溥仪离开紫禁城的条件是什么?冯玉祥是怎么削减皇族用度的?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清朝的末代皇帝、我国封建王朝历史上最后一个皇帝——爱新觉罗·溥仪,也于次年二月被迫宣布退位(隆裕太后代表小皇帝溥仪宣布的退位),封建王朝自此结束,我国开始进入共和政体的中华民国时期。
然而,令人没想到的是,革命党人虽然发动暴动,结束了封建帝制,中华民国却又进入了袁世凯的独裁统治。
当初袁世凯一面利用革命党人发动的“武昌起义”逼迫清室答应退位,一面又利用清室和革命党人谈判,获取了最大的利益:让孙中山先生同意自己解除临时总统,并推荐袁世凯担任民国首任大总统。
袁世凯为了让清室顺利地宣布退位,提出了优待清室的条件,根据这个条件,清帝退位后仍能保持一定的尊荣,其大致内容包括:
清帝退位后仍然保持皇帝的尊号,民国政府待以外国君主之礼;清帝仍暂居皇宫,日后移居颐和园;民国政府每年付给清帝400万元;原有禁卫军饷额照旧,王公世爵依旧,皇族公权与国民相等;皇族私产一律受到保护。
在袁世凯独裁的日子里,始终承认优待清室的条款,并且还声明“永不变更其效力”。
1915年12月12日,袁世凯称帝。这时,皇室最担心的就是优待条款的变化了,但袁世凯回答说,政体虽然变了,但优待条款不会变。
但是,皇室也意识到,由于袁世凯已经称帝,他们离开紫禁城的最后期限也快到了。
然而,在皇室离开紫禁城之前,袁世凯的称帝计划却在一片反对声中破产了。1916年3月,袁世凯急忙又下令恢复共和,之后不到三个月,袁世凯就病逝了。
袁世凯的去世,使皇室失去了最大的保护伞。但是,袁世凯的继任者黎元洪,以及冯国璋、徐世昌等人,却仍默许这皇室继续待在紫禁城里。
1917年6月,张勋利用大总统黎元洪和内阁总理段祺瑞“府院之争”的矛盾,借口进京调停,率领10营5000名“辫子军”进京,结果他进京后,却乘机搞了一出复辟闹剧。7月1日,张勋把已经退位了5年的溥仪搬出来复辟。
只可惜,张勋复辟只持续了短短的12天,但是,这场闹剧却把溥仪卷了进去,于是,很多人又强烈要求取消清室优待条款。
在张勋复辟过程中,那些被张勋流放到天津的60名国会议员提出了9项改革措施,其中有一条就是要求取消清帝退位协议。
议员们认为,优待条件是民国政府对清朝皇帝的格外开恩,历史上没有其他被赶下台的皇帝还能享受如此优待。既然已经退位的皇帝又支持复辟,反对民国政府,这些优待条件就应该取消;如果还继续保留,就等同于是奖励叛乱者。
但是,那些民国政府里的手握实权者,却仍没有废止清室优待条款的意思,因为他们原本就是大清的封建旧臣,而优待清室的条件本来也是他们制定的,所以,皇室继续居住在紫禁城里。
1922年12月1日,溥仪还在紫禁城里举行了大婚典礼,当天,溥仪迎皇后婉容入宫,并在民国大批的军警护卫和军乐伴奏之下,由紫禁城浩浩荡荡地向宫邸进发,这位末代皇帝的大婚也是当时北京城的一大景观。
1924年,第二次直奉战争爆发,10月22日,直军第三军总司令冯玉祥突然倒戈回京,软禁了贿选总统曹锟,这直接导致了在前线正与奉系张作霖作战的吴佩孚大败。
7年前,在张勋复辟被粉碎后,冯玉祥就曾率领一群北方将领,强烈要求撤销优待清室条款,除去溥仪的帝位,降为平民。
如今,冯玉祥率领手下部队控制了北京城,自然就要实现当年的理想了。
11月5日,冯玉祥派手下鹿钟麟带兵强行闯入紫禁城,向溥仪下达了最后的通牒,要求他在3小时内离开紫禁城。
冯玉祥还把一套经过修订后的优待条款强加给溥仪,修订后的条例要求“宣统皇帝”永远放弃皇帝头衔,并把津贴从400万元减少到50万元。
别无选择的溥仪只得离开紫禁城,溥仪先是搬进了北府(其父载沣的居处),继而于11月29日又逃进日本驻华公使馆。次日,日本公使芳泽谦吉对外界宣布“容留”溥仪。历史上称这次事变为“北京政变”。
溥仪被驱逐出紫禁城,标志着中华民国对清朝皇室的优待条件宣告结束,清室的满族贵族正式离开了我国历史舞台。
冯玉祥把溥仪赶出紫禁城是精心策划的一次军事行动,为什么这么做,其背后自然有其不可告人的目的,在揭示谜底之前,咱们先看一下当初民国政府这么和当时的大清朝朝廷谈判的。
当时在改朝换代的飘摇年景,南方的民国临时政府为了少流血少战争,故而倾向于谈判解决政权过渡问题,所以在几经的沟通下,当时的大清国皇太后隆裕(光绪皇帝的老婆)终于签订了退位诏书,宣布从今儿起大清皇帝不存在了,大清朝廷也宣告解散,但是,民国政府要给予特殊照顾,其条件如下,虽然大清皇帝退位不掌权了,但是其名誉上的称号必须给予保留,并且要给予相应的待遇,其二,废帝今后的日常开销需要民国政府给予支付,商定的金额为每年400万两银子,其三,废帝仍然可以居住在紫禁城内。
就这样,后来溥仪口中的大清亡了,换来的优待条件着实让民国政府压力颇大,在历次的军阀争斗中,北京的控制权也时常频频易主,这不,在1924年冯玉祥又开始主政北京政局,这个以倒戈著称的将军自然是不把溥仪的小朝廷放在眼里,他觉得干革命就要干到底,到头来每年还要给溥仪400万两银子,这简直是不能容忍的,尤其是在他主政北京后,是打死也不想出这笔钱的,于是乎他找个由头,派鹿钟麟带着一队士兵,到故宫给溥仪下了最后通牒:溥仪废黜帝号并限于当日迁出北京。!并且还谎称在景山之上架设了大炮数门,如果溥仪不按时搬出故宫,隔天就会?万炮齐发?。
当溥仪听到大炮二字之时,吓的慌了手脚,紧张的连被子都没叠,赶紧收拾了一些金银细软老老实实地搬出了紫禁城,几十年后,被政府特赦的溥仪见到了当年轰他走的鹿钟麟,好奇的问他,当年你在景山上架了多少大炮呀?鹿钟麟听后哈哈大笑说:骗你的都是,不说有大炮你能搬出来呀!
鹿钟麟把皇帝赶出宫
1924年11月5日上午9时,鹿钟麟与摄政总理黄郛、北京警察总监张璧、社会名流李石曾一行四人,由北京警卫司令部乘汽车出发,带四十军警,直趋神武门。守卫故宫的清皇室警察,见到突如其来的国民军,惊慌失措,还没有回过神即被全部缴械,听候改编。自神武门一路前行,进入故宫后直入隆宗门原军机处旧址。不久,内务府大臣绍英和荣源来见,鹿钟麟出示了大总统指令和修正清室优待条件,限绍英两小时内促使溥仪接受指令,废去帝号,迁出故宫,移交各项公私物品。两小时之后,绍英依然拖延,鹿钟麟以炮轰紫禁城相威胁。绍英请求再宽限二十分钟,作出最后决定。这一次,溥仪接受了修正清室优待条件,决定即日迁出故宫。16时10分,溥仪及其后、妃和亲属等离开了故宫。
我们知道,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满清的统治,但在各方博弈下,南京临时参议会通过了对清朝的八项优待条款,使末代皇帝溥仪等人仍住在紫禁城,沿袭宣彤爵位,享受皇帝生活。
1922年,17岁的溥仪结婚了。为了让这场婚礼场面体面,还成立了“大婚筹备处”。突然,那些头戴羽毛、身穿长袍的老人和年轻人大摇大摆地在北京的街道上打着拍子.
婚礼的消息传出后,来自四面八方的礼物络绎不绝。张勋、曹锟、徐世昌等军阀都备有礼品。此外,各省也前来祝贺仪式,其中广东,辛亥革命发起的地方,收到的礼物最多。对此,有“基督将军”之称的冯玉祥深有切肤之痛。
冯玉祥的政治理念从未定型,总是摇摆不定。他被称为“善变”的将军。但是,有一点他始终没有动摇,那就是他坚定的反帝立场。1915年,袁世凯称帝。身在四川的冯玉祥顶住了曹锟和吴的威逼利诱。他在与国民自卫军首领蔡锷联系的同时,劝说四川巡抚陈欢不要与国民自卫军为敌,宣布四川独立,反对袁世凯。最终,陈欢宣布四川独立,给袁世凯以沉重打击。
张勋修复,1916年。在此之前,冯玉祥一直被军阀排挤,下岗在京外西山。听到这个消息后,他迅速回到军队,组织了一支讨伐军,并通电反对张勋复辟。然后攻入北京,平定复辟闹剧。当时,冯玉祥提议将末代皇帝溥仪赶出紫禁城,将皇宫的财产和文物收归国有。然而,由于段的反对,冯玉祥的主张被打断了。
1924年,第二次“直奉战”爆发,冯玉祥回马,一枪拿下北京,把贿选的大总统曹锟赶下台。曹锟下台后,北京的一些元老和保皇派趁机起来,散布清帝即将复辟的谣言。谣言一时传遍北京,人心惶惶。针对这种情况,冯玉祥决定立即将溥仪赶出紫禁城。
11月4日,内阁会议决定修改打扫房间的优待条件。修改后的优待条件有五条:第一,即日起,永久取消天皇特别称号,中华民国公民在法律上享有同等权利;第二,对家庭清洁室每年补贴50万元,再拨款200万元在北京设立民用工厂,安置旗籍平民;第三,清朝当天搬出皇宫,选择自由生活。中华民国政府仍负有保护责任;第四,清代祠堂的陵寝会一直供奉,民国政府会设侍卫妥善保护;5.清室的私有财产完全由清室享有,其公共财产全部归国家政府所有。
11月5日,鲁向溥仪等人宣布了修改后的优惠条件,并命令溥仪当天离开皇宫。
当天下午,溥仪带着妻妾,还有一些太监和宫女搬出了紫禁城。他们先住在什刹海溥仪之父王春载沣的故居春王府,然后搬到天津的日本租界张远。
据说解放后,北京市民政局曾考虑安排刑满释放的溥仪到离人民大会堂不远的故宫工作。周恩来不同意,“难道不合适吗?故宫每天那么多游客,万一都是来看‘皇帝’的呢?”
溥仪被安排去北京植物园。此后,溥仪很少有机会去故宫。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56304.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