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李牧的文章,欢迎阅读哦~
赵国四大名将之一的李牧,下场很悲惨——被赵国自己人刺杀了,比廉颇都冤,比白起还惨,原因无外乎以下三个:
首先,怀璧之罪,能力太强,成为了秦国的眼中钉。自从廉颇离开赵国后,李牧就成了唯一的依靠:李牧一被调离,秦军就会光临;李牧一来,秦军就会打败仗。长此以往,秦国也烦了,嬴政、尉缭子、李斯、王翦一合计,硬攻是不行了,干脆用阴招吧。于是重金收买赵国权臣郭开,令其大肆制造谣言,说李牧有不轨之心。这一招狠毒,很多明君都分辨不清,何况是年纪轻轻、周围小人纵横的赵王迁?
其次,得罪了小人,郭开和赵悼倡后。李牧得罪过两个绝对不能得罪的小人:郭开和赵悼倡后。郭开是自己没什么本事,还贪财恋权,生怕哪一天李牧超过了自己,秦国没找他时,就处处给李牧使绊子,秦国一来,干脆就直接投降了,让没原则的人居高位,简直是灾难啊!
赵悼襄王准备迎娶妓女进宫时,李牧等正直大臣极力反对,可惜赵悼襄王一意孤行,听不进意见。赵悼襄王去世后,赵王迁年幼,很多事都是赵悼倡后做主。前期还算依靠李牧,等郭开一造谣,赵悼倡后就心慌了,再想想从前李牧诋毁过自己,就狠下心,派刺客干掉了他。
最后,公然违抗王命,犯了武将的大忌。李牧有能力,有能力的人自然有脾气,李牧的脾气很大,之前被无缘无故从匈奴前线撤回,之后不得不再次启用他时,就明确对朝廷说,以后不要瞎指挥!
当他听到要用饭桶赵葱、颜聚来接替他时,气不打一处来,直接把赵王使者赶跑了。不得不说,这一招十分不妥,李牧在前线带兵,赵王本来就很忌惮,现在赶跑使者,不是坐实了造反吗?武将造反,在历朝历代,都是重罪!李牧在宣泄不满的同时,也加速了自己的死亡。
综上所述,李牧能力出众,是秦国的眼中钉,得罪小人,抗拒王命,造成了自己的悲剧。
战国四大名将是指战国时代四位著名的将领。《千字文》中以“起翦颇牧,用军最精。宣威沙漠,驰誉丹青。”来形容这四位将领的功绩。这四位将领分别为:秦国的白起、王翦,赵国的廉颇、李牧。其中,就李牧来说,无疑是长平之战后赵国的长城。李牧生平事迹大致可划分为两个阶段,先是在赵国北部边境,抗击匈奴;后以抵御秦国为主,因在宜安之战重创秦军,得到武安君的封号。正是因为李牧这位名将的存在,秦国一直无法消灭奄奄一息的赵国。但是,到了公元前229年,赵王迁中了秦国的离间计,听信谗言夺取了李牧的兵权,不久后将李牧杀害。在李牧被杀后,王翦率领秦军攻破了赵国都城邯郸。由此,非常明显的是,赵王杀害李牧,无疑是自毁长城。
那么,问题来了,长平之战后,李牧对赵国这么重要,为何赵王还要杀害他呢?对此,除了秦国的反间计和赵王近臣郭开的陷害,还有两个原因,一定程度上,正是因为这两个原因的存在,才让秦国的反间计和赵王近臣郭开的陷害发挥作用。这两个原因归结起来,就是李牧掌握兵权,而且是代地的将领。
一方面,在战国七雄中,赵国对于武将的猜忌和防范,是比较重的。相对于其他诸侯国,赵国历史上的兵变和内乱实在太多了,这导致赵王迁对于拥有兵权且功高震主的李牧,存在非常大的疑虑。就赵国历史上的兵变和内乱来说,三家分晋后,赵烈侯是赵国第一任君主。对此,《史记·卷四十三·赵世家第十三》中记载:“烈侯卒,弟武公立。武公十三年卒,赵复立烈侯太子章,是为敬侯。敬侯元年,武公子朝作乱,不克。”
也即赵国初期,就爆发了内乱。赵敬侯去世后,赵成侯元年(公元前374年),公子赵胜因与赵成侯争夺君位,而发动叛乱。当然,对于很多人来说,印象最深的还是赵武灵王晚年的沙丘宫变。在沙丘宫变中,赵惠文王为首的邯郸势力,通过发动兵变,除掉了代地的赵章等人,连带着赵武灵王都被活活饿死。
由此,非常明显的是,频繁的兵变和内乱,导致赵国君主颇为防范武将。比如为赵国立下赫赫战功的廉颇,照样被排挤出赵国。至于本文要说的李牧,在战国末期更是执掌了赵国的兵权,并且因为宜安之战等战役中多次击退秦国大军,从而功高震主。在战国四大名将中,白起被赐死,显然也和功高震主存在直接的关系。
另一方面,如果只是拥兵自重,功高震主,李牧很可能还不会被杀。但是,李牧还多了一个身份——他是出自代地的武将。代地的历史上,曾有一个代国。代国,商代、周代诸侯国之一,范围在今山西大同与河北蔚县一代。公元前475年,赵襄子使人请代王,在击杀代王后,赵襄子出兵平定了代地。自此,代地在三家分晋后成为赵国的组成部分。
但是,代地远离邯郸一带,在风俗习惯也和邯郸存在一定的差异。基于此,赵武灵王在位后期,将长子赵章分封在代地,也即意思是让赵章在代地建立代国,而赵惠文王则执掌邯郸等地,这无疑是让赵国一分为二。所以,在沙丘宫变中,赵章、赵武灵王走向败亡。但是,这也加剧了代地和邯郸的对立。
在长平之战和邯郸之战后,赵国已经几乎无人可用了,所以让李牧率领代地的兵马来到邯郸,以此抵挡秦国大军的进攻。换而言之,如果不是没有办法,赵王迁是不愿意代地的兵马来到邯郸的,更不愿意重用代地的武将。也即赵王迁看到李牧及其手下,很可能就会联系到历史上的沙丘宫变,想到代地和邯郸的对立,在这种情绪和心理之下,赵王迁对于李牧的态度,自然是非常复杂的。
杀了李牧,很可能就守不住邯郸了,不杀李牧,又总担心这些代地的将士会造反。就在赵王迁不知如何决定的时候,秦国用重金收买了诬陷过廉颇的赵王迁近臣郭开,让郭开散布流言蜚语,说什么李牧、司马尚勾结秦军,准备背叛赵国。
最终,本来就对李牧充满疑虑的赵王迁,在三人成虎的流言之下,先是夺取了李牧的兵权,然后下令杀害了这位名将。公元前228年,李牧被杀只有几个月后,王翦率领秦军攻下邯郸,俘获赵王迁。此外,邯郸城破时,赵国公子嘉逃到代地(今河北蔚县东北)称王,也即再次建立了代国,以此作为赵国的延续。公元前222年,秦灭代,俘虏公子嘉,赵国最终灭亡。
之所以李牧在边疆抵抗秦国的进攻很成功的情况下,最后还会被赵王召回国内杀死,这主要是因为赵王受到了秦国派来间谍的迷惑。之前廉颇会被赵王召回国内便是因为中了秦国人的反间计,但是赵王却并没有吃一堑长一智,这次又是中了秦国的反间计。
其实这也并不能全部怪赵国君主,因为赵王早就和李牧有了隔阂。当年李牧镇守北方疆土抵抗匈奴攻击之时,在去北方之前,李牧就和赵王有过约定,在李牧他镇守边疆的时候,军队的管理权是要由赵王管理的,但在李牧和匈奴作战的时侯,李牧却忘记了这个规定,李牧把军队的管理权全部放在了自己手上,他从来没有和赵王说过任何事情,因此后来赵国危机之时,赵王命令李牧回国。但了李牧不知道的是赵王早对他生出来了猜忌之心。
其实赵王的出发点并没有错,因为没有哪一个君主是可以忍受自己臣子忤逆自己的命令的。更何况李牧是一个手握兵权的人。而后来赵王杀死李牧,其实也并不一定就是中了秦国人的离间计,更可能是赵王自己将计就计,杀掉了李牧。
但也正是因为赵王这样的独断专行,这才导致了赵国难以抵抗秦国的铁骑而最终灭亡。如果当年赵王没有对李牧生出猜忌之心,那么或许在最后,赵国还不一定会灭亡,至少赵国是不会那么快的灭亡掉的。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55886.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