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曹操,公认最奸的人,却是三国最真实的人!

众妙之门 2023-06-29 09:50:19

曹操,公认最奸的人,却是三国最真实的人!

曹操:公认最奸的人,却是三国最真实的人!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误解,是开拓者的宿命;坚守,却是灵魂的真。

公元220年的春天,洛阳城中弥漫着哀伤的气息。

一位年近古稀的老人,在病榻之上有条不紊地安排着后事。

在弥留之际,他没有表现出视死如归的豪迈,也没有表现出等闲视之的豁达,他只是缓缓地安排着家人们的生活琐事,直到他闭上双眼。

这个临终的老人,正是有着“奸雄”之称的曹操。

对于曹操临死前的儿女情长,苏东坡曾这样说:“平生奸伪,死见真性。”

后世人眼中,只看到了曹操的奸诈虚伪,却忽略了他的真情真性。

正如历史剧《军师联盟》中曹操的那一声叹息:“世人,皆错看我曹孟德!”

01

对朋友真:最好的交情,是成全。

孟子有言:“人之相识,贵在相知,人之相知,贵在知心。”

或许,对关羽而言,曹操还算不得知己。

但于曹操而言,关羽却是自己想要交付真心、想要结为挚友的那个人。

建安五年的正月,曹操亲征徐州。

天气尚未转暖,但曹军的气势却丝毫未被折损。

此一役颇为顺利,曹军势如破竹地攻占了下邳城,将刘备赶走,还生擒了关羽。

关羽是曹军的俘虏,曹操却从未把他视为俘虏。

他给予了关羽至高的礼遇,封他为偏将军,赏无数金帛,赐名驹赤兔,还慷慨地重用他。

但曹操的心里也明白,他能留得住关羽一时,却留不住他一世。

他们注定是要走向两条不同的道路。

那一天很快就来了,当关羽得知刘备的下落后,他毅然离开曹操,回到故主身旁。

曹操的部下忿忿不平,想拦截关羽,但被曹操制止了。

他淡淡摇了摇头:“各为其主罢了,莫要再追。”

曹操与关羽,是国士之交。

在利益之上,有一份真情。

曹操欣赏关羽,不计前嫌地给予了他很多,头衔爵位,钱财名马。

这些都很宝贵,却还不是最难得的。

最难得的,是曹操给予了关羽“成全”。

何为成全?

不是把我拥有的都给你,而是给你真正想拥有的。知道你心往何处,便由你去往何处。

成全是最好的交情,也是最彻底的真诚。

曹操的待人以真,也为自己赢得了一次生机。

华容道上,同样重情重义的关羽,也用自己的方式,偿还了曹操当初那份欣赏与成全。

懂得成全,懂得不强求,是一份豁达的襟怀,更是一种无上的真诚。

02

对敌人真:顶级的修养,是尊重。

曾经,陈宫是曹操生命里的一道光。

他是曹操最重要的谋臣之一,在他的帮助下,曹操收兖州,破黄巾。

甚至,他还救过曹操的命。

但后来,二人分道扬镳,陈宫便成了曹操生命中的一道罅隙。

他不但鼓动陈留太守张邈等人反叛曹操,还与吕布相勾结,在曹操攻打下邳的紧要关头,向吕布献计,偷袭曹操的老巢,以图渔翁之利。

可惜,吕布不是曹操。

对于陈宫所出的诸多计谋,吕布并不乐意接受,最终命丧白门楼。

而陈宫,也被绑到了曹操面前。

是的,曹操再一次站在了昔日故人的眼前。只不过,物是人非,故人已成阶下囚。

面对此情此景,曹操百感交集。

半晌后,曹操开口道:“公台,别来无恙吧。”

陈宫知道曹操想说什么,他抬头道:“你这个人心术不正,所以我才弃你而去。”

“哦?我心术不正,那公台又为何去辅佐吕布呢?“

“吕布虽然没什么谋略,却不像你那般诡诈奸险。”

“公台自诩足智多谋,为何又会成了阶下囚?”

“哼,我只恨吕布不听我言。要是他肯听,我又怎会被擒?不必多说,今日不过一死罢了。“

“你死了,家中老母妻儿该当如何?”

“我既已被擒,就痛痛快快杀了我吧,至于老母幼儿,那就取决于你了。”

二人的对话就这么一来一往决然地进行着。

曹操不忍心杀他,但陈宫却一心求死。

曹操没办法,便吩咐手下:“立刻送陈宫老母与妻儿回许都养老,如有怠慢,定斩不饶。”说罢,眼泪已不由自主地流了下来。

陈宫听罢,不再开口,闭上眼睛,引颈赴死。

“送回许都,厚葬吧。”最后,曹操落寞地说道。

在情感层面上,陈宫曾是曹操的恩人。在利益层面上,陈宫却是他绝对的敌人。

给予这位复杂的敌人以充分的尊重,是曹操的真。

他尊重陈宫弃己另投的选择,也尊重陈宫在其位、谋其事的所作所为,更尊重他慨然求死的志气。

士可杀之,不可辱之。人不受辱,亦不辱人。

尊重,是在人格层面上,真正把对方视为平等,不吹捧,不蔑视。

尊重朋友,也尊重对手,这才是最顶级的修养。

03

对妻子真:英雄的底色,是温柔。

历史,是男性的历史。

在24史中,女性或是集体失声,或是沦为附属品。

妻子不过是丈夫的点缀,女儿也许只是用来交换的筹码,姐妹更是不配拥有姓名。

三国也不例外。

但在曹操身上,却难得地见到了男性对女性的爱护,见到了丈夫对妻子的温柔。

丁夫人是曹操的正室,但膝下无子,曹操便把生母早逝的长子曹昂交由她抚养。丁夫人对曹昂极为疼爱,母子二人感情很深。

然而,好景不长,一切的转变发生在建安二年。

这一年,曹昂跟随曹操出征张绣,突遭偷袭,为了保护父亲,曹昂主动断后,意外阵亡。

曹昂一死,丁夫人悲痛万分,并把丧子之痛归咎于曹操。她大胆地做出了一个决定:离婚,回娘家。

起初,曹操以为她不过是一时想不开,想在娘家冷静一段时间。没想到,日子一天天过去,丁夫人却依旧没有回来。

这下,曹操又着急又愧疚,便亲自去丁府,打算把丁夫人接回来。

曹操来的时候,丁夫人正在织布。下人来通报,丁夫人并不理会。

曹操走过来,轻轻抚摸着她的背说:“夫人,跟我一起坐车回去吧。”

没想到,丁夫人头也不回,话也不答,只顾自己织布,仿佛曹操并不存在一样。

曹操感受到了丁夫人的冷淡,心里一阵难过。他呆呆地站立了好一会儿,才返身走出了门。

走到门口时,曹操又停了下来。对着屋里面那个沉默的背影,他不甘心似地再问了一次:“真的不回去了吗?”

那个背影依旧沉默。

“既然如此,那便随你吧。”

他在心里向结发妻子做了最后的告别。

回去后,曹操给丁夫人写了一封信,告诉她,从此一别两宽,你是自由的了。

多年以后,曹操病入膏肓,已不久于人世。

有一天,他忽然愧疚地说:“如若九泉之下我碰见曹昂,该如何向他交代他母亲的去处啊。”

到最后,丁夫人还是成了曹操一生的缺口。

对丁夫人的安抚忍让,是曹操的真情,也是曹操的温柔底色。

我们总是习惯变得坚不可摧,习惯把最好的一面呈现给外人,却在不知不觉中,把最坏的一面留给了家人。

其实,真正强大的人,懂得把坚硬留给世界,把柔软留给亲人。

真正坚定的人,会无畏地对抗世界,更会温柔地对待所爱之人。

心有猛虎,细嗅蔷薇,才是生活里的真英雄。

04

对家国真:灵魂的底线,是坚守。

曹操,史称“魏武帝”。

但这个封号,是由其子曹丕登基后所追谥,曹操终其一生,并未称帝。

他不缺宏图野心,也不缺称帝的机会,却终究没有称帝。

有人说,这是挟天子以令诸侯的伎俩,还引用他在《述志令》中所言的“设使国家无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来佐证。

但《述志令》中,紧随这句话的,便是:

“齐桓、晋文所以垂称至今日者,以其兵势广大,犹能奉事周室也。”

人人惧之诽之,怕他有篡位之心,但他却始终自比为兵力强大也依旧尊重周天子的齐桓公与晋文公。

这恰恰是他对底线的坚守。

他初心未改,他始终如一,他的格局,本就在更大处。

跃马扬鞭,逐鹿中原,建功立业,是表;救黎民于水火,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才是里。

对于家国的坚守,更是曹操的真。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曹操终究是做到了这一点。

这样的人,用“奸”字以蔽之,未免太过冤枉。

就像鲁迅所称赞的那样:“(曹操)是一个很有本事的人,至少他是一个英雄。”

“汉臣”,并非别人为他圈定的桎梏,而是他对自己所划定的底线。

而是否坚守底线,正是一场对灵魂的终极检验。

能坚守底线,灵魂便有了托底;

能坚守底线,一个人就不会忘记来时的路;

能坚守底线,理想才有了迈向远方的立足点。

误解,是开拓者的宿命;坚守,却是灵魂的真。

什么是假?口不应心,虚与委蛇;行不践诺,言而无信。

什么是真?坦荡自如,实事求是;一约既定,言出必行。

归根结底,真,便是无愧于心。

向往真性情,就是向往真实而纯粹的自我。

拥有真性情,方可窥见人世间的千姿百态。

活出真性情,才算活出了人生的精彩价值。

曹操这一生,是真名士自风流,他做到了难得的真。

至于是非功过,自有后人评说。

曹操真的是奸雄嗎?舉例子

对曹操,一直以来我都比较崇拜。如果说到中国历史上真正意义上的英雄,我想曹操肯定是可以名列前茅的。数千年以来,崇拜曹操的人不计其数,对他的评价也褒贬不一,但是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就是鲁迅那句话,“他是一个很有本事的人”。在《三国》当中,曹操被作为一个奸雄的典型来对待了,这是不公平的。这一点也有原因。一般而言,中国历史上都城设在北方的朝代,就会以直接继承曹魏的西晋司马炎的晋朝为正统。而定都在南方的,就会以刘备的蜀国为正统。明朝定都南京,罗贯中于是就取了刘备做正统。另外封建王朝一直认为不是同姓人篡位的就是乱臣贼子,曹丕废汉称魏,所以曹操也就背了另外一个骂名。在《三国》开篇没多久,作者就用一个名叫许韶的人物来评价他:“子,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也。”也就是说,作者尽管对他抱有偏见,却还在对他的能力予以认同。治世,顾名思义,就是太平盛世,就是说,曹操这样的人,不论是清平盛世还是混混乱世,他都能在历史上有难以抹杀的一席之地。这说明了什么?首先曹操是有能力的,就是反对他的人在这一点也不得不承认。其次,他对待社会的态度是积极的,他寻求的是入世,而不是遁世。这点诸葛亮就比他不得。诸葛出生到了乱世,试想一个“不求闻达于诸侯的人”又何以能想象他在太平盛世有些什么作为呢?我想,能力与态度,决定这个人注定要成为一个英雄了。 据《三国志》记载,曹操小时侯“性聪敏,多机变”,喜欢打猎,终日游荡无度。有一次他的叔叔为此责怪他,他于是就装作劳累过度中了风,此后他的叔叔就不再勉强他努力了。曹操起家是靠举孝廉,后来就镇压黄巾起义,逐步靠近了封建统治集团的核心。当时东汉王朝已经走到了末途,外戚宦官专_政,军阀四处割据,战祸频仍,民不聊生。曹操在镇压黄巾起义的过程中逐步树立起来了自己的势力。同时军阀势力的此消彼长也造成了小军阀的衰落和大军阀的合并。曹操在混乱中发挥自己的军事才能渐渐剪除了这些势力,他最可称道的一个战役就是历史上有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之一——官渡之战。据《三国》记载,当时曹操人困马乏,已经很难支撑了。他的对手是拥有四世三公身份的河北大族出身的袁绍,无论从哪方面说,他都不占优势。可是有一个很偶然的因素帮了他。那时侯袁绍手下的一个谋士许攸因不满袁绍的刚愎自用投奔了他。据载许攸问曹操还有多少粮草,曹操说“一年”,许攸说怕未必,曹操又说“六月”,许攸说人言曹孟德奸雄,今日一见,果不其然。曹操于是附在许攸耳朵上,说粮只三月耳。许攸于是拂袖而去,道:“粮已尽矣”,终于道出了曹操的窘迫状况。这个故事反映了曹操的性格,也从侧面反映了他的才能。官渡之战奠定了曹操在北方的地位,也为他谋求进一步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 曹操并未统一中国而结束战乱的局面,可是他对统一的贡献是不可抹杀的。相反,诸葛亮在此就有点阻碍历史发展的嫌疑了,尽管诸葛半人半仙的智慧令很多人欣羡不已。 评价曹操,除了政治军事才能,还不能忽视他的文学造诣。曹操与他的两个儿子曹植曹丕在历史上并称“三曹”,他们在文学中已经有了生命意识,对后人的文风影响很大。在三曹当中,曹操无疑是最有地位的,他的两个儿子无论从哪方面看,都与其父的雄才大略相距甚远。从来源上看,曹操的诗歌主要吸收了古代乐府诗的精华,而他另外创造了一种大气磅礴的文风。他的诗歌流传的并不多,可是影响很大。《短歌行》、《观沧海》、《龟虽寿》等等至今看来仍然不失为诗歌中的极品。“何以解忧,惟有杜康”反映了他的豪气,“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反映了他的志向,“千里无鸡鸣,白骨露于野;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则反映了他对民众的同情。就是在清代,一些文人还每每还一边朗诵曹操的“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一边敲打桌子泪流满面,可见他对人们心灵的震撼程度。 总之,曹操是一个英雄,一个不可多得的大英雄。

为什么说曹操是史上最阴险的人

  都是《三国演义》惹的祸
  曹操在懂历史的人眼里,是大英雄,三国时期的豪杰,却被元朝的的小说家罗贯中在《三国演义》里塑造成奸诈,多疑的阴险枭雄,对曹操着实不公。
  年轻时期的曹操机智警敏有随机权衡应变的能力,而任性好侠、放荡不羁,不修品行,不研究学业,所以社会上没有人认为他有什么特别的才能,只有梁国的桥玄等人认为他不平凡,桥玄对曹操说:“天下将乱,非命世之才不能济也,能安之者,其在君乎?”南阳许颙对他说:“汉室将亡,安天下者,必此人也!”许劭,字子将,以知人著称,他也曾对曹操说过:“君清平之奸贼,乱世之英雄”

  灵帝熹平三年(公元174年),二十岁的曹操被举为孝廉,入洛阳为郎。不久,被任命为洛阳北部尉。洛阳为东汉都城,是皇亲贵势聚居之地,很难治理。曹操一到职,就申明禁令、严肃法纪,造五色大棒十余根,悬于衙门左右,“有犯禁者,皆棒杀之”。皇帝宠幸的宦官蹇硕的叔父蹇图违禁夜行,曹操毫不留情,将蹇图用五色棒处死。于是,“京师敛迹,无敢犯者”。但是曹操也因此得罪了蹇硕等一些当朝权贵,碍于其父曹嵩的关系,明升暗降,曹操被调至远离洛阳的顿丘(今河南清丰)。任顿丘令。这一年,曹操二十三岁。曹操给其子曹植的一封书信《戒子植》写道:“吾昔为顿丘令,年二十三,思此时所行,无悔于今。今汝年亦二十三矣,可不勉欤!

  灵帝中平元年(公元184年),黄巾军起义爆发,曹操被拜为骑都尉,受命与卢植等人合军进攻颍川的黄巾军,结果大破黄巾军,斩首数万级。随之迁为济南相。济南相任内,曹操治事如初。济南国(今山东济南一带)有县十余个,各县长吏多依附贵势,贪赃枉法,无所顾忌。曹操之前历任国相皆置之不问。曹操到职,大力整饬,一下奏免十分之八的长吏,济南震动,贪官污吏纷纷逃窜。“政教大行,一郡清平”。当时正是东汉政治极度黑暗之时,甚至有了买官制度。朝廷封曹操为议郎,曹操不肯迎合权贵,遂托病回归乡里,

  东汉时期,外戚宦官轮流掌权,朝野上下乌烟瘴气。步入建安年代,东汉朝廷早已无可救药。对此,司马光曾在资治通鉴中评论道:“建安之初,四海荡覆;尺土一民,皆非汉有。”

  董卓擅行废立,刘焉自造龙袍,淮南弟称号刻玺于北方的乱世中,曹操一直保持了对朝廷的尊敬。

  早在中平五年(公元188年),就有人阴谋推翻汉灵帝另立新主,拉拢当时任议郎的曹操时被其拒绝;联军讨伐董卓时,与其他人观望顾虑相比,曹操身先士卒奋力进取;初平二年(公元191年)韩馥袁绍等人又想立幽州牧刘虞为帝,再次为曹操所拒绝,并明确提出:“诸君北面,我自西向。”你们可以去听那个北方幽州牧的,我依然忠诚于西面的汉献帝;李催等人祸乱长安,献帝一行狼狈从他们手下逃命时,漠然无视者有,趁火打劫者有,落井下石者也有,曹操是为数不多的几个主动迎接献帝的人;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十二月,吴魏合作击杀关羽后孙权上表劝进称臣,曹操也不听:"这小子是想把我放在火上烤啊!"。这一系列的言行中虽然有曹操的慎重权谋,但客观上不能否认是对朝廷的尊重。

  曹操虽然大权在握,但一直尊重汉献帝权威,甚至自己的生死也交在献帝手里。曹操晋见献帝,都按照当时三公见皇帝的惯例,左右有虎赉手持利刃相随。建安十九年,曹操诛杀伏完的同一年,献帝曾对曹操说:“您如果认为我值得辅佐就请辅佐,不能的话也随你。”那时献帝只要一声令下就可以将曹操杀死,曹操听到这样的言语后大吃一惊,汗如雨下(此后曹操真的不敢上朝了)。当然,曹操回去后一句话也可以反过来杀掉献帝,但是献帝没有下令杀曹操,曹操也没有因此对献帝有什么不恭。由此可见,献帝对曹操还是比较信任的,至少认为1,他,或者说这个天下还需要曹操;2曹操不会加害他。不明白为什么类似的话,刘备对诸葛说出来,就是赤胆忠心,而献帝对曹操说出来,就是欺君罔上。曹操说过的“设天下无孤,不知几人称帝,几人称王”,其实是大家都明白的事情。客观地说,应该称曹操是东汉王朝的终结者和继承者,他让一个病入膏肓的老人安祥地渡过了最后的岁月并顺利地继承了其“遗产”。

  曹操文采武略俱全。身居战乱之际的他,行军打仗“因事设奇,谲敌制胜,变化如神”,他曾写了一部十多万字的“兵书”。曹操戎马倥偬一生,指挥大小战役甚多。《三国志》的作者陈寿评价曰:“该韩白之奇策”,说曹操有著名军事家韩信和白起之谋略。王沈在《魏书》中将其与大军事家孙子和吴起相提并论。后人多认可陈、王二人的观点,我以为曹操:
  第一,熟知兵法。曹操钻研兵法,有高深的军事理论。自著兵书集诸家用兵之要,结合自己的战争经验加以论述。所撰《孙子略解》,开创整理注释《孙子》十三篇的先河,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古代军事理论。主张“兵以义动”的战争观,强调师出有名,符合道义。在战略战术上灵活多变,因事设奇、任势制胜,兵不厌诈。这些远见卓识,颇受后世推重。
  第二,善于任将。《武帝纪》说:曹操知人善任,拔于禁、乐进于行阵之间,取张辽、徐晃于亡虏之内,皆佐命立功,列为名将。曹操能够根据将领特点,用其所长。例如,许褚、典韦壮武有力,忠诚奉法,曹操就让他们战则为军锋,息则统亲兵;臧霸有恩信于东土,曹操将青、徐二州托付于霸,从而得以专心对付袁绍,不必以东方为念;降将文聘本是刘表帐下大将,在江汉一带颇有威恩,曹操任其为江夏太守,委以边事,使御孙权。
  第三,严厉治军。赏罚分明,以身作则,一次在行军途中,曹操传令不得使战马践踏麦地,如有违犯,一律斩首。士兵皆下马步行,惟恐踏坏麦苗。可曹操的战马因受惊吓踏了麦田。他即拔剑割下自己一撮头发,以示处罚,足见执法认真。他在起兵初期,打过不少败仗,但军队始终没有溃散,与治军严整有关。
  第四,长于战术。足智多谋,应用自如,变化无常,能根据敌我情况,临机决策。在对吕布、张绣、袁绍、马超、韩遂等一系列战斗中,常用声东击西、避实就虚、埋伏、包抄、突袭、离间、劫粮、攻彼救此、弃物诱敌等战术,谲敌致胜,转弱为强。按《武帝纪》粗略统计,曹操一生亲自指挥大战三十次左右,获胜大多数,有些赢得十分漂亮。如建安三年大败张绣,建安十一年不战而取袁氏兄弟首级。官渡之战最经典,他和袁绍,一攻一守,相持两月,久战不下,曹操处境极难。此时,袁绍从河北运来粮草万余车,派大将淳于琼带兵看守,屯于乌巢。许攸献计偷袭乌巢,曹操大喜,亲领精锐步骑五千人,乘夜从小路偷袭。军至乌巢,四面放火,袁军大乱,遂大破之,尽烧其粮草。乌巢败讯,袁军溃散,大将张郃等人降曹。袁绍弃军逃回黄河以北。建安五年二月,袁军大将颜良围攻白马,四月,曹操带兵欲解白马之围,他先进军延津(今河南延津北,在白马以西),做出要渡河袭击袁军的态势,吸引其分兵西向,然后迅速转向直奔白马。曹军突然杀来,袁军措手不及,颜良被斩,其军大败,白马之围遂解。纵观官渡之战,曹操以少胜多,以弱胜强,战术灵活,随机应变,堪称经典,毛泽东在著作中予以高度评价。
  第五,短于水战。曹操一生中指挥大的水战只一次,即赤壁之战,结果大败而逃。据《武帝纪》记载,建安十三年,曹操在邺城作玄武池操练水军,并于同年七月南征刘表,后欲乘胜平定江南。因其不谙水战,在池中操练水军,时间又短,岂能有理想的效果?据《周瑜传》记载,赤壁之战前夕,黄盖献策说:“今寇众我寡,难与持久。然观操军船舰首尾相接,可烧而走也。”瑜纳其计,盖诈降,以火攻,大破曹军。水战以舰船为主要工具,大江之上,战船首尾相接,不备火攻,而又轻信诈降,这又反映了曹操对水战常识无知。

  曹操也是一位文学家

  在建安时代,虽然三国鼎立而中国的文化中心却集中于以曹氏父子为中心的文人集团,建安文学在中国文学历上有着十分重要的位置,特别是以曹氏父子为中心的诗坛打破了四百多年汉代诗歌的沉寂和辞赋独盛的局面,不仅在五言诗方面,而且在四言诗方面亦有重大突破。

  从曹操现存的二十多首诗歌来看,大多乐府歌辞,风格苍劲雄厚,以其四言诗歌《龟虽寿》、《观沧海》、《短歌行》《度关心》、《土不同》、和五言诗《蒿里行》、《对酒》、《苦寒行》与汉代许多文人作品相比较,显然比汉代 那些内容猥琐,词藻浮艳追求骈偶的恶劣文风有较大突破。他的诗歌既吸收了汉乐府民歌的浑厚刚健和朴素的特色,又具有激昂慷慨的悲壮情调。由于他的历史政治地位,其作品对当时的建安文学的发展是有其重大影响的。所以鲁迅先生曾称他为“改造文章的祖师”其散文亦有“清峻”“通脱”的特色。所以他在对中国文化方面是革新文体的介导者,可以说没有魏晋曹氏父子对文风的改造和革新,我国唐代的文化发展是没有可能的,所以说曹操在中国文化的发殿只上是有着不可磨灭贡献的。其中《短歌行》、《龟虽寿》等由于具有较强的哲理和影响力,而被历代有志之士用于座右铭或是引用,可见曹操对中国文化之影响的深存度是罕见的

  曹操的《蒿里行》中的诗句“
  关东有义士,兴兵讨群凶。
  初期会盟津,乃心在咸阳。
  军合力不齐,踌躇而雁行。
  势利使人争,嗣还自相戕。
  淮南弟称号,刻玺於北方。
  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
  白骨露於野,千里无鸡鸣。
  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由于一些文艺影视作品对曹操的认识和形象塑造不是很正确,使得很多人认为曹操是一个“挟天子而令诸侯”的奸臣。
  事实上,曹操是一个有着欲救民于水火之中的胸怀和抱负的政治家。

  重金赎回蔡文姬和他的短歌行都可以看出他对人才的爱惜

  的政绩与军功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

  回顾三国前的历史,东汉桓帝年间,中国的人口曾经达到五千多万,但到了三国时锐减到七百多万,甚至还不如四五百年前动不动就“斩首十万”的战国时代(那时还有一千多万)。杀光这么多人不可能,但饿死却不难。究其根源,无非是天灾人祸。

  自东汉桓帝灵帝以来,旱灾、水灾、瘟疫、暴动、少数民族叛乱不断,民不聊生之余人口、户数大量减少。根据后汉书记载,汉桓帝时期,比较大的灾祸有“延熙九年(公元166年)春三月,司隶、豫州饥死者什四五,至有灭户者”按照这个估计,仅此一年这两地就饿死了大约三四百万;汉灵帝时期,“建宁三年(公元170年)春正月,河内人妇食夫,河南人夫食妇”,“光和五年(公元182年)二月,大疫。”,“光和六年(公元183年)夏,大旱”。其余小规模的天灾、少数民族叛乱或入侵,不计其数。加上爆发于公元184年的黄巾大起义和随后的军阀混战后,生产遭到了完全的破坏。这样的乱世中,恢复正常的生产秩序使民众丰衣足食,是刻不容缓的首要任务。

  然而,汉末三国中的各个诸侯中,军事上有才能的不少,内政上有作为的不多。政治经济上的成功与失败都会自然的反映在军事上(反过来,绝不容易),大多数的人因此吃尽苦头,最终受困于“米”而连证明自己是否是“巧妇”的机会都没有。恢复生产的方法,无非是开源节流,这两方面曹操做得都非常出色。屯田制的实行,实际上是以国家投资的方式保证再生产,工作效率当然高于普通的自耕农。因此这个政策收到立竿见影之效,短时间内就将地方变成“农官兵田,鸡犬之声,阡陌相属”的欣欣向荣,称其为一大创举并不过分。曹操在攻破邺城后,鉴于东汉后期沉重的人头税,改为户调制,对土地所有者(包括自耕农和地主)收田租每亩为四升,每户出绢二匹、绵二斤,“他不得擅兴发。”大力制止对农民的乱摊派行径这一政策大大减轻了农民的负担,得到了一致的拥护。
  曹操在世时大力兴修水利设施并卓有成效,如在周瑜的家乡舒城建立的七门三堰一直到北宋宋仁宗时还能每天浇灌两万顷良田。

  这些三国演义中不曾提及的“鸡毛蒜皮”之厉害可以从下面的事例中反映出来:
  第一,曹操在汉中打过两仗,先战胜张鲁后败于刘备,但由于北方的元气恢复他前后顺利地从汉中武都等地迁出了十三四万户人口(虽有利诱不曾威逼)。以一户人家四口人计算,这就是五十多万。想想蜀汉投降时不过二十八万户九十四万口,就能明白这对刘备是什么样的釜底抽薪!毕竟,兵民是抗战之本。
  第二,建安十九年(公元214年)五月,吕蒙提醒孙权,曹操在皖城(即庐江)一带屯田,如果坐等他们收获,无异于如虎添翼。因此东吴趁雨季来临水军来去自如之机,孙权大动干戈亲征皖城这么一个弹丸之地,吕蒙甘宁全上阵后俘获太守朱光,迁(说得难听点,劫)数万百姓回吴。有统计称,孙策孙权兄弟曾先后四次打到周瑜的故乡淮南舒城一带,但毫无例外的是劫掠而还。因此周瑜的老家出现了这样的滑稽:曹魏拼命建设大兴土木,孙吴拼命破坏杀人越货 曹操之后的曹丕曹睿虽然在个人生活上不够检点,但却基本上萧规曹随贯彻了这些政策。后来曹真张合司马懿之所以能够屡次在祁山等地把战术上没有什么错误的诸葛亮拖垮,就是因为他们“内力深厚”有充足的物质保证。

  与之相对应的是,吴蜀这方面的建设乏善可陈。蜀中是因为先天条件优越,境内已经有了都江堰这样的杰作而无需画蛇添足劳民伤财,尚情有可原。
  东吴则完全是败笔。
  东吴曾两次在丹杨填建湖田,兴建浦里塘。永安三年(魏景元元年,公元260年)初建,投入的人力物力不可胜数,却因为未能在枯水时施工,导致风急浪高而淹没墩基,结果是“士卒死亡,或自贼杀,百姓大怨之。”第二次重建,仍然失败。难怪后世不得不在江南广开运河及兴建水库。江南虽然号称鱼米之乡,三国时的农业水准却相当低下,连牛耕等北方早已是常识的东西都未能普及,又没有水库潭池等可供水灌溉的水利建设,其生产效率可想而知。这样的情况下,即使有百万雄兵也得饿肚子,又怎么能争霸天下?如果说曹魏给后人留下了一笔丰厚的遗产,那么蜀汉是保本,东吴则是一屁股债。

  开源的同时,曹操也非常注意节流,并以身作则。史书中称曹操“雅性节俭,不好华丽,后宫衣不锦绣,侍御履不二采,帷帐屏风,坏则补纳,茵蓐取温,无有缘饰。”简单地说,衣服没有花里胡哨,鞋子不曾雕花绣彩,帷帐屏风落满补丁,床榻被褥“败絮其中”。在曹操的大力纠正下,东汉以来的奢华之风为之一扭,天下的人都以廉洁勤俭自律。即使是高官显贵也不敢过度铺张,甚至出现了有人故意穿破旧衣服取悦曹操的咄咄怪事。建安十四年(公元209年),曹操反过来不得不下令来纠正这一奇怪的不正之风。

  曹操的遗嘱,也体现了自己的一贯俭朴的风格:“天下尚未安定,未得遵古也。葬毕,皆除服。其将兵屯戍者,皆不得离屯部。有司各率乃职。敛以时服,无藏金玉珍宝。”

  相比之下,刘备孙权的晚年则是昏聩糊涂。《三国志?刘备传》注引《典略》记载:“刘备称汉中王,于是起馆舍,筑亭障,从成都至白水关,四百余区”,而对孤军奋战的关羽却...他的这些所作所为,后来成了陈群劝谏曹睿弃奢华罢宫室的反面教材:“昔刘备自成都至白水,多作传舍,兴费人役,太祖知其疲民也。”后来的夷陵之战中刘备的表现,就更惨不忍睹了。孙权的“老糊涂”就更多了,甚至不老的时候都有些糊涂,以至于张昭以纣王的“酒池肉林”加以讥讽。后来孙权在太子废立上的胡来更是把群臣弄得四分五裂无所适从,已经成了笑柄了。诚然,曹操并不是个完人。他在徐州的屠城(下文将会提及)等都是应该受谴责的。

  另外在说一下,有些广为人们错误认识的问题。
  刘备爱民,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带着新野的百姓一起逃跑。而曹操呢?官渡之时,他预料到袁绍可能会屠城,于是也带着百姓撤离。
  三国演义没写这段,但史书上却是记载了的。为什么刘备给人称赞而曹操却无人提及,哎。再说刘备带新野百姓逃跑:之前他带着百姓跑,后来听探子来报,说曹军马上就追到了,立刻吓得不管百姓自己跑了,连老婆孩子都不管了(很像他祖宗刘邦啊)。

  看曹操,提倡节俭,以身作则,一辈子发展民生,从未间断。
  唯一一次屠徐州城,算是个污点。但那是因为自己的父亲被杀了,大怒之下做出的不理智行为,也可以理解的。之后曹操对徐州做出了免税等一系列措施补偿百姓。

  还有个问题,就是曹操的那句话“宁教我负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负我”。这句话实在太坏了,简直没救了。可实际上这话也是演义编的。
  真实记载,应该是:“宁我负人,勿人负我。”演义中硬是加上了“天下”二字,意境全变了。正是演义造成的曹操的冤案。

  从历史角度综合地看,他的成功决不是偶然,无愧于陈寿“非常之人,超世之杰”的评论。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57245.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