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不知道:唐朝之后为什么长安无缘帝都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在中国的历史中,有很多的朝代,但是让人们认为最为复杂的一个朝代,那就要属唐朝了。唐朝时期的人们生活非常的安宁,而且在文化方面也非常的开放与包容,所以说到处都是一派生机昂扬的景象。不过坐拥一个如此繁华的朝廷,当时的皇帝也有一些骄傲,认为四海之内都向他臣服,也不需要南征北战了,所以说就在朝廷里面尽情的去享乐。这个时候就有一些奸佞之臣,趁着皇帝放松警惕,开始到处作恶,导致百姓的生活非常悲惨。
说起唐朝的衰败,最明显的就是在唐朝后期的时候,当时的社会非常的黑暗,所以说就有一个叫做黄巢的人起来反对这种政治。不过他打的口号并不是要推翻这种唐朝的政权,建立一种新的秩序,而且从起义开始到起义结束他压根儿都没有想过要推翻这种旧制度,所以说被人们认为是一种非常奇怪的起义。然而他不仅没有改变人们的现状,反而让人们的生活更加的凄惨,事情到底是怎么样的呢?接下来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
黄巢出生在一个盐商家庭,所以说从小的生活也是相当富足的。年轻的时候也是一个非常有才能的人,而且他在诗作方面的才能尤为突出。他曾经写过一个非常著名的诗句,大概的一个意思就是要杀进长安城。也许这是跟他的经历有非常重要的关系,他有一个梦想就是能够走入仕途,所以经常去参加考试,可惜每次都落榜了,所以说内心是相当怨恨的,在这种情况之下,他就写下了这样杀气腾腾的句子,想着既然自己不能凭借着文采坐上高位,就要靠武力去达成了。
落榜之后的黄巢在家里卖了一段时间的盐,后来因为没有营业执照,所以说盐被官家给没收了,由此他就开始投身到起义当中去了。期间他也曾向唐提过降官的要求,但是都被拒绝了,所以说后来他干脆自己成了皇帝。不过他当了皇帝之后,并没有像以前人家齐那样为国家为人民着想,还是纵情于自己的享乐。而且他还纵容自己的手下,让他们到长安城里边儿去抢劫,一时之间引起了很多人的不满,但是又没有什么办法。
这时候唐朝的军队就派人过来镇压了,当时的皇朝根本就没有什么战斗力了,所以说看到唐军来了就赶紧逃窜。后来发现唐军只是小股力量,并不能成什么气候,所以说也就杀回了长安城。他重新回到长安城之后,对于当初百姓欢迎唐军入城的事情非常的记恨,所以说变本加厉的去欺压百姓,更加悲惨的是他居然下令让手底下的人将整个城都给屠杀了,尤其是那些年轻的男人,几乎是一个不留。
我们都知道,当时的长安是一个非常繁盛的地方,而且很多的皇帝都在这里定下自己的国都。当黄巢进入到这个地方之后,因为不满当地的百姓欢迎唐军,对这样的一个古老都城进行了大肆的屠杀,一时之间偌大一个城市里边儿,居然没有什么人了,而往日的繁华景象也是一去不复返。后来唐朝借助沙陀兵协助,最后才将黄巢赶出了长安。
不过如今的长安已经没有什么盛世时期的景象,而且从那以后也很少有皇帝在这个地方定都了。就这样本来一个非常繁盛的地方,从此以后再也没有受到帝王们的青睐,也没有皇帝在这里定都。如果没有发生这件事情,大家认为还会有皇帝在长安定都吗?
长安所在的关中地区是中国开发比较早的一片地方,三皇五帝的事迹大多发生在这个地区。周朝的发源地在关中平原的西部,后来也定都于关中的镐京。建都于镐京的西周王朝国力昌盛,文化发达,现在所熟知的中国礼乐文化就开始于西周。后来的大一统的帝国秦帝国和汉帝国的首都也选择在长安。可见这一片土地是非常适合作为首都的,建都于此的王朝也大多开创了盛世。然而唐朝以后,长安再也没有成为帝国的政治中心,这其中有什么样的原因?
长安在先秦时代是一块非常适合作为首都的地方。原因很多,大致可以分为四点。一是外围政治环境好,关中作为汉民族的发祥地,汉人在这里繁衍生息了几千年,周边得地区比如陕北陇西山南关东都遍布汉人的足迹,在这个地方建都,处于四方的拱卫之下,外族不容易能够入侵到长安。相比之下后来成为首都的城市比如北京,金陵,临安在当时都还处于蛮荒状态,所以处于文化圈核心的长安适合作为首都。
二是四面环山,易守难攻。关中自古以来就号称四塞之国,只要把守住边境上的关口,就可以拒敌于国门之外。这对于国防来说至关重要,处于有利地理位置的首都可以节省大量的军事费用,使得国运更加长久。三是土地肥沃适合耕种。关中地区是东西长达千里的平原,深厚的黄土层土质肥沃,粮食亩产很高,在先秦时代,关中是天下主要的产量区,在这样的地方建都,完全不用担心粮食的供应问题。四是人口众多经济发达,关中的人口在战国时代大概有三四百万人,当时全国的人口有两千万,关中的人口密度在全国是最高的。古代社会人口稀少,只有人口众多的地区才能有最多的兵员和赋税。首都所在的地区最好就是经济最发达的地方,否则在交通不便的古代,地方过度强大一定会威胁中央的地位。
以上四点都说明长安非常适合作为首都。然而后来为什么就放弃了呢?是后来的君主愚蠢吗?显然不是的。事情要从汉朝开始讲起,汉朝的时候,天下人口迅猛增长,关中地区也不例外。人口增长之后问题马上出现了,关中地区什么都好,就是面积太小了,相对于帝国几百万平方公里的领土,关中地区的总面积只有五万多平方公里。这片土地能够养活的人实在有限,但凡人口超过五六百万之后就很容易在旱涝年景时发生饥荒。
皇帝与百官、军队的粮食消耗非常巨大,本地的粮食已经只能勉强够百姓糊口,根本无法满足首都的需要,这就要求帝国必须从其他的产粮区运粮食进来,这无疑是巨大的开销。南北朝时人口大量减少,关中的粮食危机减轻,新建立的隋帝国考虑到首都的安全问题,因此将国都选择为长安。但是国家安定以后人口繁衍得很快,危机又开始出现。隋炀帝想了一个廉价的运粮方案,那就是修一条大运河,使用水运代替
车马运输。
水运的成本很低,运输效率也远远高于陆地运输。但是在古代修建几千里的人工运河是一个无比巨大的工程。隋炀帝又急于求成,对于工期要求的非常紧,因为修建运河而累死的人很多,天下人怨言很重。隋朝灭亡之后,唐朝继续沿用隋的制度,依然使用大运河为长安输送粮食。在前期中央能够有效控制地方的时候,也没有出现什么问题,虽说运粮成本一直是国家的负担,但还是能够负担起的。安史之乱以后,地方上的节度使各自为政,处于运河沿线的节度使们最为嚣张跋扈,中央不但管理不了他们,而且一旦与他们出现矛盾,运河就会被沿岸的节度使切断,这对于定都于长安的王朝来说,无疑是致命的打击。
而且随着江南地区的发展,长安已经不再是天下的中心。皇帝身在长安,想要控制东南广大的土地难度越来远大。不仅如此,安史之乱后西北唐军的兵力空虚,其他民族逐渐的占领了这一大片的土地,关中西部的屏障陇西地区已经落入外族之手,关中已经成为了前线,不再是最安全的地方。宋朝建立的时候,也曾经考虑效法汉唐定都于长安,但是长安的西面就是党项,吐蕃,羌等外族的地盘,长安时刻处于他们的威胁之下,最终定都长安的计划被否决。
之后的中国无论是经济还是文化都进一步向南倾斜,黄河流域的发展已经被长江流域所赶超。长安以及关中在中国的经济人口方面所占的比重进一步降低,已经不具备成为一个强大的政治军事中心的条件。强行效法古人已经不合时宜,所以之后的王朝先后定都于汴梁,临安,南京,北京,再没有考虑过长安。
虽然说在唐朝时期长安这座城市可以说是非常的强盛与发达的,甚至可以说是当时世界上最富裕的城市,但是在唐朝后期的时候,在长年的战乱之下,长安这个城市可以说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数十年来,长安城被几乎摧毁殆尽。而在唐朝之后所经历的又是战乱频繁的五代十国时期,这就导致很长时间以内,长安城是很难恢复到原来的高度的!
而在此之后的朝代,虽然说想以长安为首都,但是此时的长安的环境是很难达到作为首都的要求的,而再想修复长安所耗费的人力,物力,财力是非常的巨大的,与其这样,不如再找一个现成的城市去作为自己的首都,这样所能节省下来的人力成本以及所能节省下来的时间是非常的多的!
而作为当时的天府之国,长安可以说是人口众多,这就对长安当时的环境造成了非常大的压力,在当时那个生产力低下的年代,他们并不像现在一样,对于土地的利用率达到非常高的水准,虽然说土地多但是利用率却很低,这就导致了长安这个城市如果想养活这么多人口的话,它所承受的压力是非常大的,而在这个压力之下,长安附近的土木可以说是被大幅度的使用,水土也大幅度的流失!
而随着当时的经济重心不断的向东转移,长安这个地方,它所面临的经济发展并不像之前的情况那么好,反而是慢慢的衰落下来,直接导致后来没有国都定都在长安!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56985.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下一篇: 安禄山谋反是因为杨国忠杨国忠做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