的朋友先不要着急,听笔者慢慢说。
首先,夷陵之战发生在蜀汉新立之初,作为一个新兴的国家,蜀汉的建立几乎完全是搭建在刘备的个人威信之下,假如说刘备出了意外这个国家会顷刻间土崩瓦解(历史也证明了这句话)。因此,刘备必须派一个可靠的人来镇守国内,不然万一有人在他出兵的时候,在他背后捅刀子那可就麻烦了。
而这个人在当时的蜀汉来说只能是诸葛亮,因为张飞要负责跟他会和一同讨伐东吴(路上被范强张达所杀),而魏延当时资历不足,其他也就没谁了。
其次,蜀汉新立的地盘都只是勉强镇守,哪怕刘备在的时候各地也是经常掀起叛乱,而这些仅靠武将镇压是肯定不行的,所以必须得文臣来安抚,而这个也只能由诸葛亮来做。
最后,刘备发动夷陵之战时几乎是倾国而出,虽然没有史料上说的那么夸张(几十万)但五六万大军还是有的,而蜀汉地盘狭小,所以大军的粮草补给也非常困难,因而这些也得有一个可靠人来负责,没有意外,还是得诸葛亮来。
因此,不是刘备不带诸葛亮,而是他实在带不了,因为当时蜀汉内部没了诸葛亮与刘备根本就动不了(也不排除诸葛亮不想和兄弟交手的这种腹黑理由)。
其二,为何不带马超
马超作为后世的五虎上将当时的蜀汉巅峰武将,对于刘备来说自然是非常有用的,但说句实话,以当时的情况来说,马超也不是不想带,而是带不了,原因也很简单。
首先,马超是降将,而且有弑主的前科(马超的全家当年都在曹操手中,可马超却毅然决然地发动叛乱,导致全家被杀),因此马超对于刘备来说其实一直都是把双刃剑,虽然马超可以杀敌,但也可以伤己,而且当时刘备不认为自己会失败,因此就没有带马超。
其次,蜀汉新立时很多武将和文臣都有自己的势力,文臣有抱团取暖,武将有自己的兵马可供使用。但这些人当中唯独不包括马超,因为马超来投奔刘备时几乎是孤家寡人,史料上甚至只说马超和马岱来了。所以可见马超在蜀汉是没有兵马的,笔者甚至想说,对于蜀汉来说,马超可能更多的是一种精神象征(马超的实力在当时是有目共睹的),而且马超虽然离开了凉州,但是在凉州还是有一定影响力的。
所以说,带不带马超其实都无所谓,因为他对于这会儿的刘备来说就是一个吉祥物(战场上你一个人再能打也不可能是千军万马的对手)。
综上所述,刘备出征东吴之所以不带诸葛亮与马超,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他——不能带(也不敢带)!因为不带,他还有赢得希望而且心也比较安。但要是带了,老巢的安全(史料没有提马超后来的事儿,但笔者估计他应该也是在某个地方做镇守将军,毕竟马超也是假节),粮草的保障都会受到影响。文章最后笔者再多嘴一句,其实带不带诸葛亮对于刘备来说可能也没有太过重要,因为在他看来,诸葛亮也就是个管内政的,军事嘛,还是算了!
夷陵之战关乎蜀汉国运,刘备为什么却不带上诸葛亮?
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和“夷陵之战”,被称为三国史中的“三大战役”,其中“夷陵之战”,是发生于蜀汉刘备集团和东吴孙权集团之间的一场战役:公元221年四月,刘备称帝,因义弟关羽不久前死于曹魏和东吴的联合绞杀,刘备决意起兵为关羽报仇,夺回荆州之地。
同年七月,刘备亲率蜀军主力,进攻东吴,孙权求和不成,委任陆逊为大都督,率军迎战,后陆逊在夷陵一带火烧蜀军连营,蜀军大败,汉昭烈帝刘备也在不久之后病逝,受命掌管军国大事的诸葛亮与东吴议和修好,共抗曹魏,夷陵之战如此重要,关乎国运,刘备为什么不带上诸葛亮呢?
首先,当时是三分天下,三国鼎立,刘备要征讨东吴,虽然他当时非常痛恨东吴,但他在征讨东吴的时候,还是要考虑到曹魏的因素。
如果曹魏在刘备率大军征讨东吴之机,偷袭蜀国,那就得不偿失了,所以刘备要做到没有后顾之忧,需要一个人镇守蜀国本土,这个人诸葛亮最合适,所以刘备在夷陵之战时,没有带上诸葛亮。
其次,刘备因为关羽之死,不顾大臣们的反对,坚决要征讨东吴,而当时三分天下的局面,孙刘势弱,曹魏势大,孙刘只能联合抗曹才能三分天下,刘备因为兄弟之仇而征讨东吴,却不去征讨蜀国之仇敌曹魏,因此很多人反对,在反对的人之中就有诸葛亮。
最后,刘备自认英雄一世,这次又是率大军去征讨东吴,东吴诸将刘备也没有放在心上。英雄一世的刘备觉得自己可以打败东吴,因为就不用带军师诸葛亮。
试想,在刘备自已指挥下,攻破东吴,是一种什么样的丰功伟绩,刘备也需要在无人辅佐的情况下打赢一场战役,这是一种资本,对巩固地位非常重要,诸葛亮善于理政,就让其在家帮他治理内务,当好大管家,为他的征战做好后勤保障,因此,刘备在发动夷陵之战时,便公私兼顾,撇下诸葛亮到东吴打仗去了!
夷陵之战刘备为何没有带上诸葛亮?
三国时期有三场非常著名的战役,夷陵之战就是其中的最后一场,发生在刘备的结义兄弟关羽被孙权擒杀之后。刘备借口为关羽复仇,同时也要夺回必争之地荆州的所有权,出兵东吴。但是,刘备并没有在出征之前带上一向为他出谋划策的诸葛亮,那又是出于什么原因,刘备没有让诸葛亮一同前去呢?
夷陵之战,又称彝陵之战、猇亭之战,是三国时期蜀汉刘备对东吴发动的大规模战役,是中国古代战争史上一次著名的积极防御的成功战例,也是三国“三大战役”的最后一场。这场战役由刘备御驾亲征,但是没有带上诸葛亮。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四点。
第一,刘备这次出征东吴是“以怒兴师”,恃强冒进,无论诸葛亮如何劝阻都不行。当时吴国偷袭荆州,俘杀关羽,刘备闻之大怒。无论从战略上讲(二路出兵),还是从道义上讲(为弟报仇),刘备都是要夺回荆州的。只不过,当时荆州已失守,而蜀汉政权也建立未久,更重要的是在内部稳定,需要休养生息。诸葛亮也是考虑及此所以劝阻,但是刘备不听,于是,刘备在愤怒之余,也没有带反对东征的诸葛亮。
第二,当时的政治形势和环境变了,这时候的蜀汉是一个国家,而非当年还是流寇形式的作战,需要一个稳定的后方。诸葛亮这时被拜为丞相,需要辅佐太子,以稳定后方,并为前线提供足够的军马和粮草。这种重任,也只有身为丞相的诸葛亮才能够担当。
第三,诸葛亮并非将帅之才。陈寿在《三国志》里,对诸葛亮有这样一番评价:“识治之良才,管、萧之亚匹矣……盖应变将略,非其所长欤!”可以看出,诸葛亮长于治国,而非行军打仗。《三国演义》过于神话诸葛亮在军事上的才能。所以,刘备没有带诸葛亮出征,也是出于这方面的考虑。
第四,刘备对自己过于自负。要知道,刘备在当时是一等一的英雄,连曹操都称:“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他和关羽犯了同样的毛病,对东吴过于轻视,此时周郎已死,在他眼里,东吴不足为惧。他一生戎马倥偬,得知东吴大将是陆逊,更是藐视其为一书生。这种自负,让其也没有带诸葛亮随征。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57624.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