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胡雪岩和白虎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胡雪岩出生于1823年,徽商代表人物,当时他出生的时候家庭比较贫困,父母为地主家干活。而胡雪岩自小也跟着地主放牛,从小就被压迫剥削惯了的胡雪岩,总是幻想着未来如果能够成为一个有钱的人就好了。1835年胡雪岩的父亲因为疾病的原因离开了人世间,家庭失去了顶梁柱,而生活也变得相当的艰难。
1836年,13岁的胡雪岩就立志要外出闯荡,闯出个人样来给大家看看,离开家人之后,他去往了杭州,刚开始什么都不会做,只能找一些普通的工作,在杂粮行和金华火腿商行当伙计。刚开始他在杂粮行负责搬运,后来又来到了钱庄做学徒。但是只能干一些打杂的活,接触不到什么贵人。
他到钱庄当学徒,从扫地、倒夜壶等这种杂役做起,平日里经常跟在钱庄伙计身后转,学习一些真本事。三年的时间一眨眼就过去了,胡雪岩成功获得了大家的一致好评,成为了钱庄一名正式的伙计。
1842年的时候,19岁的胡雪岩被被钱庄掌柜看中,成为了学徒,由于钱庄掌柜没有子嗣,所以就把胡雪岩当做亲生儿子看待。把自己的技艺全部都教授给他,还教他如何处理人际关系,掌柜在弥留之际,将钱庄交给了胡雪岩,胡雪岩的经济头脑比较厉害,这个钱庄在他的手下开的越来越大。
后来他认识了杭州官员,对于他来说如虎添翼一般,胡雪岩跟知府的关系不错,两个人办起了丝行。在这位知府的帮扶之下,钱庄的生意如日中天,胡雪岩趁机还扩大了商业领域,开办了很多商行。胡雪岩几乎占据了浙江商业的半壁江山,这个时候他才37岁。1861年的时候,战火烧到了杭州,跟他交好的知府办事不利,选择自杀赎罪。
他的离世对胡雪岩的生意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好在他又跟左宗棠搭上了关系,在他的努力之下,左宗棠对他也比较信任。1873年左宗棠奉命镇守新疆,但是朝廷给的钱不够,所以他就向胡雪岩求助,胡雪岩立马借了一千多万两白银,也要支持左宗棠的事业。后来左宗棠大获全胜之后,胡雪岩也因此受到了封赏。但是后来因为触犯到了别人的利益之后,这群商人合起伙来对付胡雪岩,刚开始还能占据上风,可后来最终败下阵。
胡雪岩遇到难处的时候,这些富商们把钱都拿走,钱庄瞬间就空虚了起来,而朝廷也趁机捞了一笔。1885年,左宗棠因病去世,胡雪岩的依靠彻底丢失,同年11月,胡雪岩被革职查抄家产,郁郁而终。他死前告诫自己的子孙,一定不要接触白虎,其实就是在叮嘱这些子孙后代,不要太在意金钱,不懂得及时止损,只会落得更加悲惨的结局。
被现代人推崇的经商,在古代却是地位最低下的工作职责,是各种职业的末尾,经商的人虽然有钱,但社会地位低,很容易被人看不起。也因此,很多富豪都喜欢让自己家的孩子去考取功名,以求光宗耀祖,提高自己家族的社会地位。
同时,他们一会积极和官员拉近关系,既有助于自己进一步赚取更多的钱财,也是为了提高自己的家族地位。但至于为什么要重农抑商,从刚才的分析也看出来了,商人不只有钱,还有着很好用的头脑,他们的思想自由而活跃,想要用封建的制度来统治他们绝对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而且古代封建社会经济是以农业为支撑,农业是国家繁荣昌盛的根本,农业的重要性几乎和军事是一个地位。而商人又不会从事农业劳动,他们干的是一个投机取巧,以钱为主的营生,对于农业的出现并非是一件有益的事情。“白虎”到底是什么?晚清首富胡雪岩,去世前叮嘱后人:勿近白虎。
虽然商人都非常有钱,生活很富足,但是晚清却有一个悲惨的富人,胡雪岩,机关算尽,富可敌国,想要和清政府拉近关系,结果却落得个家破人亡,家产尽数充公的悲惨下场。说起这个胡雪岩也是个有能力的人,白手起家,从一无所有赚到家财万贯,无疑是一个非常有能力并且有头脑的人。不过和旧社会别的商人们一样,胡雪岩也深感到自己社会地位的低下,这明显是不行的,有了钱就想要别人尊敬自己。
为此,胡雪岩开始特意和清政府拉近关系,正巧有个几乎让胡雪岩接触到了当时清政府的高官,左宗棠。左宗棠对于清朝有多重要,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参与领导洋务运动,亲手组建了北洋海军,是那个时代最有权势的人之一。能够搭上他胡雪岩当然很开心,后来的不少政府的项目中胡雪岩也拿出了大量的钱财,因此左宗棠对胡雪岩也很有好感。本来这样官商结合对于双方都是有机的,然而晚期的清政府已经贪污腐败到一种极致了,胡雪岩的财富对于他们来说只有诱惑,最后胡雪岩的财产被清政府尽数吞没。
在中华传统文化中,?白虎?的含义不止一个,有很多种,并没有一个约定俗成的说法。
胡雪岩遗嘱中的白虎,是指白花花的银子,说那些银子就是老虎的血盆大口,随时会吞掉一个人的性命。白虎也是白道,代指官场,官场太凶险,很难全身而退。
在古代银子就是货币,俗话说金钱是万能的,金钱可以给人幸福,胡雪岩为什么对银子那么恐惧,这要从他的遭遇说起。
胡雪岩出身贫寒,自幼父母早亡,可以说是一穷二白。但是他非常勤奋,也很能吃苦,从小去杭州的店铺当学徒,任劳任怨,受到掌柜赏识。
19岁那年,胡雪岩人生迎来转机,杭州阜康钱庄的掌柜身边没有子女,他看胡雪岩为人厚道,心地善良,就认他作为义子,对他像亲骨肉一样。
不久后,钱庄老板离开人世,他在临终的时候,把自己的全部财产交给了胡雪岩,包括那个钱庄。
胡雪岩的命运从此发生了改变,他利用那些遗产,开始了在商海中拼搏,事业开始蒸蒸日上。
胡雪岩在经商中关注政局,积极自助官兵,跟那些大官结下了深厚友谊,为自己积累了很多财富。
尤其是后来,他有了清朝封疆大吏左宗棠这座靠山之后,利用为左宗棠办理军粮军饷以及军火等军务的机会,赚到了更多银子。在左宗棠西征收复新疆的时候,胡雪岩更是不失时机,为了给左宗棠的军队筹集军费,他利用自己的信誉和人脉,举债1800多万两白银,为左宗棠收复新疆奠定了基础。
左宗棠收复新疆为大清建立不世之功,胡雪岩也因此受到朝廷嘉奖,被授予布政使衔(三品),并总办?四省公库?,胡雪岩的人生就像开挂一样,平步青云。
生意人一旦和权力联姻,日进斗金就不再是梦想,胡雪岩当大官之后,他的钱庄、胡庆余堂、生丝等产业更上一层楼,得到了快速发展,净资产达到2000万两白银。
但是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人怕出名猪怕壮,胡雪岩的成功遭到了朝中权贵的嫉恨,一张大网悄悄张开。
光绪八年(1882年),胡雪岩斥巨资收购生丝,企图大赚一笔,垄断丝茧贸易,却遭到外商联合抵制,胡雪岩只能高价收购。
但是当年国外生丝丰收,价格暴跌,加之金融危机爆发。胡雪岩只能忍痛将手中的生丝低价出手,血本无归,赔得一塌糊涂。
这时候大清重臣李鸿章和红顶商人盛宣怀趁机鼓动,各地官僚富商到胡雪岩的钱庄支取存款,导致胡雪岩内外交困,四面楚歌。
此时,李鸿章、盛宣怀赤膊上阵,上书朝廷,对胡雪岩问责。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5754.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