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晋文公六十二岁即位,五年时间就成为春秋霸主

众妙之门 2023-06-29 08:19:17

晋文公六十二岁即位,五年时间就成为春秋霸主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晋文公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公元前632年,由郑文公主持了一场盛大的践土之盟。在这场盟会中,以周襄王为首的重要诸侯均到场。这一次,按照周礼,周王室将“侯伯”这一称谓赐予晋文公,并赏赐晋文公勇士三百,红黑弓箭百千,兵车一辆。晋文公走向众诸侯中央,百年晋国霸业拉开序幕。

晋文公何以用得短暂五年光阴走上霸主之位。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晋文公历经十九年流亡众国,荣辱共俱,打磨意志,历练人生。晋文公善听善学,拥有明智与理智。他的经历与智慧奠定了城濮一战的巨大成功,进而走向人生的辉煌。

一、十九年流浪,十九年积累

晋文公乃晋国公子,名重耳。其父晋献公早年南征北战,对外吞并小国,对内铲除内奸。重耳从小便跟随晋献公创建霸业,确实从晋献公身上学习到骁勇善战。

但是,晋献公晚年昏庸不堪,造成“骊姬之乱”,国家危在旦夕,摇摇欲坠。重耳被迫流浪在外,逆境不期而降,开启十九年流亡。

苦难提升晋文公的忍耐力和吃苦精神。重耳流亡到卫国,卫文公拒绝接待。一行人到达五鹿一地,饥肠辘辘想要向村民讨食物,却被投掷土块。这时重耳感到侮辱,勃然大怒。赵衰安慰道:土即土地,这时人民在赠予您土地。重耳便感谢接受了这些土块,继续赶路。

拒绝酒肉声色的诱惑,晋文公幡然醒悟。晋文公到达齐国,齐桓公经过鲍叔牙的推荐,对重耳不计前嫌,以礼相待。

晋文公从此沉迷酒肉声色无法自拔,乐不思蜀,早已将复兴晋国的壮志一抛脑后。晋文公的左右使臣与妻子齐姜感到十分忧虑。这导致齐姜自杀,在晋文公醉酒之时,以子犯为首的随臣将他带出了齐国。晋文公大怒,欲杀之。

这时,子犯说“返晋复国,任由处置”。晋文公听罢,顿时醍醐灌顶,倍感惭愧。于是,晋文公很快恢复意志,继续踏上复国道路。

此后,晋文公又相继到达了曹,宋,郑,楚,秦等国家。无论是被礼遇,还是被轻视,晋文公都宠辱不惊,一心复国。正像是《西游记》中唐僧历经九九八十一难,在孙悟空,猪悟能,沙僧的协助下完成取经,化身成佛。公元前636年,晋文公返回晋国。

二、晋国成为晋文公用武之地

十九年的时间,晋文公是在不断地改正自身弊病,完善锻炼自身才能。这十九年是一个漫长,坎坷的亲身学习过程。接下来,回到本国后,晋文公开始了真正的实践,这是一个证明的过程。

晋文公首先在农耕上变革。奖励垦荒,生产先进的耕作工具,减少了百姓的税收。这一举措不但促进经济向好的态势,而且正值国乱,百姓苦难,晋文公成为能够扭转晋国局势第一人,受到百姓的爱戴和支持。

面对旧贵族的挣扎,新贵族的崛起,为避免冲突,晋文公避亲尚贤,突破常规,大胆任用曾经在晋文公流亡时陪伴其左右的狐偃、赵衰等异性贵族。同时,挖掘旧贵族中的贤能人士,选拔卓越之人。既团结了新旧贵族,又壮大了晋文公领导的势力。

晋文公眼界高远,思想成熟。《史记》记载了晋文公这样一段话:文公报曰:夫导我以仁义,防我以德惠,此受上赏。辅我以行,卒以成立,此受次赏。矢石之难,汗马之劳,此复受次赏。若以力事我而无补吾缺者,此复受次赏。三赏之后,姑且及子。晋人闻之,皆说。晋文公说的一番话让人民心悦诚服。可见,晋文公最为重视的是思想上的“仁义”,其次是实际行动中的“忠心”,足以见得晋文公的政治智慧。

晋文公能够用切身行为感化百姓,得到民心。

三、城濮一战,水落石出,晋文公终成霸主

晋文公改善了晋国的国内的环境之后,就开始图谋霸主之位。

晋文公二年的时候,晋文公就拥护周天子返回洛邑,周襄王十分感动,在倾向于对晋国的拉拢。

真正让晋文公成为霸主的,还是晋文公五年时与楚国的城濮之战。

当时的南方的楚国正在崛起,对中原虎视眈眈,先是占领了很多小国,晋文公四年时开展对了宋国的进攻,宋国就请求晋国的援助,晋文公为了成就霸主地位,开展对楚国的打击。

晋文公五年,楚军北上攻打晋国,晋文公的治国成就如此卓越,此城濮之战彰显晋文公的军事才能。

城濮之战,晋文公先“退避三舍”,即彰显守信,又诱引楚军达到预定战场作战。晋文公采用避强击弱的战略,引虎入穴,而后双面夹击。致使楚军大败。

此战成为一场道德与权谋完美结合的战争典型,影响深远,印证了晋文公“文武双全”,使其在众诸侯中名声大振,一举拿下中原霸主。

晋文公五年时间拿下春秋霸主,已经六十二岁。花甲之年已经历经世事沧桑,从享受鼎食钟鸣的皇子到亡国流民,再到中原霸主,期间的坎坷起伏无人能够切身体会。晋文公的付出最终获得回报。

晋文公是怎么成为春秋五霸的,他的聪明体现在哪里呢?

简单来说的话,晋文公把他兄弟楚成王干了后,就成为春秋五霸了。细说的话,是因为晋文公有大气运,他能称霸春秋是命中注定。晋文公最聪明的地方就是,?稳住,好好发育,别浪。?

一、晋文公的气运

晋太子申生不懂变通 要知道,晋国原太子申生也是一个拥有主角光环的人,太子申生带兵打败,几无败绩。要不是父亲晋献公不喜,后母骊姬犯乱,申生太过于孝顺父亲以死明志,那就没有晋文公什么事了。

晋惠公夷吾天性凉薄 而弟弟晋惠公夷吾又天性凉薄,秦国帮他继位后就翻脸不认人,里克帮他也被以欲加之罪杀了。要是弟弟夷吾不是得罪姐夫秦穆公太过份,也没有晋文公什么事。

侄子晋怀公更是傻缺 晋惠公的儿子晋怀公为了继承君位偷偷从秦国逃了出来,让秦穆公十分生气。

总之,由于有机会做或做过晋国君主之位的这些人,由于各种作死行为把自己玩死了,晋文公重耳才有机会坐上晋国的君位。

二、晋文公的流亡外交

我们都知道,晋文公重耳即位前在外面浪亡长达19年之久,他在流亡过程中做的最多的事就娶老婆。每一个认为晋文公值得投资的人都给他送去了大量的妻妾,比如说齐国、秦国。

楚国虽没有给他送老婆,但楚成王也与他称兄道弟。

所以晋文公回国即位后,面临的国际环境是大部分都是亲家、兄弟之国。这就让晋国有机会休养生息,默默发育。


三、晋文公平定内乱

晋文公在外流亡时就有一堆死忠,回国后又镇压了晋惠公、晋怀公的残余势力,对曾加害过自己现在又想投奔自己的政敌也宽以待人。晋文公做了一系列的措施,平定了晋国自骊姬之乱后产生的晋国内乱,获得了晋国全民上下的民心。

于是,在外无强敌、国内人民团结一致的环境下,在加上晋文公流亡时学习到的先进思想,本来就很强大的晋国,就变得更加强大了。

之后,由于楚国的冒进,在城濮之战输给了晋国之后,晋文公也打着?遵王攘夷?的旗号来号令诸侯,也被周天子封为?伯?,实现了晋国的霸业,可惜没多久就死了。

战场退避三舍的晋文公,为何能被成春秋霸主?

退避三舍的典故,出自《左传?僖公二十八年》。当年晋国出现“骊姬之乱”,公子重耳逃亡在外避难之时,曾经在楚国受到楚成王的礼遇。

楚成王问重耳:“公子若反(同,返)晋国,则何以报不谷?”重耳对曰:“若以君之灵,得反晋国,晋楚治兵,遇於中原,其辟君三舍。”舍,军行三十里。重耳的意思是指,若两军交战,晋国将主动退让九十里,采取退让和回避以避免冲突。

重耳后来果真在秦国的帮助下返回晋国,继任为晋国国君,史称“晋文公”。重耳即位后,选贤与能、唯才是举,晋国很快就变得渐渐强盛起来。晋文公也是个有称霸中原的一代雄主,渴望成为齐桓公那样做个霸主。正好当时周朝发生内乱,公元前636年,周襄王异母兄弟王子带盗嫂事发,与周襄王发生火并,太叔带联络?烊朔⒍变,夺了周襄王的王位。周襄王逃到郑国,身边只带着几十个随从。

他向各诸侯国发出命令,要求诸侯们帮助他平息政变,并夺回王位。列国诸侯并不愿意掺和周天子的家事,一直没有人愿意出兵帮助周天子平息叛乱,最多只是派人去慰问击襄王,或送些食物敷衍了事。周襄王的近臣中有人明白天下大势,对其讲:“现在诸侯当中,只有秦、晋两国有力量出兵帮助天子平叛,别人恐怕不中用。”周襄王恍然大悟,赶快派人向秦、晋两国请发救兵,护送他回朝。

秦穆公在收到了周天子的告急文书后,开始屯兵于黄河岸边准备入周勤王。赵衰对晋文公讲:“争霸必须先拥护周天子,周与晋同为姬姓,若周天子被秦国推行护送回京,晋国就无法在天下诸侯前发号施令,尊王才能使晋国称霸。”晋文公听取了赵衰的建议,抢在秦国前面出兵,公元前635年四月,晋文公杀了太叔带及其手下作乱之人,护送周天子回到都城洛邑。周襄王把河内、阳樊两地赐给了晋国,以表示感谢。

公元633年,楚国大将成得臣率领楚、陈、蔡、郑、许五国兵马攻打宋国。大臣们都说:“楚国经常欺负中原弱小诸侯,主公要扶危助难,晋国建立霸业,正当其时。”晋文公也明白只有打败楚国,才能称霸中原。晋国扩军为上中下三军,浩浩荡荡讨伐楚国的同盟曹、卫,以吸引楚国来救援。公元前632年,晋军打下曹国和卫国,两国国君都成为俘虏。

楚成王不想同晋文公交战,听到晋国出兵,立刻下令成得臣退兵。可是成得臣不肯放弃,一定要与晋国拼个死活。楚成王拗不过他,但只派了少量兵力归其指挥。成得臣先催动全军向晋军的营地进发,晋文公命令军队往后撤。晋军中有些将士不解:“晋军统帅是国君,楚军是臣子,哪有国君让臣子的理儿?”狐偃解释说:“两国交战,理直气就壮。楚王当年有恩于主公,晋国情愿退避三舍。后撤就是为了实现这个诺言啊。”晋军一口气后撤了九十里,到了城濮才停下来。

楚国的将军见晋军已经后撤,打算停止进攻。成得臣却坚决不同意,紧跟晋军追至城濮,跟晋军遥遥相对。成得臣向晋文公下战书,措词中突现的十分傲慢。晋文公也派人回答说:“晋国未曾忘记楚国的恩惠,所以才退让到这儿。既然你们不肯罢休,只好在战场上较量。”两军的大战开始后,晋国的将军指挥军队向后佯装败退。成得臣骄傲自大,从来不把晋人放在眼里。楚军直追上去,正中了晋军的埋伏。

此时,最精锐的晋军的中军,猛冲过来将楚军拦腰切断。假装败退的晋军又回头杀来,楚军被杀得七零八落。晋文公下令只要把楚军赶跑就行,不再继续追杀楚军残兵。成得臣觉得没法向楚成王交代,在回国的半道止羞愤自尽。晋国打败南方强大的楚国,此消息也很快传到周都洛邑,周襄王和大臣都认为晋文公立了大功,周天子亲至践土慰劳晋军。晋文公乘势在践土给周天子造了一座新宫,并邀约各诸侯会盟。晋文公成为新的中原霸主。

战场上退避三舍的晋文公,既赢得战争的胜利还赢得仁义之美名。因为曾受恩于楚国,战场相遇并不直接交锋,这在春秋时期是很被人重视的仁义之举。虽然退避三舍,但决不意味着是软弱与怯战。对方死?乱打,绝不退让撤军时,仁至义尽,忍无可忍之时,便无须再忍。

“春秋五霸”之流亡十九年终成霸主的晋文公

晋文公(即重耳,前697年-前628年),姬姓,晋献公之子,母亲为狐姬。他是春秋五霸之一,与齐桓公并称“齐桓晋文”。

一、骊姬之乱

晋献公有三个比较优秀的儿子,分别是申生,重耳,夷吾。本来重耳是老大,应该是他来做太子,但是他的母亲是狄戎部落首领的女儿,而申生的母亲是齐桓公的女儿,当时齐桓公已经称霸,实力远超狄戎,于是申生凭借他姥爷的实力被立为太子(自古以来比后台啊)。

不过重耳确实是品德优良之人,一点也不记恨此事。他喜欢结交士人,包括赵衰、狐偃、贾佗、先轸、魏犨等等,都是在他当公子时就已经结交的。原本这样下去倒也相安无事,说不定重耳会成为“门客三千”的春秋公子。如果真能这样结束,也就没有后来那些事了。

可惜,历史总会用同样的方式戏弄世人。晋献公二十一年(前656年),晋献公更加宠爱妃子骊姬(跟褒姒、妹喜、妲己齐名的红颜祸水啊),于是爱其母便欲立其子,可是申生已经是太子了啊。于是骊姬进献谗言,说了申生不少坏话,晋献公当然信她,于是申生被逼自杀也就很自然了。

然后,骊姬又开始进言诬陷重耳和夷吾。重耳和夷吾两人知道此事后,赶紧出逃了(傻子才不跑呢)。两人出逃之后,晋献公非常生气,派兵捉拿。

只是有件事我们都没注意,这时候的重耳,已经42岁了!42岁背井离乡,该是什么感受呢?

二、四处漂泊

1.翟国生活。重耳与狐偃、赵衰、颠颉、魏犨、胥臣等人(当然还有介子推)一起逃到了他母亲的母国翟国。翟国对他挺好,赏了两个美女给重耳,但是重耳只要了一个,叫做季隗,另一个给了赵衰。

于是,重耳就有点享受这种生活了,有美女和知己相伴,如此生活下去,也很不错。他一直在翟国生活了十二年(54岁了),还有了两个儿子,原本这样下去,说不定重耳就这样老死了,但是,晋国国内发生的一些事,让重耳难以置身事外。

2. 奚齐被刺、夷吾上位

晋献公二十六年(前651年)九月,晋献公去世,公子奚齐继位,骊姬为国母。但是,一直支持申生的晋国大夫里克趁机作乱,刺死奚齐,改立另一个孩子卓子为晋君,但卓子又被刺死,骊姬被活活鞭死,并派狐偃之兄到翟国迎接公子重耳,打算拥立他(46岁了)。

但重耳于心不忍,他说:“违背父亲的命令逃出晋国,父亲逝世后又不能按儿子的礼仪侍候丧事,我怎么敢回国即位,请大夫还是改立别人吧。”

于是里克又派人到梁国去迎接夷吾,夷吾的谋臣吕省、郤芮认为里克不让晋国国内的公子为国君,反而寻找流亡在外的夷吾,难令人信服,就商量以河西之地换取秦国支持夷吾归晋,并允诺夷吾为君之后以汾阳之邑封予里克。

前650年,夷吾在秦国帮助下即位,史称晋惠公。

3.离翟赴齐

夷吾即位后,违背了给秦及里克的约定,晋人认为夷吾言而无信,所以对他都不顺服。

夷吾又想多了,他自己做的不好,又怕国人依附重耳,于是派人追杀重耳,重耳闻讯就与赵衰等人商量,得知齐桓公喜好善行,体恤诸侯。现在管仲、隰朋去世,齐也在寻找贤能的人辅佐。于是,重耳又去了齐国(54岁了)。

离开翟时,重耳对妻子说:“等我二十五年不回来,你就改嫁。”(我想吐槽两句:你都那么老了,还让人等你25年,怎么好意思的?)妻子季隗笑着回答:“等到二十五年,我坟上的柏树都长大了。虽然如此,我还是会等着你的。”(果然是真爱)

4.辗转至秦

他们先到卫国,卫文公看他落魄便没有好好的招待,他们就离开了卫国。一路上重耳饿得实在没有办法,就向沿途的村民讨饭,村民看到他那落魄的样子,就给了他一块土让他吃。重耳大怒,赵衰安慰他说:“土,象征土地,他们是表示对您臣服,你应该行礼接受它。”(这解释我给90分)重耳拜谢村民并把土块装在车上去往齐国了。随后便发生了“割股奉君”的故事,见小吏其它文章。

重耳到了齐国,齐桓公厚礼招待他,并把同家族的一个少女齐姜嫁给重耳,陪送二十辆驷马车,重耳在齐国过上了安逸的生活。后来齐桓公去世,齐国内乱,内忧外患霸权不在。重耳在齐住了五年(59岁了),爱恋在齐国娶的妻子,慢慢忘记了自己的鸿鹄大志,也没有离开齐国的意思。不过他真的是命好,几个妻子都不错。齐国的妻子齐姜劝他离齐,他爱恋娇妻,不愿走,齐姜便与赵衰等人一同把他灌醉,强行带离了齐国。

后来又到了曹国、宋国、郑国,都没有受到如齐国般的礼遇。直到楚国,楚成王用对待诸侯的礼节招待了他,重耳也十分谦恭,并在宴席上达成了晋对楚退避三舍的约定。在楚国住了几个月,重耳一行到了秦国(前637年,60岁了)。

秦穆公比之前翟国、齐国更加热情,把同宗的五个女子嫁给重耳,晋国太子圉的妻子也在其中。重耳不打算接受太子圉之妻(其实是他的侄媳妇,太子圉本在秦为质,私自跑回晋国去了),但经不住秦人劝他,于是接受了太子圉妻。秦穆公十分高兴,亲自与重耳宴饮,答应尽快送他归晋。

三、归晋即位

晋惠公死后,太子圉继位,是为晋怀公。晋怀公害怕秦国讨伐,就下令跟随重耳逃亡的人都必须按期归晋,逾期者杀死整个家族。晋国大夫栾枝、郤谷等人听说重耳在秦国,都暗中来劝重耳、赵衰等人回晋国,作内应的人很多。于是秦穆公就派军队护送重耳回晋国。晋怀公听说秦军来了就派出军队抵拒,可是大家知道重耳要回来都不愿意抵抗,只有晋惠公的几个旧臣不愿让重耳即位。

晋文公元年(前636年,61岁了)春,秦国护送重耳到达黄河岸边。重耳即将登上大位,狐偃对重耳说:“我跟随您周游天下,有太多的过错,我自己都知道,我请求现在离去吧。”重耳说:“如果我归晋后,有不与您同心的,请河伯作证!”于是,重耳就把璧玉扔到黄河中,与狐偃明誓。那时介子推也是随从,正在船中,就笑道:“确实上天在支持公子兴起,可狐偃却认为是自己的功劳并以此向君王索取,太无耻了。我不愿和他同列。”说完就到绵山隐居了。后来晋文公即位后带人来找介子推,但介子推拒绝出山相见,被晋文公一把火烧死子(详见小吏相关文章)。

二月,狐偃与秦晋大夫在郇结盟,重耳到武宫朝拜即位,是为晋文公。

四、称霸诸侯

重耳即位后所做的事,其实与齐桓公等霸主的作为相差无几。挑几件重要的说一说。

1. 平周王子带之乱

晋文公元年,周襄王胞弟王子带盗嫂事发,与周襄王发生火并,王子带联合狄人攻周,大败周军。周襄王逃居于郑国的汜,并向诸侯求救。

晋文公二年春,秦穆公收到了周天子的求救书信,便屯兵于黄河岸边准备勤王。赵衰敏感地意识到这件事情的重要性,便劝晋文公说:“争夺霸权最好是拥护周天子,周王室与晋国同为姬姓,如果晋国不抢先护送周天子回京而落在秦国之后,就无法在天下发号施令,今天尊敬周王是晋国称霸的资本。”结果,晋军果然抢先护送周襄王回到洛邑,并杀死王子带。周襄王大为感动,把河内、阳樊两地赐给了晋国。

2.图霸中原

晋文公四年,楚成王和同盟诸侯包围了宋国,宋国公向晋国求援。晋文公率三军讨伐楚国的同盟曹、卫,救了宋国(围魏救赵的先例啊)。

晋文公五年春,晋国讨伐曹国时向卫国借路,卫国不答应。晋军只好迂回从南渡过黄河攻打曹国,又讨伐卫国。尔后晋文公、齐孝公在敛盂结盟。

卫成公见晋大军压境,晋、齐又结为盟好,请求参加结盟,晋文公不答应。卫成公想与楚国结盟,卫国人又反对,结果卫国赶出卫成公以讨好晋国。楚国救援卫国,因相距太远未能成功,晋军不战而得卫国。

后来秦穆公、齐昭公又心怀异志,与晋国消极合作,晋国面临着单独与楚决战的境地。晋文公用先轸建议,让宋用土地贿赂秦、齐,请两国出面求楚退兵,并告诉楚国这件事,制造秦、齐与楚国的矛盾,一面分曹、卫之地与宋,坚其抗楚决心。楚国不愿放弃曹、卫,齐、秦为得到宋国的土地便不愿与楚国结盟,最后就无可选择的与晋国结成同盟,兵锋直指楚国。

晋文公五年(前632年,65岁了),晋文公在城濮与楚国决战,因为之前许诺如果晋、楚打仗,晋国要退避三舍。于是晋国按照约定退避三舍,但这实际上是诱敌深入之计,楚国真以为这是晋国君子作风,没想到进入了晋军的包围圈,于是大败,史称城濮之战。因为这一战晋国打败了强大的楚国,所以晋国的名声一下子传了出去,后来晋文公组织践土之盟(类似于齐桓公的葵丘之盟),确立了霸主的地位。

重耳在成为晋文公九年(前628年,69岁)去世,后人将他与“齐桓公”并称为“齐桓晋文”。

五、启示

晋文公,其人重义,喜交友,少有大志,但流亡十九年,再大的志向应该也被消磨得差不多了。可他最终成为春秋霸主,有什么原因呢?小吏认为,主要有三点原因:

一是有一种乐观豁达的心态 。被父兄追杀,不得以辗转流亡;流亡时,一国公子竟至讨饭的地步;讨饭被人拿土块取笑,虽然生气,但也没有恼羞成怒,走向极端;流亡经卫、曹、宋、郑时,都不受人待见,但他都能够欣然接受现实。往往机会就是给这样的人准备的。流亡十九年,他哪怕是做了任何一件出格的事情,都不会走到最后,得到秦穆公的帮助,归晋上位就更不用想了。虽然长年的流亡也曾让他志向消弭,甚至就想在翟国或者齐国做一个富家翁了此残生,但命运还是把他推到了时代的风口,他的心态一直很好。

二是有一群能力强大的旁助 。①狐偃,是他的小舅,逃亡途中多次献计于重耳,老谋深算的他成功帮重耳夺取霸业。②狐毛(他母亲叫狐姬,一家都与狐有关),重耳的大舅,城濮之战中的主要指挥官。③赵衰,股肱谋士、战略家、政治家,具备高超的道德修养,为人低调也不迂腐,是赵国始祖。④魏犨,又名魏武子,晋国望族,其父曾是晋献公灭国十七,降国三十八的重要功臣,他也是跟随重耳的重要武将。⑤先轸,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拥有元帅头衔的军事家。按照周礼的约束,春秋打仗还是有许多礼节的框架限制着,而这位先轸不管,第一个敢走在时代的前端,提出一百年后孙子的“兵者,诡道也”的军事谋略,取得“城濮之战”和“崤之战”的军功战绩。⑥贾佗,晋国公族,见多识广而谦恭有礼,是随行谋臣。⑦胥臣,重耳的老师,因材施教的教育家,力劝重耳娶了秦穆公之女怀赢,这在周朝是需要很大勇气才能办得到的一件事。⑧介子推,“割股奉君”者,详见小吏相关文章。⑨颠颉,晋国大夫,是少年时期重耳结交的好友,敢于仗义执言,义气刚烈。

三是有一个健康强壮的体魄 。晋文公42岁开始流亡,整整十九年,61岁即位为君,通过8年努力称霸中原。69岁去世,在几千年前的春秋时代,算是高寿了吧!先是被人追杀,后经狄国(翟国)-卫国-齐国-曹国-宋国-郑国-楚国-秦国,19年的坎坷流浪,困难的时候甚至没有饭吃,归国后又连年征战,身为国君必然还要为国事操劳,这样的日子,他能把身体保养的很好,寿终正寝,也算是他成功的秘诀了!

另外,小吏还想说一句,秦晋之好、行将就木、竭泽而渔、号令三军、退避三舍、一战而霸、危如累卵、唇亡齿寒…等等…等等,中华汉语5000个成语中,有关晋国的有1500个,与公子重耳有关的就有500个。有兴趣的同学可以了解一下哈!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57053.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