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诸葛亮借箭曹操为什么不敢放火箭,难道说曹操不敢吗

揭秘历史故事 2023-06-12 05:12:36

诸葛亮借箭曹操为什么不敢放火箭,难道说曹操不敢吗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诸葛亮借箭,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提起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草船借箭的故事,恐怕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这一经典的军事妙笔,着重描写了他过人的胆识和智慧,几百年来赞美的声音层出不穷,以至于部分人们压根不会相信这个故事实际上是虚构的。

但是,相信很多人看过这一段剧情之后,心中都会有一个疑问:当初的曹操为什么不在大雾弥漫的时候发射火箭呢?直接把他们烤在江上,打出二次伤害,让他们有来无回。

曹操

实际上,这一点真的是误会曹操了,你以为曹操不想发射火箭吗?

在三国时期,虽然战场上的弓弩技术和冶铁制造技术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并且还出现了单兵强弓和射程更远的重型弓弩。

与此同时,对于箭的材料也做了进一步的提升,成了钢簇,所以说这种箭矢跟之前的相比穿透力更强,不管是杀伤力,穿透力和速度都非常的有保证。

而火箭就不一样了,相比于普通箭矢来说,需要把泡过火油的艾草布帛系等可燃物系箭头上,然后通过弓弩发射出去,这种火箭跟普通箭矢不一样,取用的时候还要点火,再加上上面有油,必须要小心翼翼,不能反过来伤到自己人和自家战船就不好了。

这种火箭的取用还非常的不方便,面对应对于突发情况,火箭的灵活性就大大降低。

火箭

在战场作战的时候,时间是非常宝贵的,火箭就比普通的箭矢多了好几个步骤,打这种猝不及防的仗的话,火箭的产出量往往跟不上需求量,根本不符合战场上的"兵贵神速"要点,自然就没有普通箭矢吃香了。

并且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囊中羞涩。

笑话!我曹老板还缺钱吗?

实际上,不单单是钱的问题,想要用火箭就必须有可燃物,在三国时期,硫磺、火油这些都是稀有物品,通常是准备打大仗的时候才会拿出来,平时只会用一些竹子、羽毛、铁等廉价而常见的东西来制造箭矢。

甚至到了400多年后的大唐时期,火箭已经升级换代,由原先捆着的寒酸艾草布帛变成了"小油葫芦",一旦命中船舶、城楼,就是个楼橹尽焚的下场,因此"因烈风发火弩"就是唐军的出名打法,威力十分惊人,堪比"炸弹"。

大军攻城

即便繁盛如唐朝,想要随时使用这种火箭也不是"管够"的,因为这种火油依旧非常稀缺,产量有限,因为这种油要么就是昂贵的动物油脂,要么就是一些植物油,唐朝都是这种情况,更别提三国时期了。

所以,在这种敌我双方情况不明的情况下,哪个心大的也不会先把王炸甩出来。

除此之外,在箭矢上附着一些可燃物,那么箭本身的重量就会增加,这样一来箭矢的命中率和射程就会有影响,对于箭矢的消耗也会更多,这样看来,使用火箭就远远不如普通的箭矢来的方便。

诸葛亮来的时候是大雾的天气,能见度较低,如果曹操贸然使用火箭进攻,那么就会暴露了自己的位置,因为他们并不知道诸葛亮是带了多少人过来的,所以火箭是万万不能够用的。

诸葛亮草船借箭

并且,在大雾茫茫的天气,空气潮湿,再加上是在江面上,水气很重,很容易造成火箭还没有到达既定目标,就被空气中的小水珠扑灭了,得不偿失,因此在这种天气使用火箭的成功率就大大降低,远不如使用平常的箭矢来的实用。

综上观点,这时候使用普通的箭矢性价比是最高的,诸葛亮正是算准了这一点才会信誓旦旦的来借箭,并且还能成功的。

三国时期,诸葛亮“草船借箭”时,曹操为何不直接放火箭?

三国时期的故事,总是让人津津乐道。它上承东汉,下启西晋,有曹魏、蜀汉、孙吴三国分治天下。公元220年,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定都洛阳。往西继承了东汉在西域的领土,往北直达朝鲜半岛,往南则与蜀、吴接壤。公元221年,刘备于成都称帝,国号为汉,领地北至武都,东抵巫峡,南至云贵,西达缅甸。孙权虽最晚称帝,在229年于建邺建立政权,但却占领了物产丰盛的江南。这三个国家之间发生了很多有趣的战斗,其中在赤壁之战中就有一个“草船借箭”的故事。

01

在三分天下刚刚拉开序幕时,曹操带领数十万大军南下,想要吞并孙吴。孙权便与刘备结盟,准备联手抵抗曹操。但是吴国大将周瑜,他早就听说过蜀国的诸葛亮智谋过人,但是因为自己也很聪慧,却不如他的名气大,他便心生嫉妒,想为难一下诸葛亮。于是周瑜和诸葛亮说要他在十日之内赶制10万只箭,要是10天之内完不成的话,就会耽误大事。诸葛亮听完之后没有半分难色,爽快地答应了他,并且和周瑜说十天太久了,只需要三天就可以办完。周瑜一听十分高兴,立马给诸葛亮立下了军令状。

诸葛亮接下了军令状之后并没有着急制作箭矢,他看到前来打探情况的鲁肃就和他诉苦说:“三天时间叫我怎么造出10万只箭啊?子敬你要来帮帮我。”鲁肃性格忠厚善良,见诸葛亮这样求自己也只好帮他,于是按照诸葛亮说的给他借了20只船,每条船上配置30个士兵,船幔全用青色的布做成,再做了1000多个草把,树立在两侧的船舷上,并且还答应诸葛亮不告诉周瑜借船这件事。鲁肃回到周瑜那里时,也遵守了和诸葛亮的约定,没有谈及这件事,只是说诸葛亮还没有准备造箭用的材料。周瑜也不能理解诸葛亮的做法,于是叫鲁肃继续打探消息。

诸葛亮借到船后,并没有马上做出什么行动,一直到了第三天夜里四更,诸葛亮才让人开着船往曹操水上的营地去,还将这些船连在了一起,并请来了鲁肃,和他说他马上就能看的10万只箭了。到了凌晨,江面上雾气弥漫,只隐隐约约看得见不远处的曹营,这时诸葛亮叫人由西到东将船依次排开,横在了曹军之前,并且让船上的士兵擂起战鼓。顿时江面鼓声气势磅礴,鲁肃吓了一跳,问道为何在这明显没准备好的情况下和曹军交战,诸葛亮只是笑笑,说曹操在这大雾的天气必不敢贸然行动,并且告诉他箭一会儿就有了,不用担心。果然,半晌之后就有箭从曹营那里射来,如雨般落到了那些草把的身上,鲁肃这才明白了诸葛亮的计谋。

02

这一计谋看起来很完美,但是仔细一想,如果曹操在箭上点火,诸葛亮岂不是连自己都要坑了?毕竟古代的船都是木头做的,船上的东西也很容易燃烧,还有这么多士兵在,而且船又连在了一起,这样做一不小心就自取灭亡了。

但是诸葛亮是何人,怎么会想不到这些?他将船连在一起并且横在曹操军前的目的就是想让曹操不放出带火的箭来。因为倘若曹操放出火箭,根据当时的风向和距离很近的敌船,这些火非常容易烧到他自己的船上来,而曹操向来又是个谨慎的人,在看不清的情况下,没有百分之百的把握他绝不可能放出火箭。另外,造火箭也需要一定的时间,等造好那些火箭,对面的敌船已经驶到了自己眼前了。于是他选择了一个保守的办法,先放普通的箭看看情况,可箭一放完那些船就跑了,曹操也不可能想到这只是诸葛孔明为了10万只箭想出来的计谋吧。

其实上面的只是小说《三国演义》里的情节,根据《三国志.吴主传》引《魏略》的记载:

权乘大船来观军,公使弓弩乱发,箭著其船,船偏重将覆,权因回船,复以一面受箭,箭均船平,乃还。

所以主人公并非诸葛亮,而是孙权,这也让曹操感叹道“生子当如孙仲谋”。

总结

我们对罗贯中先生的《三国演义》的确是印象深刻,是我们从小就知道的经典。但是很多人将他作为正史来看,以它来衡量历史中的三国实在不应该。很多人物就连在正史的记录中都带有作者本人对他们的喜恶,更别说小说了。历史总是胜利者书写的,而客观的事实是需要我们认真看清的。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5756.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