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成君王到底是否这件好事儿?也许针对大部分当政之士,亦或者看热闹凑热闹的老百姓,参考答案是确实的,只有针对光绪而言,大约并不是这件好事儿吧。登位以后的他,宛如1个傀偶,虽然顶着君王的尊号,可是终归一贫如洗,耗光一生,都没有等来真实能够实现梦想理想的那一天。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
在历史上,1898年是个有名有姓的年份,因为“戊戌变法”。自古以来,革新和变法都是惊天动地的,因为那意味着突破、意味着新生,但同时也意味着困难重重,毕竟很大程度上,人类并不喜欢尝试新鲜事物、习惯安于现状,所以轰轰烈烈的“戊戌变法”可谓是虎头蛇尾,只不过三个月余就在各路势力的压迫下宣布失败,而主张变法的皇帝也被太后软禁了起来。
我们在历史课上学到这段时,只知道在这之后光绪帝一蹶不振,长达十年的软禁耗尽了他的生命,最后溘然长逝。“戊戌变法”虽然为后来的变革留存下了希望的火种,但是对于当时的格局,并没有产生怎样的影响。光绪也似乎只是这次变法中,不幸被牺牲的一个经验不足的年轻皇帝而已,除此之外,仿佛再无其他作为。
可是想到那个曾经被软禁在湖中独岛上、度过过无数日日夜夜的年轻人时,有人也会这样猜想,难道他就真的甘于放下自己的理想吗?都说年轻人心高气盛、敢于逐梦,光绪帝又何尝不是呢?既然有胆识、有魄力,敢于发动变法,公然与背后的势力对着干,又怎么会心甘情愿在一块方寸土地荒度余生呢?
事实上,他并没有懦弱地等待命运的宣告。德龄公主是慈禧身边极为亲近之人,据她所言,光绪帝在那些被软禁的日子里,其实一直在养精蓄锐、等待一个可以一举成功的时机的。在人前、在朝臣前、在慈禧太后前,他永远不显山、不漏水,总是一副目光呆滞、头脑顿塞的模样,仿佛对于众人所讲一窍不通,然而到了自己的地盘,他一直没有忘了学习和进步。那方圆寸许的小岛看上去把他与广袤的万里江山隔绝开来,但他却始终从书上、从他人口中窥伺着他所热爱的大好河山,一直怀着对于未来的殷切希望。
他一直在学习西方的经济历史文化、战争理论、欧美日等国家的变法经验等等,勾践能够为了复国而卧薪尝胆、等待时机,他也可以。他知道当时的自己手中没有任何实权,对上慈禧太后根本不足一战,但他认为自己还有至少一个优势——年龄。他可以等待,等待上天给他一个机会,他再用自己剩余的时间开展自己的计划和抱负。
可是人算不如天算,自己很多年的忍耐将会换得的并非厚积而薄发,只是造化的1个狞笑。都还没等你慈禧太后大限的那天,光绪帝先迈入了自个性命的终点站,令人唏嘘,也最让人哀叹。
光绪皇帝被囚禁后,生活确实十分清苦,说悲惨确实并不为过。其与后妃们分居,生活无人过问,自己动手打扫房间,拿竹竿挑落大殿里的蜘蛛网,简陋的书房椅子上的垫子磨破了也不换,到天坛祭天穿着不合脚的破鞋,这都可以看出其一般官员的生活都不如。
与生活的悲惨相比,更悲惨的可能是他的内心孤立无援、寂寥抑郁了。他一生活了38岁,在位34年,自打记事起就君临天下,但那又怎么样,贵为天子,却始终生活在慈禧的阴影之下,长期受着慈禧的迫害,不仅没有体验过君主的威严和权力,也没过过几天舒心的日子,备受控制、摧残和折磨。尤其是被长期幽禁期间,生死难料,命运难测,内心的抑郁寡欢可想而知。死时无儿无女,在某种程度上甚至可以说连家室也没有,命运的悲惨可说是超乎了人们的想象。而且,他的死亡,也极可能是被毒死的。这是最惨的。
光绪帝虽然比较惨,但要说不比北京百姓的牛棚,真是想多了。再怎么着,瘦死骆驼比马大,光绪帝在瀛台的生活可能比不了地方大员或廷内阿哥们,但北京百姓又怎能跟他比。
下面,我来做一个详细的分析。
1。与后妃分居,祭天时穿破鞋不合脚,请求侍卫走慢点
(瀛台本是好地方,但却成了光绪皇帝的宫廷牢房。)
瀛台,在明代叫?超台陂?,到了清代顺治时改名为?瀛台?。康熙时大加营建,殿阁山石,均为这个时候修造布置。朱竹垞《腾笑集》中曾有句:?玉堂铃索动,宣唤入瀛台?、?蓬莱今始到,真在水中央?,都可以让人想象到文学侍臣们在这里值班时的光景。可惜的是,200多年后,这里却变成了囚禁光绪皇帝的宫廷牢房,前后约10年之久,直到光绪皇帝死去。
光绪帝被囚禁在瀛台,四周都是水,木桥一拉,便与外界隔绝了。他住在涵元殿,即所谓的?陵殿?;其后妃住在香扆殿,在涵元殿南,隔开两个大院子。没有慈禧太后的命令,光绪是不准与后妃们见面的。想想也觉得可怜,堂堂一个皇帝,想跟后妃们亲热亲热,还得跟慈禧打报告,等到报告批下来,恐怕也没那兴致了吧。所以,后来光绪老是遗精,恐怕跟他没有正常的性生活也不无关系吧。瀛台的太监,都是太后派的,也都是太后的耳目。一举一动,都要报告给太后,这种生活,确实有点恐怖。
(光绪帝被囚禁在瀛台,四周都是水,木桥一拉,便与外界隔绝了。)
不能随便见后妃们,光绪帝成了名副其实的?孤家寡人?。?孤家寡人?也就罢了,关键是这?孤家寡人?还生活得十分不好。据给光绪看病的周景涛回忆,皇帝的书房不是一般的简陋,椅子上的坐垫已经磨破了也不换新的,跟他见过的江苏巡抚端方的书房相比,简直有天上地上之别。还有一次,要往天坛祭天,光绪帝穿的破鞋不合脚,走起路来?扭扭捏捏?,跟不上侍卫的步伐,因而不得不请求侍卫放慢脚步。
光绪帝在瀛台过着逆来顺受、麻木不仁的寂寞清苦生活。没事干,他只好在那里读书,记日记,写大字,在岸边散散步。太监跟着,也没有谁能跟他说得上话的。逢年过节,瀛台冷冷清清的,连一点生活的气息都没有。光绪帝就自己动手打扫房间,手拿着竹竿挑落大殿里的蜘蛛网,然后再提笔写几幅春联,领着太监贴在门框上。再然后,就盯着春联看个不够,看完春联,实在没有啥事干,就呆呆地看落霞满天。民间市井的爆竹声传来,他静静地听着,一言不发。
2.在瀛台敲锣鼓发泄内心郁闷,把袁世凯画成乌龟
(像这样接见外宾的忙碌场景,在光绪的囚禁生涯里并不多见。)
西安逃难回来后,光绪帝曾经也很充实忙碌了几天,到各庙宇烧香行礼,答谢祖宗神灵的保佑;接见外国公使,为当初攻打使馆的行为致歉。但也就忙碌了那么几天,就闲下来了,虽然摆脱了被罢黜的命运,但还是摆脱不了做傀儡的角色。
每天清晨,慈禧会派人来瀛台接光绪帝到紫禁城,让光绪陪他召见大臣,然后再把他送回去。召见的时候就是摆摆样子,慈禧象征性地问他几句,他也不敢多说,尽量迎合。有人说他?容颜憔悴,若有重忧,从来未见片刻开朗或偶一强作欢笑,谨言慎行,唯恐大祸随时及身?,或是他那个时候的基本生存状态了。
(慈禧太后,是光绪帝一生生活的阴影。)
陪慈禧临朝听政,也算他一天之中的高光时刻了,好歹能瞧瞧那么多人,不管咋说还是
热闹的。但一回到瀛台,大把大把的时间没法打发,该咋弄?他就向掌管宫廷演出活动的升平署要去了锣鼓,在瀛台敲打,以此打发时光并发泄心中的郁闷。据丁汝芹《清代内廷演戏史话》记载,说清宫档案中曾有这样的话:?以后皇上如若要响器家伙等,先请旨后传?,?万岁爷那不准言语?。可见,光绪帝活得有多憋屈。
慈禧不把光绪帝当回事儿,下人们也就大多不把他当回事儿。慈禧喜欢看戏,按例,开演的时候先让光绪身穿戏装上台,像演员那样出场环步一周,据说这是模仿?二十四孝?中老莱子?戏彩娱亲?的故事,给慈禧表达孝心的。当堂堂一个皇帝上台弄这个,再怎么说也拉不下脸,光绪不愿意,在台下嘟囔道:?这是何等时光,还唱得什么戏??一边的小太监听了便大声喝道:?你说什么!?光绪便急忙解释:?我胡说,你千万莫声张!?
(瀛台幽禁岁月,光绪帝大把大把的时间,无法在这高楼亭台间打发掉。)
连个狗日的小太监就敢对他这么横,光绪帝内心是该有多郁闷。之所以落得今天的下场,估计在他内心里,还是那个戊戌变法中出卖了他的袁世凯所造成的吧。据传,他无聊时,天天随笔乱画,画鬼怪或乌龟,然后写上袁世凯的名字,贴在墙壁上,再用指头戳碎,然后再画再贴。这也可见其对袁世凯的痛恨。
1913年,也就是光绪帝死后六年,陈宝琛以宣统师傅的身份,邀请陈石遗、力香雨、林琴南到瀛台参观,还看见当年涵元殿中的?黄幔四垂?,各配殿陈设如旧,只是?凝尘径寸?,一派?凄寂无人?的冷落景象。
3.光绪帝在瀛台最悲惨的处境,莫过于他的死
(光绪帝四岁入宫,最终死在宫中。一生郁郁寡欢,又死得不明不白,令人伤感。)
与生活的清苦与内心的抑郁相比,光绪帝在瀛台的悲惨生活的峰值,应该是他在瀛台的死亡。上百年来,中国史学界的主流意见倾向于光绪帝死于谋杀。人们普遍怀疑慈禧及其帮凶害怕光绪帝在慈禧死后掌握政权,重翻前案,为此痛下杀手。
光绪帝的身体,本来自小就不怎么壮实,多病,脾胃虚弱,是小时候的状态;成年之后,又添了遗精的毛病,由于得不到很好的调理,病情越来越重。年轻的时候尚能坚持坚持,但随后日见恶化,出现病入五脏、气血双亏的问题。到最后已是百病缠身,心悸、失眠、咳嗽、关节痛等,时常发生。
(最爱的珍妃被慈禧逼死,或是光绪帝精神崩溃的源泉。)
据清宫档案记载,从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初夏起,光绪帝的病情就迅速恶化,御医和从全国各地应招前来的名医均感束手无策,只能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地敷衍着。十月初十日慈禧太后过生日时,光绪帝身体机能便迅速衰竭,病入膏肓。从此再没离开过病榻;十九日起,便已经不能进食了,很快陷入昏迷。二十一日傍晚,在瀛台涵元殿逝世。
光绪帝的死,固然跟其精神状态有关。他一生感情失落,政治失意,心情因此一直很压抑;尤其是在瀛台被囚禁期间,备受凌辱和虐待,孤立无援、坐以待毙,担惊受怕的,珍妃之死的消息更足以让他精神崩溃,这样一来,就很难康复了。
(光绪帝出殡队伍,百姓跪拜。他是否被谋杀,随着他的下葬,流传了上百年。)
此外,其虽然名为皇帝,但并不能享受很好的医疗条件。那时候,给他看病的医生不少,但中医跟西医不同,每个医生都有自己的治疗方案,有的强调?补?,有的强调?泄?,有的使用寒性药材,有的使用温性药材,医生几天一换,治疗时断时续,不成系统,再加上光绪皇帝警惕性很高,往往太监端来的汤药,他根本不吃,自然很难收到什么效果。
那时候,医官给光绪开药方时,会有多个笔帖式站在一旁执笔等待,用黄纸誊写,用真楷再写两份,装入黄匣子,送进去给太后和光绪看。让太后看,这就很有学问了。太后改不改药方?太后能有好意?这或是光绪时常怀疑的。有一次光绪病重时,一个医官写好的方子中,将?腿后?的?腿?误写为?退?字,光绪帝十分惊诧地叫道:?我这?腿?上一点?肉?都没有了,这不成其为腿了。?调阅原稿看后,见原稿中有?肉?旁,是笔帖式抄错了,但光绪还是心中生了怀疑,置之一旁不问。
(此为正在建造的光绪墓。慈禧得知光绪帝病危,曾哭着说:?他的后事多未准备,他还没有地呢!)
在光绪帝病重时,慈禧还特别传上谕:?皇上病重,不许以丸药私进,如有进者,设有变动,惟进药之人是问。?这里所谓的?私进?,就是指医官给光绪帝把脉时,遵光绪帝之嘱,拿一些确实有效的丸药给他吃,而不让慈禧知道,但妙在?变动?二字,不说?好?,也不说?坏?,而说?变动?,那就是私自进药。吃死固然要定罪,吃好也不行。因而有人就说慈禧这样做的目的是要光绪胡乱吃药,让他慢慢死去,所以一定要开了药方,由她看过。吃了那种虫子蛀了的草药煮的汤剂,她可能还从中挑挑毛病,医官再改改,光绪的病自然不会好了。
(弄清光绪之死真相,或是后人对其瀛台幽禁岁月的憋屈给以最好的交代。)
长期以来,光绪帝是被谋杀的,成了诸多史学家的共识。虽然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不少学者认为光绪帝是?正常死亡?,但近年来?正常死亡说?又被颠覆了,谋杀说又回来了。中央电视台、清史纪录片摄制组等四单位的专家历时数年,运用高科技数段对光绪帝遗骨、头发、下葬的衣物做了检测,发现其中辅着有高含量的三氧化二坤(砒霜),由此确认,光绪死于急性中毒,应为他杀。那杀他的最大嫌疑人,无疑是慈禧太后了。
如果真是这样,光绪皇帝在瀛台最惨的时候是他一生的结局了。
光绪帝一生都活在慈禧太后的阴影下面,他的悲惨生活,甚至不如慈禧太后的一条狗来的痛 快,慈禧太后整天想着办法整光绪,并把光绪幽禁在瀛台整天受苦,受尽折磨,从小就和父 母亲隔离,在深宫中过着并不快乐的童年时光。这一切的源头都归根于同治帝临死的那天 晚上。
同治十三年十二月初五晚上,同治帝感觉自己病情严重,准备立遗嘱。于是秘密叫下人传来他的老师李鸿藻,李鸿藻匆忙来到同治帝床前跪下。
同治帝真诚地看着李鸿藻说:"老师,我看我的病情加重了,我快不行了,李鸿藻听后痛哭流涕,旁边侍寝的皇后,也跟着哭了起来, 同治帝说,你们别哭了,现在我还没死,不是哭的时候,同治对皇后说,我临死前,必定会立嗣子,你中意何人?
皇后说,我实在不愿意居太后之名,拥立一小皇帝,以免影响江山社稷。同治帝点点头,既然你这样说,我就放心了。然后,同治又回过头问李鸿藻:师傅,我能信任你吗?李鸿藻诺诺的回答可以,皇上吩咐的事 情,臣定能办到守口如瓶。
于是同治帝和李鸿藻合谋商议立谁为嗣子,他 们商议了一段时间,由同治帝口述,李鸿藻代笔拟 出一个诏书,同治帝让李鸿藻保管,准备在同治帝死了之后,拿出来公布出诏书的信息。
李鸿藻拿着诏书战战兢兢的回家,他在路上看着诏书,翻来覆去地想,要是事情败露了,我的全家老小都要被慈禧抄斩,慈禧现在是大权在握,手段非常狠毒,到时候恐怕连一点商量的余地都没有。
李鸿藻想到这里,他非常害怕,虽然他是同治帝的老师,但是他还是为了自己的家人,决定背叛同治帝。于是他就拿着诏书去见慈禧,见到慈禧他战战兢兢的倒头就拜,说出了实情,并把诏书递给了慈禧,慈禧看了以后,火冒三丈直接把诏书撕的粉碎。
慈禧当夜去见自己的儿子同治帝,他们大吵了一架。据说当夜同治帝,就病情加重,不治而亡了。
慈禧太后知道同治帝死了,没有一点悲伤。只是做了一个举 动,召亲王大臣们议事,当天在议会上,慈禧和大臣们争吵了起来,不知议会上具体详情, 事后才公布是皇位继承人的问题,皇位继承人 是醇亲王儿子长子载活,也就是光绪。
慈禧这么坏,她怎么会让光绪做皇帝呢?是因为光绪 是她妹妹的儿子,这样一来,按辈分来说,她 不至于做个太皇太后这个没有权利的位子,她仍可以以太后的身份自处。
权利甚至比以前更大。这下慈禧高兴了,只是苦了光绪这个还未断奶的四岁小皇帝,这么小就离开了父母,他 还未醒人世,不知道什么叫亲情,只知道再也看不见那双充满母爱的眼神,父母哭得撕心裂肺,看着小光绪被抱走,去了一个这辈子本就不属于他的世界。
“我的苦命的孩子呀"这是小光绪的母亲,一直在哭泣声中说的一句话。此话意味深长,只有当事人才能明白其中母子分散的滋味,小光绪就这样被慈禧用她那黑暗的手段,硬生生的把小光绪,推上了这辈子做梦都想不到的噩梦般的位子。
慈禧的手段毒辣人所共知,她是个权利欲望非 常强的人,为了权利她可以不择手段。她连自己的亲儿子生死都不在乎,更别提光绪这个外甥了。
少年的光绪是她的傀儡,其中避免不了,对光绪的冷嘲热讽、恐吓威胁一系列的手段.......光绪帝的一生悲惨状况,不是我们常人所能想到的。维新变法失败后,慈禧为了更好地掌握手中的权 利,把光绪软禁在瀛台十年之久,在那里受尽百般折磨,苦不堪言。
清朝是封建王朝历史上最后一个朝代,清朝出现12位帝王,康熙和乾隆打造康乾盛世,是清朝时期最著名的两位帝王。首先要肯定康熙和乾隆对清朝做出的贡献,康乾盛世同样是封建王朝最后一个盛世,但是从某种角度上来看变法失败的光绪做出的贡献超过康熙、雍正和乾隆。光绪思想开放,他认识到清王朝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认识到弱国无外交的局面,必须变法图强才能走出一片光明大道,甲午中日战争失败以后,他接受梁启超康有为等人激进的变法思想。
戊戌变法就此拉开帷幕,戊戌变法废除了几百年的八股文和科举考试,改变了僵化的用人机制。整编八旗兵,用西洋武器装备新式军队,提倡君主立宪制,改变当前腐朽落后的政治制度,学习西方先进文化,兴办京师大学堂。提倡言论自由,允许民间开始办报, 拓宽人们的信息渠道,这一切都是光绪主张的戊戌变法带来的社会变化。
戊戌变法是带有资本主义社会性质的变法。为近代中国开出一季救世良方,不过事实证明资本主义在近代中国并不是和民族资产阶级的弱小和强大的封建统治阶级形成鲜明的对比,民族资产阶级注定无法承担兴复中华民族的伟大重任。戊戌变法仅仅存在了一百多天就成为了历史的尘埃。
戊戌变法虽然失败,但是在人们心中种下了反抗意识的种子,加速了清朝的灭亡。为辛亥革命推翻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打下了基础,是近代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尝试,光绪作为封建阶级的代表,能够有这种先进的思想难能可贵,证明了光绪帝决策的进步性,促进近代中国前进的脚步。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56949.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