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不知道:诸葛亮死后为什么刘禅还能当29年皇帝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有个成语叫做“乐不思蜀”,还有一个成语叫做“卧薪尝胆”,都是实力薄弱的一方向实力强盛的一方藏起锋芒,假装无害,不同的是,前者的阿斗最终无法阻止蜀国的灭亡,而后者的勾践却最终灭了吴国成了霸主。
最终,两者一个成了无用之人的反面教材,一个成了励精图治的典范。君王的历史上,在乎结果,而非过程。
可是却无人会想想,如果阿斗真是一个庸才,怎么能在诸葛亮死后,还坚持了蜀国29年呢?如果阿斗真的扶不起来,怎么能在灭过后保下自己的性命?
刘禅此人,若非是《三国演义》,不会有那么多人认为他是个扶不起的阿斗。刘禅从小跟随父亲颠沛流离,说得严重点,有时候是性命难保,从小就目睹着战乱纷争,从小就见惯了阴谋阳谋,这样一个人,就算是再蠢,也能学到一二了,更何况刘禅算得上是个聪明人。
刘备死后,诸葛亮掌权,刘禅是名义上的君王,刘禅聪明在他没有想过要和诸葛亮争夺权力,在意识到诸葛亮的政策是利于国家的时候,他选择顺其自然,从始至终遵循着刘备的教导,也保持着对诸葛亮的尊重,君王的能力不如谋臣的时候,和平共处,这才能稳固蜀国的政权,这样才能真正让百姓安居乐业。
三国后期,诸葛亮逝世之后,和其他国家相比,蜀国算得上是稳定的,内斗少,休养生息下,没有发生过战乱,这是刘禅能力的体现,至少在国家治理上,他十分理智。
刘禅的情商也很高,蜀国被灭之后,司马昭设宴宴请刘禅和大臣,宴席上是蜀国歌舞,对比蜀国大臣的伤心流泪,刘禅却自顾欢笑,这是自保最好的手段了,蜀国被灭是大势,哪怕诸葛亮在世也阻挡不了,刘禅处在这样的局面,能活下来就是最大的本事。
刘禅这样的行为,继承于刘备,当年曹操小亭中相对饮酒,曹操试探刘备,说着天下英雄唯他二人,刘备一惊之下掉了筷子,正巧雷声大作,随机应变,说是被雷声所惊。
刘禅的乐不思蜀,不正是随机应变的大机智吗?
诸葛亮的神机妙算是智,刘禅的大智若愚也是智,能在纷乱争斗的三国留下性命,在蜀国难以维持之下,当机立断的投降,避免了蜀国百姓伤亡,难道还算不上一个大智慧的人吗?
参考文献:《三国志》、《蜀记》
最近几年,历史上不断地掀起翻案风,这个说诸葛其实不明智,那个说刘备其实不仁义。而关于阿斗,便有人说他其实很聪明,不能说是扶不起的阿斗。
咱一码归一码,今个就来说说阿斗,究竟是个怎么样的君主。
先来看刘备是怎么教育这个娃的。从史书来看,刘备给阿斗开列了一份书单,书单上没有四书五经,倒有《申子》、《韩非子》、《管子》、《六韬》这些专讲法家主张与军事谋略的书,而且特别要说的是,抄写这些书给阿斗看的人,就是诸葛亮。
而且,不光是这些,刘备还给阿斗找了个历史老师,那就是伊籍,主讲内容是《左传》。
除了这些文科学习之外,刘备也没忘记要让儿子文武双全,譬如成都北面有座射山,阿斗当年就在这里学过射箭。
当然,学是学了,可阿斗长进了多少,那就很难说了。因为仅仅两年之后,刘备便死在了永安,阿斗十七岁便做了皇帝,请注意,十七岁,也就是眼下中学生的年纪,所以阿斗无法处理政事——政事无巨细,咸决于亮,这是必然的,并不说明阿斗就是弱智。
相比较而言,孙权的儿子孙亮,大家都知道是个神童。可他当皇帝,照样需要诸葛恪来辅佐他。这和阿斗其实是一回事,不管是不是神童,缺乏的就是治国能力与经验。
而在诸葛亮死后,阿斗也没有尽出昏招,随后任用的蒋琬、费祎这些人,也确实是当时蜀国文官的精英。关键在于蜀国实在人才缺乏,费祎之后便无人可用,以至于宦官黄皓居然能掌握大权。而被一帮庸人所包围的阿斗,这便暴露出他也实在是个庸人。
所谓庸人,就是干不了太坏的事,也做不出能改变时局的惊天举动,阿斗就是如此。蜀弱魏强,这其实是当时的事实,姜维无法改变,阿斗更改变不了。
实际上,阿斗所想的,就是自身的安危。当魏兵深入西川,来到成都城下之际。他所能做的,也只有投降,因为奋勇一战,在生死之间做个抉择,这种勇气,实在是他没有的。
这么说吧,阿斗说不上白痴,就是一普通人而已。他唯一的优势,就是投胎走了狗屎运,所以能当一回皇帝而已。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56914.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项婴是谁他和项羽是什么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