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萧何的文章,欢迎阅读哦~
萧何没有刘邦,也不失为一个县城小吏,刘邦没有萧何,能混成什么样就不好说了。
就只拿刘邦发迹之前的事情来说:
首先是没有人引荐刘邦去吕公家贺喜,刘邦很可能娶不上吕雉,其二是刘邦进山后没人邀请他回来县城,刘邦很可能终于流寇生涯;其三是杀了县令后萧何不胆小直接做了沛公,那后来刘邦顶多也就是个关内侯……
即便萧何对刘邦如此重要,但在刘邦做了汉王之后,还是不断猜忌他,其中有四次,萧何都有性命之忧,还好最后在他人帮助下死里逃生。
第一次
汉三年,汉王刘邦与项羽相距在京索之间,多次派使者慰问萧何。有一个鲍生从中看出了端倪,提醒萧何道:“王暴衣露盖,数使使劳苦君者,有疑君心也。为君计,莫若遣君子孙昆弟能胜兵者悉诣军所,上必益信君。”
萧何听了后深以为然,马上派了自己所有能拿得动兵器的家族人员到前线支援刘邦,结果是“汉王大悦”。
如果萧何没有按照鲍生的计谋行事,很有可能失去刘邦信任,从而引来杀身之祸。
第二次
汉十一年,陈豨造反,汉高祖刘邦御驾亲征,在此期间,萧何帮助吕后诳杀了韩信。
刘邦知道此事后,派人晋封萧何为相国,并且增加了五千户的食邑。
就在大家都来给萧何道喜时,独独召平前来吊丧,萧何大惊,召平道“祸自此始矣。上暴露於外而君守於中,非被矢石之事而益君封置卫者,以今者淮阴侯新反於中,疑君心矣……原君让封勿受,悉以家私财佐军,则上心悦。”
萧何再一次虚心听从了召平的建议,果然刘邦大喜,萧相国第二次化险为夷。
第三次
汉十二年秋,黥布反,刘邦再次亲自披挂上阵,期间多次派人问相国在干什么。这时候萧何的一位门客站出来,告诉萧何:“君灭族不久矣。夫君位为相国,功第一,可复加哉?……今君胡不多买田地,贱贳贷以自汙?上心乃安。”
萧何真是心累啊,不过还是听从了门客的话,明明爱护百姓的他故意做起了压榨百姓的事情,果不其然,刘邦听说后大喜。
第三次可能会“族灭”的危机被化解。
第四次
然而事情还没有那么快结束。
刘邦凯旋后,老百姓拦驾告御状,说萧何如何欺负自己,刘邦这到不生气了,只是用戏谑的口吻让萧何自己处理。
萧何千防万防,没有防住自己的本心——爱民之心。
在处理百姓怨言这件事情上,他竟然让百姓们到刘邦的猎场上林苑中种地。这下子刘邦可怒了,二话不说把这位陪伴自己多年的老伙计下了大牢。
过了几天,王卫尉在刘邦身边侍候,趁机问刘邦“相国何大罪,陛下系之暴也?”
刘邦巴拉巴拉说了自己一堆道理,总之就是相国不好。
王卫尉进谏说:“萧相国够意思了,你说他贪墨啊、对您不忠诚啊,如果这样,您出去作战时,他早就在关中自立为主了,以他的威望,还有您啥事情么?”
这大实话让刘邦很不高兴,但是仔细一琢磨,也的确如此,于是晚一点时候,刘邦不情愿地把老萧放了出来,在见老萧是不忘挖苦道“我不过为桀纣主,而相国为贤相。吾故系相国,欲令百姓闻吾过也。”
就这样,一场大难化于无形,萧相国第四次死里逃生。
伴君如伴虎,此言不虚也
西汉开国的这些功臣,有萧何、张良、韩信、陈平、樊哙、卢绾等开国大将。这其中下场最好的当然就是萧何,萧何从刘邦在沛县起兵的时候就帮助刘邦一路南征北战。萧何这个人情商特别高,所以管理政务是非常擅长的。上能够让刘邦信任自己,下能够安抚这些士兵,让士兵敬佩自己,所以从刘邦起兵造反那一刻开始,就是萧何在帮助他安顿后勤。
后来萧何还帮助刘邦发掘了韩信,韩信是中国历史上非常有名的一位战神,很多战术和战略还被后人借鉴。当时韩信投靠了项羽,但并没有得到项羽的尊重,项羽这个人孤芳自赏,刚毕之用,所以他有点看不起韩信。后来韩信遇到了萧何,萧何当时在刘邦面前力保韩信让他带兵。其实刘邦当时也没看好韩信,觉得韩信并没有萧何说的那么厉害。
京剧中有一段有个著名的桥段,就是萧何月下追韩信,意思就是说刘邦没有看好韩信,韩信怕被杀就跑了,萧何骑马就把韩信追回来,让他辅佐刘邦。事实证明萧何是错的,韩信给刘邦立下了一个又一个战功,也让自己成为一代战神并载入史册当中。
所以萧何的下场是最好的,最后刘邦开创西汉之后,他就被封为了开国第一侯,这就是相当于他是丞相,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下场最惨的当然就是韩信了,他虽然帮着刘邦打了一个又一个胜仗,但是因为手握重兵,所以刘邦后来对他越来越忌惮。所以刘邦死后,吕后和萧何怕韩信造反,所以就把他约到长乐宫斩杀了。
除了韩信,卢绾的下场也不好,他当时被封为八王之一,但是后来刘邦开始铲除八王,他也被刘邦以谋反罪诛杀了。
刘邦我们都知道,是大汉的开创者。同时,我们也知道若是没有萧何,肯定也没有刘邦的大汉江山。
那么,刘邦和萧何的关系到底好不好呢?
在说这一件事之前,我想说一个关于萧何的故事。
大家都知道刘邦建立大汉之后当了皇帝,萧何是丞相。按道理说萧何也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人了吧。
可是,人们发现萧何有一个怪癖,这个怪癖就是,他买房子的时候专门买比较偏僻的地方。
反观其它的不如萧何的人,他们都买市中心!
按道理说萧何都这个段位的人了,不可能买不起市中心呀!很多人好奇,只好问萧何,萧何只是笑而不答。
之后,不管谁问萧何,他都是不提这件事!
可是,到了萧何快要死亡的时候,他主动说了原因。
原来他是了解自己的孩子几斤几两的,说白了就是后人能力平平,若是给他们买了市中心的房子,他们守不住,最后也是会被其它权贵抢走的。
所以,他把房子买到郊区,就是为了给他的后人留一份安全的家业,毕竟郊区的地方,权贵们是看不上的。
我们说这一件事,就是为了说明萧何不管做什么事情,都是小心谨慎的。也是因为如此,他才没有被刘邦干掉的。
事实上刘邦对萧何也是有猜疑的,而且是好三次,我们分别说一下。
刘邦第一次猜疑萧何是楚汉争霸的时候,当时的刘邦在荥阳和项羽打仗,萧何为刘邦镇守关中。
这个时候萧何在关中的名声很好,老百姓都很拥护他。刘邦知道了这个事情开始猜疑萧何。
所以,他就派人去问萧何最近怎么样了?
萧何刚开始还不明白什么意思,就说自己很好。
可是,刘邦隔三差五地派人来询问。萧何还是没有明白,这个时候萧何身边的高人就点拨他。
这个人告诉萧何,你可能要大难临头了!
萧何不解只能求助这个人,他告诉萧何,在前线打仗的是刘邦呀,若是有危险也是他有危险,应该是你问他才对。
可是,为何是他问你怎么样了,原因就是他对你不放心了。
萧何这个时候才知道,原来是这个意思呀!
那如何破解呢?
这个人告诉萧何,只要你让刘邦放心,自己没有反叛之心就可以了。于是,萧何就把自己的子侄给送到了刘邦打仗的前线,自此之后刘邦再也不问萧何了!
毕竟人质到手了,刘邦放心了!
第二次刘邦怀疑萧何是在平叛异姓王的时候,当时刘邦带兵去北方打仗,萧何管理国家。刘邦在前线,又给萧何发来通知,问萧何怎么样了?
还是熟悉的味道,还是熟悉的配方!
这句话萧何一听就懵逼了,这又是要搞事情了吗?很显然刘邦又犯疑心病了。
这一次萧何学乖了,把自己的家产全部给变卖了,然后这些钱他都给了刘邦,让刘邦当作军费打仗去了。
刘邦对萧何的行为感到很满意,然后,就不猜疑萧何了!
从此,萧何又可以高枕无忧了。
到了第三次刘邦怀疑萧何的时候,已经到了刘邦的晚年,他平叛英布受了伤,还没有回去,这个时候就开始考虑怎么处理萧何了?
萧何当了这么多年的宰相,威望很高呀。刘邦怕自己死了,没有人能够镇得住萧何,若是他要当皇帝,岂不是也就是一句话的事。
很显然刘邦是想在自己死前干掉萧何的。
萧何得知了消息,很害怕到底该咋整?
这个时候又有高人点拨萧何,刘邦不就是说你的名声好吗?那就把名声毁掉吧。
所以萧何就以低价买了很多关中老百姓的地,关中老百姓都在骂萧何,都去刘邦这里告萧何的状。
这也是刘邦想要的结果,但是,刘邦还是把萧何给关进了监狱当中。很显然他是铁了心想要干掉萧何了!
刘邦这样做当然是不对的了,因为萧何都是按照刘邦的意思做事呀。
但是,也没有重臣为萧何求情。最后是一个老者,站出来给萧何求情,说刘邦不应该这样对待萧何。
刘邦还是可以听进意见去的,总之,一句话杀萧何无名呀!这样天下人不服气。
可能刘邦想清楚了,然后就命令人把头发已经白了的萧何给放了出来,并且刘邦告诉萧何,我之所以要把你抓起来,就是让民众说你是好宰相,我是昏君呀。
两个人相拥而泣,这一刻他们都可以释怀了。
最终刘邦也放过了萧何,不得不说萧何之所以能够躲过一劫,就是因为平时太谨慎了,刘邦想要杀他竟然没有理由。
萧何最后的结局好吗 刘邦为什么杀萧何
萧何的结局
萧何,西汉王朝的开国功臣之一,先后辅佐了汉高祖刘邦和汉惠帝刘盈两任皇帝,是两朝元老。根据史料的记载,当时那些跟随汉高祖刘邦一起打天下的功臣们,最后的下场都是难逃一死,那么萧何最后的结局又是怎么样的呢?
萧何影视形象欣赏
萧何生于公元前257年,早年间便跟随刘邦一起征战四方。萧何一直尽心尽力辅佐刘邦,为刘邦的霸业献谋献计,是刘邦最忠心的下属之一。
在刘邦还是秦泗水亭长时,萧何便与刘备相熟。初见刘邦之时,萧何便认定刘邦不是一个寻常人,而是一个有大智慧的人。两人年纪相仿,在萧何的有心结交之下,两人来往日益增多。当时正逢乱世,天下豪杰纷纷起义,反对秦王朝的暴政。两人有感于当时的天下之势,便联合众多有志之士在沛县起义。萧何看准时机,推荐刘邦为起义军队的首领。在之后的日子里,萧何慧眼识人,向刘邦推荐了军事才能杰出的韩信。而韩信也没有令萧何失望,多次取得战役的胜利。等到楚汉战争之际,萧何镇守关中,帮刘邦稳定后方,筹集军队所需的粮草,为刘邦战胜项羽起了重要作用。
等到汉高祖刘邦去世,萧何便又辅佐刘邦的儿子汉惠帝,为他尽忠。萧何虽在后期遭到刘邦的疑心,但他用自己的智慧消除了刘邦对他的误解。最后,萧何病逝于公元前193年即惠帝二年,在其死后谥号“文终侯”。相比其他人的结局,萧何病死家中的结局已经是好上太多了。
刘邦为什么杀萧何
萧何在历史上素有一代贤臣之称,是西汉王朝的第一任丞相,更是辅佐了汉高祖与汉惠帝两代皇帝,一生兢兢业业,为西汉这一全新的王朝贡献良多。那么为什么到了最后汉高祖刘邦却想要杀他呢,这里面又有怎样的故事?
萧何在年少时便做了沛县的主吏掾,他喜好研究历代的法律典籍,为人和善,喜爱结交天下豪杰。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下,萧何结识了时任秦泗水亭长的刘邦。萧何初见刘邦时,便认为刘邦不是寻常人,是一个有大智慧的人。在萧何的有心结交下,两人很快便成为了至交好友。
当时天下大乱,有志之士纷纷揭竿而起。两人感慨于陈胜与吴广的起义,认为大丈夫就应该心系天下百姓。于是,两人决定在沛县起义。在萧何的谋划下,刘邦成为了起义军队的首领。在之后的日子里,萧何更是尽心辅佐刘邦,他为刘邦招徕了有杰出军事才能的韩信。
等到天下安定后,刘邦成为了皇帝。刘邦感激萧何对他的帮助,便封萧何为丞相,赏赐他无数的金银财宝。但好景不长,成为皇帝的刘邦开始猜忌那些跟随他一起打天下的兄弟们,先后杀死了韩信,英布等人。眼看着昔日的同僚们,一个接一个的死去,萧何明白终有一日也会轮到自己的。
无奈之下,萧何采纳了门客的建议,开始强征百姓的土地,收敛钱财。有百姓在刘邦归朝的途中拦路告状,刘邦听后大怒,想要杀了萧何。但刘邦转念一想,之前在百姓的心中萧何可是超越自己的存在,那么现在的萧何也只是一个普通人罢了,也不是所有百姓都爱戴他的。刘邦觉得自己可以不必再猜疑萧何了,于是就放弃了杀萧何的念头。
萧何是谁
在刘邦建立西汉王朝的过程中,萧何居功甚伟。从一定程度上来讲,萧何是刘邦成就霸业的决定性人物之一。那么,萧何究竟是何许人也呢?
杨立新版萧何
萧何,生于公元前257年,是汉高祖刘邦的同乡,两人皆是沛丰人。萧何在幼时便十分的聪明,喜好诗书。等到他成年之后,便担任了沛县的主吏掾。同时,萧何为人温和,颇有远见,喜好结交天下的英雄豪杰。在他任职期间,认识了时任秦泗水亭长的刘邦。萧何初见刘邦时,便觉得刘邦跟常人不同,是一个有大智慧,大出息的人。随后,在萧何的有心结交之下,两人来往甚密。
当时正逢乱世,天下战乱四起,有志之士都不满秦王朝的统治,纷纷揭竿而起。在公元前209年,因不满秦王朝暴政的陈胜、吴广两人起义。萧何和刘邦等人有感于陈胜与吴广的起义,于是决定在沛县发动起义。当时沛县的县令外逃,沛县百姓群龙无首,萧何看准时机,推荐刘邦为县令,带领众人起义。
在刘邦征战四方的过程中,萧何一直尽力辅佐,为刘邦出谋划策。萧何向刘邦举荐了韩信,当时的韩信只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小官,但萧何慧眼识人,一眼就看出了韩信的军事才能。刘邦在萧何的建议下,重用韩信,封韩信为大将军。韩信也没有令萧何和刘邦失望,多次取得战役的胜利。
萧何为刘邦镇守后方,为刘邦在前线的军队筹集粮草,安抚后方的百姓,重新制定了统治秩序。
萧何荐信
韩信是西汉的开国功臣,是当时杰出的军事家,有着十分出色的军事才能。韩信本来只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小卒,由于萧何慧眼识英雄,让韩信得以展示自己的才能。
韩信,生于公元前231年,是汉初三杰之一。韩信原是项羽的部下,因为得不到项羽的重用,在机缘巧合之下转投到了刘邦的麾下,希望能够建功立业。但结果并不如韩信所愿,刘邦并不认为韩信有什么雄才大略,只是封了他一个管粮草的小官。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下,韩信认识了时任刘邦军师的萧何。两人相谈甚欢,从韩信的话语中,萧何发现他是一个有谋略,有智慧的人,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萧何便立马向刘邦推荐了韩信,但当时的刘邦并没有在意这件事,依旧没有重用韩信。
韩信眼看着自己一日复一日的蹉跎,根本没有机会展示自己的才能。于是一气之下,策马离开了军营。韩信独自一人离开军营的事情被萧何知道了,萧何大惊,不顾他人的阻拦,亲自策马去追韩信。终于在小溪边追上了韩信,问清缘由之后,萧何便带着韩信去了刘邦那里,向刘邦保举了韩信,让他相信韩信是一个有杰出军事才能的人。在萧何的游说下,刘邦封韩信为大将军。
之后韩信的表现也没有令人失望,他屡建奇功,一生征战四方,为西汉这一全新王朝立下了汗马功劳。这也不枉当初萧何千里追韩信,后又真诚的向刘邦推荐韩信。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是谁的经历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这句成语指的是不管成功与失败都是由于一个人,那么这句话指的是关于谁的经历呢?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56280.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为何身份却引发争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