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奥秘值得我们探索,我们应当吸取前人带给我们的智慧,不断充实自己,让生活更加精彩。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
明仁宗朱高炽是明成祖朱棣的长子,也是明朝的第四任皇帝。在他为政期间,留下的举措影响了中国一个世纪。不过他只当了十个月皇帝,就忽然暴毙了,他的死因一直到现在还不为人所知。
朱高炽从小就长得胖,史书记载他少年时出行需要两个太监扶着才能正常行走,这就导致了明成祖朱棣不喜欢他。要知道朱棣可是通过武力谋朝篡位当上的皇帝,一个胖的儿子,完全不像自己。
在立皇太子的时候,如果不是因为朱高炽是长子,还有大臣们极力推荐他,明成祖朱棣不会立他作太子。
虽然上天没有赋给朱高炽练武的天赋,但是给了他一个聪明的头脑。
有这么一件事可以说明朱高炽的聪明,在明成祖谋朝篡位的期间,由于朱高炽肥胖,明成祖让他留守老巢,没有想到建文帝派大军五十万来围剿。当时留守老巢的兵士只有一万多人,面对五十倍的敌军,朱高炽赢是靠着自己的聪明才智抵抗住了敌人的进攻。
朱高炽当上皇帝后,实行了很多仁政,比如皇家不再大肆无偿强征百姓的金银,减少税收,设置专门的御史查处贪官污吏,平反冤假错案等。
其中有一条,赋予了内阁大学士权力,将自己的皇权在一定范围内下放,这直接影响了中国此后一个世纪,让皇权套上了绳子,不再让皇帝为所欲为。
1425年5月29日,47岁的朱高炽毫无征兆的就突然死了,史书上没有任何关于他死亡原因的记载。他死亡前的两天,还加班加点审批大臣的奏章。
后人根据相关资料,有认为他是纵欲过度而死,因为有大臣在那段时间上奏他要保重龙体,不要迷恋女色。有认为他是被他儿子明宣宗毒死,因为他死了没有几天,明宣宗竟然凑巧从自己的封地回来了,好像能预卜先知一样。也有认为他是心脏病发作猝死,因为他长的有那么胖。
直到今天,仍然没有证据可以证明他的死因,故而他的死因也成为了千古之谜。
光绪死因疑案,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十月二十一日,光绪皇帝辞,光绪皇帝死因有两种说法: 第一自然病死,第二被人害死,被人害死里面又有四种说法: 一, 被慈禧害死, 二, 被李莲英害死, 三, 被袁世凯害死, 四, 被他人害死。 先说第一种,第一光绪属于自然病死。这种说法的依据就是《清德宗实录》和《光绪朝东华录》,以及《清宫档案》。《清德宗实录》就是《光绪实录》,光绪的《实录》,光绪朝的《东华录》,清宫太医院的档案说法一致,光绪属于自然病死,《实录》和《东华录》都比较简单,《清宫档案·脉案》,号脉的“脉”,就是太医的《脉案》,讲得比较详细。五月份的《脉案》光说光绪身体虚弱,需要长期调理,六月份的《脉案》,说光绪病情加重,屡次用药,不见显效,就是明显效果。七月份《脉案》的记载,七月份请了一个医生,叫杜钟骏,从南方请来的。给光绪看病,看完了他就说了句话,他本来想这一次到北方给皇帝看病,能博得微名,就得一个小的名气,给皇帝治好病了,本想能博得微名,看来不成,皇帝的病就很难调理,他就没有把握把皇帝的病治好。到九月份,九月的《脉案》,说皇帝、皇上病情加重,脏腑难以调理,病情加重。十月二十日《脉案》的记载,说皇上身体发凉,病情严重,这是《脉案》的记载,从五、六、七、八、九、十这几个月连续的《脉案》记载,那说明光绪的病是一天一天地加重了,病到最后就因病死亡。光绪这个人小时候身体就不好,怕声音,进宫4岁之前听到锣鼓响声,打雷响声就吓得不得了。到宫里头以后吧又加重,所以光绪长期有神经衰弱,或者叫做神经官能症。 咱们中医研究院和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仔细研究了太医院给光绪看病的御方和药方,最后出了本书叫《慈禧光绪医案选议》,我数了一下,光绪这一段选了186个药方,这186个药方,第一类治光绪总是遗精这类的药。第二类,就是头疼,失眠就是神经官能症这类的药。第三类,就是关节疼,腰疼这类的药方22种,所以有人认为光绪得了骨结核。再就其它的,从光绪的御医的诊断和药方来看,他长期的肾虚,神经官能症,腰酸腿疼,肺也不好,晚期又得了肺炎。就是他从小就得病,多病,一直身体不好,当然这跟他周围环境有很大关系,所以这些人的意见就说光绪长期身体不好,长期得病,长期情绪抑郁。所以,他很自然地得病、自然地加重,就死而且这个御医每天有一个人值班,六天是六个人值班,每个人每天,每位御医对皇帝诊断的情况完全不一样,用药也不完全一样,这也是光绪病情逐渐加重的原因之一。总之一些学者认为,光绪是因病正常死亡。 光绪被人害死,谁害死的? 一,光绪被慈禧害死,《崇陵传信录》和《清稗类钞》这两种书都记载说光绪被慈禧害死,《我的前半生》也说,听说光绪皇帝是被慈禧太后害死的。他们没有材料,就是根据推论,因为慈禧年老了,这个时候光绪重病的时候,慈禧也病重,慈禧考虑到,如果她先死了,光绪病好了,重新执政,那就是要翻局了,所以慈禧在死之前先把光绪害死,这是这些人的看法。 二,光绪被李莲英害死,英国人濮兰德,白克好斯,写了本书叫《慈禧外传》,德龄写了本书叫做《瀛台泣血记》,这两本书都说,光绪是被李莲英害死的。他们的根据就是李莲英一直跟着慈禧,怕慈禧死了之后,光绪执政,对自己不利。所以,他下手,让光绪死在慈禧之前。 三,光绪被袁世凯害死,《我的前半生》说,我听说,光绪皇帝是被袁世凯害死的,因为在戊戌变法期间,袁世凯出卖了光绪皇帝,一旦慈禧死了之后,光绪皇帝重新执政,是要清算袁世凯这笔账,要清算袁世凯忘恩负义这笔账的,所以要在慈禧死之前,先把光绪害死。 四,光绪被有的人害死的,谁不知道?因为光绪年轻,慈禧岁数大,慈禧得病的确是病重,光绪的病是常年有病也不是那么重,按理来说光绪应该活过慈禧,恰恰光绪没有活过慈禧,而且差一天,二十一光绪死,二十二慈禧死。所以很多人相信光绪是被她害死的。但是有一条,搞历史的得拿证据,你说光绪被慈禧也好,李莲英也好,袁世凯也好,其他人也好,害死了,证据在哪儿?到现在为止,谁也拿不出一条证据,宫廷事情本来就是诡秘,这种事情又更加诡秘,不可能留下任何文字记载,怎么办?还可以做分析,做推断。 我做了一个排比,《清德宗实录》和《光绪朝东华录》都记载说光绪是因病死的。那么我们看一看光绪死之前的记录。十月初一,光绪是十月二十一死的,十月初一光绪到仪鸾殿给慈禧请安,说明他病还不太厉害吧,还能去别的屋请安。十月初二,光绪又到仪鸾殿给慈禧请安。二十,“上不豫”,就光绪病了,那十七、十八、十九这三天发生什么事情了?有一位太医,有一个御医叫屈贵庭,民国年间他在一本杂志叫《逸经》,上面发表一篇文章,他说,十七、十八、十九他给光绪皇帝看病。十七被召到了光绪的寝宫,光绪在他的御榻上翻滚,大喊肚子疼。这样十七、十八、十九三天,二十日,《实录》正式记载,“上不豫”,就是皇上病了。二十一《实录》记载,三个字,“上大渐”,就是病危,慈禧下了懿旨,醇亲王载沣之子溥仪就是宣统,将来继承皇位。当天二十一日光绪就驾崩了,二十二日慈禧死,两家可以各有说法,一种说法自然病死,一种说法是被人害死,各有根据,各有材料。我把这个情况给诸位介绍一下,考证就留待那些 专家学者们去做了。我觉得光绪之死的确是一桩历史疑案。 光绪死了之后,宣统继位,由溥仪继位,就是宣统皇帝
父亲是末代醇亲王载沣,其母是荣禄之女瓜尔佳氏。醇亲王一系是清朝末年最有能力的一家铁帽子王。老醇王奕譞是条光第七子,其福晋是慈禧亲妹,孩子载湉(光绪)被接进宫中登基为帝,载沣后沿袭醇亲王,其他两子载洵、载涛皆为贝勒。
1908年,光绪帝载湉重病,因此慈禧皇太后一声令下将溥仪抚养在宫里。在光绪皇帝驾崩后,幼小的溥仪登基为帝,为宣统皇帝。实际上那时候在诸多官吏子女中,溥仪并并不是左膀右臂,载辈分中有载沣,溥字辈含有恭亲王溥伟,往往挑选 溥仪彻底是处在慈禧的自私心。由于那时候慈禧觉得自身在病好后,可以更快的监管幼帝,可是慈禧皇太后却在光绪病逝的那年就过世了。
那时候的清朝的执政早已风雨飘摇、摇摇欲坠,之后因为政摄王载沣隆裕太后的争名夺利,本就如日落西山的清代在幼帝登基的三年后完全分裂。溥仪让位,不会再当权,可是仍保存皇上称号,这也让心肠坏的人敲起了歪主意。
1917年,张勋借调解“府院之争”领兵回京,随后拥立溥仪复辟,但这一场风波只是维持了12天就结束了。1924年,冯玉祥启动“北京叛乱”,随后出兵将溥仪驱赶出了宫廷。照片中是被逐出宫廷的溥仪与婉容。
被逐出宫廷的溥仪一开始住在载沣的居住环境,进而又逃进日本公使馆。1925年,溥仪迁居天津租借地张园和静园。9.18事情后,溥仪在土肥原贤二的帮助下从天津潜赴旅顺,没多久到奉天省,者也开始了其傀儡皇帝职业生涯。
1932年,溥仪在日本人帮扶下到满洲地域创建伪满洲国。但这时的溥仪虽作为“皇上”,但却并没是多少权力,几乎诸事都需要由日本人决策,这时溥仪才察觉自己被骗。这张照片便是在伪满登基的溥仪,这也是溥仪第三次登基。
1945年8月19日,日本撤兵,溥仪施行《退位诏书》。以后提前准备前去日本,溥仪一行9人搭乘小型飞机从长春到达沈阳机场,提前准备在这儿搭乘大型飞机去日本。可就在飞机场落地式的那一刻,苏联攻占了飞机场,溥仪一行被苏联俘获,接着送至苏联开始了五年的俘获日常生活。照片中是溥仪被苏联俘获时的情景。照片中便是溥仪被苏联俘获时的情景。
1945年10月,溥仪被迁移到伯力红河子看守所,这儿标准虽不如莫罗科夫卡,但也是日常生活舒服了,牢房里的溥仪也开始学习了一些马列书本及其苏联党的历史。最终,之后溥仪被关押在伯力四十五号特别监狱直到1946年。苏方仍然是最大限度地优惠待遇他,直到1950年8月被押送归国。
1959年12月4日早上,抚顺战犯管理所第一批特赦战犯交流会隆重举行。由辽宁省高级人民法院的意味着诵读给特赦工作人员的通知单。溥仪如何也不会想起,他收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特赦通知单——1959年度赦字001号。
他此刻的心境是人们无法想象的,由于他在经历了一生的起起伏伏后还能获得一个做回平常人,是多么的弥足珍贵。但不容置疑的是,这时他的内心是充满了感谢的。
得到特赦后溥仪先在北京植物园出任了花匠和售票的工作中,之后还出任过全国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材料运营专员,还当任了第四届全国政协委员会。1967年10月17日零晨2时30分,溥仪因病去世,寿终61岁。先葬于八宝山,后迁于清西陵内崇陵(光绪陵)周边的华龙皇家陵园。
1908年11月14日,在位长达34年但年仅38岁的光绪皇帝驾崩。一天以后,统治中国近半个世纪的慈禧太后也撒手人寰。半个月之后,年仅2岁多的溥仪继位,光绪皇帝的亲弟弟载沣出任摄政王。这是很多人都知道的事情,后来历史学家对光绪的骨骼进行了化验,发现光绪体内的含有大量的砒霜,因此可以断定是慈禧毒死了光绪皇帝。
甲午战败之后,清廷很快就开始了维新变法运动。客观的说,这场变法的初衷是好的,但是具体颁布的政令却是在瞎折腾。这场变革的结果是很多人都清楚的,慈禧太后重新训政,而光绪皇帝成为了傀儡。
光绪皇帝十分年轻,他有十足的把握熬死慈禧太后。慈禧和光绪已经彻底决裂,这是明白的事情。光绪不止一次对外宣称“自己亲自以后将如何如何。”这给慈禧带来了很大的危机感,慈禧开始为自己的身后事担心,在自己去世之后,光绪皇帝肯定会再次亲政。到时他肯定会反攻倒算,而慈禧的名誉将很难保证。更要命的是慈禧也要为自己的家族考虑,光绪无法向慈禧报复,但很有可能对着慈禧的家族报复。此行想通了这些之后,就不得不毒死光绪。
拓展资料
慈禧(1835年11月29日—1908年11月15日)即孝钦显皇后,叶赫那拉氏,咸丰帝的妃嫔,同治帝的生母。晚清重要政治人物,清朝晚期的实际统治者。
1852年入宫,赐号兰贵人(清史稿记载懿贵人),次年晋封懿嫔;1856年生皇长子爱新觉罗·载淳(同治帝),晋封懿妃,次年晋封懿贵妃;1861年咸丰帝驾崩后,与孝贞显皇后两宫并尊,称圣母皇太后,上徽号慈禧;后联合慈安太后(即孝贞)、恭亲王奕欣发动辛酉政变,诛顾命八大臣,夺取政权,形成“二宫垂帘,亲王议政”的格局。清政府暂时进入平静时期,史称同治中兴。1873年两宫太后卷帘归政。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 ?慈禧
病死
五代最有政治才能的皇帝,死得太可惜了。
中国后周皇帝。即柴荣:(公元921年10月27日-959年7月27日),周世宗,一称柴世宗,汉族,邢州尧山柴家庄人(今河北省邢台市隆尧县郭园村),生于邢州龙冈(邢台县)之别墅。在位时间从公元955~959年为期五年零六个月,终年三十九岁。后周太祖郭威的内侄和养子。善骑射,略通书史黄老。显德元年(954)继郭威为帝,对军事、政治、经济继续进行整顿。军事上,他严明军纪,赏罚分明,又检阅禁军,裁汰老弱,选留精锐,又募天下壮士,选取优异。政治上,他严禁贪污,惩治失职官吏。经济上,停废敕额(朝廷给予寺名)外的寺院,禁私度僧尼,收购民间铜器佛像铸钱,招民开垦逃户荒田;颁《均田图》,均定河南等地60州租赋,废除曲阜孔氏的免税特权。此外,还扩建京城开封,恢复漕运,兴修水利,修订刑律和历法,考正雅乐,纠正科举弊端,搜求遗书,雕印古籍等。显德二年起,伐后蜀,收秦(今甘肃秦安北)、凤(今陕西凤县东)、成(今甘肃成县)、阶(今甘肃武都东)4州;此后又3次亲征南唐,至显德五年,得南唐江北、淮南14州。 柴荣治国
六年,北伐辽,收复瀛(今河北河间)、莫(今河北任丘北)、易(今河北易县)3州及瓦桥(在今河北雄县)、益津(在今河北霸州),淤口(在今河北霸州东信安镇)3关。六年五月,辽军纠结兵力准备反击,周世宗病死,后周北伐失败。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56693.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