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封建王朝都是家天下,能被分王的大多都是皇家的人,然而在南北宋朝却出现了六十多个外姓的王,那是为什么在宋朝会出现这么多的异性王爷呢?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
王爵之显赫,无须多言,古有公侯伯子男的说法,这五等爵位,皆在王爵之下。
非昏君在世,爵位分封从来是慎之又慎,更不提帝之下、公之上的王,不说大臣,就是历代宗室,也不是所有人都有机会爬到这个位置上。
以两宋来讲,异姓王却出了不下六十位,这个数字,堪称恐怖。当然,这里面也分为了两种情况,就是在世而封和去世追封。在世而封的,如郑王柴宗训、咸安郡王韩世忠。柴宗训是后周逊帝,韩世忠是中兴大将,虽然在世封王并不容易,但以二人之情况,倒也符合条件。
死后追封的,如韩王赵普、鄂王岳飞。赵普我们都知道,这是宋初有名的宰相,辅佐太祖太宗,为赵宋江山立下汗马功劳。岳飞就更不用说了,他立志伐金,图复故土,为南宋之偏安奠定了基石。这些人追封为王,是符合大家期待的,但是有相当一部分异姓王却并不具备封王资格,举几个例子。
广阳郡王童贯。这可是大名鼎鼎的奸臣,是徽宗时的“六贼”之一,他能封王,是得益于收复幽云十六州,当然,这只是暂时的收复,而且付出了巨大代价。
宋神宗留下遗训,谁能收复幽云十六州,封王爵,而幽云十六州正在辽国手里。童贯联金灭辽,实际上宋也没有出多少力,他们也打不过辽军。在与金军的约定中,十六州是宋的任务,金完成了其他地方的攻伐,便驻兵不前,宋组织十万大军,却被辽一万人打得丢盔弃甲。没办法,打不过,只能请金国出兵。我皇上有好生之德,不忍杀伤性命,麻烦你们帮忙打一下吧。就这样,金国把十六州打下来了,但是金不愿意白白帮忙,毕竟人家出兵了,于是要宋出重金赎回土地,没办法,只好出钱了。得到好处后,金开始撤兵,但是他们却大肆搜刮,留下了一座座空城。这种收复无疑是耻辱,而且暴露了宋军的战斗力,没多久十六州又失陷于金,连带着北方的大片领土尽沦敌手。童贯之罪昭然于世,却可封王,实在名不副实。
申王秦桧。秦桧之恶,名传于今,岳飞灵前四尊跪像,秦桧占据其一。纵观秦桧一生,排除异己,打压忠良,媚言主和,割地赔款…………他最大的罪恶,就是罗织罪名,冤杀岳飞。求和之策与杀岳飞,确实不能完全归罪于秦桧,但他这一生,可谓过甚于功。他能封王,实在令人诧异。
卫王史弥远。史弥远,南宋宁、理两朝权相,其恶行之著,几与秦桧比肩,时有“四木三凶”之称,谓之七奸,史弥远便为其一。史弥远一生,槌杀伐金大将韩侂胄,废杀太子、矫立新君、招权纳贿、货赂公行……最终史弥远病亡,死后还被追封为王,算是安享晚年,得以善终。他能得封王爵,也是在是幸运。
不过在现在看来不管是岳飞等这样的忠诚名将,还是秦桧等这样的奸臣,他们的王位都是是个虚名罢了,都是统治者为了给其服务的众人多给一些名利,都是为了实现其更好的统治手段而已。
有赵汝愚、周公、桓彝、岳飞、石守信等人。
1、赵汝愚
赵汝愚(1140年—1196年2月20日),字子直,饶州余干(今江西余干县)人,生于崇德县洲钱(今浙江省桐乡市洲泉镇)。南宋宗室名臣、学者,宋太宗赵光义八世孙、汉恭宪王赵元佐七世孙。
赵汝愚早有大志,为宋孝宗乾道二年(1166年)状元及第。历任签书宁国事节度判官、秘书省正字、集英殿修撰、知福州、吏部尚书等职。宋孝宗崩逝后,赵汝愚策划实施“绍熙内禅”,奉嘉王赵扩(宋宁宗)即位。以功升任右相,与留正同心辅政。
庆元元年(1195年)遭韩侂胄构陷,被贬为宁远军节度副使。庆元二年(1196年),于衡州暴卒(一作服药而死)。开禧三年(1207年),韩侂胄被杀,朝廷尽复赵汝愚原官,赐谥忠定,追赠太师、沂国公。宋理宗时,配享宁宗庙廷,追封福王,后改周王。为昭勋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2、周公
周公,姬姓,名旦,是周文王姬昌第四子,周武王姬发的弟弟,曾两次辅佐周武王东伐纣王,并制作礼乐。因其采邑在周,爵为上公,故称周公。周公是西周初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教育家,被尊为“元圣”和儒学先驱。
周公旦死后,被追谥为“周文公”。唐代追封周文公为“元圣”。宋代追封为“文宪王”。
3、桓彝
桓彝(276-328年),字茂伦,谯国龙亢(今安徽省怀远县龙亢镇)人。晋朝大臣,东汉名儒桓荣九世孙。
出身谯国桓氏,能文善武。晋惠帝时,辟为州主簿,拜骑都尉;晋王司马睿为丞相,以为安东将军、中兵参军;晋元帝即位,迁中书侍郎、尚书吏部郎,名显朝廷。晋明帝即位,拜散骑常侍,从平王敦之乱,封万宁县男,迁宣城内史。颇有政绩,深受爱戴。
咸和二年(公元327年),镇将苏峻以朝臣庾亮擅权专制为由,举兵反叛,进攻南京,史称“苏峻之乱”。桓彝得悉,当即率领义众欲赴南京讨伐叛军。桓彝战死后,泾县人念其忠烈,将其葬在乌溪河畔,距今县城17.5公里处,视为土地神。宋代追封其为英烈王。
4、岳飞
岳飞(1103年3月24日-1142年1月27日),字鹏举,今河南相州汤阴(今河南安阳市汤阴县)永和乡孝悌里人,中国南宋名将,中国民族英雄。
岳飞一生与来自于北疆境外的侵略者女真人建立的金国作战,为宋王朝抵御异族侵略,但是最后由于受到南宋统治者的猜忌而被监禁、杀害。宋孝宗淳熙六年(1169年)追谥武穆,宋宁宗嘉定四年(1211年)追封鄂王,故后人也称“岳武穆”或“岳王爷”。
5、石守信
石守信(928~984年),字守信 ,开封浚仪(今河南开封市)人。北宋开国将领。初仕后周时,参与高平之战、淮南之战,累迁殿前都指挥使、义成军节度使,与赵匡胤结为异姓兄弟,成为“义社十兄弟”的成员。
北宋建立后,率军讨平李筠、李重进叛乱,出任马步军副侍卫都指挥使、侍卫亲军马步都指挥使等职。自杯酒释兵权后,专事聚敛,积财巨万。宋太宗时期,随征辽国,迁镇安军节度使、守中书令,封卫国公。
太平兴国九年(984年)六月,石守信逝世,终年五十七岁,追封威武郡王,赐谥“武烈”。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赵汝愚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周公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桓彝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岳飞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石守信
1.安僖秀王子侢,秦康惠王之后,高宗族兄也.孝宗生父2.嗣秀王伯圭字禹锡,孝宗同母兄也.光宗即位,升少师。逾年召见,迁太保,封嗣秀王,赐甲第于安僖祠侧.绍熙二年.追封崇王,谥宪靖.子九人:师夔、师揆、师垂、师禼、师禹、师皋、师岩、师弥、师贡。
师揆字元辅.开禧元年奉朝请,嘉定七年薨,赠太傅,追封澧王,谥恭惠。其弟师禹,由保康军节度使除开府仪同三司,袭封。十六年,薨,赠太傅,追封和王,谥端肃。3士俴,安懿王曾孙也。绍兴二十五年十一月袭封.追封思王,谥温靖。士輵,士俴弟也.淳熙七年薨,赠太傅,追封安王4信王璩字润夫,初名伯玖,艺祖七世孙,秉义郎子彦之子也。生而聪慧.庄文太子讳愭,孝宗嫡长子也.魏惠宪王讳恺,庄文同母弟也。孝宗受禅,拜雄武军节度使、开府仪同三司,封庆王。庄文太子薨...进封魏王,判宁国府5景献太子讳询,燕懿王后,艺祖十一世孙也.年六岁,赐名?严.开禧元年.立为皇太子,拜开府仪同三司,封荣王,更为帱6镇王竑,希瞿之子也。初,沂靖惠王薨,无嗣,以竑为之后,赐名均,寻改赐名贵和。太子询薨,乃立贵和为皇子,赐名竑,授宁武军节度使,封祁国公。嘉定十五年五月,加检校少保,封济国公。后进封济王
小时候看过一部片子,名叫《少年包青天》,除了几位主角给人印象深刻之外,陈道明老师饰演的八贤王同样令人记忆犹新。
那么历史上是否真的有八贤王这个人呢?如果有,那么他为何没能当上皇帝呢?
八贤王其实最初是因为杨家将的小说演义才被大家所熟知的。
有人认为他是赵匡胤的幼子赵德芳,也有人认为是赵匡胤的二儿子赵德昭。到底是谁,目前还没有定论,但基本上倾向于是赵匡胤的儿子。
既然是赵匡胤的儿子,那为何没能成为其皇位的继承人呢?
这就不得不提历史上另外一件很重要的事情了,那就是“烛光斧影”,也就是赵匡胤的非正常死亡和其弟赵光义的继位事件。
所以说不管八贤王是赵德芳也好,赵德昭也罢,反正都是不可能正常继位了。
而且不管是赵德芳还是赵德昭,均被太宗皇帝深深忌惮。比如赵德昭,虽说被封为了武功郡王,朝会时位列宰相之上,可太宗皇帝始终对这位颇有韬略的侄子心存戒备。
赵德昭自己也深知在猜忌心极重的太宗皇帝手下是不会有好结果的,所以最后他选择了自刎而亡。
百姓对这位失去皇位且又死于非命的皇子十分同情,于是就将其化身为了公正无私、一衷二孝、上能打昏君、下能打谗臣的八贤王了,从而帮助杨家将一起对付那些危害朝廷的奸臣。
可问题是赵德昭从未被封为八贤王,又怎会平白无故跟八贤王沾边呢?
另外一种说法则认为“八贤王”其实是宋太宗的第八子,时人称为“八大王”的恭肃王赵元俨。
总而言之一句话,八贤王在历史上的原型没个定数,找不到一位完全符合的历史人物。但同时他又结合了很多人身上的特点,所以说是经过艺术加工而成型的一位人物形象。
他是迎合了民间惩处权奸的心理安慰的存在。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56357.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