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为什么执意伐吴,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刘备称帝后,不顾赵云等重臣的激烈反对,坚持兴兵讨伐东吴,最终惨败夷陵,使蜀汉国力遭到重大损失,刘备本人也在忧愤交加之下病死白帝城,纵横汉末三国的英雄最终以一种悲情的方式退出了历史舞台。刘备为什么要弃众臣意见于不顾而执意伐吴,他是单纯为关羽报仇,还是另有所图呢?
刘备伐吴,朝廷中反对的声音很大,其中以赵云的意见最为激烈,他毫不客气地向刘备进谏:“国贼是曹操,非孙权也,且先灭魏,则吴自服。操身虽毙,子丕篡盗,当因众心,早图关中,居河、渭上流以讨凶逆,关东义士必裹粮策马以迎王师。不应置魏,先与吴战;兵势一交,不得卒解。”赵云的意见可以总结为三点:
第一,魏蜀矛盾是主要矛盾,吴蜀矛盾是次要矛盾,在主要矛盾尚未解决的情况下,不宜本末倒置地去着眼于次要矛盾。应当暂时搁置吴蜀之间的纷争,从“联吴抗曹”的大局出发,集中精力解决曹魏,东吴偷袭荆州的一箭之仇可以留到秋后再算总账。
第二,曹操已经死亡,继任者曹丕能力不及曹操,却篡汉自立,其统治根基尚未牢固,人心也未完全归附。应当趁此机会高举“攘除奸凶、兴复汉室”的旗帜,联合曹魏内部拥护汉朝的势力,顺势攻取曹魏的关中地区。
第三,如果此时和东吴开战,并没有一举吞吴的把握,很可能被拖进战争的泥潭,陷入“冤冤相报”的恶性循环,以给曹魏方面可乘之机。更为严重的是,如此一来蜀汉将两面受敌,如果逼急了东吴,很可能让孙权孤注一掷,彻底倒向曹魏,使蜀汉陷入万劫不复的危险境地。
不仅赵云激烈反对,朝中众多大臣也都持相同看法,普遍认为伐吴断不可行,纷纷上书谏阻刘备。然而,尽管“谏者甚众”,却都被刘备拒绝。治中从事黄权认为“吴人悍战,又水军顺流,进易退难”,反对大规模兴兵,更不赞同刘备御驾亲征,结果被调到江北防备曹军;从事祭酒秦宓断言“天时必无其利”,也遭到“下狱幽闭”的处罚。可以看出,不论内部反对的声音有多高,东征的阻力有多大,都丝毫动摇不了刘备伐吴的决心。
刘备执意兴兵,很多人认为他是感情用事为关羽报仇雪恨,但依我之见却未必如此。关羽和张飞从创业开始就追随刘备,虽然和刘备关系紧密,“寝则同床,恩若兄弟”,但远远不到“不求同生、但求同死”的程度,誓同生死只是小说家在进行文学创作时,对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的刻意渲染,真实的刘关张应该如曹魏名臣刘晔所说的那样:“恩犹父子,义同君臣”,是一种有着特殊感情的上下级关系。但是,这种关系对刘备来说并不值得他倾其所有冲冠一怒。因为在刘备的感情世界中,利益永远是排在第一位的,亲情、友情都得无条件地让路。
史料记载中,刘备有过多次抛妻弃子的不良记录,在和吕布、曹操的交锋中屡次被“虏妻子”,长坂坡一战更是“弃妻子,与诸葛亮、张飞、赵云等数十骑走”。对待骨肉血脉相连的至亲尚且如此,对关张之类的麾下将领更加显得冷漠。关羽死后,史料未见他有只言片语的抚恤存问,张飞遇害他也只是淡淡地说了四个字“噫!飞死矣”,没有丝毫悲痛欲绝的表现。很难想象这样一个沉着冷静、自私冷漠的人会为关羽之死失去理智,拿其一生辛苦打拼的政权做彩头,去和孙权进行一场生死豪赌。
刘备不是快意恩仇的江湖豪侠,也不是睚眦必报的“古惑仔”,而是经历过数十年的生死锤炼的出色政治家,他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必然有着其政治目的,所作出的每一个决定也必然要服务于其政治利益。因此,刘备伐吴的真实原因,还得从政治层面去探寻,我认为可以从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去分析。
首先来说内部因素。建安十六年,刘备率领荆州集团入川,用不光彩的手段从刘璋手中夺取了益州,打破了原有代表本土势力的益州集团和刘璋东州集团并立的政治平衡,形成了三股势力“鼎足而立”的新格局。伴随着权力的重新洗牌,三者之间的利益也重新进行了分配,相当一部分益州旧势力的利益被稀释,和反客为主的荆州外来户之间存在着尖锐的矛盾。虽然在刘备的恩威并施下暂时能够和谐相处,形成“处之显任,尽其器能。有志之士,无不竞劝”的良好政治氛围。但看似平静的朝堂下却是暗流涌动,各种蛰伏的反对势力伺机兴风作浪,比如后来刘备病危白帝城,汉嘉太守黄元就“举兵拒守”,牂牁太守朱褒和益州大姓雍闿也“举郡反叛”。
刘备进位汉中王后不久又公然称帝,虽然得到了大部人的支持,但是并没有得到上上下下的一致认可,反对的声音依然强劲。如尚书令刘巴就认为此举有损刘备的名声,不利于延揽天下贤才,与主簿耿茂一起劝阻,结果刘备寻找借口处死了耿茂,刘巴也因此彻底寒心,“惧见猜嫌,恭默守静,退无私交,非公事不言”。
以上种种均表明刘备在蜀汉政权内部的统治根基并不牢固,人心也未完全归附。兴兵伐吴,一则可以转嫁内部矛盾,将内部的注意力转移到解决外部矛盾之上,二则可以凭此树立起个人的绝对权威,达到一言九鼎唯我独尊的目的,借以巩固和加强蜀汉政权内部的统治秩序。
再说外部因素。赤壁之战后,刘备集团一直按照《隆中对》既定的战略规划去实现“汉复室室”的目标。《隆中对》有两个核心要点,一是“跨有荆益”,待时机成熟,“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於秦川”,从荆州、益州两个方向对曹魏发起钳形攻势。因此,荆州是实现战略目标不可或缺的一个部分,对刘备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另一个要点则是“联吴抗曹”,刘备单凭一已之力无法与曹魏争锋,唯有和东吴结成稳固的同盟,整合两家的力量才能与实力强大的曹魏相抗衡。
但是随着孙权袭取荆州,刘备失去了一块重要的战略根据地,只能偏安益州一隅之地,《隆中对》设想的“铁钳”被硬生生掰断了一只钳口,分路进攻曹魏的策略业已无法实现。更为重要的是孙刘联盟因此破裂,盟友瞬间转变为仇敌,《隆中对》规划的战略也基本成为了一纸空谈。要想扭转这种不利局面,让战略重新回归到既定的轨道中来,就必须夺回荆州。因此,无论从巩固内部统治着眼,还是从恢复既定战略出发,对吴用兵都是刘备必然的选择。
必须强调的是,刘备伐吴并不是想灭吴,且不说他不具备一举吞吴的实力,即使具备这样的能力,刘备也不会愚蠢到自毁奥援的地步。孙吴政权的重要性,刘备有着清醒的认识,“唇亡齿寒”的道理,刘备更是铭感五内。《隆中对》确定了与吴结盟的战略,取川之前刘备明确表示“孙氏与孤本为唇齿”,即便是建安二十年孙权第一次攻夺荆州,刘备也是以湘水划界平分荆州的妥协方式,换取东吴对联盟的维系。因此,东和孙权是刘备长期以来一以贯之的方针。
吴蜀之间的荆州之争说到底是同盟之间的内部矛盾,刘备对吴用兵的真实目的是以打促和,通过军事手段迫使东吴坐下来谈判,以期重塑荆州之战前的战略格局。对于不守规矩的盟友而言,最好的办法就是秀秀肌肉,用大棒狠狠地敲打一下,打到他的痛点,让其明白规则的重要性。对这一点,魏国的刘晔点评得颇有道理,他说“备之谋欲以威武自强,势必用众以示其有馀”。
事实上,孙权对此也是心知肚明,面对刘备的军事压力,孙权得了便宜赶紧卖乖,连忙“遣书请和”。如果同意了孙权的求和,就意味着荆州全盘归属东吴将成为既定事实,这样的结局显然不是刘备所能接受的,因此他才“盛怒不许”,坚持要用军事手段让孙权在事实上做出退让。不难理解,战争只是政治的延续,谁在军事上占据的优势大,谁就能占据政治上的主动,在谈判桌上的话语权就越大,获取的利益也就越多。
综上而言,刘备兴兵伐吴,不是头脑发热一意孤行,而是在对内外因素进行了深思熟虑之后做出的决策,伐吴也并非是对联吴政策的破坏,而是通过以打促和的方式将东吴拉回到谈判桌前。无论将刘备伐吴视作替关羽复仇,还是指责刘备破坏孙刘联盟,无疑都是肤浅的。不幸的是,由于战术上的失误,最终导致以打促和策略破产,使蜀汉政权从强盛转向衰落,不能不说是刘备的一大遗憾。
其实在笔者看来,刘备真实目的有三,接下来笔者就为大家简单说明一下。
第一,刘备急欲在有生之年恢复汉室。公元221年,刘备称帝时,已经61岁。一代枭雄,戎马一生,为的就是汉室中兴,而今虽在古稀之年称帝,但毕竟是偏安蛮夷,其最终目的还是要振兴汉室、匡扶中原。而以当时之国力,打败强大的魏国困难太大,而东吴没有了周瑜和鲁肃实力已大不如前。如果起全国之兵力全力攻打吴国,一旦取胜则可以与魏国二分天下,那时再图中原倒有几分胜算。
第二,刘备伐吴,也是被局势所逼。失去荆州,以益州之地仅可固守保国而已,攻克中原难度太大,而诸葛亮向来以“联吴抗曹”为方针,是不会与东吴开战夺取荆州的。刘备自知年事已高,他死后必不会有人再提起夺取荆州,因此,他必须在固守保国和冒险出兵之间选择其一。刘备选择出兵,也是为了给蜀汉一个打开局面的机会,只是他没有料到张飞因暴躁的脾气而被奸人所害,又因为自己轻视陆逊而陪上了全国之兵,自己只能壮志未酬,郁郁而终。
第三,为了关羽,但不是为其报仇,是为了维护自己的仁义之名。刘备素来以仁义而名满天下,今其义弟遇害,若他丝毫没有表示,则大大有损于其仁义的名声,甚至会背负“不义”之名。虽然以诸葛亮为首的朝中众臣反对伐吴,但刘备如果果真不发兵攻吴,也必定会给后人留下口舌,况且三弟张飞当时就不会答应。而且,有上述两点原因,刘备自然是坚定伐吴的决心,只是以“为弟报仇”为出兵之名罢了。
如果你要信三国演义,那么你可以理解为是刘备为了报关羽张飞之仇,但是从正史上来看,其实不是的,刘备当时想的是“柿子挑软的捏”先从相对弱小的吴国开刀,灭了吴国在同一全国。从刘备此次出征带领的文武官员看,其中既无卓越谋臣,也无知名宿将。可以看出刘备是很瞧不起吴国的,认为自己拿下吴国是手到擒来的活。
而且这场战役是必须的,而且还必须是刘备自己亲自出马,因为当时刘备的手下可以说是分成三股势力,首先是早年的跟随者们,他们是不想打的,他们早年就跟随刘备习惯了东奔西走的日子,是不建议这么冒险的。但是剩下的两股势力,荆州势力和益州势力都是希望打的,所以说刘备伐吴是别无选择,也不完全是为了关羽报仇,否则刘备为什关羽刚死的时候不报仇,非要过一两年才肯出兵,可见这次伐吴是刘备集团政治上的需要。
再说,刘备伐东吴是很难有大的好处的,先不说能不能打下荆州,就算能打下荆州,要是曹魏趁着东吴这次丢荆州转而一起合力攻打东吴,最后把东吴打残甚至消灭了,那么对于刘备而言,这依旧是一个非常糟糕的局面,所以说刘备这次伐吴最好的就是打下荆州的一小部分,占点便宜就好了。
刘备伐吴,一众通读史志和演义的,大多不外从两个原因去看待,一是报丢荆州、失二弟之仇,二是霸业未成,伐吴强基,再略曹魏,一统汉业。综合当时形势背景、展开逻辑分析,没毛病。并且N个历史同好的回答,深入浅出,令人受益。
散发弄舟侃论历史事件走向的解析,向来少言外情内况,喜欢从当事人物的性格楔入。因为史上真的有很多大事,实是由决策人性格致成的发展因果。
刘备为什么一心伐吴,亦有性格作崇哦!!
通常百姓认知的刘备,是一个善良、仁义、好哭的偏柔的形象,这是因为演义流传太入人心的缘故。带着这个思维,再看什么事件,也有被刘备这种性格先入为主的束缚。实则暂置刘备仁良于一边,多读史传中录载,再结合刘备一生境遇,刘备性格还应该具有的是:坚毅、自信、屡挫屡战、自带霸气、戎马一生的硬汉超刚的一面。这未必不是真史中的刘备性格写照。由他这种硬刚性格展开思维,就会得出新的结论:
刘备伐吴,是他飘了、自信升成自负的一种表现。
一个人骄傲过、自负过,也是这个人首先曾经有过大本事、有过大自信的前基。
刘备有本事吗?有。
前半生东飘西荡、历经雪雨风霜,始终不低靡、不甘居于二把手,象只打不死的小强,最终拼下西川一份基业。多么刚的励志版本,此常人易做吗?
刘备有自信吗?有。
马背上见识大小阵仗,刀光剑影中生存,不自信是王者,早在青铜时就废了。
曹操派兵征剿刘备,刘备言:只要不是曹操亲来,不足惧。果然胜之。可见军事上,刘备有自信,但也看出他认曹操亦是个人物,难对付。
博望坡,刘备亲力亲策击溃曹将夏候惇,并非诸葛亮计。刘备在时,真正打起仗来,军务运筹指挥还是刘备,诸葛亮多负责政务,小说演义不可足信。
曹操以少胜多击败袁绍时,还在新野仰人鼻息的刘备可能会感慨,老天是没给我足够调用的兵马,要不,袁绍我亦能败之。
打败围堵的曹部杂牌时,追杀夏侯惇主力溃兵时,刘备可能又感慨,什么时候老天关顾,让我有更多的刀枪,与曹操抗衡一决,我应该不会输。
公元214年,运数来了,益州拿下了,人与粮有了。刘备终于有了属于自己的根据地。
汉中之地,曹操不是亲在,只派将在,攻之,也拿下了。 曹操亲自来援,刘备携新有基业、有人马之势,方破重将夏候渊之威,对垒曹操,终于人生中有了第一次与曹操平起平座的叫板。
该守该攻,该紧该松,调度得当,刘备亲为,曹操莫可奈何,以放弃汉中为收场。刘备的人生达到巅峰。但原先的自信亦有些过度上头,那就是一时掺了自负的因素,用老百姓的话说,就是有点飘了。
曹操都整不了我,你一个不习陆战的东吴算什么,我水陆并进,拿下江东,我看问题不大。这,或许就是刘备一心征伐东吴的一个要因吧。
随后刘备败了,找因素,自然会用到自负类之词以评。若胜了,自会赞誉其用兵高明,这是后人评语常理,无可厚非。
那年刘备已花甲之年,看到发白的胡须,再不趁势执著努力些,霸业时不我待,何时可成,心有躁急,也是伐吴的一个次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56192.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下一篇: 代善是个怎样的人为何会被废除太子之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