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袁绍彻底覆灭后,为何曹操才发布《求贤令》

揭秘历史故事 2023-06-29 10:34:47

袁绍彻底覆灭后,为何曹操才发布《求贤令》

要知道这个时期,起码在北方地区,曹操已经具备了睥睨群雄的资本,他的手下兵多将广、谋士云集。从道理上来说,他这个时候最不缺少的就是人才,为何偏偏是在这样一个节点,他要公布这样一道法令呢?其实看看曹操的发迹过程,就不难明白他的良苦用心。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

很有意思的是,曹操虽然比刘备等人的起点要高,但也没有显赫的身世,他也不是士族出身。为此在刚开始打天下的时候,他绝对不可能碰士族阶层的利益,因为如此一来,只会把这些人推向袁绍那边,他想要存活下去都是相当困难的,想要建立帝王基业,就只能是痴心妄想了。

更何况这时在他手下效力的,正是以荀彧为首的士族,他还给曹操介绍了很多才能杰出的谋士,这些人也大都是士族出身,曹操就更是投鼠忌器了。虽然在他打天下的过程中,需要仰仗这帮人的力量,但其实在他的内心深处,对于这帮士族是相当忌惮的,认为他们是自己的潜在最大威胁。

后来确实让他头大无比的司马懿,其实也是如此。曹操虽然对他颇生猜忌,却因为他和其它士族之间结成了利益共同体,盘根错节的关系网,使得曹操根本不敢轻意对其下手。当然这里面,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司马懿这个人,他显得比较低调,也从来不犯错,这样曹操就更是束手无策了。

对于曹操来说,当时存在的袁绍,随时都有可能对他本人造成毁灭性的打击,为此这个时候,他必须要仰仗颍川士族,毕竟他们的力量是相当强大的。然而随着袁绍的彻底覆灭,这时候曹操做了一件大事,可惜并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就是不在许昌呆着了,跑到了邺城。

事实上许昌就是此前他所仰仗士族势力的势力范围,他迁出来很有一番和过去告别的意思在里面。正是从那个时候开始,荀彧以及他背后的士族,对于曹操本人所施加的影响,就越来越弱。这个时候曹操认为时机已经成熟,当然就要通过"举贤令"来进行官宦阶层的大洗牌。也就是他的这道命令之后两年,再也得不到重用的荀彧,只能郁郁而终。

袁绍为何败给了曹操,背后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袁绍与曹操比起来还是有较大的差距的,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从袁绍的性格上来分析,袁绍他生性多疑,无论是哪个部下给他提的建议,他都不愿意相信,更重要的是他是一个没有主见的人,经常容易受到小人的挑唆,从而冤枉一些真正忠诚的武将,冤枉一些出良策的谋士,从而自己蒙受巨大的损失。

曹操虽然也是一个多疑多虑之人,但与袁绍不一样的是,他并不是一个乱疑心的人。当部下提出一些建议的时候,他并不会一票否决或者是全然赞同,而是结合自己的想法经过自己的深思熟虑之后,得出一个最适合当前战争的主意,对战争的胜利大有帮助。

其次袁绍的手下能够为他做事的大将确实少之又少,军队的战斗力不高,兵多而不精。这是袁绍阵营的主要特点,前期还有颜良,文丑两员大将,可谓是袁绍的左膀右臂,但却被关羽斩杀,导致在官渡之战的时候,袁绍可以用的精兵良将实在是不多了,这也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他的失败。

反观曹操,在他的手下,可谓是数不胜数,文有荀彧,荀攸,郭嘉等一帮大谋士,武上有张辽,许褚,李典,乐进,曹仁,夏侯惇,夏侯渊等等。可谓精兵强将,当然曹操之所以能有这么多的人才,与他个人那种求贤若渴的性格有很大的关系,他广结天下义士,恨不得所有有能力的人都为他所用,这一点袁绍和他无法相比。

曹操发表了<<短歌行>>之后,如何求贤才的

公元208年,孙权与刘备联合在赤壁大败曹操。这次战争是三国形成过程中的重大战役。战后,曹军元气大伤,曹操统一全国的计划受到了挫折,他不得不接受失败的教训,集中力量经营北方;孙权在江东的地位得到了巩固,后来发展为吴国;刘备也在荆州站住了脚,并向益州地区进军,后来发展为蜀国。这样三国鼎立的局面便逐渐形成了。
赤壁之战后,曹操退回北方。当时作为胜利者的孙、刘两家也在积极巩固和发展自己的势力范围。曹操清楚地看到,若要再和孙、刘重新开战,必须在政治上、军事上、经济上做好充分准备才行,这绝不是短时间内所能办到的。为了加强和巩固自己的权力,他与同时代的其他政治家一样,十分重视严明刑赏,举贤任能。赤壁之战使他军事上遭到挫折,感到前途多艰,壮志难酬,更需要奖功惩过,提拔英才,励精图治。在他有生之年,身当纷争之世,只有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才能争取实现一统天下的大业。
东汉时用人,实际上存在着“任子”制度。安帝时下了一个命令,让公、卿、校尉、尚书的儿子做郎。这样,做了大官的世家豪族,就有世代做官的权利。那时公开选拔的办法,是察举征辟。所谓察举,也是要经过地方上有势力的豪强的评议,他们认为符合儒家名节、孝义标准的人,才能被推举出来担任要职。操纵察举的豪强,以钱多为贤,以势大为上。有钱的可以出钱买爵,有势的可以仗势做官。这样挑选出来的人,只会空发议论,没有一点治国的才能。
曹操为了选拔更多的人才,打破了依据封建德行和门弟高低任用官吏的标准,提出了“唯才是举”的用人方针。于公元210年春天下了一道《求贤令》。
曹操在令中一开始就总结历史经验,认为自古以来的开国皇帝和中兴之君,没有一个不是得到贤才和他共同来治理好天下的,而所得的贤才,又往往不出里巷,这绝不是机遇,而是当政的人求、访得来的。有鉴于此,曹操立足现实,指出现在天下未定,正是求贤最迫切的时刻。曹操举出具体事例来说明他自己对贤才的认识和 使用。他引用了孔子的话,说春秋时鲁大夫孟公绰是个廉土,要是让他做晋国赵、魏两家的家臣,其才干是绰绰有余的,但却不能胜任像滕、薛那样小国的大夫。原因很简单,适合做大国贵族家臣的,不一定适合做小国的大夫。因为小国的大夫位高权重,非有应付大国的才能不可。这说明因材授任,廉士不一定就有应变之才。曹操针对当时在选用人才上崇尚“节俭”而走向极端的现象,提出如果必须首先是廉士而后可用,那么齐桓公当年就不能建立霸业。因为辅佐桓公创建霸业的管仲,就是一位富商大贾,而不是个廉士。
后来,曹操于公元214年和217年又下了两道《求贤令》,反复强调他在用人上“唯才是举”的方针。他要求人事主管部门和各级地方官吏在选拔人才上,力戒求全责备,即使有这样那样的缺点也受有关系,只要真有才能就行。他在这两道令中,又再次提到陈平,兑陈平并没有较好的品行,但他却能和萧何,曹参及韩信等人辅佐汉高祖成就功业,留名千古。
除陈平外,曹操还提到战国时的吴起、苏秦。说吴起贪图为将,竟杀死他的齐国妻子而取信鲁君;又说他曾为求官而散尽千金,母亲死了也不回家。可是他在魏国为将,使秦国不敢东侵;他在楚国为相,使韩、赵、魏三国不敢南犯。说到战国时期的纵横家苏秦,曹操认为他虽然反复无信,但却能扶持弱小的燕国,合纵六国以抗秦。做出一番非同寻常的事业。因此,曹操再次希望把那些哪怕是有污点的,或是不仁不孝的,但是却有治国用兵才能的,统统举荐出来,这充分反映了曹操为谋求统一大业而急求人才的迫切心情。
经过一番努力,曹魏集中了大量人才,当时各地投奔到曹操门下的人很多,形成猛将如云,谋臣如雨的盛况。
曹操起用了大量出身微贱而有才干的人,把他们放在重要的岗位上。他手下第一位谋士荀彧(yu雨),祖父、父亲、叔父原来都是一般百姓,妻子也是宦官的女儿,公元191年,荀或投靠曹操时,只是个县令,曹操却马上把他提为司马。建都许昌后,曹操自己出征时:就把中央大权都交给苟或。汉末的官制,秘书监是掌管机密的,历代都是用最受信任的人充任这个职务。但曹操却用了不是名门大族的刘放、孙资。曹操身边的其它文武大员,如荀攸、郭嘉、满宠、张辽、仓慈、徐晃、庞惠(德)、张既,都是出身寒族地主或一般官吏,因为有功,被曹操提拔起来的。
建安初年,曹操经过荀彧的介绍,起用了寒族地主杜袭做西鄂长。那时,经过豪强长期侵扰,土地荒芜,粮食都吃光了。杜袭就动员人民分散到田里去耕种。后来,荆州的刘表出动步骑一万人来攻城,城里有的官吏吓得躲在家里锁上了门,还用被子蒙住头。而杜袭却组织了几十个人去守城,自己也带箭参加战斗。因为力量悬殊,城被攻破。杜袭又带了少数人冲出城来,再召集城外的人民,继续战斗。曹操很赏识他,魏国一建立,就把他提拔到中央。当曹操西年回来时,要挑选人镇守长安。负责安排的人挑了半天也不知凶谁合适。曹操说:“你们把好马放掉了不乘,还乱挑乱找什么?”于是亲自任命杜袭担任了这个要职。
曹操也不是一概排斥豪强出身的人,如果能为统一事业出力,曹操也能重用他们。他手下有好多大将,如许褚(chu触)、李典等,原来都是豪强。但许褚投靠曹操后,把自己门下船一批侠客,都给了曹操作卫士,成了有名的“虎士”。李典投耀鲁操后,也放弃了在家乡的入盘,把家族都迁到了许都来。他们在战争中,,都立下了很多战功。曹操也很信任他们。
曹操选用人才,首先是那些有治国用兵才能的人,其次就是一些有才华的文人。当时文坛上最有名望的“建安七子”中,除孔融外,王粲(can灿)、徐斡(gan干)、陈琳、阮瑀瘸(yu雨)、应玚(yang养)和刘玚桢,都是曹操的幕僚。曹操授给他们一定的官职,发挥他们的才能。陈琳本来是袁绍的部下,曾经替袁绍起草檄(x1习)文,骂了曹操的祖宗三代。袁绍失败后,陈琳归降曹操。曹操问他说:“你从前为袁绍写檄之,骂我一个人就可以了,为什么要骂到我的祖宗三代?”陈琳连忙谢罪。曹操爱惜他的文才,不仅对他不处罪,还照样任用他。著名的女诗人蔡文姬,在军阀混战中被乱兵掳去,流落匈奴,曹操派人用金银玉壁把她赎了回来。因为曹操重视和提倡文学,汉末以来文坛上消沉冷落的现象顿时改观了,大量作家和作品涌现出来,在文学方面出现了一片繁荣的景象。后来,人们常把这一时期看作是文学的黄金时代。
曹操虽然没有亲自完成统一的任务,但是终于削平了北方的割据势力,恢复了黄河南北的封建秩序,为后来西晋的统一打下了基础。所以,曹操不愧为我国历史上卓越的政治家。

《三国演义》这本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主要内容:《三国演义》描写了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百年的历史风云,以描写战争为主,诉说了东汉末年的群雄割据混战和魏、蜀、吴三国之间的政治和军事斗争,最终司马炎一统三国,建立晋朝的故事。反映了三国时代各类社会斗争与矛盾的转化,并概括了这一时代的历史巨变,塑造了一群叱咤风云的三国英雄人物。

拓展资料: 创作背景:《三国演义》的素材主要来源于两个途径:其一是关于三国史事的历史文献;其二是民间不断流传的三国故事和民间创作。一方面是上千年所积累和深化的史学家对三国历史的叙述和评价,另一方面是历朝历代民间三国传说的不断演化丰富,它们为《三国演义》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艺术特色:罗贯中将来自雅、俗两个不同层面的文化融为一体,并按自己的主体认识、价值观念和艺术好恶加以扭合,从而使作品具有十分丰富的文化蕴涵。在《三国演义》中,既有上层统治阶级意识形态的折光,又沉淀着广大、深沉的民间思想。它是一部形象化的三国兴亡史,同时也是一部民众眼中的政治、军事史。

结构艺术:三国故事基本上以魏、蜀、吴三国兴亡为纵线,以战争发展和人物活动为材料。九十多年的兴亡史大约可分为三个主要阶段:即由黄巾之乱至赤壁之战为第一阶段;三国鼎立至诸葛亮病逝为第二阶段:此后至晋统一天下为第三阶段。其间穿插以魏、蜀、吴之间的错综复杂的纷争,把各种大大小小的战争和文臣武将的奇谋险计逐一带出,最后形成一个完整的大故事。由于传统章回小说的结构回合之间前后呼应,在紧随主线发展之下,分散之中有集中,首尾一贯,形成一个统一的小说系统。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57338.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