伐吴得胜为何诸葛亮不喜反忧?刘备称帝之后自视甚高!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
传令兵:“丞相,陛下的使者来了。”诸葛亮赶紧迎接。诸葛亮:“前线军情如何”?
刘备派遣的使者汇报道:“东吴鼠辈不堪一击,吴人前部李异、刘阿已经被吴班、冯习、张南击败,我军占领秭归。武陵蛮王沙摩柯派遣使者表示愿意与大汉一起进讨吴贼。陛下说他此番势必消灭东吴,为关、张二将军报仇雪恨。请丞相等待陛下的捷报,准备好庆功宴迎接大汉将士吧!”
丞相府幕僚闻言都很高兴,但诸葛亮却面露忧色。待其他人离去,马谡求见诸葛亮,问道:“陛下伐吴得胜,丞相为何不喜反忧?”!
诸葛亮:“陛下虽然连战连捷,但是亮依然有些担忧。东吴人才济济,怎么能够仅仅因为击败李异、刘阿就轻视东吴呢?陛下只是取得初步胜利并未收复一郡之地,就如此膨胀,亮是怕陛下太轻敌呀!”
马谡:“冯习、张南、吴班能够击败吴军,已经证明他们的军事能力。人言:‘马氏五常,白眉最良。’丞相与我兄长交际甚厚,难道还不相信他的才能么?他的辩才大家有目共睹的,即便陛下冲动,马良应该能够劝阻陛下。黄权智勇兼备,为人刚正不阿,当初多次劝谏刘璋,又献策取汉中。武陵蛮王沙摩柯勇冠三军,兼拥精兵万人,且思汉如渴,正欲与陛下共伐吴逆。有此二人辅佐,又有蛮王相助,陛下一定能够收复荆州,丞相不必担忧。”!
诸葛亮:“江陵易守难攻,当初吕蒙白衣渡江,若非糜芳降吴,亦不能夺取江陵。即使陛下再取胜利,能够收复湘水以西的零陵、武陵二郡,一时半会也也难以攻克江陵。湘水以西尚且难以迅速收复,何况收复湘水以东三郡呢?而曹丕虎视眈眈,陛下若不知见好就收,汉吴必有决战,无论谁输谁赢,最终得利的只有曹魏。魏国在北,即使陛下夺取荆州六郡又能如何?但愿陛下取胜以后,能够以大局为重,与东吴和谈,只要能够和东吴恢复湘水之盟是的界限就行了!不要试图夺取湘水以东三郡,甚至消灭孙权呀!”
马谡:“陛下此时报仇心切,恐怕不惜决战,也要消灭东吴了。不过陛下身经百战,又有黄权、马良、冯习、张南、吴班、沙摩柯辅佐,应该不至于失败吧。等陛下收复江陵,丞相在晓以利害,相信陛下会议大局为重,和孙权重立盟约,共抗曹魏的。”
诸葛亮:“但愿如此。”
另一边,刘备军营。
刘备:“曹丕屯兵荆北,意图坐山观虎斗。黄权你率领本部兵马在长江北岸驻守,观察曹丕动态。”
黄权:“臣遵旨,陛下不要忘记臣之前说的话,不要轻视东吴呀!”
刘备:“朕知道了,你快去吧!”
黄权叹了一口气,离开了大营。他知道刘备让他镇守江北其实是为了把他支开。刘备已经被他劝谏的烦了。假如刘备真的是为了防范曹丕,就不会只派他去了。曹丕真打过来,他这点兵马也抵挡不住的。黄权忍不住偷偷感叹道:“唉,陛下称帝之前,可谓虚心纳谏的名主。可是自从陛下称帝以来,就听不进劝谏之言了。”
黄权一走,刘备面露喜色,道:“终于把黄权这个苍蝇支开了。这些天他老是劝我谨慎,叫我不要轻敌,朕征战多年,还要他教么?”
诸葛亮为何不劝阻刘备伐吴
蜀国军队东征东吴,结果惨败而归,造成了蜀国元气大伤。诸葛亮是蜀国的军师,为何没有对刘备进行劝阻呢?
原来,刘备一直占据荆州不还,吕蒙趁关羽攻打襄阳之机,发动突袭。江陵落入东吴之手,关羽溃败,最终败走麦城丧生。张飞为他报仇,却因思念关羽鞭打士兵致死。刘备因此深感痛苦和愤怒,率军东征。然而,陆逊在夷陵打败了蜀国军队,刘备只能慌忙逃回白帝城,军队所带物资损失殆尽。
诸葛亮或许有提醒刘备注意这些问题,但在非常时期,领袖往往会选择强硬的路线。刘备决定出兵,报关羽和张飞之仇,为蜀国挽回面子。不幸的是,东征失败,刘备不得不面对如此巨大的损失和挫败。这次东征也让他的坚强意志和健康受到了严重打击,最终在痛苦的情况下去世。
在领导国家时,必须认真权衡政策的利弊得失,不得不冒然行事。领袖需要深思熟虑,谨慎行事,并仔细聆听智者的建议。 可以说,这次东征对于刘备和蜀国都是一个深刻的教训。
其实刘备东征之前就有很多的大臣上表劝阻,老将赵云更是仗义执言,苦苦谏到“国贼是曹操而非答谨含孙权,如果先灭曹魏,孙权自然会屈服。把伐魏的大计放置一旁,先和原是盟友的东吴作战,是很不利的,何况战事一发不可收拾,绝对不是智士应有的策略啊!
赵云之言可谓是切中要害啊,但是没有被刘备采纳。在这样危急存亡的关头,一向主张孙刘联盟的诸葛亮几乎没有说什么话。
不久刘备兵败的消息传入成都后,诸葛亮只是说了一句话“法孝直若在,必能阻止主上东征,就算主上东征,有他陪伴策划,也不会导致今天的惨败。”
诸葛亮之所以没有劝阻刘备,我想这里有几大原因,第一就是刘备在时,诸葛亮在军事上的话语权估计没有法正法孝直的大。第二就是刘备报仇心切,这时已经是劝阻不下的。
第三就是现在感觉蜀国兵强马壮,再加上东吴的周瑜、鲁肃、吕蒙程普等一系列的大将都已先后病逝,对刘备而言没有什么太大的危害。可是没有想到的是东吴却出了一位书生型的军事天才,这时诸葛亮没有想到的.但是不管怎么说,刘备东征都已一件错误的战略决定。
为什么呢?戏说这里面有几个原因:
1.刘备自大
刘备得蜀望吴了,实际上备哥只是个人力资源师,管管人可以,带兵打仗攻城略地这种销售总监的话,他干不了。关键是酒量不好,当初跟曹操喝酒,酒后乱说话,醉的杯子都掉在地上了,还好意思说是被大雷了吓的……
东征失败也是必然,出征未捷身先死,前面为着二弟报仇,接着就失去了三弟。“噫!飞死矣”,备哥的无奈,悲哀,无助,有几人能体会?这个时候,非要充好汉攻打东吴,焉能不败?
2.掩盖孔明无能
如果说刘备跟曹操比酒量输的一塌糊涂,那么“事后诸葛亮”出自孔明之口,只能说明孔明无能阻止主公东征为关二爷报仇雪恨,当然这里的报仇雪恨要打,可能备哥还想搞个御驾亲征,振兴汉室呢?
作为蜀汉集团的核心智囊和2号人物,实际上在诸葛亮的工具箱中还有很多阻止主公东征的工具,孔明不愿意拿出,只能是他无能表现。“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主公都死掉了,参谋再牛,也是瞎扯。
3.长诸葛威亮威风
俗话说,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在这里,孔明反其道而行之,最终成为蜀汉核心的托孤大臣和实权人物并集了蜀汉公司行政销售于一体。这个时候,法正早已去世,拿一亡魂说话,实则虚之给自己脸上的贴金。
“事后诸葛亮”典故出自孔明之手,至少起到一石三鸟的效果:
一是推卸责任,只有法正才能说服主公,现在法正不在世了,我也没有木法子;
二是主公大概只相信法正,我还在达不到法正在老板心目中的位置,我人言微轻;
三是老板咎由自取去,死人活人禁忌都是不听,招致失败,我木有责任哈。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56807.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