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信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刘邦为何能轻易将他拿住?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刘邦击败项羽,在定陶汜水之阳被众诸侯拥立为皇帝,刘邦即皇帝位之后,曾在一个公开场合和一帮大臣讨论,为什么楚汉相争,最后胜出的是他刘邦?
这段讨论结束,刘邦做了总结性发言,在发言中,刘邦补充到,除了众位提出的原因,我认为我刘邦之所以能战胜项羽,还因为我刘邦能选贤与能。为了说明自己多会用人,刘邦抛出了汉初三杰的概念。
所谓汉初三杰,是指在计谋、政府、军事三方面的三位杰出人才,他们分别是可以代表谋臣群体的张良,可以代表政府工作人员的萧何,可以代表军事人才的韩信。对于韩信,刘邦给的评语是,“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
也就是说,在刘邦的心目中,韩信是可以统帅一百万大军的杰出人才,韩信带兵打仗,只要打,必然会胜,只要是攻城略地,必然会顺利拿下。
那么,在刘邦眼中如此杰出的韩信,最后是什么样的一个结局呢?不是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不是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而是在年富力强的时候被刘邦轻轻松松就擒获了,而后过了几年,依旧是韩信年富力强的时候,刘邦的正妻吕雉伙同刘邦的丞相的萧何,把韩信诓骗进长乐宫钟室,咔嚓一刀,韩信的生命划上了永久的休止符。
明明是一个“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的大将军,在还拥有好大好大一片封地的时候,为什么就能被一个在楚汉相争中屡战屡败屡败屡战的刘邦给擒住了呢?而且说起来很夸张,刘邦擒韩信的时候,可谓不费吹灰之力,手到擒来。
为什么会这样?难道刘邦当上皇帝以后,韩信就被上天施了什么魔法,军事才能消失殆尽了?
当然不了。
刘邦之所以能不费吹灰之力就擒住了韩信,还是因为刘邦先前补充的那样,他刘邦会用人,他知道什么样的人有什么样的能力,他也能想办法使人尽其才。
当时,刘邦接到奏报,说是楚王韩信意欲谋反。刘邦便跟重要大臣讨论,商议对策,结果也没商议出来什么,大家伙不过是七嘴八舌地说,出兵,打他韩信,收拾不死他?
刘邦没吱声。
散会以后,刘邦去找陈平商议,陈平问刘邦,武将们怎么说?刘邦以实情相告。
陈平又问,有人举报韩信谋反的事,风声走漏了吗?刘邦回答说,没有。
陈平又问,韩信知道有人举报他谋反了吗?刘邦回答说,韩信还不知道。
陈平又问,陛下的兵卒和韩信的比起来,谁的更厉害呢?刘邦回答说,韩信的更厉害。
陈平又问,陛下用兵的能力和韩信的比起来,谁的更厉害呢?刘邦回答说,韩信更厉害。
陈平说,如果按照武将们的说法,是催促韩信跟陛下开战,陛下的兵卒不如韩信的精,陛下的统兵能力又不如韩信,一旦打起来,陛下是会吃亏的。
刘邦问,你有什么计策?
陈平说,陛下您到韩信封国附近的云梦泽,效仿古时天子巡狩会诸侯,韩信必将前来拜谒陛下,到那时,只需要几个大力士,就能将韩信擒住了。
果如陈平所料,韩信捧着钟离眜的人头前去拜谒刘邦,然后就被刘邦当场擒住了。
韩信虽能连百万之军,但当你韩信离开百万雄师之后,不也就是普通人一个吗?就算你韩信勇武堪比项羽,也顶多在抓捕现场斩杀百八十人,最终还不是得被当场擒获吗?
不过,韩信虽然被抓,但却没有被杀,韩信被刘邦带到洛阳后,就被刘邦给放了,不过,人虽然被放了,王位却是没了,刘邦又封韩信为淮阴侯,淮阴是韩信的故乡。
就这样,韩信在西汉的都城长安做了几年的闲散侯爷,然后在刘邦出征陈豨的时候,为吕后、萧何诱杀。
吕后跟萧何是怎么做呢?
萧何到韩信的淮阴侯府找韩信,跟韩信说,陛下刚刚打了一个胜仗,在京的列侯都向皇帝表示祝贺了,你韩信虽然身体抱恙,但从礼数上讲,也应该去向皇帝道贺呀。
韩信一听,你萧何萧丞相说得在理,你萧何也好,皇帝也罢,手里也不会有我韩信什么把柄,我韩信怕什么?我就跟你走一遭,看看你萧何能把我怎么样。
就这样,韩信进了长乐宫,再也没回来。
韩信功高盖主,害怕他造反 说到汉代风云人物,无论谁也不会忘记韩信。韩信,一代名将,旷世功臣:公元前204年他用背水一战的策略,以数千兵力击败二十万赵军。公元前202年,他用十面埋伏的计策,逼得项羽在乌江自刎而死……可以说,韩信刘邦夺取天下立下了汗马功劳。 “ 韩信点兵,多多益善;汉王点兵,不足十万。”沙场点兵是多么意气风发,然而至今我们仍忘不了他当日所受的胯下之辱。是何等的气魄才使他忍下了当日的羞辱,成就了他后来的彪炳史册,名垂千古。 “壮士须防恶犬欺,三齐位定盖棺时。言世俗休轻鄙,一饭之恩死也知”。一代名将的起始之路并非一帆风顺。少年不堪寄人篱下,幸得良母一饭之恩。然一代名将终究忘不了一饭之恩。待平定天下、衣锦还乡时,首先想到的就是报洗母的一饭之恩。“一饭之恩”的成语也由此应运而生。 “天下三分,胜负未定。他手持重兵,助汉则汉兴,助楚则楚威,若自立为王,则三分天下!”武涉劝韩信谋反,蒯通劝韩信谋反,然而韩信都拒绝了。“汉王遇我甚厚,载我以其车,衣我以其衣,食我以其食。吾闻之,乘人之车者载人之患,衣人之衣者怀人之忧,食人之食者死人之事,吾岂可以乡利倍义乎!”一代名将最终还是被这愚昧的愚忠愚孝所麻痹。韩信誓不背汗汉,只因为报答汉王的知遇之恩。可叹此时一代名将并不懂得“鸟尽弓藏,兔死狗烹”的道理。 “狡兔死,良狗亨;高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一代名将最终并没能够寿终正寝——楚汉之争结束后,功高震主的韩信成了刘邦的一块心病。项羽一死,刘邦马上便夺了韩信的兵权;公元前201年,刘邦又以谋反为名将韩信诱捕;公元前196年,被刘邦的妻子吕后诱杀于长乐宫钟室。“吾悔不用蒯通之计,乃为儿女子所诈,岂非天哉!”一代名将最终留下的只有悲痛和遗憾。 韩信,一代名将,旷世功臣。他在困境中挣扎,在草莽中崛起,在战斗中奋进,在胜利中沉沦。他在最能够背叛刘邦的时候忠贞不贰,却在最不可能反叛时涉嫌谋反。正如司马迁所说:“天下已集,乃谋叛逆。”因此,有人认为韩信的谋反并不可能,也有人认为其造反证据确凿,还有人认为他是被逼上梁山。但这也许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韩信作为我们英雄时代的英雄人物,他的忍辱负重,他的自强不息,他的叱咤风云,甚至他的犹豫狐疑,患得患失,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和永久的记忆,耐人寻问,发人深思。
一
楚汉争霸当中有一位将领不得不提,他就是韩信,如果刘邦没有韩信,打败项羽至少要推迟数年甚至无望,韩信最初是在项羽部队的,一身军事才能无人识,我们都知道,西楚霸王项羽一向自负,除了范增的意见之外,别人的意见基本上听不进去,韩信连连碰壁,这才投奔刘邦。
韩信到了刘邦这边依旧一样,一直得不到刘邦的重用,闷闷不乐连夜出逃。话说韩信连夜逃离汉营的消息让萧何知道了,他跨上马背就去追赶韩信。韩信是私自离开军营的,按军法应当斩首。但是萧何去追韩信,决不是要抓他归案,而是要向刘邦推荐重用这个人。
萧何慧眼识英杰,对韩信的政治、军事才能十分钦佩,多次向刘邦推荐要重用韩信,刘邦未肯明确表态,韩信耐不得寂寞。才偷偷逃离汉军的。
二
萧何一边想着韩信的往事,一边策马奔驰,追了两天两夜,才追上韩信,好言好语地把韩信劝回军营。刘邦却大骂萧何:
萧何却万万没有想到,辛苦把韩信追回来却被刘邦这个流氓臭骂一顿,心里虽然有气但是也不敢发作出来,耐心和刘邦讲起了韩信的作用无可替代。
萧何认为刘邦想要战胜项羽,军中少了韩信还真不行,这里不得不赞一个,萧何慧眼识英雄,如果没有萧何,或许刘邦就会成为项羽的剑下亡魂。
刘邦听着萧何这么一说,才高兴地说:
结果刘邦都照着萧何说的去办了,果然不出萧何之所望,在刘邦与项羽争夺天下的楚汉战争中屡战屡胜,为建立西汉政权建立了卓越的功勋。后来,萧何、韩信和张良,被称之为“汉之三杰”。
三
楚汉争霸刘邦和韩信谁更厉害?记得刘邦说过带兵打仗他不如韩信,萧何评价韩信国士无双,张良说韩信可以独当一面,能得到汉初三杰里二人如此肯定,论军事才能领兵打仗,韩信是毫无疑问胜刘邦。
当年彭城之战,刘邦56万诸侯联军被项羽以3万楚军在彭城打了一仗,死了十几万人,刘邦被楚军追得急,把他的儿子女儿几次踢下车,最后刘邦还是拍了丁公的马屁,才让丁公放过了他。
刘邦知道凭自己确实打不过项羽,于是问张良,张良向他推荐了韩信彭越等人。后面荥阳鏖战时,刘邦几次被项羽打得逃出荥阳,还用两千女人吸引楚军的注意力,自己偷偷溜走。让部下纪信假扮自己,结果纪信被项羽烹杀,后面扛不住了几次抽调韩信的精兵,可见在和项羽的对战中刘邦始终是处于下风的。
刘邦是打不死的小强,项羽输了就自尽战败的项羽刘邦犹如打不死的“小强”立马又可以恢复元气,数万兵马瞬间又可以接着干,反观项羽,一次失败就要自尽,这一点比起刘邦就弱爆了,项羽的脑子里就没有失败二字,而刘邦则是越打越强,这也是刘邦为什么可以击败项羽的缘故。
刘邦鸿沟议和却出尔反尔,带领二十万人追击项羽十万人,结果被项羽一个反杀十万楚军把二十万汉军打得大败。刘邦龟缩固陵不敢出去。去找韩信彭越英布,后面是韩信来才在垓下之战中击败项羽。
刘邦的军事能力,韩信评价过,他最多能带十万人,十万人已经是他的上限了。刘邦抓韩信的时候,陈平问刘邦自己打仗能打得过韩信吗?刘邦听到不说话了。他哑巴了,刘邦心里清楚打不过韩信所以不说话了刘邦不说话默认韩信强于自己,他还是有自知之明的。
我觉得刘邦打败项羽是迟早的事!因为项羽在战略方针上明显错误,人马和友军越打越少,失败是迟早的。刘邦没有韩信,换个稍弱的代替,打败项羽也就是晚几年而已!带兵打仗刘邦还是不及韩信的,刘邦胜在越败越强
四
韩信为何没能笑到最后?韩信自己有其原因的,韩信就像厕所里点灯“找死”主要有以下四点,韩信非死不可。
第一
韩信间接害死了刘邦的亲信郦食其,郦当时已游说得到齐的支持,韩信为了战功不顾道义强行攻齐,害郦被杀泄愤。
第二
刘邦分兵被项羽围困,韩信没有第一时间救援还以封王作为出兵条件,这一点最主要,或许就是由于这一点才让刘邦痛下杀手。
第三
战后刘邦并无杰出继承人,宗室羸弱。韩信仍是盛年,军中声望一呼百应,还深得萧何 张良两位大佬的支持,且军事能力天下第一,要反轻而易举,刘邦为了后代的将来考虑必须清楚最大的绊脚石。
第四
韩信自己到处发泄不满给了汉室杀他的把柄。他被贬淮阴侯以后,去军中旧部家里喝酒,甚至说如果要造反需要什么进军方略,说得煞有其事,其实他就是不爽被贬,想要展现自己的才华。韩信这个人,典型的鬼才性格,能力100分,情商0分。加上他早年怀才不遇,让他很自卑,所以功成名就后更喜欢装,有些事他其实没恶意,但在有心人眼里就是要反,加上项羽已死,卸磨杀驴,整天提心吊胆地防着韩信还不如把他杀了,可以说刘邦也是迫不得已。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55854.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