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晚清宰白鹅案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在国家动乱之际,最为深受其中苦痛的人,唯有贫苦百姓。有诗写道: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在封建的年代,唯有权势才是王道。因此,在连主持公道的官府都贪赃枉法之时,贫苦百姓才是真正的有苦说不出。
就例如,在晚清时的一件案子,俗称“宰白鸭”案,原本是要草草了事的一件小案子,不料却牵扯了众多官吏,最终事情闹大,竟传到了慈禧的耳中,事情才得意真相大白,妥善处理。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这“宰白鸭”又是什么说法?下面便好好的讲述一下这个著名的“宰白鸭”案。
清人陈其元在《庸闲斋笔记》中,便解释了“宰白鸭”的含义:“福建漳、泉二府,顶凶之案极多,富户杀人,出多金给贫者,代之抵死,虽有廉明之官,率受其蔽,所谓‘宰白鸭’也。”
所谓“宰白鸭”,就是有钱、有权、有势的大户人家里遇到一些官司时,便以重金收买贫寒子弟或者是无业游民来顶替,去官府认罪伏法。而因为这些顶凶者,是为了钱财而主动去送官府的行为,就好像是因贪利而被人任意玩弄、宰杀的白鸭,故被俗称为“宰白鸭”。
这种陋俗最早是出现在乾隆年间的福建漳州、泉州以及广东的潮州、惠州等沿海地区。后来,到了道光年间,广西、江西,湖南以及浙江等省的刑案中也相继出现了“宰白鸭”的事件。史载,当时仅仅福建漳州、泉州两府,每年因“宰白鸭”而枉死的人命案就“不下百数十起。”
据《清实录》记载,道光皇帝在批点有关“宰白鸭”案件的奏折时,曾非常的愤怒,他拍案而起,严厉痛斥这种行为,并且要求各级地方政府要坚决杜绝这种非法行为的蔓延滋长。然而,这并无太大效果。
“宰白鸭”案件,是犯案者和顶罪者双方情愿之事,即便有廉明的官员,也容易受其蒙蔽。“宰白鸭”最悲哀之处,在于即便是主审官愿意为顶凶者洗冤,却也无能为力。
而晚清时的一个案件,便大大镇压了“宰白鸭”的势头。
清光绪五年,胡体安等百余盗匪,劫掠了镇平县张楼寨张肯堂家,不仅卷走财物,还打伤事主后分路逃窜。而张肯堂报镇平县县令马翥,并派捕头刘学泰缉逮了盗首胡体安。之后胡体安照例贿赂而释放,另以18岁农民王树文冒名顶替,以图结案。
然而,在光绪七年,河南巡抚接到指令:“准刑部咨复……奉旨,胡体安处斩”。于是涂宗瀛督亲提监犯“胡体安”验明正身。但顶替的王树文不知要送命,便临刑沿路大呼冤枉,并呼道本人“并非南阳县人胡体安……系被误拿”。而大清法律规定,凡处决人犯有临刑呼冤者,便上报复审。
之后,清廉的涂宗瀛打算要亲自审判这起案件,然而还没等到王树安的父亲前来作证,涂宗瀛就因升迁而离开,而顶替他的官吏李鹤年却并没有涂宗瀛清廉,按照到时得规定,参与造成冤案者的官吏都须杖一百徒三年刑。这使有牵连的大小官员慌了神,纷纷去李鹤年处说情,制造伪证。而这些官吏为了躲避责罚而成功讨好了李鹤年,使其将王树安定罪。
但其结果却遭朝臣不满,于是他们便将此案件告知慈禧,要求慈禧明察。于是之后又派了一名官吏前来,但却遭到众人蒙蔽。于是又再次遭众官员不满。因此,王树安的性命虽危在旦夕,却也还没有执行。
好在,后来派来的张之万是涂宗瀛的好友,并且两人不仅是私交甚好,并且也同样的是清廉的父母官。因此,这次不再会出现被收买或者迷惑的事情了,而经过张之万的明察,发现了案件的真相,还王树安清白。最后,王树文供出了他只是被逼为胡体安等人看守衣服,并未参与行劫,并且与胡体安本不相识,因此只杖一百徒三年,于是王树安便不再喊冤。
而那些参与其中的官吏,流放的流放,降职的降职,倒是都接受了责罚,而那胡体安却是早早的逃走了。只不过,逃了一个小小的胡体安问题并不大,关键在于这次的“宰白鸭”案传到了慈禧耳中,并且得到了明察以及惩罚,也足以让众多官吏不敢再包庇“宰白鸭”了。
参考资料:《庸闲斋笔记》、《清实录》
很多人都知道大太监李莲英是慈禧太后身边的大红人,风光无限,殊不知在李莲英之前,慈禧太后身边还有一个叫安德海的太监,更是深得慈禧太后的宠爱。如果不是这个安德海被山东巡抚丁宝桢给诛杀了,那就没有后来李莲英什么事了。丁宝桢诛杀安德海,真可谓敢在太岁头上动土的惊人之举,一时震惊满清朝野。那么,丁宝桢为何敢杀了慈禧贴身太监安德海,最后他的结局如何?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一探究竟。
大太监安德海本是咸丰皇帝身边的御前太监,为人聪明伶俐,深得咸丰皇帝和慈禧的喜爱。但真正让安德海走上人生巅峰的事件是辛酉政变,在咸丰皇帝驾崩后,慈禧太后为了阴谋夺权,就派安德海与恭亲王奕进行密谋,最后成功地夺去了肃顺等八位顾命大臣的权力。在辛酉政变中,安德海真可谓立下了汗马功劳,被晋升为总管大太监,成为了慈禧太后身边的大红人。
安德海真的很红,很牛,完成了他历朝历代前辈们都没有完成的美梦。同治七年冬天,大太监安德海公然娶妻,娶了一个19岁的戏子。除了公开,大张旗鼓之外,更牛的是慈禧太后为了表示宠爱,特地赏赐了白银一千两,绸缎一百匹。
这安德海娶妻真可谓了得,古代的太监们又有几人有这样的荣耀?也真是如此,他在朝中仗势骄横,收受贿赂,为非作歹。但就因为慈禧的宠爱,无人敢惹他。
然而,就有一个狠人就要杀了这个为非作歹的大太监安德海。他就是当时做了10年山东巡抚的丁宝桢,丁宝桢翰林出身,为官清廉,刚正不阿,早就看不惯安德海为非作歹,想要收拾他了。恰逢此时,在安德海的再三请求下,慈禧太后派他到江南置办龙袍、预备宫中婚礼所用之物。这个安德海是在宫中憋久了,想借此出宫游玩,借机敛财。一路上,安德海招摇过市,大肆敛财,但他虽号称钦差,却并未携带任何公文。在他路过山东的时候,丁宝桢就得到密报,认为安德海置清朝不许太监擅出宫禁的祖制于不顾,擅自出宫,此乃死罪。
于是乎,山东巡抚丁宝桢就立拟密折,痛陈安德海种种“震骇地方”的不法行径,请求拿办安德海。随之,丁宝桢就下令抓捕了安德海。不久之后,丁宝桢接到由军机处寄发的密谕,下令将安德海就地正法!随即,丁宝桢就亲自查验确实后,遵旨将安德海就地正法于济南,此日距安德海被抓不过五天。
丁宝桢之所以敢杀了安德海最主要的原因是这个安德海自己找死,认为得到了慈禧太后的同意,就可以擅自出宫,殊不知他再怎么受宠,也只是慈禧太后身边的一条狗,并没有那么重要,随时可以被丢弃。更何况此时,慈安太后还活着,并非是慈禧一手遮天,并且这个安德海仗势骄横,还挑拨慈禧和同治的关系,早就成了众矢之的。并且他犯了擅出宫禁的祖制于不顾,擅自出宫的死罪,即使慈禧太后想救他,也为了顾及自己的名声,也不得不把他作为一颗弃子,不得不杀了他。而对于丁宝桢,慈禧太后为了巩固自己的权力,没必要为此事与皇帝、慈安以及丁宝桢这样的封疆大吏闹得不可开交,就没有报复丁宝桢。
丁宝桢诛杀安德海后,曾国藩赞叹丁宝桢为“豪杰士”,不仅一时“丁青天”之誉传遍民间,而且后来还被光绪皇帝升为四川总督。1886年,丁宝桢去世,享年66岁。在他去世后,清政府追赠其为太子太保,入祀贤良祠,并在山东、四川、贵州建祠祭祀。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57456.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清朝立国三百年,真的没有一个昏君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