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李善长和刘伯温之间的斗争!最后获利的是谁

众妙之门 2023-06-29 09:46:05

李善长和刘伯温之间的斗争!最后获利的是谁

李善长和刘伯温之间的斗争!最后获利的是谁?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刘伯温,足智多谋,料事如神,是朱元璋夺天下的第一功臣。但是,出人意料的是,朱元璋称帝后,在论功行赏时,刘伯温只被封了个次一等的爵位诚意伯,这又是为何呢?

明朝对外实现大统一后,内部很快产生了窝里斗,具体来说就是两大派系之间的你争我斗。

追随朱元璋一起打天下的老乡形成了淮西集团,他们的带头大哥是李善长。李善长擅长后勤和政务工作,他一直跟随朱元璋打天下,后勤工作搞的很好,是朱元璋得天下的一大功臣。也正是因为这样,朱元璋在建国后,李善长被任命为丞相。

除了淮西集团,还有一个派系——浙东集团,浙东集团的带头大哥就是刘伯温。

两个集团就在朱元璋为了权力进行着你争我斗。但是乡土观念很重的朱元璋明显偏向淮西集团。他不但任命李善长为丞相,而且封其为韩国公,成为朝中名副其实的第一牛人。

面对于刘伯温,朱元璋则明显进行了打压,只是被任命为御史中丞,封为诚意伯。值得一提的是,他的俸禄也是伯爵中最低的,年俸只有240石,而李善长是4000石,多出刘基十几倍。

尽管如此,刘伯温还是率领浙东集团和淮西集团进行死磕。

洪武元年,双方第一次正式交锋上演。

引发矛盾的导火线是一个叫李彬的人,是李善长的亲信,他由于犯法被担任御史中丞的刘伯温抓了起来,查清罪行后,刘伯温就要对他下毒手了。而这时朱元璋又不在都城,李善长无奈之下只好自降身份去找刘伯温说情。

结果刘伯温却一点也不领情,还把件事向朱元璋进行了报告。朱元璋一听怒不可遏,命令立刻处死了李彬。

不想,朱元璋的杀无赦之回复令竟然被李善长第一时间短简了。他为了救自己的亲信一命,他想了一个借口,他相信只要讲出这个借口,刘基是不会拒绝他的求情要求的。

他再次找到刘伯温,说了这样一句话:“京城有很久不下雨了,先生熟知天文,此时不应妄杀人吧。”

李善长想以此为借口,“警示”刘伯温暂时不要杀李彬。然而,刘伯温的回答是6个字:“杀李彬,天必雨!”

结果可想而知,李彬很快就人头落地了。

李彬死了,李善长怒了,他开始了反击。把柄就在刘伯温说的 “杀李彬,天必雨!”6个字上。对于颇懂天文地理的刘伯温来说,对天文气象的“把脉”还是很准的。然而,这一次刘伯温却看走了眼。斩杀李彬后,一直长晴,很长时间也没有下雨。

因此,等朱元璋一回到朝中,李善长积开始在这件事上大做文章,并且煽动很多人攻击刘伯温。

朱元璋虽然没有直接“处罚”刘伯温,但刘伯温是个聪明人,他知道他在朝中树敌太多,再加上他又是个功高震主之人,在朝中呆着是件凶多吉少的事,为此,他索性抛开一切,来了个告老还乡。

刘伯温走了,但浙东集团产东风有跨,接过他的大旗的是杨宪。杨宪是刘伯温的“死粉”,他在刘伯温的帮助下接任御史中丞,并且伺机对淮西集团进行反攻。

事实证明,刘伯温的眼光果然没有错,这位杨宪是位韬光养晦、扶植高见贤等人,他先是通过各种渠道不断收集李善长的黑材料,然而不时在朱元璋面前打小报告。刚开始朱元璋并不在意,时间长了,他就对李善长有了看法,并且对李善长多有指责。

对此,李善长十分忧虑,他明白自己已成靶子,淮西集团岌岌可危,而自己又不便亲自上阵,于是他也学刘伯温找了一个“代言人”——胡惟庸。

胡惟庸是李善长的老乡,是个有能力的人,他很早就追随朱元璋,也立下了赫赫战功。结果在李善长的操作下,他接任了淮西集团带头大哥的地位。

尽管如此,两大集团的对拼中,还是浙东集团占据了上风。就在浙东集团准备一鼓作气打败淮西的时候,意外发生了。

因为淮西集团不断打刘伯温的小报告,朱元璋对归隐山林的刘伯温依然不放心,把他重召回朝中。

这一天,朱元璋单独找刘基谈话。双方以拉家常开始了谈话,就在气氛渐趋融洽时,朱元璋突然变换了脸色,以严肃的口气问刘伯温:“如果换掉李善长,谁可以做丞相?”

刘伯温先是很警觉说这要陛下决定。

朱元璋一听,微微点了点头,又问:“你觉得杨宪如何?”这是一个陷阱,朱元璋明知杨宪是刘基的人,却对刘伯温进行投石问路。

刘伯温依然很警觉,他摇摇头说:“杨宪有丞相的才能,却没有丞相的器量。”

朱元璋接着问:“汪广洋如何?”这是第二个陷阱,汪广洋是属于“中立派”的,但朱元璋怀疑他和刘伯温有勾结,因此再次投石问路。

刘伯温还是摇头道:“此人人品可以,但才识浅薄。”

朱元璋打破沙锅问到底:“胡惟庸如何?”

刘伯温依然摇头:“胡惟庸的才华还不上汪广洋呢!”说完这句话,刘伯温长长地舒了一口气,他认为考验已经过去了,然而,他不会料到,朱元璋的最后杀着来了:“看到这相位只有先生能担当了。”

就在这个关键时刻,警觉有加的刘伯温犯了一个致命错误,他回了两句话:

第一句话:我性子急,嫉恶如仇,不适合丞相。

第二句话:放眼朝中大臣,我没有发现有合适的人选。

泱泱之国,竟然没有一个当丞相的合适人选,朱元璋认为刘伯温是在“蔑视”和“忽悠”他,从此,彻底和刘伯温决裂。

之后,刘伯温再也得不到朱元璋的信任了,刘伯温见状再次选择了告老还乡。

刘伯温走后,杨宪孤掌难鸣。淮西集团趁机反击,不断对其打庆幸和排挤,杨宪最终被胡惟庸找个借口整死了。

两大集团的比拼到此以淮西集团大获全胜告终。

但淮西集团并没有就此松手,他们继续对刘伯温进行围攻。特别是已成了丞相的胡惟庸,他指使手下状告刘伯温。罪状是刘伯温占据了一块有王气的风水宝地。

于是朱元璋再次下诏处罚刘伯温,并扣除了刘基的退休金。

刘伯温陷入了绝望,为了消除朱元璋对他的猜忌,他双回到了京城。在朱元璋的眼皮底下,他就可以生命无忧了。

然而,刘伯温犯了生平第二大致使错误:估了朱元璋的狠毒。

洪武八年正月,刘伯温得了病,朱元璋派胡惟庸送御药给刘伯温。刘伯温吃了药后,病情越来越重,不久就死去了。

后来胡惟庸案发后,医生供认是胡惟庸授意他毒死刘伯温的。这也成为了胡惟庸的一个重要罪状。然而,幕后主使显然是朱元璋。毕竟没有朱元璋“授权”,胡惟庸也是不敢对刘伯温乱来的。

隐得最深的朱元璋是真正的老谋子,他利用胡惟庸整死了刘伯温,然后又整死了胡惟庸,这正符合他屠杀功臣的真实面目。

刘伯温是朱元璋的恩人,为什么后来两人的关系恶化?

刘伯温是朱元璋的恩人,为什么后来两个人的关系恶化?这是因为刘伯温为人正直在官场得罪的太多,最终被众人陷害。


刘伯温辅佐朱元璋这么多年也明白腐败是导致灭亡的根本原因。他后来发现有一个叫李彬的人,擅自利用自己的权利做一些违法的事情。虽然李斌自认为自己做得密不透风,可是世界上没有绝对的事情,刘伯温就决定将这件事查到底后来发现事情并不是那么简单,李彬利用自己的官职和内部的关系,做买卖官职的行为。

对于那些有钱的人,只要钱给到位了,通过他的关系获得一官半职还是没有问题的,这样就对于很多考取功名的人很不公平,刘伯温就站了出来


李彬感觉事情的不对劲,而且李彬和李善长的儿子关系还很好,于是请求李善长帮帮他。李善长考虑到自己的儿子跟这件事情也脱不了干系,于是就私下和刘伯温商讨给他们一次机会,可是刘伯温就是要杀鸡儆猴,必须要处理这件事情,给后来的人一个警告,所以说这两个人的梁子也结上了。李善长没有办法阻止刘伯温,到最后只能让李彬一个人背了锅,这件事情也算是有了一个结果。

可是李善长也是皇上身边的人,这两个人有了过节,那肯定少不了在皇上旁边说坏话,


于是李善长就买通了很多官员经常制造抹黑刘伯温,由他把这些坏话讲给朱元璋听,这种时间一长了,朱元璋肯定也觉得刘伯温有问题,于是就开始疏远他,慢慢的把更多的权力交给了李善长,当天平开始倾斜的时候,刘伯温就开始慢慢的输了。刘伯温也有一些不服气,他跟了朱元璋这么多年,朱元璋还是没有信任他,他出于好意的行为,竟然成了别有用心,他也感到十分伤心,后来在朝政上起的作用也就越来越少,冷落和压迫,最终导致他们关系彻底决裂。

刘伯温和李善长谁更厉害谁对朱的贡献大

李善长:明代建国的股肱之臣,堪比汉代萧何,如果非要说出一个对明代建立功勋最大的功臣,毫无疑问就是李善长。朱元璋最初被郭子兴所忌惮,想把李善长调离朱元璋身边,而李善长在朱元璋人生起步的困难阶段,选择了对朱元璋的坚定支持,这对于朱元璋而言,至关重要。

朱元璋攻城略地,所过之处都是李善长出台政令,安抚百姓,治理国家,与萧何的作用是一模一样的。在朱元璋统辖手下大臣,制衡武将的方面,李善长也积极出谋划策,给了朱元璋很大的帮助,这又是张良的功绩。

编纂《元史》,李善长有司马迁的功劳。汉初设宰相,左为尊,李善长为左相,封公,乃人臣之极,三公之首。

可惜的是,明初的对权臣的清算,让他的功绩被遮掩了很多,但是事实是不能抹杀的,我们可以说一个古人好,说一个古人坏,他生前做过的事情,却并不是能够轻易的被历史遗忘的。

反观刘伯温,虽然在《明史》中略有褒奖,然而却没有较大的实际贡献。刘基在巅峰的时候,做到了御史中丞,不过是个二品官,在朱元璋的开国功臣当中,能够排进前30名就不错了。但是刘基最大的特点在于,他会接神仙方术吹捧帝王,地方日食、井水干枯,他都能解释为“君权神授”。

没有大的才华,行的都是吹捧之能,所以得以平安。刘伯温晚年,地方一个县令要见他一面,刘伯温都能立刻报告给朱元璋,其人可见一斑。有猜测说是胡惟庸毒死了刘伯温,可能也是因为讨厌他总是告密吧。

而刘伯温去朱元璋那里告状,说胡惟庸要毒死自己,朱元璋很冷漠,说明刘基的地位和重要性真的很一般。

扩展资料

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李善长已经七十七岁,因为年老约束不了部下。曾想建造府宅,从信国公汤和那里借卫士三百人,汤和悄悄告诉他所听到的事。四月,京城有百姓受株连而被发配到边疆,李善长屡次请求赦免其亲戚丁斌等。太祖大怒,将丁斌治罪。

丁斌以前在胡惟庸家做的事,他供出李存义等过去与胡惟庸互相交往的情况。于是太祖下令将李存义父子逮捕审讯,他们的供词牵连到李善长,供词上说:“胡惟庸企图谋反,派李存义暗地里劝说李善长。李善长惊叱道‘:你这么说到底为了什么?你们一定要慎重,否则九族都要被灭。’

不久,又派李善长的老友杨文裕去劝他说:‘事成之后,当以淮西之地封你为王。’李善长惊骇不已,仍不同意,却又颇为心动。胡惟庸于是亲自去劝说李善长,仍然不同意。过了一段时间后,胡惟庸又派李存义去劝说,李善长叹道:‘我已经老了。我死之后,你们好自为之。’”

有人又告发李善长说:“将军蓝玉率军出塞,到捕鱼儿海时,俘获胡惟庸私通沙漠使者封绩,李善长却匿而不报。”于是,御史竞相上奏弹劾李善长。而李善长的奴仆卢仲谦等,也告发李善长与胡惟庸之间互相贿赠,经常偷偷私语。

这些证言显示,李善长虽是皇亲国戚,知道有叛逆阴谋却不揭发检举,而是徘徊观望,心怀两端,大逆不道。当时正好有人说将要发生星变,会有灾祸发生,占卜的结果是灾祸应当降临在大臣身上。于是,太祖便连同其妻女弟侄等全家七十余人一并处死。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57236.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