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高琼,历史上最幸运的囚犯,从强盗变成大将

揭秘历史故事 2023-06-29 06:21:26

高琼,历史上最幸运的囚犯,从强盗变成大将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高琼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01

五代后周,安徽亳州,蒙城。

城门下,午时三刻。

将有一个犯人被斩。

官府判的是凌迟处死,也就是一刀一刀的割肉,直至切成肉馅。

脚上戴上脚镣,脖子上了枷板。

这个犯人只能一步一步的挪动,衙役们几乎是拖动着他,才慢慢把他拽到了城门下的行刑之地。

这个犯人,是蒙城一带的著名强盗,杀人放火,抢劫客商,无恶不作。

官府屡次追捕,死了好几个捕快,才勉强抓住他。

天上,乌云滚滚,雷声阵阵。

城门下早就聚集了看热闹的人。

眼看到了开刀问斩的时间。

突然之间,一道闪电从城门上掠过,随即瓢泼大雨倾盆而下。

蒙城,从没有下过如此大的雨,又如此猝不及防。

人们纷纷找树下避雨,刽子手的双眼已经被暴雨蒙住,他不得不放下了刀,去抹满脸的雨水。

暴雨之中,披头散发的犯人突然仰天大喝一声,用尽平生之力,带着枷锁撞向城门。

枷锁居然被他撞断了,然后,他又捡起石头,快速砸断了脚镣,怪叫一声,纵身而去。

从此,消失了身影。

刽子手,吓呆了。

02

这个类似于电影桥段的镜头来自于《宋史·高琼传》,绝对是真实的现场记录。

这个犯人名叫高琼,高琼父亲和爷爷都是当时的政府官员,可他为什么会沦落到强盗?

他后来又跑到了哪里呢?

高琼的爷爷叫高霸,是燕地人,当时属于契丹的国土,高霸成为辽国的外交官,负责与南唐的外交联络。

辽国和南唐,一南一北,都是后周的邻居,也都是后周的敌人,这两个国家,就有了共同的语言。

一次,高霸再次出使南唐,为了尽快磨炼和提拔儿子高乾,那次他带上了儿子一起。

没想到,意外发生了。

父子二人,走到后周地界的时候,遇上了杀手。

高霸被杀身亡。

大辽国外交官被杀,这在当时是一件非常严重的事情,处理不好就是一场战争。

当时,无论是后周还是南唐,都惹不起辽国。

可是,三方经过多次调查,也没有调查出什么结果,最终成了悬案。

不了了之。

据后来的解密资料,此事为南唐所为,目的是为了激化后周与辽国的矛盾,以便自己渔翁得利。

高霸死后,高乾带着父亲的使命,来到南唐交涉,并追查凶手,由于一直没有结果,就再也没有回北方草原,住在安徽亳州的蒙城一带。

他后来也有了儿子,那就是高琼。

高琼自小性格顽劣,凶狠狡猾,骄横霸道,那一带的孩子们都怕他。

加上处于乱世,战火连绵,人们流离失所,根本没什么仁义道德可讲,那是一个崇尚暴力的时代。

到了柴荣登基之后,天下逐渐太平,社会秩序慢慢安定。

但高琼依然是杀人放火,抢劫客商,终于被严惩,演出了本文开头那惊悚的一幕。

幸好他遇上了那一场暴雨,趁着刽子手和捕快那一瞬间的忙乱,逃出生天。

这一跑就是十年。

03

这十年间,他先是隐身草莽,在江湖间混口饭吃。

之后,加入了军队。

十年之后,他已经是殿前都虞候王审琦手下的一名中年将领了。

殿前都虞候王审琦是后周时期掌管禁军的副首领之一。

殿前司是国家军队中最精锐的部队,是柴荣北击辽国、北汉,南攻南唐、吴越的本钱。

这支军队的首领是殿前司点检赵匡胤,而王审琦则是赵匡胤的拜把子兄弟之一,他们十个人称为“义社十兄弟”。

如今,高琼则是王审琦手下最得力的将领,最勇敢,最不惜命。

因为他的命本来就是在大雨中捡的。

赵匡胤陈桥兵变,王审琦是主要支持者之一,也是赵匡胤最亲近的军官之一。

赵匡胤当了皇帝,就让他弟弟赵光义做开封府尹, 管理首都。

赵光义早就欣赏高琼的勇敢,就找王审琦,把高琼要过来,做自己的护卫官。

04

人的一生,运气是必不可少的东西,高琼的借调,时机非常之巧妙。

因为没多久,就发生了杯酒释兵权,包括王审琦在内的这帮手握重兵的 “义社十兄弟”,统统都退休去享清福了,而高琼的新主人,赵光义,却渐渐走近国家军队的中枢。

更没有人能想到,他将是未来的宋太宗。

做了赵光义的私人护卫之后,高琼做事越发小心了。

当时,赵光义的贴身护卫有好几个人,分别是戴兴、王超、李斌、桑赞等人。

高琼和他们同吃同住,朝夕相处。

这几名护卫,都是晋王赵光义精心选拔的。

其中和高琼关系最好的是戴兴。

戴兴是开封人,身长七尺,号称美髯公,有一脸漂亮的大胡子,在雍丘一带以擅长打架出名。

还有一个叫王超,河北赵州人,也是一个大高个,作战勇猛,为人却很平和,与高琼十分友善。

高琼、戴兴、王超、李斌、桑赞这几个人,此刻虽默默无闻,但他们都将是宋太宗赵光义时期的军队主要领导。

当然,这是后话。

此刻,还是赵匡胤当皇帝的时候。

赵匡胤喜欢喝酒,喜欢和一帮兄弟们喝酒,自然,也少不了赵光义。

一次,赵光义喝多了,赵匡胤把他送到宫殿外面,高琼、戴兴、王超、李斌、桑赞等一班护卫立刻上前,有的搀扶赵光义,有的牵马坠蹬。

一帮彪形大汉忙前跑后,让酒醉中的赵匡胤一愣,看了看他们,对赵光义说道:“老弟啊,你这帮人不可小觑啊。”

赵匡胤便派人送了赏赐,专门赏给高琼这几个护卫。

我们平时总不理解什么叫帝王之术,赵匡胤这个做法,就叫做帝王之术,其中深意,可以慢慢咀嚼。

首先,我们知道,帝王家是没有民间之中兄弟、父子那种亲情的,赵匡胤以这种方式表示,弟弟赵光义身边有这么几个厉害的扎手人物,赵匡胤还是有一点介意的。

其次,他以自己皇帝之尊,赏赐给弟弟保镖礼物,一方面,是要弟弟知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另一方面,又要让这些人感激不尽之余,知道哪个才是他们真正的主人。

05

北宋初年的军队,传承于五代。

根底是李克用、李存勖的沙陀军队,从作战经验到军队纪律一直从李嗣源、石敬瑭、刘知远那个时候沿袭下来,鼎盛于柴荣、赵匡胤时期。

在柴荣时期,这支军队已足可以统一天下,收复燕云十六州。

柴荣早逝,赵匡胤继承下来。

由于有了十几年的物资积累,后勤体系的健全,以及柴荣和赵匡胤的反复训练,特别是柴荣和赵匡胤对水军以及战船、弓箭兵和弓弩等作战器械的重视,诸兵种更加齐全,这支军队到了空前强悍的地步。

强悍到从南到北,纵横天下的地步。

即使是以骑兵见长的辽国,面对这支军队,也进入战略防守的态势。

可惜的是,在赵匡胤轻松统一南方之后,准备北击北汉和辽国的时候,突然发生了烛影斧声事件,赵匡胤驾崩,赵光义登基,这支军队终于急转直下,一泻千里,从此背上了弱宋的称号。

这支军队由强转弱的分水岭,就是高粱河之战。

06

赵光义曾经是哥哥最重要的幕僚,在登基之后,自然继续按原来柴荣、赵匡胤的计划,进行下一步,收复北汉,收复燕云。

经过三年的准备,公元979年,宋太宗北伐开始,以潘美为主将,征伐太原,郭进率部在北石岭一带阻击辽军。

赵光义亲率一部在镇州,牵制幽州的辽军主力。

高琼,被提拔为御龙直指挥使,负责弓箭兵、弩兵两支军队,是精兵中的精兵,地位类似于如今的火箭军。

其实,他的身份,从根本上说,还是赵光义的护卫,只是这次是率领军队护卫。

郭进,也是北宋初期的名将,赵光义任命他阻击契丹人,可见其实力之一斑。

契丹人接到北汉的求救信件,就立即派遣南府宰相耶律沙为都统,冀王敌烈为监军,率兵援救北汉。

三月十六日,耶律沙来到白马岭,与郭进阻援部队相遇,两军隔大涧对峙。

耶律沙抢先渡涧进攻宋军。

郭进的作战经验非常丰富,他并不着急,一直等到契丹人渡河进程到一半的时候,才突然出击,

契丹人大乱,郭进率军勇闯敌阵,阵斩契丹人大将敌烈等5人,契丹人大败而逃。

可惜契丹的北院大王耶律斜轸率军救援,郭进才率军回撤。

从此,契丹人再也没敢援救北汉。

没有了契丹人的援助,赵光义、潘美等人顺手瓮中捉鳖,北汉很快投降。

经此一役,赵光义信心大涨,他决定暂不封赏士兵,直接进击契丹人的辽国,收复燕云十六州。

第一场硬仗就是幽州。

辽国这边,幽州的守将是辽国的一代名将,大名鼎鼎的韩德让。

北宋这边,赵光义以潘美为主将,调度定国军节度使国宋偓、河阳节度使崔彦进、彰信节度使刘遇、定武军节度使孟玄哲四面分兵攻城。

赵光义,则率领高琼等部驻扎在宝珠寺。

而此时,辽国的南院大王和北院大王都已经相继到达。

辽北院大王耶律奚底与统军使萧讨古等军在幽州的城北屯扎。

辽南院大王耶律斜轸则驻扎在得胜口。

刚开始的时候,双方都仅仅进行一些试探性的进攻。

直到6月26日,赵光义亲督众将进兵,发起攻击。

辽军被击败,后撤了几十里地。

6月30日,辽景宗耶律贤再次派出南府宰相耶律沙以及名将耶律休哥统帅契丹精锐部队救援幽州。

7月6日,这是赵光义终生难忘的一个日子。

这一天,契丹援军耶律沙、耶律休哥大军来到幽州。

赵光义眼看只要这些援军不绝,幽州城就不会轻易投降,便发动大军,进攻耶律沙部队。

双方交战的这个地方,便在是高梁河。

几个月前,耶律沙刚刚败给郭进,这一次还是有些胆怯,只是他不知道,此时郭进已经被赵光义的心腹田钦祚给害死了。

双方激战直到傍晚,耶律沙还是再次溃败,但是,转机出现在耶律休哥身上。

就在耶律沙败退的时候,耶律休哥突然从侧面出现,猛击宋军侧翼。

由于天色已晚,耶律休哥的士兵都是手举火把,高声喊叫,宋军忽然看到出现这么多伏兵,军心摇动,开始溃败。

刚刚还在逃跑的耶律沙也翻身回击,宋军开始后撤。

混乱中,赵光义的屁股上被连续射了两支箭弩,看到契丹人排山倒海的呼喝和攻击,赵光义魂飞天外,仓皇逃跑。

听到耶律沙和耶律休哥大喊,要抓住大宋皇帝,契丹士兵也纷纷朝他跑来...

赵光义立即吩咐,让高琼披上黄袍,让皇帝的仪仗和旗帜也跟随着高琼,自己则脱下黄袍,拼命逃了。

高琼领着皇帝的仪仗队和旗帜,吸引着契丹人,朝另一个方向撤退。

高琼的部队是弓箭兵和弩兵,一阵弓箭和排弩射过去,契丹人根本无法靠近。

所以,撤退得很从容。

败退的这些将领也随着军旗过来,却发现军旗下是高琼,没有皇帝,皇帝在哪里?

高琼也不知道,只知道皇帝中箭逃跑。

群龙无首,幽州城中的辽军守军也发起了攻击,宋军只得四散奔逃。

诸将连夜南退,大家争道奔走,溃不成军。

辽军则继续追击,一直追到涿州城下,获得兵器、符印、粮草、货币不可胜计。

经此一战,从柴荣到赵匡胤,历经多年训练的、未尝败绩的北宋军队,就怂了。

大家还记得高平之战吧,柴荣在兵败如山倒的劣势下,率领赵匡胤勇敢地冲向敌阵...

那之后,后周军队脱胎换骨,成为一支无敌之师。

而赵光义,应了那句老话——主将无能,累死三军。

在评书《杨家将》里面,开头没多久就是血战金沙滩,杨家的老大杨大郎因为和宋太宗相似,代替宋太宗做了替死鬼,其实,就是取材于高琼的这一段经历。

次日,也就是7月7日黎明,东方的天空刚刚升起红色朝阳。

屁股中箭的赵光义趴在驴车上,带着几个孤零零的手下,逃跑到了涿州城下,一看没人,就没进城,绕过城继续逃跑。

看样子确实是吓得不轻。

高琼很快追上了赵光义,还带来了一个消息,几乎把赵光义吓死——武将们率领士兵都在涿州城呢,而且,由于找不到皇帝,已经开始准备仪式,让新皇登基。

这个即将登基的新皇帝就是赵匡胤的儿子,赵德昭。

这如同晴天霹雳。

赵光义假装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只是命令殿前都虞侯崔翰前去涿州城,通知大家按秩序撤兵。

只留下崔翰与定武节度使孟玄哲屯兵定州,河阳节度使崔彦进守住关南。

其余人都跟他回家去了。

07

高梁河战败的最初那段时间,是赵光义权力最脆弱的时候,脆弱到随时会被赵匡胤长子赵德昭和三弟赵廷美代替。

他必须做点什么。

没几天,赵匡胤的大儿子赵德昭就被逼自杀了。

然后,那一班护卫队,高琼、戴兴、王超、李斌、桑赞等人,开始纷纷走向前台,担任军中要职。

高琼,被任命为天武军都指挥使,也就是步兵首领。

两年之后,再次任命为神卫左厢都指挥使,也就是京都开封的卫戍部队的首领。

李斌和王超都被任命为为御龙直副指挥使,禁卫军的首领。

戴兴则是御龙弓箭直指挥使,升为都虞候。

甚至,连戴兴的亲戚都获得了荣升。

有一天,赵光义问戴兴:“你家都有什么人啊?都是做什么的啊?”

戴兴说:“臣的父亲叫戴延正,哥哥叫戴进,都是农民,在家种田。”

结果,第二天,赵光义就任命戴兴父亲戴延正为卫将军,没多久封为天武军使。

08

七年之后,也就是雍熙三年(即公元986年),赵光义开始了雍熙北伐,意图再次收复燕云十六州,以此一雪前耻。

除了安排曹彬、潘美、杨业,田重进等人担任主要统帅之外,他还从外地召回了高琼,任命他为马步军都军头,兼任蓟州刺史、楼船战棹都指挥使,率船千艘赶赴雄州,自沧州出海,北攻平州(今卢龙县),连克秦皇岛、锦州等地,后又筑易州城。

只是,沧州这边并不是主要战事发生地,高琼也就没有遇上什么强敌。也没有什么大的战斗。

......

雍熙北伐,宋军再次大败,从此再也无力主动攻击辽国。

一代将星曹彬、潘美自此星光黯淡,杨业则战死。

宋初的一批名将,也都晚节不保,各自背锅。

尤其是潘美,更是沦落成了大反派。

而高琼、戴兴、王超、李斌、桑赞等人,成为了帝国的第二代将领,各自前往前线。

高琼的升迁甚快,到了端拱二年,也就是989年,他已经是侍卫步军都指挥使、领归义军节度使。

并且为了实际掌控军队,赵光义将之派出到山西,为并州马步军都部署。

当时在山西的,是名将潘美,而高琼因为是节度使和马步军都部署两层官职,其位置已经在潘美之上了。

只是高琼为了表示谦虚,自愿降低在潘美之下。

由此可见赵匡胤时期的名将沦落速度之迅速。

待到赵光义驾崩,宋真宗继位,此时,开国元勋大都退隐或者去世。

高琼因为长期统领军队并在战争的一线与辽国作战,逐渐成为宋真宗依靠的军队主要领导。

公元999年,辽国萧太后率领韩德让耶律休哥等文武大臣再次进攻北宋。

这一次,北宋方面的守将是镇州、定州、高阳关三路行营都部署的傅潜,这个傅潜曾经是一名猛将,可是对于辽军,他有些胆怯,也可能是想等待时机。

总之,契丹人一路南下,傅潜既不出战,也不协防友军,这让宋真宗又惊又怒,赶紧派出自己的守护神,高琼。

高琼单骑进入高阳关,宣布罢免傅潜,直接押解进京,自己接管一切事物。

然后,统领诸军,击败了辽国军队。

当时功劳最大的是遂城守将杨延昭,是他死死挡住了辽国的进攻。

高琼才得以率领其他部队从侧面击溃辽军。

杨家将的威名自此开始显露。

战事结束之后,高琼回到了开封,宋真宗给他加封为检校太尉、忠武军节度使,调京师任殿前都指挥使。

10

公元1004年,辽军再次南下,这时候,高琼的那一帮老朋友,王超、桑赞等人经过历年的征战,都已经各大军区的统帅。

辽军一路势如破竹,接连攻破北宋许多城市,兵锋直指开封。

宋真宗立即从各地调集精兵强将前去抵御。

首先把李继隆从开封家中请出,前往对辽作战前线。

然后,将西夏防线的王超、戴兴,桑赞也分别派到幽州、澶州一带去阻挡辽军。

辽军的锋锐部队是萧挞凛和萧观音奴二人,率军首先攻克祁州。

萧太后、韩匡嗣等人率军与之会合,合力进攻冀州(今属河北)、贝州(今河北清河)。

不久,就进军至澶州,也就是现在的河南濮阳附近,距离开封已经只剩百十公里了。

首都开封的大殿上,群臣还在争论,有的主张迁都四川,有的主张迁都江南。

宰相寇准主张宋真宗御驾亲征,但是受到了以王钦若为首的一大批重臣的反对。

一大堆唾沫向寇准砸来,寇准抵挡不住,只得退下。

当他走出大殿的时候,正好遇上了高琼。

曾经的强盗、杀人犯高琼,如今已经是德高望重的军中主帅,资格老,威望高。

真宗皇帝对待他,就像对待自己的父辈。

寇准想,如果高琼同意自己的意见,宋真宗也得不得不听从。

于是,寇准连忙拉住了高琼,把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

结果,高琼当即完全赞同:“我们大宋的皇帝,哪有不上前线打仗的,走,跟我回去找他们评理。”

一进殿堂,高琼就举起棒子大喝:“哪位说要迁都逃跑呢?先看我这个棒子答应不答应。”

刚才差点用唾沫淹死寇准的这帮大臣,当即噤若寒蝉。

王钦若更是浑身发抖,默不作声。

高琼小步趋到真宗台阶前说:“宰相作为文臣,一力主战,乃我大宋之幸。此时,如果陛下能采纳宰相的良策,亲征前线,老臣将拼死保护陛下,可保无虞,而大敌可退。”

这个父亲曾经的保镖,如今也是自己的保护神。

听到这一番话,真宗心中的慌乱消除了许多,终于做出决定。

这一年的11月,宋真宗率军出征。

当时掌管天象和预测的司天监,给出了预示:日抱珥,黄气充塞,宜不战而却。

到了韦城县,大军驻扎休息。

天气寒冷,左右赶紧把准备好的棉衣拿出来,让真宗穿上。

真宗说:“大家都这么苦寒,唯独我穿上棉衣,岂不是感受不到大家的处境,我还是不穿了吧。”

就这样又行进了两天,终于到达澶州。

此时,前线传来捷报,契丹大将萧挞凛被宋军弩箭射死。

大家都很振奋。

寇准和高琼要求继续往前走,一直到前线,和作战的士兵在一起。

许多大臣都有些害怕,毕竟,一旦契丹人攻击过来,他们可不认得谁是尚书省,谁是中书省,他们只管杀戮。

他们也知道宋真宗胆怯,便趁机进言,还是到此为止吧,别往前继续走了。

就连抬着銮驾的车夫也不想往前走。

只有高琼和寇准坚持。

他俩一直陪在宋真宗旁边,以免有人捣乱,特别是高琼,拿着大棒在后面督促,谁敢慢一步,他就在后面打屁股。

宋军行至一条大河,能隐隐看到河对面,契丹人的骑兵,成千上万,布满荒野,黑压压一片。

大家都知道,一旦过河,再想退后,就难了。

此时宋真宗的勇气也已经耗尽,要求停车,不往前走了。

高琼连忙上去劝阻:“陛下若不渡河临幸北城,北城的百姓如丧考妣。”

这句话属于用词不当,毕竟,高琼不认字,经常乱拽词。

旁边有个大臣叫冯拯,一见高琼出糗,终于逮住机会了,高声喊道:“太尉无理,你这语法有错误啊。”

意思是说,老将军,你太不讲理啦。

大家都恨寇准拉出来这个又臭又硬的老家伙,让大家一起担惊受怕。

高琼说:“你看到前面这些契丹军队了吗?我是不认字,但是,现在不是纠正我语法错误的时候。你既然说我语法不对,那你就写一首诗,让契丹人滚蛋!”

冯拯无语,其他人也都不再做声了。

大军过了河.

士兵们看到皇帝来了,都欢欣鼓舞,声震九天。

此时的萧太后和韩匡嗣,仔细分析了局势,没法再继续坚持了,毕竟孤军深入,本犯兵家大忌,加上主将萧挞凛被宋军击毙,士气低落,军心涣散。

前进则受阻,背后又有宋军环伺,腹背受敌,不如讲和。

于是,便让一个宋朝的降将王继忠携带议和的信件,来到宋军大营,要求讲和。

经过几番周折,澶渊之盟达成,宋、辽自此进入上百年的和平。

澶渊之战,是高琼晚年比较重要的一次出场,从那以后,他就逐渐淡出了军队。

默默消失于历史的烟云中,如果不是一个女子的兴起,他也和戴兴、王超、李斌、桑赞、王继忠、傅潜等人一样,很快就不被人所记起。

后来,他身体越来越差,两年后病危。

宋真宗很想去看看他的病情,以感恩大宋曾经的保护神。

但是却被王钦若阻止了,这个曾经被高琼大骂的宰相,故意说:“天子问疾,是用来宠待勋臣的。现在高琼没有破敌的功劳,不应前往。”

那年冬天,即1006年冬天,高琼病逝于开封。

享年七十二岁,获赠侍中。

宋真宗为了表示哀悼,辍朝两日。

故事到此,本应结束。

然而,历史的转折性,却经常让人惊叹异常。

30年之后,高琼长子高继勋的孙女出生了,高继勋给这个孙女取名为高滔滔。

再过30年,高滔滔被封为皇后。

元丰八年(1085年)高滔滔的儿子,宋神宗赵顼死后,立年幼的赵煦为帝,是为哲宗,高滔滔以太皇太后身份临朝称制,权倾天下。

她罢免了王安石变法的一帮改革派,起复了保守派司马光等一帮守旧人士,恢复旧法。

司马光这些人感激涕零之余,不免为高滔滔先祖——高琼,大加宣扬。

以至于在民间的演义和传说里面,北宋的故事,除了《杨家将》《呼家将》之外,还有《高家将》。

在民间的《高家将》的演义里面,高琼名叫高君宝,娶了个妻子更是武功高强、大名鼎鼎,名叫刘金定。

敷衍出了好多戏剧曲目《杀四门》,《下南唐》,《双锁山》等等。

不仅如此,高家将的身影还出现在《杨家将》里面,甚至一直延续到南宋的《岳家将》。

在岳家将里面,排名第一的是大将高宠,用的就是高家枪法,只是枪调铁滑车,最终被铁滑车压死,让我们的童年无限惋惜。

试问下:

还有哪个死囚犯,有高琼走运?

古代历史上最著名的四大叛军吕布榜上有名!


导读:说到义军将领,大家应该会想到三国时期的吕布。吕布是丁渊和董卓的大将,他和王允接掌董后,被击败,依附袁绍,后被曹操击败处死。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有很多像吕布这样的叛逆者。让我们来看看古代历史上最著名的四大叛军。

网络图

一、英布

先说英布。英布是秦朝末年的一个名人。他被秦律刺中,也被称为。英布出身贫寒,曾经在历山和一帮犯人在江泽当强盗。陈胜起义后,聚集数千人起义,投靠项梁,建立楚怀王。项羽被项梁的秦军大将张寒杀死后,又杀了宋轶夺得楚军指挥权,以英布为先锋,打败围困巨鹿的秦军,进而杀了二十万秦兵。项羽的军队开进咸阳,秦朝最后一个皇帝子婴跪在城外迎敌,项羽却要求英布“举剑而降”,把子婴杀死。英布骁勇善战,被项羽封为九江王。与此同时,项羽迫使楚怀王迁都,并秘密派英布在路上拦截他。英布在九江上任后,齐王田蓉起兵反楚,项羽出兵伐齐,并从英布招兵买马。由于布托的疾病,该部只派出了几千人。

刘邦在彭城打败项羽时,英布仍然不肯帮助他,这引起了项羽对英布的怨恨。当刘邦再次和项羽打程鹏,刘邦战败时,刘邦派隋炀帝到九江游说英布反对项羽。英布听了隋炀帝的话,表面上答应了,但心里还是七上八下,顾不上理会。正在这时,楚国使者来催英布出兵。隋趁机跑出去说英布被降汉了,楚使赶紧跑了。隋炀帝告诉英布,叛乱已成事实,应该派人去杀楚使。英布此时只能这样做,杀死楚国使者。项羽大怒,派龙且攻九江,英布大败,逃往汉,从此开始为汉效力。之后汉军移师垓下,项羽终于在乌江自杀,楚汉战争结束。

几年后,韩信被杀,然后彭越被杀。他是三个“异姓王”中唯一的一个。他担心自己也会有同样的命运,于是聚集力量,制定了作战计划。被爱妾有外遇的赫本揭发后,被迫造反。最后被刘邦打败,被杀。出生于英布的囚犯,他奋力拼搏,成为了国王。先后杀死了秦皇子英和楚怀王熊心。在楚汉战争中被游说时犹豫不决,后来被隋指出只能叛楚;看到三位一体的韩信和彭越被杀后,虽然有所准备,但最终还是被迫反目,反叛汉朝。这个人两次造反都没有诚意。第一次造反楚国是利益权衡,他很郁闷。最后一次反叛韩,被逼得拼死一战。

第二,吕布

吕布是三国名将,人称“马内赤兔,人中吕布”。吕布跟随并州刺客丁原,董卓入京后,受董卓引诱杀了丁原。他带领众人来到董卓面前,认他为义父。董卓迁都长安后,肆无忌惮,引起朝臣不满。

司徒云遂利用貂蝉设下“美人计”,挑拨董卓和吕布的关系。最后“美人计”成功,吕布为了貂蝉杀了董卓。董卓死后,部下攻打长安,吕布战败。成武后投奔袁兄弟,被袁利用,处处暗算,后投奔,被曹操击败后转投刘备。刘备和袁术打仗,抢了刘备的地盘,受到伤害的刘备成了“无地”势力,不得不投奔曹操。最后,曹操的军队占领了徐州,杀死了鲁

侯景可以说是南北朝时期著名的叛逆者。侯景是北魏怀朔镇的鲜卑族。他是一个强壮的人,从小就擅长骑马和射击。早年在北魏边镇当兵。后来,他因带兵打败荣格而被提升为定州刺使,并被封为濮阳县令。后来北魏的实权分别掌握在高欢和宇文泰手中,侯景投靠了高欢。北魏分裂为东魏和西魏。高欢被任命为东魏宰相,是东魏的实际统治者。他对侯景感到不安。高欢死后,侯景带兵投西魏。禹卫文泰深知侯景为人,宇文泰接受了侯景的投降,但侯景非要来长安述职,实际上是想解除他的兵权。侯景是个聪明人,现在只能选择投降南方的梁朝。梁武帝的萧炎不顾大臣们的劝阻,准备接受侯景,并让萧元明带五万人北上迎击侯景。路上被东魏军队袭击,战败被俘。

东魏军队乘胜攻侯景,侯景大败,逃往南梁寿阳。此时东魏不愿与南梁开战,派使者送还被俘的萧元明。侯景知道这件事后,想借此机会试探一下梁武帝收他的诚意,于是派人假冒东魏使者,提出用侯景交换萧元明的战争条件。梁武帝同意了。得知梁武帝的态度后,侯景立即叛变,招募士兵,一路打到建康。梁武帝被俘,最终饿死。侯景扶持了两个傀儡皇帝后,终于自己当了皇帝,年号韩。侯景到处屠戮掠夺,给老百姓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历史上称之为“侯景之乱”。

后来,梁将军王僧辩和从江陵出发,率领大军攻打建康。侯景叛军大败,侯景带着几十个心腹乘船逃走,半路被部下杀死。侯景背叛了东魏,然后是西魏,然后是南梁,几乎吞并了整个南梁,改写历史!用“狡猾多变”来形容他一点都不为过。他是最高级别的叛逆!

四。吴三桂

众所周知,吴三桂是明末大汉奸。辽东人,吴三桂,锦州连长吴襄之子。年轻的时候和父亲一起抗击后金的进攻,英勇作战。升任山海关连长后,吴三桂部是明末最后的战斗铁骑。当时李自成快攻北京,崇祯皇帝让吴三桂回京。可惜吴三桂反应迟钝。当它到达河北冯润时,北京已经沦陷,崇祯自杀了。吴三桂退守山海关,李自成投降吴三桂,吴三桂答应投降。途中遇到家仆抱怨父亲被虐,妾被占,于是一怒之下变成美人,与大顺反目,夺回山海关。

李自成率军攻山海关,吴三桂大败,借清朝多尔衮之兵,引清兵入关攻李自成,李自成大败。在北京,吴三桂,我们想确立朱明的王位继承人,以便吸引我们自己的力量。可惜清兵入关后,一发不可收拾。多尔衮看出吴三桂是个投机分子,当即下令追剿西边的农民军。后来清朝入主中原后,吴三桂被列为三藩,封为平西王,镇守云贵。康熙初年,听说康熙要撤藩,于是又造反了。自称周王,与其他两位三藩尚志信、耿、王的前部下一起造反反清,史称三藩之乱。最后,吴三桂在湖南衡州称帝,国号贺年

史上十大酷刑第一名尽人皆知



历史上十种真实的折磨,都是生不如死。


Top10,悬挂


虽然法国外籍军团仍使用绞刑,但在任何国家都是违法的。其实上吊就是勒脖子,把人掐死。也可以用来扭断人的脖子。绞刑一度在西班牙使用,直到1978年西班牙废除死刑,它在西班牙成为非法。


绞刑通常是将犯人困在椅子上,然后执行人将一根金属棒缠绕在犯人的脖子上,慢慢收紧,直到犯人死亡。在某些地方的绞刑中,通常会在金属棒上绑上一根钉子,以便在勒死犯人的脖子时,可以将钉子插入犯人的脊柱。在执行绞刑的过程中,犯人可能会因为极度的痛苦而抽搐,直至死亡。西班牙的加泰罗尼亚人使用最极端的绞刑。最后一次使用绞刑是在1977年,当时JosLuisCerveto被杀。安道尔是世界上最后一个废除绞刑的国家。它在1990年正式废除了绞刑。然而,据印度作家兼法律专家帕里克称,绞刑在印度仍然非常普遍。


世界上所有国家都用绞刑处决犯人。在大多数情况下,人们被绞死,因此绞刑被视为不名誉的象征。至于参加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犯,很多都是因为犯下滔天大罪而被处以绞刑的。


在中国历史上,绞刑通常不是最低的死刑。相反,皇族高官为了保存全身,一般会要求绞刑或绞刑,而不是砍头,这样可能会导致砍头。现在多拍点。在英国,绞刑是车劈刑的第一步,犯人在这个阶段不会死。


历史上有很多种绞刑:


第一种是让犯人爬上椅子、桌子、火车、马或梯子,在他的脖子上套一条与直角支架或树枝相连的绳子,然后去掉支撑使其悬空。这种方法是历史上最流行和最广泛使用的。囚犯缓慢而痛苦地死去。


第二种方法是用套索套住犯人,将绳子穿过滑轮或滑槽,然后用力拉动绳子,将犯人从地上提起。犯人居然是被勒死的,这是美国三k党在私刑时首选的;中东伊斯兰国家的公开绞刑也是如此。


第三种由英国人改进,被认为更人道,但需要一些设施:固定在一定高度的脚手架和可抽拉的木板。板子一拉出来,犯人身体就掉下来,一般来说就是颈椎骨折,导致窒息和脑贫血。最多,犯人几分钟后就会死。


Top9,船刑。


船刑是古波斯的一种酷刑,目的是慢慢把人折磨死。在船刑中,犯人的背会被绑在船上,手、脚、头都会飞起来。囚犯会被要求喝牛奶和蜂蜜,然后被送到痢疾高发地区,然后囚犯的身体会被蜂蜜和牛奶覆盖,这样会吸引昆虫爬到他身上。然后犯人会漂浮在死气沉沉的池塘里,暴露在阳光下。


这个时候,毫无防备的囚犯只能让自己的排泄物堆积在船上,这样就会有越来越多的人爬到他身上,这些昆虫就会吃他的肉,吸他的血。每天都会给囚犯重新喂食,涂上蜂蜜换牛奶,保证囚犯不会因为脱水和饥饿而死,而是慢慢被折磨致死。然而,大多数普通囚犯仍然死于饥饿、脱水和休克败血症。一般来说,犯人在执行完船刑几天后就会精神失常。船刑是非常痛苦、屈辱和折磨人的。


普鲁塔克写道,米特里达提在被惩罚后的第17天才死去。美洲原住民也使用类似的死刑。他们把犯人绑在一棵树上,往他身上抹土,然后把他留给蚂蚁。因为犯人之前没有被强制喂食,一般过几天就会饿死。


囚犯应该漂浮在死水池塘里,暴露在阳光下。


Top8,脱皮。


顾名思义,剥皮就是剥去一个人的皮。剥皮的过程就像为了满足一个人的食欲或者为了获得皮毛而剥动物的皮。剥皮经常被用来折磨和惩罚囚犯。通过一个犯人被剥了多少层皮,我们可以知道这个人是被拷打还是被处决。剥皮是一种古老的刑罚,为亚述人和明朝人所用。


剥皮一听就毛骨悚然,残忍程度不亚于当年。这种惩罚不在官方的死刑方法之列。但在历史上被多次使用,在史记中也有记载。剥皮时,在脊柱下用刀将背部皮肤切成两半。慢慢用刀把皮肤和肌肉分开,像蝴蝶展翅一样撕扯。最难的是胖子,因为皮肤和肌肉之间还有一堆脂肪,很难分开。还有一种剥离方法,可信度未知。方法是把人埋在土里,只露出一个头,用刀在头顶划个十字,把头皮扒开,往里面倒水和银。因为汞的比重很大,会把肌肉和皮肤拉开。被埋在土里的人会痛苦地扭动,无法挣脱。最后,他们的身体会从头顶“赤裸”爬出来,在泥土里只留下一张皮。剥下来之后会做成两面鼓,挂在衙门门口作为警示。最早的剥皮是死后做的,后来发展到活体剥皮。


明末清初,发生了多起明朝汉奸张剥人皮的案件。大概是因为他亲眼看到海蓝玉剥皮,所以也剥了明朝官员的皮。他不仅使用了明朝皇帝使用的剥皮方法,而且还有许多独特的技巧。张入蜀后,总是剥人皮,大多是活口。剥皮时,先从被剥皮者的后颈部开始操作,沿背部向下切开一条缝至肛门,然后撕开两侧的皮肤,将从背部和手臂之间的皮肉上撕下的皮肤连接起来,左右展开,就像两只蝙蝠翅膀一样。被剥成这样的人要等一天多才会死。如果被剥光衣服的人被当场杀死,刽子手就会被执行死刑。当时成都彭县有一个叫龚万敬的人。这是崇祯十年。崇祯十六年,父亲去世,回原籍守孝。张占领成都后投降并被封官,但他不愿背叛明朝。张想杀了他,就抓了他的仆人,问龚万京每天在家干什么。其中一名仆人龚说,万靖每天五点起床烧香祈祷,但他不知道祈祷什么。他每天从法院回来都只是叹口气,一句话不说。过年给祖先包好纸后,账单下只写了“益友”四个字,没有写大顺年号,等等。张听到“不要做书呆子”这句话,勃然大怒他叫刀斧手把龚万京拿下,把他推出王门,活剥了他的皮,放在草地上,告诉四方。龚万春、龚万敬西、龚万敬的弟弟,以及他们家的仆人、仆役,同日处死。


张的部下,后来投降南明,被朱由朗皇帝封为秦王。他也是剥皮专家。李咏六年,孙可望杀了陈邦川,剥了他的皮传遍天下。帝国李弹劾皇帝“擅杀大将,无人献殷勤”。皇帝不敢得罪,就打了四十板子。孙可望的亲信张迎客知道了这件事,并报告给了孙可望。大怒,立刻命张迎客去捉李剥了它。听从命令,逮捕了李,把他绑在法院门外,准备了一篮子石灰和一捆稻草,放在他面前。李问他这是干什么用的,一个人告诉他:“这是你的草。”李月如骂了一句,“瞎奴才!这草是文章,对谁都忠心!”过了一会儿,张迎客站在右角门的台阶上,传达了的旨意,并命令李下跪。李又骂了一句,“我是朝廷官员。我怎么能跪下听贼们的命令呢?”所以我走到中门,向李咏居住的南宫鞠躬。命令李脱去她的衣服,把她按在地上,用刀割破她的背部皮肤,直到臀部。李月如大叫:“死得痛快,爽!”喊着孙可望的名字痛骂。剥他四肢的时候,把他的手和脚都砍了,然后把他翻过来剥他的胸。这时,李只能发出细微的声音,而且还能听出他在骂人。直到他最后割断自己的脖子,李才死去。又命人将李的皮用石灰晒干,用线缝好,中间垫上草,送到北门大道上挂起。后来,孙可望背叛了西南军事形势的现实,最终打败了李定国和西南地区的反清武装。后来清廷封他为义王,并被立为汉军白旗。


满族统治者折磨汉人。


清朝统治时期,内部的折磨之一就是清朝剥皮的方法太多了,以至于桑戈林钦围攻廉贞,清军在太平军俘虏的都被“解剖”。


1855年1月17日,东西连镇太平军出迎,清军抓获“长毛老贼二人,均为江西人”。凶残的SengGreenwich下令“将这两个小偷剥皮处死”。


1857年1月30日,湘军知府吴坤被困江西奉新县。“二百二十一个老贼被活捉了。每活捉一个贼,切肠、剥树挂、砍石,见之人无不肃然起敬。”


满语对酷刑的应用达到了顶峰,可以算是满语十大酷刑。


7.切肉。


割肉也被称为农历新年。农历新年通常用于惩罚犯有严重罪行的囚犯,如通敌、叛国、谋杀父母等。灵池在不同的地方有很多不同的名字。事实上,农历新年是中国在公元900年开始使用的一种刑罚,直到1905年才被废除。通常犯人会被绑在公共场所的柱子上,然后犯人的肉会被一块一块割下来。至于如何做到这一点,古代文献中没有记载,所以农历新年这一年在各地的具体实施过程是不一样的。后来在过农历新年的过程中会用到麻药。也许这是对犯人的仁慈或者只是为了防止犯人在过农历新年的过程中昏过去。凌迟对犯人的惩罚有三个方面:一是犯人因为需要在公共场所展示而产生的心理羞辱,二是对病人的肉体折磨,三是病人死后的羞辱。在一些剥皮过程中,囚犯会被肢解,比如用切、撕、拉、切等方法将囚犯的身体分开。


灵池,也叫灵池,就是民间所说的“千片”。凌迟刑最早出现于五代,正式命名于辽代。此后的金、元、明、清都规定为法定刑,是最残酷的一种死刑。总共需要36000刀,罪犯必须是execu


元代法律规定死刑是斩首不吊,对于那些十恶不赦的罪行,规定可以一年执行。元代执行农历年的情况与宋代相似。例如,在元杂剧《感天动地窦娥冤》中,的父亲窦回顾了冤案,并宣布张驴“毒死了自己的父亲,强奸了一个寡妇,密谋犯了农历新年,并被带到曹操那里,钉在一只木驴上,用120刀处决。”如《水浒传》年,王婆被杀,要钉在木驴上。这个木驴大概就是一个木头架子,可以把犯人固定在上面,这样犯人被砍断了就不能动了。与古代女囚“勾结奸夫害夫”所受的“骑木驴”的刑罚并不相同。剧《窦娥冤》比《水浒传》更明确的指出了应该切的刀数。试想,砍一个人120刀是致命的,其残忍不能不让人不寒而栗。


元朝执行农历年,斩犯人120刀,已经够震撼的了。在明代,用于执行农历年的刀的数量远远多于前代。明代有两个著名的农历年执行死刑的案例,刀数都有明确的记载。一个是郑德时期的宦官刘瑾,另一个是崇祯年间的学者郑智。邓之诚,卷《骨董续记》,卷二《寸刑》云:“世俗之言,明朝寸刑为刘瑾四千二百刀,郑智三千六百刀。李慈铭的日记里也说了。”这里有可能是刘瑾被斩首的刀数有误。事实上,刘瑾被斩首3357刀。这么大的数字真的很惊人。民间女子骂人的时候经常说“你是千刀”。古代砍人一千多刀好像不是个功能词。


明朝法律也明确规定凌迟是死刑之一。年:“谋反大逆:每一次谋反都意味着谋国之危;大逆不道,就是寻求摧毁祠堂、山陵、宫殿。然而谋反者,无论其是否顺从,都在年底被处决。”太岁刑的设立,体现了封建专制政治的残酷性。为了镇压人民的反抗和各种起义行为,统治者不惜使用一切恶毒的手段。


再来说说刘进。郑德五年,刘瑾因谋反罪被判死刑。圣旨授予他“大年三十三天”,然后他得把脑袋归档。在行刑时,当时参与监狱服刑的张文林有详细交代:


没错,就在这一年,陕西师团团长胡瑗锒铛入狱,被斩首。他大吃一惊,告诉上面提到的刘晶老师:“怎么才能拿到呢?”刘回答说:“我会让我的本科生来帮助你。”回应一下。早餐后,官员告诉官员手印郎铮与该公司的西角落,刘金已被操作。比如一年的刀数应该是3357刀。每十刀休息一下,喊一声。第一天要从胸前左右切三百五十七刀,如大钉片。刀刚开始有血流,然后就没血了。据说犯人受到惊吓,血流入小腹和小腿,割完了血就流出来了,所以我觉得应该是。晚上,天府宛平县把他送进监狱,释放了他,而金还吃了两碗粥。反贼如此。第二天带到东角头。先是金责罚他,说了里面的话,用麻核桃塞住他的嘴,砍了几十刀,他气绝了。方日升时,与同监斩御史,上奏圣旨。刘瑾数脚,锉尸,救头。受害者的家园,争夺他们的肉来祭祀死者。锉尸,胸为大斧时,胸去数丈。小偷的举报也很惨。


在明朝,所有抓住农民起义的领导人和其他反叛者都被处以农历新年的惩罚。例如,在第三十四年


戊戌变法后,清廷受到各种内外矛盾的冲击,不得不顺应潮流,改革传统弊政。光绪三十一年,修律大臣沈家本要求删除灵芝等重刑,清廷下令“永久删除灵芝,斩首,杀尸”。从此,农历新年这一年的非人酷刑从法典中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斩首。


Top6,回合惩罚。


轮刑,又名凯瑟琳轮,在中世纪和早期现代社会用于对付极其恶劣的罪犯。轮换惩罚一直使用到18世纪。当时,在法国、德国、丹麦、瑞士、罗马尼亚、俄罗斯、美国和其他一些国家,轮换一直被用作一种严厉的刑法。车轮刑使用的车轮是普通马车的车轮,有发射结构,但有时车轮刑并不一定要使用车轮。有时囚犯躺在轮子上被铁棒抽打,这样囚犯就可以被钉在轮子上。或者,犯人会被要求躺在圣安德烈亚斯十字架上,十字架由两根木梁排列成X形,全身张开。然后囚犯被压碎的尸体会被放在轮子上进行宣传。


轮刑仅次于吊笼,是中世纪德国最常见的刑罚形式。说到对死刑犯的惩罚,很少有哪种酷刑像轮换一样盛行。


首先,受害者,他的四肢被分开绑在地上。但木辐条对应的是主要关节,如腕、踝、膝、髋、肩。


刽子手用沉重的铁壳车轮打断四肢和关节。但这只是噩梦的开始。将四肢的骨头分别折断,与血、肉混合成柔软的状态后,将四肢编织在车轮的辐条上,再从正面吊出展示。痛苦的受刑人会保持这种状态好几天,在被别人侮辱羞辱的同时慢慢死去。否则她死后会成为乌鸦和昆虫的盛宴。


受害者,他的四肢被分别绑在地上。


Top5。铜牛。


铜牛,又称西西里牛,是古希腊发明的一种刑罚。


雅典一位名叫佩里洛斯的黄铜发明家向西西里的阿拉加斯皇帝许诺,他发明了一种新的惩罚方法。首先,他完全用黄铜铸造了一头牛的模型。牛的身体是中空的,上面开了一个小门。犯人被关在牛的身体里,然后在牛的身体下面烧了一把火。火渐渐把黄铜牛烧红,把犯人活活烤熟了。由于铜牛的特殊结构,会像香薰一样冒出烟来。


牛的头部装有一个由管子和塞子组成的结构,可以让犯人在牛体内喊叫的声音听起来像一头愤怒的牛发出的声音。甚至有传言说,打开牛身上的门,把犯人的尸体拿出来的时候,会有一些没烧的骨头。这些骨头看起来像珠宝,然后这些骨头会被用作手铐。


铜牛又称西西里牛,是古希腊发明的一种惩罚方法。


Top4,剖腹手术。


腹部切口或肝脏切除是指从腹部切除部分或全部重要器官。作为死刑的一种,这种刑罚必然是毁灭性的。在历史上,剖腹产是一种非常残忍的死刑。一般来说,最后取出的器官是心脏或肾脏。在日本,剖腹产曾被用作一种死刑方法和自杀仪式的一部分。


始于12世纪平安时期的腹部切开剖腹产,在元平战争后开始在武士中流行。到17世纪江户时代,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剖腹产仪式和方法,成为上层武士的固定死刑形式。完整的剖腹方法是用匕首刺入左腹部,将横的右腹部切成“一”字形,再从胸部刺入小腹成“十”字形,最后拔出剑刺入咽喉。主要是开膛破肚,给主人看看我的红心。


剖腹产,世界上罕见的自杀方式,非常痛苦,不容易死。勇士之所以选择身体的这一部分来自杀,是通过这种方式,剖开心门来效忠主人。新渡户稻造在他的书《大明律刑律》中写道,“打开灵魂的窗户,让你看看它是红色还是黑色。请你自己判断。”剖腹产自杀曾经是勇士挽回名誉,解决各种复杂问题的必要手段。除了为了避免战败时被俘虏的耻辱而剖腹自杀外,还有“追腹”和“切腹”。勇士不仅用它来表示对主人的忠诚,还用它来表示对重大错误或不当行为的负责精神。忠、智、仁、勇是勇士的精神支柱,忠、勇的具体表现是复仇。702年7月,赤穗藩47名武士在为旧主人报仇后,全部被幕府判处开膛破肚。勇士们感到很荣幸。


作为刑法,开膛破肚其实就是砍头。之所以叫开膛破肚,是武士重视名誉的一种表现。死刑通常从晚上执行到晚上。囚犯穿着一件没有纹章的浅黄色武士服。当他跪在台上时,一名官员上前,将一把用细白纸包着的7.5寸木匕首放在一张方形小桌案上,放在犯人面前:助理犯人帮犯人准备。犯人脱下肩上的衣服,当他伸手拿剑时,助理犯人挥剑砍下了他的头。这种“剖腹产”一直持续到明治初期。1873年6月颁布的《武士道》号法令废除了这一刑法。但是,剖腹产这种古老的自杀方式却被保留了下来。


雍祚元年,强盗藤原在被捕前,先剖开他的腹部,然后用刀尖挑出他的内脏,扔向官军——据说这是最早的剖腹产术来源。


镰仓幕府以后开始盛行剖腹产,因为失去了地位,或者因为以被俘为耻,占据了绝大多数,一直持续到战国时期。江户开放后,社会统治相对稳定,殉道剖腹产和‘切腹’作为惩罚逐渐成为主流。虽然幕府严令禁止殉道,但根本阻挡不了这种历史潮流。


Top3,烹饪。


煮熟的人会被放在一个大缸里。烹饪首先在俄罗斯和欧洲使用了三千年。在那些地方的烹饪惩罚中,他们会使用油、酸和水。这个过程是非常缓慢和痛苦的。通常,用于烹饪的大桶会装满水、油、焦油、油脂,甚至溶解的铅。有时候犯人会被浸在这些液体里,然后这些液体会被慢慢加热。有时候犯人会被直接放进开水里,通常犯人的头会先放进去。然后行刑者会用钩子把犯人浸得更深,这样会加速他们的死亡。或者用一个较浅的容器装油和树脂,可以用来加速犯人的死亡。犯人会被逐渐浸入水中,慢慢煮死。


据史书记载,当周的祖先锡伯被囚禁在巴厘时,锡伯的儿子伯益考在银都被劫为人质,为当司机。把纣王博一考试放在一口大锅里,“煮成汤”给锡伯。锡伯不知道是人肉汤,就吃了。纣王骄傲地对别人说:“谁说锡伯是圣人?他吃了儿子的肉汤还不知道!”这是古代最早的煮人的例子。


春秋时期,周朝衰落,诸侯混战,法制无规。当时君主经常用烹煮的方法来处决人。在统治时期,在周的房间里谗言,杀死了齐哀公。公元前547年,宋国太子措被成公囚禁,自缢身亡。后来,知道太子措是无辜的,成公非常懊悔,就把闹事的和尚李逸煮了杀了。周四十一年,楚白公逃到深山自缢。魏子,白公的学生,抓住,问他白在哪里


齐民王的祖父齐威王也使用烹煮人的刑罚。当时,A博士在政治上不务正业,中国人民很穷,但A博士贿赂齐威王周围的人为他说好话。魏王发现了真相,和周围为A博士说好话的人一起把A博士煮死。


战国时期,烹人的例子很多。其中,人们熟知杨乐愤然啜饮中山汤的故事。杨乐是魏国的一个将军,他带领军队攻打钟山,当时他的儿子就在钟山。中山王把杨乐的儿子煮死,做成肉汤送给杨乐,并明确告诉他这是他儿子的肉。乐坐在帐中,接过肉羹,喝了一大杯,表示攻中山的决心坚定不移。结果孙中山很快就被灭了。魏文侯听了,称赞身边的一位大臣说:“杨乐吃了儿子的肉,都是为了我!”杜诗赞道:“杨乐连儿子的肉都敢吃。他还有谁不敢吃?”魏文侯明白阻止老师表扬的含义,虽然他奖励了杨乐的贡献,但杨乐从这一次起开始怀疑。


秦汉时期普遍使用烹刑。商鞅变法时,增加了肉刑,把铁锅炒菜作为死刑的执行方法之一。在秦楚汉战争后期,刘和项都喜欢烹饪。


东汉末年,董卓作乱。他抓住了颍川太守李玟和他的好朋友张安,想把他们活活烧死。李、张入鼎曰:“生日不同,熟日同。”死前还忍心说这样幽默的话。虽然他们的态度很悠闲,但却包含着深深的悲伤。


汉朝以后,烹人的酷刑并没有消失。十六大的时候,赵施乐抓了刘寅之后,马上把他放在锅里煲汤,煮死了。南燕慕容超领主曾颁布诏书,提议恢复秦朝的车裂烹刑。大臣们谈的时候意见不统一,结果没有正式实施。东魏孝景帝武定八年,常任讲学。荀_与华山的王大奇和金苑密谋除掉高欢。高欢知道孝靖皇帝被关在张寒宫里,大齐和金苑在城里被煮熟并杀死了。北齐后,武平六年三月三日在城中烹杀妖贼郑子饶。这些都可以在官方记录中找到。


隋朝以后,朝廷颁布的刑法正式规定死刑只有绞杀、砍头、通经一年等。但烹饪一直被用作一种非正式的惩罚。五代时,后唐长兴年间,姚宏峰命千余人镇守朗州,被起义军将领董璋扣留,拒不投降。董璋准备了一口锅,放满水烧开,让十个壮汉把姚红的肉割下来放在锅里煮。姚红诅咒至死。这是把人煮在年味里,比煮整个活人还要恶毒。


南宋初,秦桧的独裁政权消灭了忠良,他也用了烹人的刑罚。直到清朝末年,杭州旧诸侯遗址东侧的社堂大院里,还保留着一口大铁锅。它顶部很宽,底部很窄,直径有四英尺,深度超过两英尺。原来的铁盖丢了。根据传说,这个锅是当年秦桧厨师使用的。但是历史书上没有记载秦桧当时煮过谁。


Top2。刺伤。


和上面的方法相比,下一个方法是最痛苦但也是最有趣的一个。刺伤是指一个人在木桩上被刺穿。它可以穿过身体的侧面、直肠、阴道或口腔。这种死亡真的很痛苦,因为会持续好几天。通常会把桩竖立在地上,然后把被放在柱子上的人吊在空中,直到他死去。有时将木桩插入地下,可以防止犯人立即死亡,同时木桩可以堵住病人的伤口,防止血液流出。公开展示后,囚犯将被钝器穿透会阴和直肠。钝ob


用一根削尖的木桩站在土壤中,让受害者坐在桩尖上,让这根长棍穿过受害者的肛门,从他的口或胸中穿出。


据说德拉库拉是一种特殊的嗜好,也是一种常见的惩罚。


15世纪,罗马尼亚的德拉库拉伯爵极其残忍,每俘虏一名俘虏就要被捅一刀,这让他获得了“弗拉德刺穿者”的恶名。这种极刑是用削尖的木桩立在土里,让受害者坐在尖上,让这根长棍插进受害者的肛门,然后从他的嘴里通出来。通常情况下,这根木棍会从受害者的胸部穿出,所以它的尖端会在下巴下面,从而阻止受害者进一步滑动。幸运的是,受害者会在折磨的中途因血管破裂或休克而死亡,但不幸的是,受害者会在巨大的痛苦中被木棍刺穿,在这种状态下可以活三天。他们在烂泥中爬行,让德拉库拉伯爵边吃边看。据悉,德古拉伯爵已经执行了2~30万次刺杀。


Top1,剁碎。


在中世纪的英国,被五匹马碎尸万段的人通常都是叛徒。在1814年英国废除叛国罪之前,五马分尸的刑罚还是合法的。这是一种非常可耻和可怕的死法。通常只会用兵变等最高罪。剁碎的尸体只会用在男人身上。如果一个女人犯了叛国罪,她将被绑在一根柱子上烧死。直到1970年才改为绞刑。起初,凡人会被当众捆绑起来,然后被绞死并割掉生殖器,最后他们的身体会被分成四部分。在一些著名的公开分尸中,如果有人不去看,就会被怀疑为潜在的叛徒。


肢解马匹在中国古代也是一种酷刑。五匹马或五头牛被用来撕扯人的头和四肢,拉着活人。又称“五车分”。比喻以后,整件事就很难再分成一块一块了。


砍掉一个人的头和四肢都需要很大的力气,更不用说拉了。受害者的痛苦可想而知。等到真的撕裂了,恐怕受害者就再也感觉不到疼痛了。疼的是被拉的时候。


春秋时期,车裂之刑被广泛使用。一些有仁智的人已经意识到这种惩罚过于残酷,主张废除车裂。在周赧王,齐王决定在自己的国家执行肢解的惩罚,他的大臣们劝他劝阻,但齐王不听。高来见齐王,说:“车劈是一个没有办法的国王的惩罚,你却要执行。都是你属下官员的错!”齐王问为什么,高姿说:“现在世界上有争端。英雄豪杰都想选一个贤明的君主投靠他,打算干一番大事业。滥用酷刑,名誉扫地,英雄不敢来。我们自己的人也会背叛你。这样下去,国家必将灭亡。你的朝臣们在如此影响国家前途的重大事件面前,都不敢坚持正确的意见,生怕违背了你的意志,带来比干那种斩龙斩心之类的不幸。这只是为了保全自己而不惜让主成为桀那样暴戾昏君。所以我说他们的错太大了。”在听取了高姿的意见后,王琦取消了使用拆车惩罚的决定。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56793.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