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杨广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隋朝在中国古代王朝中是一个短命的王朝,仅二世而亡天下。然而,隋朝在我国历史上却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联通南北的大运河、沿用一千多年的科举考试、建筑史上的瑰宝赵州桥,都有着深远的影响。提到隋朝,就不得不提起一位颇具争议的君主——隋炀帝杨广,他既是一位才华横溢、抱负远大的聪慧帝王,也是个荒淫无道、行苦民苛政的亡国暴君。
隋朝皇室出身自关陇集团,杨广可谓是个地地道道的西北汉子。但是,我们却看到这个西北汉子居然对千里之外的江南情有独钟。隋炀帝非常爱好南方文学,诗文风格与南朝相近,也常和南方的文人诗文唱和。隋炀帝的钟爱的皇后萧氏便出自江左大族亦是南朝梁皇室的南兰陵萧氏,他的妃子中亦有很多为江南才女。隋炀帝对南方喜爱的表现最突出的一点,是他在位期间开凿大运河,三次下江都(扬州),最后竟然埋骨江都,永眠于此。
据《资治通鉴》卷185《唐纪一》记载,隋炀帝在江都的最后时光里,曾对萧后说:“外间大有人图侬,然侬不失为长城公,卿不失为沈后,且共乐饮耳!”“长城公”指的是南朝最后一位皇帝、被隋朝俘虏的陈后主,沈后指的是陈后主的皇后。隋炀帝居然以自己的阶下囚陈后主自比,可见其对南方的热爱深入骨髓。
那么,隋炀帝杨广为什么会对南方如此喜爱呢?
1 膏腴上地:六朝以来南方经济的迅速发展隋炀帝在位期间,曾建设的三大工程——营建东都、开凿运河、游幸江都。这三大工程所覆盖的地域看似不同,实际上却是前后连贯,形成一组有规划、有目的性的系统工程,这一工程的走向,正是由关中指向东南。这套系统工程的落脚点在南方,反映出隋炀帝对于南方的重视与喜爱,探求这份喜爱的来源,可不是单纯的个人偏好,而是出自对南方经济发展形势的呼应。
众所周知,自东汉王朝灭亡后,神州大地在近四百年中处于长期分裂、短暂统一的状态,统称为魏晋南北朝时期。
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南方先后建立起六个范围较广、存在时间较长的政权——孙吴、东晋、刘宋、萧齐、萧梁、陈朝,一般称之为六朝。
与北方常为胡人统治不同,六朝均为汉族所建立,政权执政者多为从中原地区迁来的士大夫,将中原地区先进的文化与农业生产方式带入南方,延续了东汉以来的经济治理政策,加之大规模战乱较少,故而南方逐渐走出原本“刀耕火耨”的状态,农业经济开始迅速发展。
《宋书》卷五十四中记载了江南社会经济的盛状,“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会土带海傍湖,良畴亦数十万顷,膏腴上地,亩直一金,鄠、杜之间,不能比也。”从这段话中,可以看到刘宋时期江南的一些发达地区的农业经济发展甚至超过了富饶的关中。
到了隋朝,南方更是户口增,田野辟,因此隋炀帝开始了大型系统工程。首先营建东都,将政治中心从交通不便的关中移到较靠近东边的洛阳,进而开凿大运河,使得华北、洛阳、南方水运贯通,最后数次巡幸江都,宣示对南方的重视。
由于隋朝速亡,大运河和南方工程一时未见成效,反倒被认为是隋炀帝追求享乐的象征。但我们把目光投向唐朝,就能看到这一系统工程的效用。唐朝时仍将洛阳定位为东都,唐高宗、唐玄宗、唐中宗等诸帝均多次在关中粮食紧张时移驾东都就食。唐朝南方经济延续历史脉络发展,在安史之乱后,南方经济超过北方,即人们常说的经济重心开始南移,唐朝中央政府的运行,全靠大运河转运江淮赋税,正所谓“天下赋税仰仗江淮”。
由此可见,隋炀帝重视江南,开凿大运河,并非出自个人享乐,而是富有远见的政策。当然,隋之速亡也与隋炀帝的大型工程脱不了干系,隋炀帝的战略目标正确,但实施操之过急,三大工程连续开展,毫不体恤民情,恨不得“百年大计”朝夕而成,极力压榨民财与民力,故而使得国之不国。
2 观省风俗:隋炀帝巡幸江都的政治动机关于隋炀帝三次巡幸江都,很多人将其看为是久居深宫的皇帝外出“找乐子”,甚至是赏琼花、搜刮江南美女。但我们将下江都纳入六朝隋初以来的政治环境中思考,可以看出这一举措背后有强烈的政治动机。
隋朝皇室杨家与前朝西魏北周一脉相承,均出自西北地区的关陇集团,这一集团的政权领域基础在于关中,而对江南较为陌生。隋朝灭掉南朝最后一个政权陈朝,将南方纳入了王朝版图,因而在这片新领土宣示正统、巩固统治显得尤为重要。与此同时,扬州对于隋炀帝的政治生涯,又有着特殊的意义。
隋炀帝杨广青年之时曾担任灭陈主帅,旋即又出任扬州总管,坐镇江都长达十年之久,对南方相当的熟悉,诸多南方士人为之效力,因而扬州可谓是杨广的政治基本盘。在杨广还不是太子,在策划阴谋夺嫡时,便把江南作为自己的后路,一旦事败便逃到江都,割据东南。
隋炀帝即位后三次巡幸江都,第一次在大业元年(605年),巡幸的同时大赦江南,并在一定年限内免除南方赋税徭役,以体现对自己“政治出身地”的感恩与怀念。第二次巡幸江都在大业六年(610年),将江都的地位提升到与西京长安、东都洛阳平齐,以显示对南方的政策性重视。第三次巡幸江都则在大业十二年(616年),此时的隋朝已风雨飘摇,北方民变四起,隋炀帝在此时巡幸江都,已有放弃两京、偏安江南的打算。最终隋炀帝也没有回到长安,既是主动亦是被动地选择了在自己的政治发迹地长眠。
3 好学庾信:隋炀帝对南方文学的崇尚隋炀帝对于南方情有独钟的一大表现在于其对南方文学的崇尚,这一崇尚之情则来源于南方文学的繁荣。南北朝时期,北朝文风相对于南朝保守,不如南朝文学绚丽多彩,因而在南北朝后期,北方士人纷纷学习南方文风,形成风尚。
隋炀帝杨广在担任扬州总管时,充分地接触到了南方文化,“食吴馔”,“言习吴音”,“好为吴语”, “属文为庾信体”,表现出对南方文化的高度喜爱。其所信任的谋臣虞世基、裴蕴、柳辩等均为南方文人,隋炀帝常与他们诗文唱和。隋炀帝自身文学造诣也很高,自称与文人比试文采,也能当选为皇帝。由此可见隋炀帝对南方文学的高度崇尚。
综上所述,来自关中的君主隋炀帝杨广对南方情有独钟,源自于经济背景、政治需要和文学喜好,并非是单纯地迷恋享乐。不过,或许是隋炀帝过分地喜爱南方,以至于养成了高傲不羁的性情,从而刚愎自用,施政残暴,以至于亡国。
隋炀帝从即位就开始折腾,建东都,挖大运河,北巡塞外,修筑长城、西巡张掖,三下江南,三伐辽东。每次都动用百十万人,粮草供应绝对是个天文数字。
这位隋炀帝,固然有着超人的战略眼光,却不懂得爱惜民力,还刚愎自用,好大喜功,又听不尽他人意见,结果弄得生灵涂炭,人心尽失。
大业元年,隋炀帝征调民夫200万人,十个月就建成了豪华的洛阳城,为了从南方运送奇花异草,很多民夫累死在途中。
接着,隋炀帝首次南巡,发现运河狭窄,又下诏令征调民夫200万疏通河道,拓宽大运河。
大业三年,隋炀帝为了震慑突厥,北巡塞外,这次出动了五十万人,到了草原,先扎了个大帐篷,各个部落的可汗、酋长代表团有三千多人,全部请进了大帐篷,里面还有隋炀帝的文武百官、仪仗队和护卫呢,还有鱼龙百戏、歌舞,那也是好几千人。就这上万人在这个大帐篷里一点也不拥挤。
这一下就把那些可汗、酋长们给震住了,纷纷拜倒在隋炀帝面前,口称“圣人可汗”,莫敢仰视。
我想,这大帐篷类似我们的国家体育馆鸟巢吧。
还有行殿呢,所谓行殿,就是能走的宫殿,有五层楼高,装饰得金碧辉煌,下面安装轮子,可以推着走。
那些牧民在二十里外就看得见,远远看到一座豪华的宫殿在草原上移动,立刻惊为天神,纷纷下拜。
隋炀帝要的就是这个效果。
大业五年,隋炀帝又不辞辛苦,率宫妃、文武百官及各路大军十万余人西巡张掖,攻打吐谷浑,收复青海,翻越终年积雪的祁连山,开辟西域之路。
这次西巡,死者过半,其中包括隋炀帝的大姐乐平公主杨丽华,就是北周的那位皇太后。
大业六年,隋炀帝二次南巡江都(今扬州)。
再说三伐辽东。
大业八年,隋炀帝征兵113万,民夫200万,大张旗鼓地向辽东进发,部队番号、行军路线、将领姓名,毫无秘密可言。
隋炀帝下令,部队一切行动归自己指挥,不得杀害投降的高丽将士。
结果,高丽人用诈降的办法,突然发动攻击,隋军损兵折将,被杀得一败涂地。
由于人员过于密集,发生了鼠疫,死者数十万,波及河北、山东。
大业九年,隋炀帝再次征兵百万,二伐辽东。
这次吸取了教训,隋炀帝将指挥权给了前线将领。两军在交战期间,后方传来了杨玄感起兵的消息。隋炀帝匆匆退军,二伐辽东不了了之。虽然不是败退,兵丁、民夫饿死者沿途枕籍。
镇压了杨玄感,隋炀帝追查逃犯,大肆株连,被杀者又达三万人。
隋炀帝毫不怜惜,说话才气人呢:“小民愚且多,恐为盗贼,多杀无妨,易于管理。”就是说老百姓少一些好管理。
大业十年,隋炀帝三伐辽东,小国也禁不起折腾,高丽王不战投降。隋炀帝算是挽回了面子。
回到东都洛阳,隋炀帝召集各国可汗、酋长大朝会,高丽王高原不肯来。隋炀帝大怒,说:“明年再伐辽东!”
这可由不得他了,国内农民起义军此起彼伏,根本没法征调兵役了。叱咤风云的隋炀帝一下子心灰意懒,索性逃到江都避难,这就是三巡江南。
隋朝二帝,征集天下之粮,灌满一个个巨大的粮仓,可供天下五六十年之用。遇有灾年,却不肯赈济百姓,服役民夫也不能吃饱。如此吝啬,有何益处?
蒙曼教授说,李世民和杨广很像,聪明、有文武才,一样的雄才大略,都是得国不正,杀兄逼父,结果却是一个明君,一个暴君。这是因为隋炀帝给李世民留下了深刻的教训,活生生的例子让李世民不能不认真思考,修正自身的缺点,勇于纳谏,爱惜民力,这才有了贞观之治,成就了千古一帝唐太宗。
(从容小主群打卡)
如果我是隋炀帝,我想我还是会去三下江南的。而这其中的原因便是由于当年隋炀帝他三下江南并非一时的一意孤行,只是为了自己的享乐才去下江南的,要知道当年隋炀帝他的南下之行其实是别有深意的。
隋朝在中国古代王朝里面,是十分短命的一个王朝。它的地位就像是秦朝那样,虽然存在的是十分的短暂的,但是它却是对沟通上下两个朝代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而隋炀帝便是隋朝中最有争议的一个皇帝,隋炀帝他在历史上有两面评价。一面,有人说他是一个十分有才华且抱负远大的明君,另一方面也有人说,他是一个苛政无道的暴君。
隋炀帝他虽然是一个北方人,但他却是对于江南是十分的喜好的。为什么说隋炀帝他是十分喜爱江南的呢?一是由于江南是当时经济十分发达的地区,随着南北朝以来的经济中心的不断南移,再加上开凿运河等工程的实施,这就使江南彻底成为了一个富裕的地方。因此江南地区随着它的不断富裕,也是逐渐的成为了一个十分重要的地方。
隋炀帝他每一次下江南其实也是在对他主持的运河系统去监察的,也就是说隋炀帝每次下江南实际上还是有着他的政治目的的,那就是去监察南方。并且隋炀帝去南方也是去对这刚刚征服的南方地区的一种主动融合。想要让江南地区更加的稳定皇帝自然要去实地考察一番的啊。
毕竟南方并非是关中政权一直所掌握的地区,如果皇帝可以去主动的去南方监察,那么就可以使南方更加的稳定。再加上隋炀帝他本人在文学上是颇有造诣的,因此对于多产文人的南方地区,隋炀帝自然也是十分的向往了。
在黑暗的南北朝时代,战争持续,老百姓痛苦不堪,叫苦不迭,作为关陇集团头领的杨坚确定举兵,救老百姓于水火之中,小象二年,杨坚便以宦官的身份临朝协助,第二年便替代北周皇位,改国号为隋。
首先,南北朝是一个南北分裂的时期,北部为北周执政,南面为南陈执政,杨坚作为中天皇上宦官,所主宰的关陇集团归属于北周,他在这样的情况下夺取政权,当然只有执政北周地段,而北周地段中比较适合作为国都的应属长安。
其次,依据历史文献上记述,关陇集团的阵营关键分布于陕西关中和甘肃陇山,对长安处于一个包抄之势,不论是南陈的军队,或是突厥的军队,要想打进长安,都能被关陇集团所阻截,这样一来,安全性获得了确保,并且南进可伐陈,北进可拒外,实在是国都极佳的地方。
最后,从刘邦创建西汉开始,一直定都长安,到杨坚定都长安,一共发展了数百年时间,无论是经济发展,或是文化艺术全是所有城市中最为发达的。元朝刚创建,南陈和突厥都是对的其虎视耽耽,杨坚只能选择一个经济发展更为发达的长安来促进军事发展,才可以更快的牢固元朝地位。
杨坚为民请命,一手创建大隋,当然希望是国富民强,并且杨坚也做到了,伐南陈,退突厥,一统天下,好景不常,杨广称帝后,强征暴敛,开凿大运河,已经与杨坚的期望背道相驰了,我想这都是戏剧里将杨广塑造成一个暴君的原因之一。
京杭大运河,以洛阳为核心,北到北京,南到杭州,将近1797千米,是中国在历史上用时最长,里程数最长的水利水电工程,真是可以和秦始皇修长城并列。从历史评价看来,尽管修长城斥资百亿元资产,但当时边关游牧人民族侵犯持续,秦始皇刚统一天下,不愿再产生战事,因此建造长城来抵御外敌侵犯,并且长城还在历代王朝中彰显了重要作用。
再来看杨广开凿大运河,其立足点是与秦始皇如出一辙,在先秦以前,中国经济兴旺之都大多数在北方,相较而言,南方的经济发展就相对落后,但魏晋南北朝中国的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经济中心逐渐南移,江南地区经济慢慢占有核心。中国古时候作为农耕时代,农作物种植是经济发展的前提条件,栽种那就需要浇灌,开凿大运河就能实现“南水北调”,进而提升北方经济。
既然开凿京杭大运河的目的就是提升北方经济,那杨广为何还要新建东都洛阳?首先,洛阳作为京杭大运河的中心,其热闹水平当然并不是长安比得上的。
从我们现在的目光看来,一个国家的首都一定是处在经济发展最发达的城市,就比如说我们的首都—北京,从民国时期逐渐,一直到现在,北京全是我国的经济核心,那样古时候也是一样,由于经济中心的偏位,国都也应当伴随着偏位,那也是杨广耗资新建东都洛阳的缘故。
其次,南北朝尽管由北周和南陈执政,可是不缺望族大伙儿,在其中大部分都栖身在江南地域,即使是大隋的骑兵踏碎了南陈,但是这些望族大伙儿并没受影响,一直都保持着十分强大的阵营,即使是牢固势力的大隋也随时随地都受到威胁,因此杨广务必迁都洛阳,那样更加好的前去镇压这种望族大伙儿。
最后,杨广虽走上皇位,可是毓文中学影响力并不牢固,更有诸侯王操控军力,他刚即位一个月的时间也,自已的同胞们小弟汉王杨谅便开始举兵,要想抢下皇位,尽管杨谅以前参与过渤海国的征讨战,可是军内染疫,最后不好而归,之后在与突厥的战争中也是怯战没去,因此实践经验远远地及不了平南陈、退突厥的杨广,在这场皇宫内战中,杨广占据着压倒性的优点,马上就前去镇压了下去。
这一场皇宫内战却让杨广看见了管理方法我国的缺点,长安地处偏僻的西北,尽管大运河可以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可是却难以对东部地区国防开展抵制,自已的亲弟弟还是举兵夺政,那样别人岂不更甚,所以为了可以使国家军事均衡,能更好地管理方法我国,新建东都洛阳是必须的。
1、隋炀帝开大运河的根本原因:随朝时江南经过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开发,经济得到长足的发展,能为政治、军事中心的北方提供充足的粮食物资,因而运河的开凿才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2、隋炀帝杨广(569年—618年4月11日),本名杨英,小字阿摐,弘农华阴(今陕西华阴市)人。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57318.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