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揭秘诸葛亮杀魏延之谜,他若是不死蜀汉就危险了

以史为鉴 2023-06-28 22:54:25

揭秘诸葛亮杀魏延之谜,他若是不死蜀汉就危险了

还不知道:诸葛亮为什么要杀魏延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众所周知,三国时期群雄争霸,许多谋臣虎将也都纷纷出场,或征战沙场,或指点江山。而其中最著名的,便是素来有"卧龙"一称的诸葛亮了。诸葛亮通晓古今,可谓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自刘备三顾茅庐请其出山后,便一直鞠躬尽瘁的为刘备谋划未来,为蜀汉立下了汗马功劳。

而诸葛亮在对待人才这一方面也是毫不马虎的。对待人才,无一不是物尽其用,人尽其才。但是在诸葛亮死时,魏延作为蜀汉阵营中五虎上将之下第一人,本应该是值得嘱托的对象,究竟是什么原因让诸葛亮忍心对其痛下杀手呢?以下依据三国演义,简要分析。

首先诸葛亮认定魏延脑后生有反骨,会反叛蜀汉,自然不容其存活于世。

据《三国演义》记载,当关羽带着魏延面见诸葛亮时,诸葛亮却下令将魏延即刻斩杀。理由竟然是:"

食其禄而杀其主,是不忠也;居其土而献其地,是不义也。吾观魏延脑后有反骨,久后必反,故先斩之,以绝祸根。

但是这就有一点说不通了,谁人都知道,三国时期的大将无一不是择良木而栖之,诸葛亮这样的话,显而易见的是在针对魏延。给魏延一个棒槌,让他不要生有不臣之心。

但是最终诸葛亮因为刘备的劝告,不想让麾下其他降将不安,而放弃了斩杀魏延的念头。但他内心对魏延的防备也不会一时半刻就消失殆尽的。对于当时那个年代的人来说,面相鬼神之说,可是万万不能懈怠的。即便诸葛亮没有斩杀魏延,也没有就此对其卸下防备。

等到刘备白帝城托孤之后,魏延更是不受喜爱了。北伐时期,魏延提出的兵出子午谷之谋略,被诸葛亮评价为过于冒险,否决不用。诸葛亮七星灯续命之时,又被魏延"一不小心"塌灭。如此种种,诸葛亮又怎会容忍其存活于世,威胁蜀汉呢?

第二,蜀汉后主刘禅生性怯懦,不堪大用,若不杀魏延,魏延很有可能反叛。

上文也提到了,诸葛亮看到魏延时,就说魏延脑后生有反骨,此后必反。其实平心而论,魏延此人,也是心思深重,野心勃勃的主儿。魏延早年曾和黄忠一同效忠一个太守,此人统治残暴,怀疑心重。

在知道黄忠与关羽的交情后,便对黄忠起了杀心。之后黄忠苦称自己没有谋反之心,但是魏延却是二话不说,直接起兵造反,杀掉了自己所效忠的太守。虽然表面上看,或许是为黄忠考虑,逼不得已,但是内里恐怕无人知晓了。

或许诸葛亮也是清楚这一点,才要在死时也拉着魏延。因为此时的蜀汉,后主刘禅实在是孱弱不堪,不堪大用。诸葛亮考虑的也只能是多把自己信赖的人留于朝堂之上,替刘备守住蜀汉。所以面对费祎蒋琬等人,都十分的和颜悦色。

但是到了魏延这里,即便不提他先前起兵造反太守的事情。他那脑后生有反骨,必然反叛的面相也在时刻提醒诸葛亮,不要把魏延留在蜀汉。况且诸葛亮死后,蜀汉就几乎没人可以压制魏延。魏延一人独大,又无明主震慑,结局可想而知。

第三,魏延与杨仪等人关系僵硬,为人自傲,为顾全大局,魏延必须斩除。

众所周知,蜀军内部的杨仪、魏延二人积怨已久。杨仪为丞相长史,魏延兼丞相军司马,这一文一武,势如水火。而诸葛亮也知道这一点,但他却没有加以阻止,而是利用起来。因为杨仪是长期跟随诸葛亮的,不但其的政治能力十分突出,对蜀汉也是忠心耿耿。反观魏延呢?降将出身,为人自傲,又生有反骨,或有二心。二者相比,诸葛亮会选择谁,难道不是一目了然吗?魏延必定是被舍弃的存在。

但是此时的诸葛亮也并没有完全的放弃魏延,在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时,他还是任用魏延担任了丞相司马、凉州刺史的。但是诸葛亮对魏延的态度,魏延自己不可能察觉不到。况且魏延又是那样一个且好强倔强的性子,或许正是如此。

在之后的几次出征中,魏延的积极性都不算太高。而在诸葛亮死时,重用杨仪而不用他的做法,更是加深了魏延对诸葛亮的不满。之后又说出了"丞相虽死,但某还活着!岂可因一人之死废国家大事?"的话,如此傲慢,也难怪招来杀身之祸。

由此可知,魏延的野心勃勃,脑后反骨。以及蜀汉的弱主情况,都成为诸葛亮死后一定要杀魏延的影响因素。

诸葛亮设计杀掉魏延,他为什么要这样做?

因为诸葛亮不喜欢魏延这个人,同时可能也是因为诸葛亮觉得魏延这个人如果不除掉,那么自己死后的蜀汉后主刘禅就很危险了。

魏延,字文长,东汉末年人,三国时期蜀汉大将,虽然不如五虎上将出名,但对于蜀汉来说,其地位可以说仅次于五虎将。魏延年轻时是荆州刘表手下的小将,名不见经传。后来魏延得知刘备的大名后,就一直想投奔刘备,只可惜没有找到机会。赤壁之战后,刘备趁乱占荆州,魏延当时在长沙太守韩玄手下为将,不得重用。于是魏延窝里反, 杀了韩玄后投降了刘备。

诸葛亮第一面见到魏延,就以其脑后有反骨为由要杀掉魏延,是刘备说魏延新降,又献城有功,杀之恐怕让人心寒,这才留下了魏延的小命。其实诸葛亮当时要杀魏延是假,让魏延知道害怕才是真,毕竟魏延的行为可以说是卖主求荣的,这种人如果诸葛亮不先给个下马威,难保魏延就不会再卖一次主。

之后的魏延,虽然不被诸葛亮喜欢,但却深得刘备的重用。魏延也确实很勇猛,刘备得汉中后,所有人都以为替刘备守汉中的会是张飞。可谁也没想到刘备竟然把魏延放在了汉中,一守就是十年!可见刘备对魏延的信任。刘备死后,因为蜀汉人才青黄不接,五虎上将先后辞世,剩下的能征惯战之将中,魏延是最强的了,所以诸葛亮也不得不重用魏延,不论是南征蛮王还是北伐曹魏,魏延都是前军先锋。

魏延本身就比较狂妄,在有五虎将,有刘备的日子里,魏延还稍微收敛一些,当这些人都没有了之后,魏延经常居功自傲,除了诸葛亮,不把其他人放在眼里。特别是诸葛亮身边的红人杨仪,和魏延的不合已经是众人皆知的事了。

诸葛亮当然知道这一点,于是在病重之时,设下密计,杀掉了魏延。诸葛亮这样做,既保住了自己继承人在军队的权威性,又替刘禅除到了一个隐患。只可惜魏延到死都没有明白这一点。

诸葛亮为什么非要杀魏延?如果魏延不死,蜀汉会怎样

我觉得假设魏延在诸葛亮去世后接替他的位置,只能让蜀汉灭亡的更快!平心而论,魏延军事才能不亚于姜维,凭他镇守汉中多年未失的表现来看,他绝对能胜任一方大将的位置。所以,刘备慧眼识人,让魏延任职汉中太守,魏延也不负所望。诸葛亮也不是如同演义中描述的那般恨魏延,说魏延有反骨,纯属小说虚构,增加情节精彩度而已。事实上诸葛亮颇有惜才,爱才之心,不然后期南征北伐也不会带上魏延,倚为前部先锋。子午谷奇谋的建议也显现出了他的谋略。魏延有很高的军事才能,但是在政治内务方面,却很低能,这决定了他在外统兵打仗是个优秀的人才,但是要他做到诸葛亮这个位置,太难为他了。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55816.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