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何种原因,从明朝末期开始,舆论便对天启皇帝的看法不是很友好,时至今日,天启皇帝的名声在多数历史爱好者当中和周幽王、商纣王等人并没有太大的区别,他在位期间因疏于治理从而导致明朝衰败,事实果真如何吗?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
当我们仔细阅览史料时,我们会发现天启不仅仅热衷于关心朝堂上的事物,而且对于一些重要的事情会亲自派人去核实,而且有自己的看法,其师孙承宗与天启初期首辅叶向高也对其称赞有佳,而尽管后世天启遥控指挥阉党与东林党对立,但是从《明史》上记录来看,天启帝并非一名贪图玩乐的无能之人。
而军事方面,天启并非偏听偏信,据史料记载,天启六年十一月时,袁崇焕曾经上书,称自己在关外筑城屯田就能迫使后金投降,而且还拍魏忠贤的马屁‘况厂臣魏忠贤与阁部诸臣,俱一时稷契夔龙之选,臣所遇非偶,故敢卜事之必成’
此时正是魏忠贤权势鼎盛之时,袁崇焕拍一下马屁也是可以理解的,毕竟他与阉党走的非常近,半年后他还为魏忠贤请立生祠,从这点也能看出来袁崇焕与阉党走的非常近。
然而天启对袁崇焕给魏忠贤的马屁并没有什么关注,他将这一份奏书仔细阅读后进行了回复,回文上用了六个排比句的疑问,大致意思如下:我收到你的上书了,但是我问你你对后金有何计划能保证军民和谐,对自身怎样规划能让战斗与耕作都不废弃,怎样操练百姓能全民皆兵,又怎么操练军队能让士兵闲时为农,你要如何限制敌人的统治领土,怎样管理手下不让人偷盗公家财产?你说敌人一定会被你逼迫的投降,我并不这么认为,所以我劝你要小心谨慎,老老实实的做事。
一封吹捧魏忠贤的上书天启都如此认真的批复,对于可能发生的问题进行详细的提问,并且将其中漏洞指出后劝告臣子要小心谨慎不要就说空话,如此可见天启帝对于军事也是有相当程度的了解,否则以当时文官的春秋笔法做奏书,他根本看不出任何问题来,更何况根据事实分析进行提问了。
而这片奏书也只能出于天启,当时敢在魏忠贤权势滔天的时候,在溜须拍马的奏书上泼冷水的,也只有魏忠贤的主人天启了,其他官员,哪怕内阁首辅若敢在这个时间段如此做,那也是官位做够了想回家了。
而要知道天启六年,天启帝才21岁,估计胡子还没长全,而这时候他心思缜密到如此地步,已经远远超过当时朝堂之上的绝大多数官员了,更高于只会拍马而被天启连续质问的袁崇焕。
而还有一处记录:《明熹宗宝训》中曾记载天启对于毛文龙奏折的批示,大致意思如下:我看过毛文龙的塘报了,他做的事虽然不大但是确实很有用,事情都是从一点一滴做起的。我认为后金方面图谋甚大,所以我十分担心,你们需要去好好布置边防,不要出问题,策应,情报等方面一定要做好,也要小心奸细,如果毛文龙缺粮饷了,一定要赶紧送去,不要延误时机。
而反观帝师孙承宗的反应:后金狡诈,一定不会从这里进攻的,应该是声东击西的策略,你们(朝堂上的大臣)都不把收复辽镇当回事只知道吵吵着要节省粮饷节省军费,就天启一个人关心这个问题,他特别提示要好好对待毛文龙,这是对辽事有帮助的。
阅览以后是不是发现天启帝在军事方面的看法并不比孙承宗差?因此当我们无视舆论,不要人云亦云之时,我们会发现天启实际上军事政策方面皆有不错的建树,而且其人关心朝政,并非贪图享乐之辈。尽管确实他热爱木匠活,但是这是一个人的个人爱好,不干扰正事的前提下根本不能作为一项坏事来进行污蔑。
第一:拿明武宗到天启皇帝举例,每个人有各自的爱好,可是并不昏庸
恰恰我不这么认为,一个王朝能够存在276年,必然有他的必然性。很多人诟病的明武宗,不喜欢治理朝政,可是并不昏庸,刘瑾便是被他所杀;在位仅仅几年的隆庆皇帝,解决了蒙古边患问题,所以也谈不上最差;嘉靖皇帝虽然几十年不上朝,权谋之术玩的炉火纯青;万历皇帝几十年不上朝,可前期任用张居正改革,开启了万历中兴的局面;泰昌皇帝在位一个月不到死去,不好评价;天启皇帝喜欢干木匠,可在位期间毕竟取得了宁远大捷,宁锦大捷;
第二:崇祯虽然是亡国之君,朱祁钰虽然失位,但都有作为
明朝的最后一位皇帝是崇祯皇帝朱由检,在小编看来明朝的灭亡多多少少和他有点关系。但不能全部赖在他身上,崇祯初期爆发不同规模的灾荒,李自成张献忠等人便是以此起兵造反威胁明王朝的统治。到了崇祯十三年又爆发了更加要命的瘟疫,数以千万的人因此去世;反过来看明代宗朱祁钰,在哥哥朱祁镇被抓去后,他被临时受命为皇帝,在位短短几年打赢了北京保卫战,避免了同北宋靖康之变一样的结局。在位期间励精图治,虽然后面皇位被太上皇所夺,但可歌可泣。
第三:明英宗朱祁镇为后世所诟病,让明王朝由盛转衰
明太祖朱元璋和明成祖朱棣不用多说,大家都有所了解。个人认为最差的就是明英宗朱祁镇,很多人说年少的时候不懂事宠幸宦官王振,听信他人之言几十万军队被人家瓦剌全军覆没。大明朝的皇帝都被人家蒙古俘获,也正是由于土木之变,明朝由盛转衰,不可避免的走向了衰落时期;放回来之后当了几年的太上皇,狠心把自己的亲弟弟朱祁钰杀死,对于北京保卫战的功臣于谦采取了极其极端的做法,把他杀死。晚年虽然废除殉葬制度,但光是这几点足以说明他是明朝最为昏庸的皇帝,没有之一!
换言之,朱幼坚国王并没有收到正式的帝国资格证书。他的父亲没有告诉他他是皇帝,他的兄弟朱有孝也没有详细告诉他。所以,十六岁的辛王当上皇帝时感到困惑。他根据教育部制定的科举考试手册学会了当皇帝。没有人给他皇室心术,教他如何运用平衡,如何做一个阴阳人,也没有人教他宽容和保护那些能做事情的画。
比如,袁崇焕的死,其实崇祯皇帝可以保护他免受僵化的法律之害;这些重要的新疆部长必须被列入白名单保护,以避免未经授权被他人陷害或杀害;杨思昌是在张显忠摧毁襄阳市、处决襄阳朱一鸣后自杀的,因为根据明朝法律,“封臣”是死罪;孙传庭在活捉高颖祥方面取得了巨大胜利,但后来被冤枉入狱三年。等待!这种僵化的做法导致每一个被动违法的封建官员都没有生存的机会,能人都被崇祯皇帝亲手杀害。崇祯皇帝不是一个白痴。
他智商高,文笔好,熟悉历史,勤奋,勤奋,朴素。事实上,崇祯皇帝并非无知,而是明朝为数不多的几个努力治国、严厉控制宦官党、消除内部政治事务、追求亲人的人之一。面对执政中的大是大非问题,他严肃地寻求政府的支持,也一再面临帝国出版商的罪行。最后,这是他个人的悲剧,是明朝的悲剧,也是汉民族的巨大悲剧,从那时起,满清两朝就摧毁了这一悲剧。
时间和运气。天不在乎崇祯!如果说崇祯不生活在明朝末年,但在第一个明朝,崇祯皇帝不是臣服之王,而是中兴通讯之王,因为万历上飞机后,他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忽视政府事务。它已经几十年没有出现在早期了。他把公事托付给厕所。他每天只会采集花鸟、炼丹、情欲,把国家管理看得一文不值,这样做的后果已经是明朝灭亡的预兆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56665.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乾隆对待福康安那么好,背后有何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